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火之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军火之王-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怎么高的,你不能指望我们这次碰到的这样千载难逢的机遇经常出现。”
  “那我们……”王瑞正想询问着什么的时候,就见李韦德右手一摆制止了他继续说话。
  此时李韦德的双眼,正紧盯着对面一直播放着的电视,对三人说道:“你们先别说话,快看NBC电视台的特别报道节目。”
  众人停下手中的麻将,安静的看向电视。只见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电视台的这个特别报道节目,主题内容是针对前几天美国参议会所做的一系列年度报告,记者请了几位专家来介绍和解说。其中李韦德所关注,也是现在正在播放的,是美国参议会对1985财年的军事形势报告。
  这份报告中详细的形势分析不用多说,关键是结论部分写道:为了保障和促进美国的国家利益,安全援助(军火输出)的战略目标在于:(1)援助对美国家利益至关重要的国家以保持其安全与独立;(2)促使美军获得通过权、领空飞行权、转运与基地使用权:(3)促进军队之间装备的标准化和通用性;(4)保证重要的原材料不间断供应;(5)尽可能扩大美国在海外的影响并尽可能减弱苏联的影响;(6)促进工业发展、降低装备生产成本、保持和增加就业、改进美国国际收支平衡。
  针对这份报告,专家进行了解说点评:参议会作出这样报告的目的,一方面是给所有美国军火商指出军火输出的限制范围,那就是对美国国家有利符合国家战略目标的;另一方面就是表明美国要大力支持军工产业发展,并扩大军火输出(这既包括国家正规的军火买卖和援助,也包括地下军火走私交易),以从别的国家那获得更大的利益,可以预料美国在国际军火市场将会更加蓬勃的发展。
  最后媒体记者还公布了一个刚刚得到的小信息:据最新统计,1985年世界军火市场上销售份额排名中前5位的,依次是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中国。这其中美国仍旧保持着十几年来的第一排名,而苏联的销售份额比去年略微下降,英国的百分比有所提升,法国则几乎不变。
  而除了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保持去年的前4位名次不变外,中国无疑是最大的黑马。中国在1977到1982年还是世界军火出口国中排名第13位的,到如今的1985年已经跃升到第5位,可谓是增长很快变化很大,是所有排名靠前的国家当中业绩最突出的。
  “中国最近几年在世界军火市场上非常活跃啊!市场销售份额也是节节攀升。看来他们摆脱了文革的阴影,也学会了怎样在国际中生存。”李韦德在嘴里自言自语的嘀咕着,自认为是华人的他,对中国可是很关注的。只不过目前有关中国这方面的消息,暂时还是和自己无关的,李韦德暗自想到。
  待那个特别报道节目结束,众人的目光从电视上离开转过头后,李韦德微笑着问道:“怎样?看了以后都有什么想法?”
  丹尼、乔尔、王瑞三人沉默了一会后,还是丹尼抢先说道:“我们这点小打小闹的算什么?国家才是最大的军火商,一个决定下来国际上要多出多少军火来。”
  李韦德点点头:“确实!最大的军火商不是个人而是国家,国家的军火贸易都是为其国家利益、政治军事服务的。如今世界上最大的军火供应商,便是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和中国,可笑的是他们也正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大常任理事国。这个世界只有弱肉强食,只有强者掌握世界、掌握发言权!众生平等而毫无争战,只能是出现在梦里或者宗教宣传中!嗯……还有什么想法么?”
  “我看在国际军火市场的生存空间,远远比美国联邦境内要大的多啊!”乔尔也感叹道。
  “那当然!国际军火市场其实都围绕着各种形式的战争而存在和变化的。军火交易这一行,要想赚大钱就要靠真正的战争,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不知兄弟几个,有没有兴趣和我一起做个国际军火商呢?”李韦德很自然的发出了邀请。
  丹尼、乔尔、王瑞三人互相看了看,脸上都纷纷露出了笑容:“老大,我们说过,我们愿意跟你去闯天下!”
  李韦德剑眉扬起双眼闪现着精光,嘴角露出了一抹笑意:“那好!在未来的日子里,世界就是我们的舞台!”
  第十七章 苏联裁军
  自从在圣诞节那天确定走国际军火商这条道路后,李韦德便带头和督促丹尼、乔尔、王瑞三人,做一些简单的学习和准备训练。
  当个军火商不容易,当个奔走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穿梭于各战争区域的国际军火商那就更不容易了。光有钱不学无术的可是万万不行的,不满足一些基本的条件、掌握一些基本的技术,想当个国际军火商那只能是找死。
  当个成功的国际军火商,除了足够的资金外,所要满足的第一个条件便是:对国际大事敏锐的捕捉分析能力,以及对各个国家政治、军事、外交、经济、历史的熟悉了解。做这一行的,本身就应该是个国际关系专家、战略分析家、半个政客。在这方面,李韦德在不断充实着自己,而乔尔他们三个因为有李韦德这个领头的,暂时还不用花功夫。
  情报来源也非常重要,作为军火商来说,如果在各国政府和军队内有关系网的话,会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有时候能不能赚大钱,就看你知道情报的时间,早知道吃肉,晚知道喝汤,不知道去喝西北风。如果通过媒体才知道势必在时间上吃亏,等你赶到做生意时即使能赚到也是赚小钱,而一些深层内幕的消息更难得知。
  关系网方面,对于李韦德这样的普通人来说,可谓是最弱的一项,因此情报来源渠道比较窄。不过对此李韦德也毫无办法,自己没有先天优势,一时之间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就只能由小到大,从小处赚钱一步步的来,慢慢建立自己的关系网、掌握广泛的情报来源。
  再有,就是军火商对自己的商品——军火武器的了解。商人对自己商品要了解,这是所有商人的基本要求。作为军火商,就是要熟知军火武器这方面的知识。李韦德和丹尼对这方面的知识原先就比较了解,乔尔和王瑞则是了解不多,不过不管了解是多是少,这段时间他们都在这方面充实着。
  另外作为国际军火商,还需要掌握多个国家的语言,甚至某些热点地区的方言俚语。虽然英语具有世界最流通语言的优势,但你要想在国际军火市场上赚大钱,做个成功的国际军火商|Qī…shū…ωǎng|,仅会英语还是不够的,它会限制你的市场范围、阻碍你获得更多的交易机会。要知道客户是上帝,如果你会上帝们本族的语言,无疑会增加沟通的机会和亲近感,生意成功的机会也会变的很多。身边带着多个翻译那是完全不同的,而且也没有安全性。
  在李韦德看来,一个全球性的军火商,应该掌握的基本语言有:英语、汉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阿拉伯语、希伯莱语。掌握这些语言后,基本上就可以畅通全球了,至少在军火交易热点国家和地区是够用了。
  语言方面,乔尔他们三个都不擅长,只有王瑞作为华人还会个汉语,自然都是要认真学习外语的。毕竟以后李韦德他们几个不能总是和一起去做生意,有可能会碰到几个人需要分头在不同的地方做生意的情况。由于对于一般人,学习语言是比较困难的,李韦德就挑选了俄语、德语、阿拉伯语、希伯莱语这四门语言让他们学,当然也不是要求短时间就学会。至于李韦德也没闲着,这些天来也正在学习着意大利语和乌克兰语,在额外的学习东欧、中东、非洲等地区的一些方言,地区方言有时候也是很有用处的。
  最后是有关个人安全方面,除了李韦德外,乔尔他们三个都需要学习一点格斗武术,作为以后防身之用,至少也要身体强壮身手敏捷点。至于枪械武器的使用自然也是要学的,自己的商品至少会去使用吧,也是更好的保证自己的安全。毕竟当个军火商可是很不安全的行业,多些本事就多份安全。
  除了自身的学习,在正式进入军火商这一行之前,还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身份的问题。李韦德他们做的大部分生意,肯定都是一些地下军火交易,自然需要一些虚假的身份来掩饰。这些天,李韦德就通过某些渠道弄来了一大堆假身份证件、假护照,给每个人都分发了好几个不同的身份。
  做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后,李韦德开始思考自己的第一笔生意,应该从何处做起。
  想想国际上,美苏冷战争霸依然激烈,很多地区依然战火连绵,有很多适合做军火生意的地方存在。但光有消费市场也不行,由于李韦德不是军火生产商,自然还需要先找合适的军火进货来源,可这好的进货渠道就比较少了。继续找爱莫尔?不行!以后的交易只会越做越大,爱莫尔那的源头太小满足不了,而且从爱莫尔那进货成本太高(黑手党事件那是特殊情况),小打小闹还行,大笔生意就太不划算,也太没有竞争力了。
  头疼于怎么去寻找良好的进货来源,李韦德忽然感觉有点痛恨,痛恨美国黑手党怎么不早点出事,塔林怎么不早点被杀,自己为什么不早点当上军火商。
  李韦德知道就在1984年,因为1982年的第五次中东战争,以联合国为名出兵黎巴嫩的美军,终于决定撤兵。按照惯例,当美国撤离一个战区时,他们通常不把武器带走,因为运回去比买新的还贵。而80年代的美国陆军薪资又很低,某些军官需要钱来进行他们私人的战争(如竞选),自然需要大量的金钱,私下贩卖遗留武器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因此,美军1984从黎巴嫩撤退后,同样也留下了大批武器,因为运费比买新的还要贵,所以美军便把这些军火通通卖掉了,而且他们是像卖萝卜一样论斤卖,虽然都是些二手货,但是还很好用,很好卖出去。这让当时国际上的某些军火商们都是大赚一笔。如果李韦德早点当上军火商的话,自然是能够趁机分一杯羹。
  尽管李韦德很懊恼,但是他还是不得不想其它办法。不过上天总是眷顾有心的人,很快的,李韦德便等来了一次绝妙的机遇。
  这个机遇说起来并不明显,而是李韦德根据新闻消息分析推测的。那便是1986新年的一月中旬,李韦德从新闻媒体那听闻:1986年2月1日即将举行的苏共第27次代表大会上,有可能通过戈尔巴乔夫在1985年4月苏共中央全会上提出的“加速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对计划管理和整个经济机制实行根本改革。另外还可能通过戈尔巴乔夫提出的苏联裁军,并进行战略收缩的计划,从东德、蒙古裁军,计划在五年时间内共撤出22。3万部队及大批武器装备;从当时苏联盟国叙利亚、伊朗撤出部分势力,中东力量集中于阿富汗。
  李韦德立即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临了。苏联裁军和美国撤军一样,必定遗留下大批的军火,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好的进货来源呢?
  李韦德仔细斟酌了一下:苏联是从东德、蒙古、叙利亚、伊朗这几个国家,或多或少裁军的。这其中由于地域的关系,蒙古不方便去,去了也运不出军火;叙利亚、伊朗、三国,苏联只是部分裁军数量少,军火遗留自然少,并且由于这些国家自身需求很大,遗留的军火也肯定给当地政府直接消耗掉,私人军火商很难分一杯羹;那么剩下的只有德国了,它才是其中最合适的选择,自己的第一批生意,应该从东德开始。
  虽然从媒体那得知消息,距离苏共第27次代表大会召开还有半个月时间,但由于怕失去先机,李韦德决定在大会召开之前,提前一周出国前往东德,事先打通关系和渠道,等苏共的会议决定一下来,便在东德抢先购买苏联裁军下来的军火。因为从美国不能直接去苏联控制下的东德,需要中转站,于是李韦德选择了先乘坐飞机去瑞士,再由瑞士前往东德。
  ******************************
  “上帝见证,我就要第一次坐飞机出国了!”刚刚踏进机场候机大厅的大门,就听到丹尼那个大嗓门响了起来,表情就跟结束自己第一次的处男所发的感叹似的。惹来了候机大厅内四周众人注视的目光,弄得李韦德和乔尔是立即远远躲开,装作不认识这个人。
  一副西装革履正式装扮的李韦德、乔尔、丹尼三人,现在是在位于纽约市皇后区的肯尼迪国际机场,之所以清晨时分便赶来这里,正是准备乘坐瑞士航空公司的SR107号航班,从美国纽约飞往瑞士苏黎世。至于没有一起来的王瑞,李韦德让他留在家里照顾李晓柔,毕竟这趟出国要很长一段时间,李韦德可不放心留李晓柔一个人在纽约,而王瑞本身也想留在家玩他刚刚拿到的Compaq 386电脑。
  苏黎世在克里特语里的意思是“水乡”,是瑞士德语区苏黎世州首府,位于阿尔卑斯山北部,苏黎世湖西北端,利马特河同苏黎世湖的河口,人口36万,是瑞士最大的城市,也是全欧洲最富裕的城市。
  在经过几个小时的飞行之后,飞机便到达了瑞士苏黎世国际机场。
  “先找家宾馆住下,我们要在瑞士待一天,明天去东德。记住!你们现在都是英国人,乔尔名叫查理·科尔曼,丹尼你叫巴迪·戴恩。而我呢,则是瑞士人,名叫杰伊·基德。都记下了么?这是你们的假护照,不要露马脚!”下了飞机刚出苏黎世国际机场大门,李韦德便一脸严肃的对乔尔和丹尼说道,并分发了给乔尔和丹尼假护照。
  在黑市,假冒的护照每本价格高达7000美元,而李韦德弄来的这些护照每本只需600美元。这些护照的质量当然是上乘的,与大多数假冒护照不同的是,它们不像过去惯常的手法:用偷盗来的或者非法购买来的真护照进行改制的。这些护照是全新制作的,几乎能够以假乱真,即使是专家用肉眼也绝难辨别真伪。不过缺陷就是,如果执法部门真要查你,翻阅档案资料是绝对查无此人的。但一般情况下,执法部门怎么会找到你?对付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