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火之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军火之王-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埃里希·昂纳克再次连任两个职位。
  李韦德看着手中杂志上,对埃里希·昂纳克专访文章前的简介。对于这个人,李韦德以前其实是听说过的,因为西方媒体对其也有多次报道,毕竟是东德这样的“前线地带”,关注自然很多,西方媒体还特别对有关他的爱好方面进行了讽刺。
  埃里希·昂纳克狂热地喜爱在东欧集团内部很普遍的“国家狩猎”,有个人爱好的成分,但同时也因为这是权力者地位的象征。昂纳克很喜欢要求媒体参加,让自己表现得像一个果敢的猎人,被打死的猎物所围绕着被人拍照。常常是上百只死兔子流着鲜血倒在地上,昂纳克站在中间。
  西方媒体认为,这种对“所有生灵的射击”是昂纳克出身的合理结果,这恰恰是“典型的小无产者”的表现。当他爬到上层后,他干什么呢?他去打猎!埃里希&;#8226;昂纳克作为一个人最终消失在官僚的面目之后,曾经的理想也被权力仪式所取代。
  从酒馆老头那,李韦德还听说,东德大多数民众在私下都认为,达到顶峰的埃里希&;#8226;昂纳克是个无能的社会主义管理者,有时很专横,通常很迟钝,还是一个糟糕的演讲者——他萨尔区萨克森人的口音经常遭到政敌的嘲笑。
  其实还在昂纳克刚刚执掌大权的时候,他就由于在公共场合的露面时表现出来的拙笨的举止、适得其反的装腔作势、沙哑的嗓音和不到家的幽默成为众人眼中共产党官僚的化身,一个爬到高位的党魁,毫无主见、不太容易相处,是标准的平庸之辈。他本人几乎不具备自我表现的能力,面无表情,语不惊人,似乎是个很快就会被人所遗忘的人。
  对于酒馆老头所说的这些,李韦德相信他并没有撒谎,但是仅仅从外表看待一个人是远远不够的,小看埃里希·昂纳克这样的人更是十分危险的。
  在李韦德看来,昂纳克实际上绝不像外表表现出来的那么可笑,他统治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已经达15年之久,在这个国家深深打上了自己的烙印。他用铁腕手段管理国家,剥夺了政治局的权力,令其形同虚设,十几年来民德政府和德国社会统一党内部几乎没有人敢于忤逆他的旨意。这样的人,岂是可以小瞧的?这种外表与内在实质的矛盾,才更耐人寻味。
  对于埃里希·昂纳克,李韦德是以前就听说过,但对于他的妻子玛戈特·昂纳克,李韦德以前却不知道,如果不是和酒馆老头的聊天,现在还不知道她这个人。
  根据酒馆老头的诉说,和眼前这些报纸杂志的报道,李韦德目前的印象中,身为民主德国教育部长的玛戈特·昂纳克,应该是个对权利的欲望比她丈夫还要大的女人。玛戈特的口才和公关能力,远比她丈夫要出色,当年她丈夫能够掌权,她的功劳也不小。
  不过玛戈特的野心似乎让苏联方面很不满意,所以玛戈特到现在只能当个教育部长,不能更进一步。可能是因为这样,在把丈夫推向民主德国最高权利宝座上后,迟迟实现不了自己野心的她,就自暴自弃的开始堕落,私人生活不检点起来。与她丈夫貌合神离,夫妇两人都同样的生活腐化。
  这样一对掌握民主德国政坛,在权利官途的道路上可以说走上了颠峰,而又生活堕落腐化的夫妇,自然对物质生活有了迫切需求。虽然由于身处共产主义国家,不能光明正大的享受奢侈生活,也没有那个条件去弄,但那种深层次里透露出的渴望肯定是磨灭不掉的。这是李韦德的看法。
  李韦德从酒馆老头那还得知:昂纳克喜欢从国外引进一些稀有品种的观赏植物,种植在自己的院落中;而玛戈特则喜欢穿从西德那边弄来的西方高档品牌的鞋子,并且不久前还私下买了一辆西德制造的小轿车,因为想要自己驾驶而去学驾驶考驾照时被媒体曝光(虽然后来被掩盖掉)。这种种迹象也确实说明,昂纳克夫妇对物质生活的渴望,自然就对金钱有着渴望,向往着大量的金钱。
  既然需要金钱,那就好办了!李韦德暗自想到。这样一对夫妇,不正是自己需要寻找的突破口么?是不是可以用金钱来打通昂纳克夫妇,通过他们而建立起渠道,好在不久之后苏联裁军时,低价获得大量军火来源呢?应该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李韦德的230万美金,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很多人眼里可能根本不算什么,但在民主德国这里可是价值不小。按照1986年此时的金融市场上,1美元兑换2。2西德马克、1西德马克兑换7。5东德马克,这样的兑换比率来算,1美元可以兑换到16。5东德马克,那230万美金就是3795万东德马克了。这差不多3800万的价值,在东德这样市场不发达的地方,购买起物品来那可是实打实的价值。
  确立好目标,接下来的三天时间,李韦德便展开了行动……
  ******************************
  现实往往是残酷的,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美好。
  这天晚上李韦德一回到旅馆,叹了口气后便躺倒在床上闭上了眼睛,对乔尔、丹尼两人是一言不发。而乔尔和丹尼,看着李韦德面无表情板着脸,也没敢多问。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事情进展的并不顺利,这从这三天来李韦德越来越紧皱的眉头就可以看出。
  实际上,情况是更加的糟糕,在要做的事情和所要达到的目的上,李韦德这三天以来可谓是毫无进展。
  李韦德不是头痛于怎么去贿赂昂纳克夫妇,也不是头痛自己的钱满足不了昂纳克夫妇的胃口,而是这三天他就压根没机会和昂纳克夫妇私下接触进行洽谈。
  只要不是有别的事,昂纳克夫妇日常的情况下,每天要待在政府办公楼里工作十四小时。而政府办公楼二十四小时,都是被一些明显是军人的人严密守卫着。要想不被人发现而潜入进去,可不像上次李韦德潜入约翰·高蒂的别墅那么轻松,难度会非常大也极其危险,李韦德自然不想冒这个风险。
  办公的地方不行,那么家里呢?李韦德又注意到,昂纳克夫妇居住的地方,是在柏林郊外的万特里茨高级干部居住区。居住区上的建筑都是灰色的两层楼,在建筑艺术上毫无想象力,朴素而功能突出,普普通通并没有什么特别。
  但整个居住区四周却都被高大的围墙圈了起来,那围墙的厚实和高度,围墙上挂满着的铁丝网,居住区大门处、居住区内各建筑间、居住区围墙外等众多站岗和巡逻的警卫,让李韦德简直就怀疑,这到底是高级干部居住区,还是重犯监狱?就连昂纳克经常打猎去的,居住区后面的那一片森林,也被围了起来。
  这么做是因为安全原因?这也太小心了吧?有那么不安全么?李韦德不禁郁闷的想到。不过接下来,因为工作的地方和家里都不行,而准备打算在昂纳克夫妇往返的路途上做文章的李韦德,才发现原因似乎并不是这样。
  李韦德发现,昂纳克夫妇除了在办公楼办公或回到家以外,只要是外出到别的地方,不管是到哪里,周围都很多人保护或者说是监视。哪怕是玛戈特在休闲时间,独自驾车外出去见她的情人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尽管那些人有些装扮成普通人,有些是远远的隐蔽跟踪,但还是都被李韦德发觉了。
  而且昂纳克夫妇在外面,在公共场所等地方,很少跟别人说话。李韦德又发现,不仅是昂纳克夫妇,所有居住在万特里茨高级干部居住区的,那些民主德国的政治大人物们都是如此。他们在散步碰到别人时极少问候,避免同任何人长时间交谈,而碰到陌生人的搭话,更是充耳不闻调头就走。
  李韦德忽然意识到,原来这些政治大人物们,包括民主德国的掌权者昂纳克夫妇,表面上在民主德国境内是掌控一切,掌握着所有的大权,但其实他们只是“木偶”而已。尽管是“高级木偶”,但终究还是“木偶”。而控制这些“木偶”的线头都握在某些人手中,恐怕就是苏联那边的某些人了。
  这是一种互相猜疑的大气候,这些民主德国的政治大人物们,一天十四小时的工作,没有亲密的朋友,除了政治以外很少的共同兴趣爱好。为了是不遭到未经允许和他人联合、秘密结成小团体以及散布偏离路线的政治观点的怀疑。
  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自己还找昂纳克夫妇干嘛?驻扎在东德的苏联红军,裁军后所遗留下的武器装备,自然轮不到昂纳克夫妇来管,他们也没有权利去管。那么,找他们还有什么用?和一个“木偶”洽谈会有多大效果,即使是通过他们再介绍别人而建立渠道,也只会让自己处于下风的。
  而后李韦德又打听到的一件事,彻底让他死了心。
  那就是昂纳克夫妇竟然是非常顽固的人,多年养成的意识形态使他俩变得盲目,他们相互支持着去拒绝每一个改革,因为每一个批评都会给他们现有的权力带来威胁。玛戈特虽然聪明,但比她丈夫还要教条主义,她支持他的政治僵化。
  可是要知道,1985年3月11日接替逝世的K。 Y。契尔年科,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并任苏联国防会议主席的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可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改革家。不然也不会在即将举行的苏共第27次代表大会上,提出的加速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对计划管理和整个经济机制实行根本改革,并对苏联红军进行裁军,进行战略收缩的计划了。
  这样一来,如果戈尔巴乔夫也要求民主德国也同样推动改革的话(事实上这是肯定的),昂纳克夫妇肯定都会反对并拒绝的,他们心里肯定会痛恨戈尔巴乔夫这个人。且不管一个“木偶”有没有那个能力和主人叫板,下场又会怎样。既然他们反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自然也反对裁军计划,自己和他们谈这方面的事情,尽管有钱但能够打动他们么?
  对自己手里的牌没有了信心,接触不到目标对象,谈了也没有用处。在这样的情况下,李韦德还有必要在这个目标对象上再花功夫么?在花费了三天的时间后,李韦德终于放弃了眼前的这个初步计划,不再做无用功。
  可是此路不通,又要该走拿条路,才能到自己想要到达的目的地呢?李韦德一时之间也没有了主意,感到非常的苦恼。
  “咚咚……”
  就在李韦德躺在床上一筹莫展,郁闷不已的时候,忽然响起了一阵敲门声。李韦德连忙从床上坐了起来,望了望坐在沙发上正看着他显然是想询问要不要开门的乔尔和丹尼两人后,向门外问道:“谁啊?”
  “是我!基德先生,我是爱琴!”门外传来了一阵悦耳动听的女声。基德,自然是李韦德现在所使用的假身份的姓氏。
  “哦,是爱琴啊?等会,马上开门!”李韦德一听门外的声音后,便点点头示意丹尼去开门。
  得到信号不知怎么露出喜色的丹尼,立刻走过去开了门,随后就走进来一个年轻女孩。
  第二十章 苏军德累斯顿基地
  只见这个女孩是个东欧人,年龄大约二十岁左右,一头火红的仿佛要燃烧起来的红色长发瀑布般披撒在两肩,一双像海的玛瑙般精致的蓝色眼睛,加上弯弯的柳叶眉,具有坚挺鼻梁的小鼻子,红润的薄唇,以及白皙如玉的肤色、柔顺的脸庞,所构成的容貌让人不忍离开视线。
  女孩不仅相貌容光照人,身材也毫不逊色。虽然穿着一身普通的黑色职业套装,却完全掩盖不住其凹凸的曲线,傲然耸立的双峰,不堪一握的柳腰,以及浑圆的翘臀,配上那修长的双腿,真是完美的魔鬼身材。如此容貌配上如此身材,在任何挑剔者的眼中,都绝对会是一个极品美女的。
  眼前的这个美丽的女孩名叫爱琴,是在前天刚刚来这个旅馆工作的新服务员。
  “嗨,美丽的爱琴!你不是一直在楼下大厅登记处工作么,怎么有空跑到上面来找我们了?是不是……”一见到这个女孩,丹尼就忍不住亲切招呼起来,那脸上的表情十足的献媚,和他往常粗犷勇猛的形象严重不符。
  但丹尼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同样笑着脸走了过来的乔尔打断:“你这家伙,还不请爱琴坐下!”那亲切劲,也与乔尔平常温文尔雅又有点傲气的表现有所不同。
  看着两人这样样,李韦德也只能好笑的摇摇头。自从前天中午李韦德带着乔尔和丹尼出去吃饭,在楼下大厅登记处见到眼前这个头一天来到这里工作的女孩后,乔尔和丹尼两人便惊为天人,那个样子就像失了魂似的。按照李韦德的看法来说,就像苍蝇见到了美味可口的蜂蜜一样。
  于是本来不方便随李韦德出门的乔尔和丹尼,便除了待在房间看电视外,又有了新的事情做。整天就是找着各种各样的借口,从三楼住房跑到楼下大厅,来和这个女孩凑近乎,围着她团团转。可惜眼前的女孩,虽然表面上并不怎么冰冷高傲,但对乔尔和丹尼献殷勤的行为,却只是一成不变的微笑,并不为所动。
  不,也不是全然不为所动,因为这个女孩似乎对李韦德有所动容。虽然李韦德自己并不这么认为,但乔尔和丹尼都信誓旦旦的声称,这个女孩看他们的眼神以及说话的态度,和对待李韦德时的情况完全不同,这不是对李韦德有所心动还是什么?为此,乔尔和丹尼都是捶胸丧气不已,十分羡慕老大的桃花运。
  其实眼前这个女孩,任是那个男人看了也会心动,李韦德自然也不例外。不过因为有着重要任务在身,李韦德可没有那个时间去谈情说爱,也就是每天出旅馆回旅馆路过楼下大厅时,和女孩微笑着打个招呼而已。李韦德现在满脑子里,也只想着怎么去寻找关系建立渠道,使得自己预期的生意目标能够实现。
  “不了,多谢!”女孩爱琴笑着拒绝了乔尔邀请她进来坐下的好意,秋水般的目光望进屋内在李韦德身上停留了片刻,然后又微笑着说道,“我来这,是通知你们看电视的,就是看西柏林电视台,有件重大的事件发生了,政府要求民主德国的每个人都要看。好了,具体的你们看电视就知道了,我还要再去通知其他旅客呢。走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