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火之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军火之王-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真实现了,对方又怎么会放弃这送上门来的买卖呢?
  '网'说着李韦德从随身带来的公文包里,拿出了一份文件递给尼古拉斯·洛克菲勒:“这是我现在手上所拥有的安哥拉油田气田的,开采权证明复印件和相关资料。”当然,李韦德给对方看的那些文件中,一些不能被对方知晓的秘密信息,可是没有的。
  尼古拉斯·洛克菲勒郑重的接过那份文件,立即开始翻阅自己看起来0还没看一会,他便又惊呼道:“90个油田、6个气田?还包括今后所有新勘探发现的新油田气田?50年的期限?我的上帝!这么多?韦德你岂不是垄断了安哥拉几乎所有的石油资源的开采权了么?”
  尼古拉斯·洛克菲勒一脸的惊讶,他刚才还以为李韦德只是获得了安哥拉的几个或者十几个油田的部分开采权,没想到李韦德手中所掌握的油田气田会这么多,几乎就是把安哥拉石油资源的开采权垄断,牢牢掌握在手中。这下不管哪家石油公司想要开采安哥拉的石油资源,可都是先要找李韦德谈判了,不获得李韦德的允许也是没用的。
  不过这样一来,摆在洛克菲勒家族面前的,不就是一个巨大的商机么?洛克菲勒家族早就对安哥拉丰富的石油资源而感到非常有兴趣了,只是因为安哥拉政府等政治因素而无法获得开采的权利而已,现在这样的机会摆在了眼前。尼古拉斯·洛克菲勒不由得庆幸,自己在上次的聚会上口和李韦德谈论了这件事情,不然很难说有那么好的机会送上门。
  尼古拉斯·洛克菲勒在花费了一些时间,仔细翻阅了那份文件确定这事情的真实性之后,便和李韦德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当然尼古拉斯·洛克菲勒没有立即和李韦德进行合作的详谈,因为他还需要向家族里汇报并请示。
  毕竟尼古拉斯·洛克菲勒只是洛克菲勒家族第六代的首领,可并不是洛克菲勒家族现任的掌门人。洛克菲勒家族现任的掌门人,是洛克菲勒家族第三代领袖。现年71岁的大卫·洛克菲勒。老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的年龄最小的孙子。
  可能是因为家族基因的因素,洛克菲勒家族的成员几乎个个都是寿星,只要没出意外是自然老死的,都是八九十岁的寿命。比如,老约翰·戴维森·洛克菲活了98岁。詹姆斯·斯蒂尔曼·洛克菲勒活了102岁等等。因为这样,所以洛克菲勒家族的成员辈分很庞大。就拿现在的洛克菲勒家族来说,最老的一辈是七八十岁的洛克菲勒家族第三代,而最小的一辈则是几岁儿童的洛克菲勒家族第七代,可谓是五世同堂。
  尽管在对洛克菲勒家族旗下企业公司,生意的具体管理和运营上,都是第五代第六代来执行,可在一些大事件上还是由第三代来最终决策。李韦德这次与洛克菲勒家族,有关安哥拉石油资源的开采合作。涉及这么多的油田和气田,自然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尼古拉斯·洛克菲勒当然不能做决断,而要去请示洛克菲勒家族现任掌门人大卫·洛克菲勒。
  在汇报请示之后,大卫·洛克菲勒自然也对于这次与李韦德的合作非常感兴趣和重视。亲自坐镇挂帅成立了一个由洛克菲勒家族成员,和埃克森、美孚、雪佛龙三家公司的代表,所组成的谈判组,和李韦德进行这次合作的具体谈判。当然,洛克菲勒家族的这个谈判组,除了大卫·洛克菲勒任组长之外,尼古拉斯·洛克菲勒这个和李韦德先行接触的当事人也成为了副组长之一。
  这让尼古拉斯·洛克菲勒心中笑得是乐开了花。因为这次的事件他可是好好的在家族成员前表现了一番,得到了家族现任掌门人大卫·洛克菲勒地赞赏和肯定。如果这次和李韦德的合作最终成功达成,那除了他的能力得到发挥和展示之外,也肯定会作为一次巨大的业绩被家族记下,为今后他在家族里的前途更加铺平道路,成为家族真正的第六代掌门人。
  李韦德带着乔尔和丹尼,以及聘用来的几名专业人士,和洛克菲勒家族的谈判组进行了两天的细致谈判。经过反复的讨价还价,最终由大卫·洛克菲勒代表洛克菲勒家族,代表埃克森、美孚、雪佛龙三家石油公司,和李韦德代表的埃里克矿产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
  在这份合作协议中,埃克森、美孚、雪佛龙三家石油公司加在一起,获得了安哥拉卡宾达海域的21个油田,安哥拉扎伊尔三角洲地区的34个油田,一共55个油田的开采权。这55个油田开采出来的石油,双方按照总产量进行分成。
  埃克森、美孚、雪佛龙三家石油公司占有总产量的50%份额,李韦德的埃里克矿产公司占有总产量的30%份额,剩下总产量的20%份额由安哥拉政府的安哥拉国家石油公司所有。但埃里克矿产公司、安哥拉国家石油公司这两家所占有的石油,都将由埃克森、美孚、雪佛龙这三家石油公司统一负责代理销售(真实历史中,这三家公司和安哥拉的产量分成确实是50%)。
  由于卡宾达海域的21个油田,储量目前居安哥拉首位,为安哥拉的主要油田分布区,再加上扎伊尔三角洲地区的34个油田,所以埃克森、美孚、雪佛龙这三家石油公司,可谓是占有了安哥拉石油资源开采的大头。
  不过由于埃克森、美孚、雪佛龙三家石油公司,一时之间也开采不了更多的油田,再加上李韦德不想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所以安哥拉剩下的油田和气田,李韦德又寻找了其它的合作伙伴。经过大卫·洛克菲勒等人的介绍,李韦德和英国BP石油公司、法国埃尔夫石油公司进行了接触洽谈,而对方对此自然也非常感兴趣。
  经过合作谈判之后,依照埃里克矿产公司和埃克森、美孚、雪佛龙三家石油公司所签订的协议为蓝本,最终埃里克矿产公司又与英国BP石油公司、法国埃尔夫石油公司分别签订了合作协议。
  英国BP石油公司获得了扎伊尔三角洲地区的15个油田、5个气田,宽扎盆地的5个油田、1个气田的开采权;法国埃尔夫石油公司则获得了扎伊尔三角洲地区剩下的15个油田的开采权。对于这些油田和气田的分成协议,也和埃克森、美孚、雪佛龙三家石油公司所签署的合作协议一样,英国BP石油公司、法国埃尔夫石油公司各自占有其获得的油田和气田开采总产量的50%,30%由埃里克矿产公司拥有,剩下的20%归安哥拉国家石油公司,后两者所占有的石油,由两家公司各自代理销售。
  但这些合作协议中的内容不仅如此,还包括了对于安哥拉境内新油田气田的勘探。今后在安哥拉所有新勘探发现的新油田气田,哪家石油公司勘探发现出来的,李韦德的埃里克矿产公司便会优先与之签订合作开采协议,利益分配方式和现在所签署的合作协议一样。
  除此之外,埃克森、美孚、雪佛龙、BP石油、埃尔夫,这五家石油公司将每年支付一笔,李韦德转交给安哥拉政府的特别援助资金。五家石油公司按照其油田气田所占比例,每年共同支付总额10亿美元的资金。
  其实这也就是为李韦德和安哥拉政府所签署的协议中,那9亿美元军火、1亿美元现金的条例而专门补偿的。要知道石油开采的头两三年,因为要进行各种建设实际开采量比较少,每年所赚取的钱按照30%的份额比例,李韦德开始两三年每年所能得到的钱肯定没有10亿美元,他可不想因此还要贷款去支付,万一资金流转不灵可不是他所能承受的,所以干脆转嫁到了这五家石油公司身上。
  当然对于这五家石油公司来说,与未来50年安哥拉石油的开采权相比,与今后经过深度开采每年可能带来的价值上百亿美元的石油,这所代表的巨大利益相比,五家公司共同承担这10亿美元根本不算什么。何况让安哥拉政府军掌握军火,以保障他们的石油开采权益不会受到损害,也是他们现在所希望的。
  通过李韦德(埃里克)与安哥拉政府的安哥拉国家石油公司,李韦德的埃里克矿产公司与美国埃克森、美孚、雪佛龙石油公司、英国BP石油公司、法国埃尔夫石油公司,签署的这一系列合作协议之后,最终形成了围绕安哥拉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一个利益团体——“安哥拉石油俱乐部”。
  第六十八章 纷乱多事
  在忙完安哥拉石油相关的事务后,李韦德等人又有了暂时休假的时间。因为李晓柔正值暑假期间,所以李韦德便带着李晓柔,以及乔尔和丹尼,去了夏威夷度假。不过上天或许不想让李韦德这么轻闲,就在他们在夏威夷度假的时候,李韦德在报纸媒体上得知了一件重大的,让他感到敏感的事情。
  1986年8月3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头版头条,公布了一份爆炸性的新闻——“以色列核武大揭密”。至此,以色列核武器的神秘面纱被揭开了一角,以色列已被世界公认为“名单外的核国家”。
  原来在1986年7月,一位曾在以色列迪莫纳核研究中心(希伯莱文缩写读作“卡马格”)工作近10年的,名叫莫迪凯·瓦努努的以色列核工程师,不知因为什么原因从以色列逃亡英国,其后他便以高额的报酬向《星期日太晤士报》详细披露了以色列核武器研制状况。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上公开了他在以色列迪莫纳中心内部偷拍的2卷照片,其中有些甚至是在迪莫纳中心戒备最森严的部分,被瓦努努称为“麦昌2号”的地下建筑内拍摄的。这件事使以色列的核秘密终于曝光,揭开以色列核武器的神秘面纱,这就是轰动一时的“瓦努努案件”。
  《星期日泰晤士报》头版头条的这篇揭密报道,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这是第一个被公众所知晓的,世界五个核大国之外的第六个核武国家。世界各大媒体纷纷转载,并跟踪报道更深度更广泛的曝光。
  并且随后很多接受采访的美英核专家,对此次曝光在技术上对于以色列制造核弹的能力予以肯定,并根据瓦努努提供的消息,得出一致结论声称:以色列现在至少已拥有50枚核弹。而且在未来10年内,还可以轻而易举地制造出00枚核弹!
  媒体报道还说,由于以色列政府的严格保密,尽管各国政府在此很多年之前,就都从情报核技术上判断,以色列已经装备了核武器,但毕竟缺乏证据依据,以及其它一些政治因素,|Qī…shū…ωǎng|所以并没有对外公布。
  甚至还有媒体曝光了,在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赎罪日战争”期间,以军在西奈半岛节节败退之际,美国卫星虽然曾经观测到,以色列可以发射核弹的弹道导弹“杰里科”导弹,已处于准备升空状态,但也只能作出“可能装有核弹头”的结论。
  对以《星期日泰晤士报》为首的世界各大媒体的这一切曝光报道,以色列官方坚决矢口否认,并且极力把瓦努努描绘成一个什么也不知道的小技术员。但事实上,以色列随后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却证明了这些照片和消息的真实程度和价值。
  1986年9月30日,这两个月世界各大媒体新闻的核心热点人物——瓦努努,突然被宣告神秘失踪。经过情报机构和各大媒体地挖掘调查,证实瓦努努之前是跟一名年青美貌的金发女郎。由英国伦敦去往意大利罗马,随后便神秘失踪的。
  于是便有媒体便做出猜测,那名金发女郎可能是以色列摩萨德女特工,用美人计把瓦奴奴从伦敦引诱到罗马,随后被绑架回以色列。尽管这只是媒体的推测,但后来却证明这种推测是真实的。因为就在40天后,经过世界各大媒体的追问采访,也因为想给所有胆敢泄密者或叛国者的警告,以色列政府公开宣布,瓦努努已被依法逮捕。
  又过了一年半之后,1988年3月瓦努努被以色列最高法庭,判处有期徒刑18年。但事情并没有就此完结,经过此次的泄密曝光之后,以色列政府对核武器的保密工作,就近乎于神经质。而且以色列摩萨德,还开始搜寻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遗失的那枚核炸弹的下落来。
  当然后面所说的这些事情,当时的李韦德自然无从知晓。在当时,李韦德只是看到《星期日泰晤士报》曝光以色列核武秘密的新闻,以及后来世界各大媒体的一系列报道后,立即确定了他几个月前从约旦农民那收购,并卖给伊朗的那枚核炸弹的确是以色列的。
  而瓦努努之后被以色列抓起来地事情,则是让李韦德不觉有些担心,担心他拿以色列遗失的核弹做交易的事情,会不会被以色列所追查出来。不过李韦德在经过反复思考,思考之前的每一个环节之后,他又暂时放下了心,有信心那件事情不会被以色列追查出来。虽然李韦德做事考虑周到小心谨慎,但杞人忧天可不是他的性格。
  而1986年9月上旬在中东地区所发生的另外一件事情,也转移了李韦德的注意力。就在九月份,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武装游击队,与黎巴嫩什叶派阿迈勒民兵武装和德鲁兹民兵,因为争夺利益而发生激烈的矛盾,双方在黎巴嫩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
  虽然这只是黎巴嫩内部所发生的武装冲突,也因为以色列核武器曝光事件吸引了人们的注意,所以这次的大规模武装冲突并没有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不过李韦德对此到底非常的关注,因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武装游击队手中使用的武器,可都是他卖给他们的武器。
  而且李韦德注意着这次大规模武装冲突也是有着另外的目的,那就是想看准时机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进行第二次更大的军火交易。李韦德根据媒体所跟踪报道的新闻,所体现出来的冲突进展和激烈程度,推算估计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武装游击队使用军火的大致数量。
  当算出上次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交易的军火,大部分估计已经消耗的差不多的时候,李韦德便又去了中东,带着一大批军火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进行交易。趁着这次所发生的大规模武装冲突,李韦德自然又赚了一大笔。
  去中东做完了这笔生意回国之后已经是十月初,算算时间也到了王瑞在普林斯顿大学进修后学成归来的日子。从王瑞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