国朝唐甄撰。甄字铸万,达州人,侨寓苏州。顺治庚子举人。官长子县知县。
宋李覯先有《潜书》,今见《盱江集》中。甄此书偶同其名,凡分上、下二篇,而上篇下篇又各析为二,凡九十七目。大略仿《论衡》之体,自心性、治术,以至处世淑身之理,无不具列。甄与魏禧友善,故其文格颇相类。然所载多据当时见闻,及友朋酬对之语。其尊孟篇颇诋伊川。法王、虚受、知行三篇,又力崇良知之学,皆未为醇粹。
△《五伦懿范》·八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旧本题曰天台鹿门子撰,不著名氏。前有康熙五年自序一篇,又有康熙十年四明山人鹤控子序一篇,亦不知何许人。其书以五伦为纲,而各分子目。一目为论一篇,反复申劝戒之旨。词多浅易,盖意求通俗也。
△《天方典礼择要解》·二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刘智撰。智字介濂,江宁人,回回裔也。尝搜取彼国经典七十种,译为《天方礼经》。后以卷帙浩繁,复撮其要为此书。首为原教、真宰、识认、谛言四卷,次为五功四卷。五功者,念真、礼真、斋戒、捐课、朝觐也。次为禋祀一卷,次为五典四卷,言五伦之事,次为民常四卷,次为娶礼、婚礼、丧礼,而附以归正仪。每事详为解释,以自尊其教。回回教本僻谬,而智颇习儒书,乃杂援经义以文其说,其文亦颇雅赡。然根柢先非,巧为文饰无益也。
△《进善集》·(无卷数,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张天柱撰。天柱字孟高,号擎菴,秀水人。康熙丙申,天柱寄迹南京,见风俗奢汰,因为是书。共三十篇,总题为持身要则。惟编末略览古昔、近观天地二篇别署进善宝书,其中如保身禁忌、功过格之类皆附入焉。大意在箴砭世俗侈靡之失,而归之於三教清净。谓清净者儒之髓,佛之原,道之宗。又谓佛继三王、周、孔,有功於后世。三王、周、孔为盛世之佛。其立意未始不善,而立言则悖谬甚矣。
△《懿言日录》·一卷、《二录》·一卷、《续录》·一卷、《别录》·一卷、附《礼闱分校日记》·一卷、《七规》·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王喆生撰。喆生字素岩,昆山人。康熙壬戌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是书编年成帙。《日录》始康熙庚申,终丁丑。《二录》始戊寅,终壬寅。《续录》始雍正癸卯终丁未。多讲学之语,亦兼及杂事。大旨尊程、朱,攻陆、王。谓孙奇逢初守程、朱甚笃,自鹿善继诱以文成,讲习遂复异趣,所遇非人,固其不幸云云。案鹿善继之在明季,力赴杨、左之难,触珰焰而不辞,洎大兵攻定兴,死守孤城,力竭授命。为人如是,亦可无愧於圣贤。而喆生不论人品之醇疵,但论学术之同异,至以非人诋之,程、朱所传,恐不如是。至《别录》一卷,纯言修炼之术,称为真仙所传。又称佛言应生无所住心,是无上妙义,能见得无住之心,便可超凡云云,纯为二氏之学。其《礼闱分校日记》一卷,乃康熙乙丑为同考官时所作。《七规》一卷,则其邀讲学诸人结会,每一会静坐七昼夜,以验心学者也。
△《方斋补庄》·(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方正瑗撰。正瑗字引除,号方斋,桐城人。康熙庚子举人,官至陕西潼商道。是书以《庄子》背驰圣道,故即其内篇之目而补其所未及论者。盖欲明孔之全,正庄之偏,反庄之肆,以归学庄者於醇也。然庄子之书,汪洋恣肆,本不附托圣人以立言,此乃一一与之辨难,殊为赘设。至反《南华经》之名而别名《西华经》,尤为不必矣。
△《公馀笔记》·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张文炳撰。文炳有《易象数钩深图》,已著录。此书乃其讲学之语。凡八十一篇,各立篇名。其大意欲仿《通书》,故其自序谓官浙江安吉州州判时,尝奉檄校刊。钦定《朱子全书》,御纂《周易折中》,得益窥圣学之始终,全体大用,多所发明。然其学以无为宗,已全流於佛氏。又多杂以丹经之语,亦为不醇。
△《容膝居集杂录》·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葛芝撰。芝字龙仙,昆山人。是书所载,类多格言,若所云心本无欲,欲者非心之类。其学盖颇杂於禅。卷首有芝自序,不著年月。而中引魏禧、徐枋语,知为近时人作矣。
△《苕西问答》·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吴学孔录其师罗为赓讲学语也。为赓号西溪,南充人。康熙中官乌程县知县。尝颜其书室曰古小学,与门人讲论其中。学孔录其问答而附以与人论学之书。其大旨出於陆、王,而体例则全如禅宗机锋。
△《续笺山房集略》·十八卷(兵部员外郎丁田树家藏本)
国朝郑道明撰。道明字希濂,号松冈,怀宁人。乾隆丙辰副榜贡生。是编皆其读书劄记之文。卷一曰理气解略,卷二至卷四曰四书解略,卷五曰四书徵略,卷六至卷八曰四书疏略,卷九曰洪范解略,卷十曰春秋解略,卷十一至十四曰经史解略,卷十五曰明史论略,卷十六十七曰明史纲目述略,卷十八曰葬仪记略、节烈记略。其学尺尺寸寸,摹仿宋儒,惟恐有一毫不似。在乡塾老儒之中,亦可谓笃志者矣。
△《颐菴心言》·一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国朝乔大凯撰。大凯有《周易观澜》,已著录。是编乃其笔记之文,多所论辨,而颇近拘迂。
△《圣学逢源录》·十八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国朝金维嘉撰。维嘉号潜川,休宁人。是书每卷为一类,每类以六字标题。
既以逢源录为名,而每卷之首又别题深造篇第几字,未喻其例。其书为讲学而作,然大旨参杂以佛、老。
──右“杂家类”杂学之属,一百八十四部,七百五十卷,内十三部无卷数,皆附《存目》。
卷一百二十六 子部三十六
○杂家类存目三
△《事始》·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其书皆推原事物之始,杂引经史。如以太师始於吕望,考之《尚书》,箕子已先为之,则非周始也。又如开府仪同三司谓始於汉代,考汉建初二年使车骑将军马防班同三司,同三司自此始,延平元年邓骘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仪同之号自此始,而皆不云开府。至魏黄权,乃以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盖汉制惟三公开府,至魏始有开府仪同三司之号。是编混而一之,皆失精审。又如《檀弓》载乘邱之战,乃士有诔之始,非自是而始有诔。引为诔始,亦殊疏舛。案《郡斋读书志》,载唐刘将孙《事始》三卷,晁公武谓分二十六门,与此本体例不合。又载蜀冯鉴《续事始》十卷,卷数尤不相应。此本所引,皆唐以前书,疑后人抄撮类书中所引刘将孙书,凑合成帙也。
△《释常谈》·三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考陈振孙《书录解题》曰:《续释常谈》二卷,秘书丞龚颐正养正撰。(案:王楙《野客丛书》作二十卷,此盖误脱十字。)昔有《释常谈》一书,不著名氏,今故以续称。凡常言俗语,皆著其所始。然则此书之作在袭颐正之前,当出北宋人手矣。原序称随日注解,总得二百事,而此本仅一百二十六事,殆后人病其冗滥,有所刊除欤?明谢肇淛《文海披沙》云,《释常谈》一书,作者不著名氏。其中援引芜陋,极有可笑。至以鹅为右军,箸为赵达,盲为小冠子夏,啊悄遥砦乖兀偈澄颍迩ㄎ谈铀牢ッ鳎W纟广,皆谬误不经,似村学究所为。其引负荆一段,尤似打鼓上场人语也云云。
今核其书,如谓程普为程据,谓夫妇不睦为参阅商,谓戴帽为张盖,卸帽为倾盖,谓凤兮凤兮为孔子之语,谓屣步为不乘鞍马,谓膏肓之疾为晋悼公。谓秦医为卢医,谓董宣封强项侯,谓饮酒烛灭为绝缨,谓自称己善为自媒,《齐东》之语,展卷皆是,尚不止肇淛之所摘。而灾梨祸枣,流传五六百年,亦事之不可理诘者矣。
△《别释常谈》·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不著撰人名氏。其中引《中庸》冠以《礼记》,知为宋人。称齐桓公为威公,知为南宋人。故所徵引如苏轼《东坡集》、苏辙《栾城集》、魏泰临汉《隐居诗话》之类,皆至北宋而止也。以先有《释常谈》、《续释常谈》,故以别释为名。
其浅陋鄙俚,亦与二书相等,摘之不可胜摘也。
△《肯綮录》·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宋赵叔问撰。叔问自号西隐老人,其始末末详。以宋宗室联名字推之,盖魏王廷美之裔也。是书首辨俚俗字义,於陆法言《唐韵注》中摘录以备考证。然《唐韵》为孙愐作,《法言》隋时人所著,乃切韵非《唐韵》,开卷先误。又谓孟子名应读口个切,不知韩愈《石鼓歌》正押平声。其他辨证,亦多说部习见之文,无可采录。
△《古今考》·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宋魏了翁撰。了翁有《周易要义》,已著录。是书前有自序,称即汉纪随文辨理,作《古今考》。然惟有二十馀页,摘《汉书·高帝纪》中名物称谓字义音释,略为辨论,与序相应。自东坡《胡麻赋》以下,皆杂记他事,注曰以下杂识诸条附。考方回所补《了翁古今考》,仍以原书为第一卷,无此诸条。知为后人以篇页寥寥,不盈卷轴,窜入他文以足之。陈继儒《秘笈》所载,大抵此类也。
△《正朔考》·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宋魏了翁撰。其书力主周行夏时之说。首举《豳风》七月诗,次考六经及先秦古书与历代正史所书之月,皆为夏正,而以改时改月为世儒之臆说。凡三篇。
考之《周礼》,正岁正月,并见於经。所谓正岁者,兼用建寅以便民。所谓正月者,则专用建子以颁朔。故一王之制,而两正并行。经典时有异文,盖缘於此。
了翁不考《左传》王周正月之文,及春王正月日南至之类,而摭其兼用之文,为周行夏时之证。可谓知其一,不知其二矣。
△《读书杂抄》·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宋魏了翁撰。其书多辨证经义之语。若引《左传》或濡马褐以救之注,褐,马衣,遂谓马有衣,不知马衣即马被具,犹之宋人以马被具为马甲耳,非别有衣也。《春秋正义》引服虔说,谓马繁缨为索{尹吊},岂古者马亦别有{尹吊}耶?
此类皆随文生解,不得经意。其谓哉生魄当作霸,霸、魄二字有异;昭为诏音,不始晋讳,则皆有合於说文之旨。盖随笔劄记之书,不及一一考证,故不能一一精核也。
△《搜采异闻集》·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宋永亨撰。诸家书目皆不载,惟明商维濬《稗海》中刻之。今考其文,皆剽取洪迈《容斋随笔》而颠倒其次序。其中濮安懿王子宗绰《藏书目录》一条,尚未及改去忠宣公字。又兄公一条,亦未及改去余奉使金国字。盖明季士风浮伪,喜以藏蓄异本为名高,其不能真得古书者,往往赝作以炫俗。其不能自作者,则又往往窜乱旧本,被以新名。如是者指不胜屈,此特其一耳。
△《续古今考》·九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旧本题金元好问撰。考好问著述存者有《遗山集》、《中州集》、《续夷坚志》,佚者有《壬辰杂编》,此外诸家著录,别无他书。此编莫省所自来。前有永乐四年解缙续序,词意凡鄙,不类缙文。其论《晋书》以十六国为载记,不若《东都事略》以辽、金、夏为附录,决非金人之言。中间屡引《困学纪闻》、《文献通考》,案王应麟生於宋宁宗嘉定十四年辛巳,其作《困学纪闻》据袁桷序,应麟时年五十馀岁,当在咸淳末年。好问卒於宪宗七年丁巳,即宋理宗宝祐五年,是《困学纪闻》书成在其殁后二十年。《通考》虽成於宋末元初,其刊行於世则在元英宗至治二年,在好问殁后又六十馀年,皆不应预为徵引。至解《论语》有妇人焉,引来集之《樵书》,又引顾炎武语,皆明末国初之人。解《中庸》屋漏,引陈司业之说,今见陈祖范《经咫》中。祖范荐举经学,赐国子监司业衔,事在乾隆十六年,则此书直近时人所为。本可不著於录,以其托名古人,故存而辨之,不使售欺焉。
△《箐斋读书录》·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周洪谟撰。洪谟有《群经辨疑录》,已著录。是书卷首一行题南皋子述,篇中皆自称南皋子。前有正德丁卯陈旦引词,云是文安先生精神心术所在。羽翼经传,阐明意义,最为精切。惜篇帙首尾俱未载姓氏,恐岁久传疑,敢引其大略於端。今观上卷中如黑水和夷诸辨,颇见考据,三皇制器诸论,则义甚平浅。下卷辨论周正凡十馀条,力主蔡氏改时不改月之说,反诋孔、郑为非,极为博辨。
至於僖公五年春正月日南至之文,夏正必不可通,则直断以为左氏妄意增改,可谓不顾其安矣。其他论伯牛非患癞之类,亦皆纯以臆断,不足与辨也。
△《两山墨谈》·十八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陈霆撰。霆有《唐馀纪传》,已著录。是书考证古籍,颇为详赡,而持论每涉偏驳。如据《国语》王子晋厉宣、幽、平之言,谓周宣与万、幽、平相等,谓许衡、姚枢不当仕元,谓至正二十六年即当削元之统,皆乖谬殊甚。又轻信小说,如红线、苏小妹之类,并引为故实。至於据《政和县志》所载余应诗,以元顺帝为瀛国公子,益荒诞矣。
△《灼薪剧谈》·二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
明朱承爵撰。承爵字子儋,不知何许人。其书作於正德癸酉。因腊月大雪,与朋友拥炉夜话,录而成编,故以灼薪为名。然杂抄唐、宋说部之文。如余游褒禅山一条,全录叶梦得《避暑录话》,而注其末曰,余,叶石林自谓也。似乎节录古书。而彭渊材禁蛇开井一条,全录惠洪《冷斋夜话》,惟改使余跋其书句为使其宗跋其书,又似乎冒为己语者。殊不解其何所取义,裒此一编也。殆书肆贾人所为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