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所权趮也。猋凡振陈(10),所以乘疑也。隐匿谋诈,所以钓战也(11)。龙隋陈伏,所以山斗也。□□乖举,所以厌津也。□□□卒,所以□□也。不意侍卒,所以昧战也。遏沟□陈,所以合少也。疏削明旗,所以疑敌也。剽阵{车差}车,所以从遗也。椎下移师,所以备强也。浮沮而翼,所以燧斗也。禅{衤舌}括{艹瀪}避,所以莠{聂木}也。简练剽便(12),所以逆喙也。坚阵敦□,所以攻槥也。揆断藩薄,所以眩疑也。伪遗小亡,所以聭敌也(13)。重害,所以茭□也。顺明到声,所以夜军也。佰奉离积,所以利胜也。刚者,所以御劫也。更者,所以过□也。□者,所以御□也。……者,所以厌□也。胡退□入,所以解困也。
*
*
*
……令以金……
……云阵,御裹……
……胠,秦怫以逶迤,便罢……
……夜退以明简,夜警……
……舆,火输积以车,阵……
……龙隋阵……
……也。简练□便,所以逆……
……断藩薄,所以眩……
……所以聭敌也。重害,所……
……奉离积,所以利…… (1) 此是篇题,写在本篇第一简简背。 (2) 处卒,疑指选择有利地形驻军。利阵,疑谓使其阵坚
利。体甲兵,疑指统帅军队。 (3) 贱,疑借为践,实行。采章,指彩色的旗帜、车服等物。 (4) 州闾,州里。州里、乡曲,古代地方基层行政单位。
正,长。以上两句意谓按地方行政组织编制士卒,任
命官长。 (5) 舆,疑借为旟(yu余),古代绘有鸟纹的旗。金,指金
属军乐器。以上两句意谓军中以旗帜、金鼓指挥行动,
士卒不会有疑虑。 (6) 索阵,与下文之囚逆、云陈、羸(lei雷)渭、皮傅、错
行等,疑皆阵名。 (7) 御,抵御。裹,包围。 (8) 山胠(qu驱),与下文之逶迤、杂管、篷错、曲次等,
疑皆阵名。 (9) 传(zhuan撰),符信。节,符节。意谓夜间巡逻以传
节为凭证。 (10) 猋凡振陈,疑当读为飙风振尘。 (11) 钓战,引诱敌人出战。 (12) 简练,训练选拔。剽(piao漂)便,指骁勇敏捷的士卒。 (13) 聭,西汉前期文字多用作“恥”,此处疑借为“饵”。意
谓故意丢失一些财物引诱敌军。
'强兵'
此篇题为编者所加。本篇从内容、文例和字体看,不象是孙膑兵法的
本文,但它记述了齐威王与孙膑之间关于富国强兵的问答,内容重要,故
列为上编之末。估计本篇可能是后人抄附在《孙膑兵法》书后的。
威王问孙子曰:“……齐士教寡人强兵者,皆不同道。……'有'教寡人以政教者,有教寡人以……'有教'寡人以散粮者,有教寡人以静者,……之教□□行之教奚……'孙子曰':”……皆非强兵之急者也。“威'王'……孙子曰:”富国。“威王日:”富国……厚,威王、宣王以胜诸侯(1),至于……
*
*
*
……将胜之,此齐之所以大败燕(2)……
……众乃知之,此齐之所以大败楚人(3)反……
……大败赵(4)……
……人于齧桑而擒氾皋也(5)。
……擒唐□也(6)。
……擒□病
(1)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威王、宣王用孙子(膑)、
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可参考。
(2) 齐败燕,当指公元前三一四年齐宣王伐燕事。
(3) 齐败楚,疑指齐与韩、魏等国伐楚取重丘之战(参看注
(6))。事在公元前三○一年齐湣(min民)王初立时。
(4) 据《竹书纪年》,魏惠王后元十年(齐威王三十二年,公
元前三二五年)齐败赵于平邑,俘赵将韩举。
(5) “人”上一字尚余残画,似是“宋”字。据史书记载,齐湣
王十五年宋为齐所灭。此处所记可能是灭宋以前的某
次战役。齧(nie镍)桑,今江苏沛县。
(6) “唐□”疑即唐昧。《史记·楚世家》记怀王二十八年
(公元前三○一年)“齐、韩、魏共攻楚,杀楚将唐昧,
取我重丘而去。“唐昧,他书或作唐蔑。如果”唐□“确系
唐昧,则此简与上文“大败楚人”一简所记当为一事。
十阵
本篇论述十种阵法的特点和作用。
十阵(1)
凡阵有十:有方阵,有圆阵,有疏阵(2),有数阵(3),有锥行之阵(4),有雁行之阵(5),有钩行之阵(6),有玄襄之阵(7),有火阵,有水阵。此皆有所利。方阵者,所以剸(8)也。圆阵者,所以槫(9)也。疏阵者,所以{口犬}也。数阵者,为不可掇(10)。锥行之阵者,所以决绝(11)也。雁行之阵者,所以接射(12)也。钩行之阵者,所以变质易虑也(13)。玄{羽襄}之阵(14)者,所以疑众难故也。火阵者,所以拔也。水阵者,所以伥固也。
方阵之法,必薄中厚方(15),居阵在后。中之薄也,将以{口犬}也。重□其□,将以剸也。居阵在后,所以……
'圆阵之法'……(16)
'疏阵之法',其甲寡而人之少也,是故坚之。武者在旌旗,是人者在兵(17)。故必疏钜间(18),多其旌旗羽旄,砥刃以为旁。疏而不可蹙(19),数而不可军(20)者,在于慎。车毋驰,徒人毋趋(21)。凡疏阵之法,在为数丑(22),或进或退,或击或{豕页}(23),或与之佂,或要其衰(24)。然则疏可以取锐矣(25)。
数阵之法,毋疏钜间,戚而行首积刃而信之,前后相保,变□□□,甲恐则坐(26),以声坐□,往者弗送,来者弗止,或击其迂,或辱其锐(27),笲之而无间,{车反}山而退。然则数不可掇也。
锥行之阵,卑(28)之若剑,末不锐则不入(29),刃不薄则不剸,本(30)不厚则不可以列阵。是故末必锐,刃必薄,本必鸿(31)。然则锥行之阵可以决绝矣。
'雁行之阵',……中,此谓雁阵之任(32)。前列著{有雍}(33),后列若貍(34),三……阙罗而自存,此之谓雁阵之任。
钩行之阵,前列必方,左右之和(35)必钩。三声(36)既全,五彩(37)必具,辨吾号声(38),知五旗。无前无后,无……
玄{羽襄}之阵,必多旌旗羽旄,鼓{羽非}{羽非}庄,甲乱则坐,车乱则行,已治者□,槪龢}啐啐(39),若从天下,若从地出,徒来面不屈(40),终日不拙。此之谓玄{羽襄}之阵。
火战之法(41),沟垒已成,重为沟堑,五步积薪,必均疏数,从役有数,令之为属枇,必轻必利,风辟……火既自覆,与之战弗克,坐行而北。火战之法,下面衍以{艹外},三军之士无所出泄(42)。若此,则可火也。陵猋蒋{艹外},薪荛(43)既积,营窟未谨(44)。如此者,可火也。以火乱之,以矢雨之,鼓譟敦兵(45),以势助之。火战之法。
水战之法,必众其徒而寡其车,令之为钩楷蓯柤贰辑□绛皆具。进则必遂,退则不蹙,方蹙从流,以敌之人为招(46)。水战之法,便舟以为旗,驰舟以为使,敌往则遂,敌来则蹙,推攘因慎而饬之,移而革之,阵而□(47)之,规(48)而离之。故兵有误车有御徒,必察其众少,击舟{豕页}(49),示民徒来。水战之法也。
七百八十七
(1) 此是篇题,写在本篇第一简简背。
(2) 疏,稀疏。
(3) 数,密集。
(4) 锥行之阵,前尖如锥的阵形。
(5) 雁行之阵,横列展开的阵形。
(6) 钩行之阵,左右翼弯曲如钩的阵形。
(7) 玄襄之陈,掘后文所述当是一种疑阵。
(8) 剸(zhuan专),截断。
(9) 槫(tuan团),借为团,结聚。
(10) 掇(duo多),疑借为剟(duo多),割取。
(11) 决绝,突破而切断之。
(12) 接射,疑指用弓矢交战。
(13) 虑,计谋,图谋,指作战的方针、计划。此句之意疑谓
钩行之阵宜在改变作战计划时使用。
(14) 玄{羽襄}之阵,即玄襄之阵。
(15) 方,疑借为旁。薄中厚旁,意谓方阵中心人少,周围人
多。
(16) 据上文,此处当有论圆阵的简文。“圆阵之法”四字据
本篇文例增补。
(17) 是,疑借为示。以上二句意谓用旌旗和兵器以显示威
武。
(18) 钜,借为距。疏距间,加大阵列的间隔距离。
(19) 蹙(cu促),迫促。
(20) 军,包围。
(21) 徒人,步卒。趋,疾走。
(22) 丑,类,群。数丑,几个小群,指几个小型的战斗单位。
(23) {豕页},意义不详。银雀山所出其他竹简中或用作刚毅之
毅,疑即《说文》毅字异体。
(24) 要,通“邀”。参看《陈忌问垒》注⑩。
(25) 意谓疏阵可以用来袭取敌人的精锐部队。
(26) 坐,指军阵稳定不动。
(27) 辱,借为衂(nu女去声),挫折。
(28) 卑,借为譬。
(29) 未,指剑端。不入,不能突破。
(30) 本,指剑身。
(31) 鸿,大。
(32) 任,作用。
(33) {有雍},疑借为{豸雍}(yong雍),兽类,形似猿。
(34) 貍,野猫。
(35) 左右之和,指军阵的左右两翼。
(36) 三声,指军中金鼓笳铎的声音。
(37) 五彩,指各种颜色的军旗。
(38) 号声,号令之声。
(39) 槪龢}(ke磕)啐啐(zu卒),疑指士卒鼓譟之声。
(40) 徒,步兵。屈,穷尽。“徒来”之语见《孙子·行军》:“尘
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
(41) 此节文字分前后两段,自此以下至“坐行而北”为一段,
说明防御火攻的方法。“火战之法,下而衍以{艹外}”以下
为另一段,说明火攻敌军的方法。下文“水战之法”也
分两段,前一段似说明防御敌人自水上进攻之法,后
一段似说明自水上进攻敌人之法。
(42) 无所出泄,无处逃脱。
(43) 薪荛(rao饶),柴草。
(44) 营地整治不周密。
(45) 敦,劝勉。意谓鸣鼓喧譟,以激励士卒的斗志。
(46) 招,箭靶。
(47) 此字有残损,可能是“歹”宇,也可能是“支”宇或“丈”宇。
(48)
规,疑借为窥。
(49) 津,渡口。
十问
本篇用问答形式就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各种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击
敌方法。本篇共十组问答,除第一组和第十组的位置可以肯定以外,其它
各组的前后顺序是整理者编次的。
十问(1)
兵问曰:交和而舍(2),粮食均足,人兵敌衡(3),客主(4)两惧。敌人圆阵以胥(5),因以为固,击'之奈何?曰':击此者,三军之众分而为四五,或傅(6)而佯北,而示之惧。彼见我惧,则遂分而不顾。因以乱毁其固。驷鼓同举,五遂(7)俱傅。五遂俱至,三军同利。此击圆之道也。
交和而舍,敌富我贫,敌众我少,敌强我弱,其来有方,击之奈何?日:击此者,□阵而□(8)之,规而离之,合而佯北,杀将其后,匆令知之。此击方之道也。
交和而舍,敌人既众以强,劲捷以刚,锐阵以胥,击之奈何?击此者,必三而离之,一者延而衡(9),二者□□□□□恐而下惑,下上既乱,三军大北。此击锐之道也。
交和而舍,敌既众以强,延阵以衡,我阵而待之,人少不能,击之奈何?击此者,必将三分我兵,练我死士,二者延阵张翼,一者材士练兵(10),期其中极(11)。此杀将击衡之道也。
交和而舍,我人兵则众,车骑则少,敌人十倍,击之奈何?击此者,当保险带隘(12),慎避广易(13)。故易则利车,险则利徒。此击车之道也。
交和而舍,我车骑则众,人兵则少,敌人十倍,击之奈何?击此者,慎避险阻,决而导之,抵诸易(14)。敌虽十倍,便我车骑,三军可击。此击徒人(15)之道也。
交和而舍,粮食不属(16),人兵不足俧(17),绝根而攻,敌人十倍,击之奈何?曰:击此者,敌人既□而守阻,我……反而害其虚。此击争□之道也。
交和而舍,敌将勇而难惧,兵强人众自固,三军之士皆勇而无虑,其将则威,其兵则武,而理强梁偼(18),诸侯莫之或待(19)。击之奈何?曰:击此者,告之不敢,示之不能,坐拙而待之,以骄其意,以惰其志,使敌弗识,因击其不□,攻其不御,压其骀(20),攻其疑。彼既贵既武,三军徙舍,前后不相睹,故中而击之,若有徒与。此击强众之道也。
交和而舍,敌人保山而带阻,我远则不接,近则无所(21),击之奈何?击此者,彼敛阻移□□□□□则危之,攻其所必救(22),使离其固,以揆其虑(23),施伏设援,击其移庶(24)。此击保固之道也。
交和而舍,客主两阵,敌人形箕(25),计敌所愿,欲我陷覆,击之奈何?击此者,渴者不饮,饥者不食,三分用其二,期于中极,彼既□□,村士练兵,击其两翼,□彼□喜□□三军大北。此击箕之道也。
七百一十九
(1) 此是篇题,写在本篇第一简简背。
(2) 和,军队左右垒门。舍,扎营。意谓两军相对,准备
交战。
(3) 敌,相当。意谓双方人力和武器相当。
(4) 客指进攻的一方,主指守御的一方。
(5) 胥,等待。
(6)
傅,借为薄,迫近,接触。
(7) 遂,借为队。
(8) 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