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日军增援后,发起了第三次大规模进攻。再次突破城东北角,但受到我军顽强抵抗。双方展开了激烈巷战。日军死伤惨重,我军伤亡近3000人。日军又用大炮把北面城墙轰毁,使城内战线犬牙交错,战斗极为惨烈。同时,敌福荣大佐指挥攻坚部队主力来到台儿庄,再次向城内猛冲。28日,敌军占领了城西北角。城内守军第31师由东向西发起反击,城外炮团也向日军猛烈轰击,遏制了日军的攻势。
日军对台儿庄久攻不下,矶谷师团长3月29日亲自到台儿庄西苑口附近督战,并于30日发动了空前猛烈的进攻,占据了城内东半部。台儿庄处于极其危险的状态。
在这紧要关头,李宗仁一边命令死守,一边急令汤恩伯军团迅速南下,围歼敌军。李宗仁三令五申,但汤恩伯仍然在姑婆山消极避战,迟迟不进。李宗仁十分恼火,警告汤恩伯:“如再不听军令,致误戎机,当照韩复榘的前例严办。”蒋介石也督促汤恩伯南进,汤恩伯才不得不全军南下向台儿庄开拔。
4月1日,台儿庄守军愈来愈困难。31师4个团已伤亡过半,由30师调入城内的两个团接替了部分阵地,伤亡也很严重。3日至4日,日军连续发动了第七、第八次总攻。并大量使用燃烧弹。台儿庄东南门、东门、北门、西北门均被日军占领,我守军只有南关一隅。我军仍顽强战斗,拚命坚守,并乘夜组成大刀队突袭。
4月4日午夜,第2集团军司令孙连仲向战区李宗仁报告说:“连日来,第2集团军与敌反复拼杀,已伤亡十分之七。”说到这里,他突然泣不成声,用哀求的口吻说:“可否请长官答应暂时退到运河南岸,好让第2集团军留点种子,这也是长官的大恩大德!”
李宗仁非常体会孙连仲的苦衷,但他要从整个战役来考虑问题。他估计汤恩伯军团5日晨,至迟5日中午即可到达台儿庄。如果让第2集团军现在放弃台儿庄,岂不功亏一篑?他耐心地向孙连仲做工作,说明我军已在台儿庄血战经旬,胜负决定于最后5分钟。汤恩伯援军明日就到。援军一到,我们就可以内外夹击敌人。所以,坚持就是胜利。他告诉孙连仲,他本人明晨来台儿庄督战,然后命令说:“你务必守至明天拂晓,这是我的命令,如违背命令,当军法从事!”他还在电话中要求孙部夜晚组织夜袭,打破日军明晨的进攻计划。
当时,孙连仲的预备队已全部用完,组织夜袭十分困难。但经李宗仁的说服,他坚定了死守的决心,遂命令池峰城师长说:“今晚必须组织夜袭,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上前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有谁敢过运河,杀无赦!”
池峰城师长接令后,立即组织敢死队。许多轻伤员主动请战。敢死队组成后,即冲入敌阵,突然袭击。日军血战经旬,已筋疲力竭。不料我乘夜出击,一时慌了手脚。而我敢死队员手持大刀,无比勇猛,左砍右杀。日军经数日血战占领的街市,经我军一个反击,竟夺回四分之三。关于台儿庄战斗的激烈程度,我们从当时战地记者所写的报道,可见一斑:一位坚守台儿庄的代理团长对记者说:“每天台儿庄在我军血战中保守着,而最激烈的血战已经发生过三次。第一次发生在24日上午。第二次在27日。第三次激战在29日上午。经过这几次激战,鬼子被我歼灭在四五千人以上。”台儿庄之战的主将池峰城师长向记者表示:“台儿庄便是我师官兵的坟墓,虽剩至一兵一卒,亦不让敌人侵入台儿庄。”
4月5日拂晓,东方泛起鱼肚白,一阵阵清风带着浓烈的硝烟味,吹拂着日夜兼程、汗流满面的战士。汤恩伯军团按时抵达台儿庄以北。于是,一场内外夹击,围歼矶谷师团的战斗打响了。
狂傲的矶谷师团长置坂垣师团的失败和汤恩伯军团在其侧方于不顾,孤军深入以为迅速将我正面台儿庄部队击败,我侧面部队不攻自破。想不到台儿庄未拿下来,反陷入中国军队的内外夹击之中,一时惊慌失措,急忙呼救。日军为挽救矶谷师团的厄运,急派板本旅团和沂州支队攻汤恩伯军团之侧,但被击退。4月6日,我军全线出击。汤恩伯军团从外线发起进攻。孙连仲军团由内线向外反击。步兵在炮兵强大火力支援下,英勇冲锋,敢死队冲入敌阵,大刀纷飞。整个战场弹如雨下,杀声雷动。此时矶谷师团不仅伤亡惨重,而且弹药、汽油全部用完。机动车辆多被击毁,未被击毁的也因没有汽油变成一堆废铁。成千名受伤的日军因无法逃跑,被集中在枣庄附近,全部烧死。呼叫之声,遍布田野,残忍之状,军史罕见。活着的日军已成惊弓之鸟,狼狈逃窜,溃不成军。我军乘胜追击,日军除濑谷支队残部逃走外,全部被歼。
18。决胜台儿庄(7)
这一仗歼敌3万余众,缴获各种大炮70余门,战车40余辆,装甲车70余辆,汽车100余辆,步枪上万支。台儿庄战斗的胜利,是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最大的胜利。它不仅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士气,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台儿庄战斗的胜利,使蒋介石的头脑开始发热。他从全国各战区调集了大批军队,准备在徐州与日军决战,使第5战区兵力由初期的29个师增至64个师另3个旅,共约45万人马。对蒋介石的决策,李宗仁认为,在此四面受敌的平面地带与机械化装备很高的日军进行决战,很难取胜,也违背了打持久消耗战的既定方针。但他的意见被否决了,只好部署徐州会战。
日军台儿庄失败后,发现中国军队正往徐州一带集结,便重新调整兵力,从平、津、晋、绥、苏、皖等地陆续增调了13个师团共30万人,分六路对徐州形成大包围,企图一举消灭中国军队主力,实现其南北会合的战略意图。日军以桥本群作战部长为首组成了“大本营派遣班”,协调指挥南北两路日军作战。
徐州会战是抗战史上继淞沪、忻口之后第3次大会战,双方均投入了数十万兵力,历时四个多月。战斗展开后,日军南北合围,对中国军队发动了强大攻势。中国军队虽然逐次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未能挡住日军的进攻,徐州处于四面受敌的危险境地。中国军队为了保存实力,于5月15日决定放弃徐州。
徐州会战虽然有战略指导上的错误,但为掩护全国战略转移,为部署以后的武汉会战赢得了四五个月的时间,也打破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
徐州会战后,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论持久战》一书,回答了人们最关心的认识问题,批驳了速胜论和亡国论两种错误观点,全面分析了抗日战争的性质和中日双方的基本特点,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基本规律和光明前景。毛泽东同志提出,中日双方存在四个相互矛盾着的基本特点: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寡助我多助。这些特点决定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属于中国。从这些基本特点出发,毛泽东同志科学地预见了抗日战争的进程分为三个阶段: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和战略反攻阶
段。毛泽东同志还提出了抗日战争的具体作战方针: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和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
毛泽东同志这篇著作一发表,立即传遍大江南北,鼓舞了军民的抗战信心,指导了各地的抗日斗争,对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起了指导作用。
19。元凶摘下假面(1)
1937年11月5日,在德国的神经中枢——柏林威廉街总理府,发生了一件不仅将破坏德国和欧洲的安宁,而且将把全世界引向战争的大事:希特勒召集他的主要军政助手秘密开会,对德国“扩大生存空间”做出决策。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国防部长冯·勃洛姆堡,陆军总司令陆军上将冯·弗立契,海军总司令雷德尔上将,空军总司令戈林上将,外交部长牛赖特。此外还有希特勒的副官霍斯巴赫上校。
会议气氛极其严肃、阴沉。希特勒端坐首席,紧蹙双眉,徐徐地说:“今天我谈的问题极为重要。”他突然把话停下来,逐个审视他的助手。“这些问题在其他国家通常要在内阁会议阐明。”希特勒继续说下去:“我不考虑在那么大的范围内进行讨论,只找了你们几位来探讨一下。”助手们紧张的心情松弛了一些,专心地听希特勒讲下去:
“我要讲的话是深思熟虑和四年半的执政经验的结果。如果我一旦离开人间,你们要把它当做我的一份政治遗嘱。德国的政策旨在民众的安全、生存和繁衍。因此,就有个生存空间问题。德意志种族拥有8500多万人。由于其居住空间连成一片,它就在欧洲结成了一个牢固的种族核心,而任何其他民族都没有这种种族核心。但目前德意志种族尚没有与其种族核心相适应的生存空间。这对维持目前水准的德意志民族构成威胁极大。德国的未来最终取决于解决生存空间问题。”
希特勒接下来分析了为什么必须解决生存空间德国才有出路。他认为德国走自给自足的路是走不通的,因为资源不能全部自给,生活资料也严重不足。他说:“经济动机乃是日本和意大利扩张欲望的基础。对德国来说,经济上的困境也同样变成了推动力,以争取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这个空间以在欧洲与帝国直接毗连的地方寻找为合适。任何空间的扩张只能在打破抵抗和承担风险的情况下进行,这已为各个时代的历史所证明。”
“必须以最小的代价,夺得最大的战果,也就是必须以武力征服的办法扩大生存空间。”希特勒说:“征服的第一步,是立即将德国版图扩大到整个中欧,从这里取得粮食供应、原料和人力,以作为进一步向波兰和乌克兰进行军事远征的准备。因此,必须先把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弄到手。”
助手们听了希特勒宣讲大胆的战略计划,有些疑惑不解。牛赖特首先发问:“怎样使元首如此巨大的计划获得成功呢?奥地利的独立可是由英、法、意,还有我们德国来保证的呀!捷克则受到捷法、捷苏同盟条约的保护。”
希特勒瞥了牛赖特一眼,说:“我们还需要对付英国和法国这两个仇敌。英、法不会容忍在中欧出现一个强大的德国巨人。但是,我个人相信,英国,也许还有法国,很可能已经悄悄地把奥地利和捷克都一笔勾销了。英国由于自治领地的反抗,已不是人们想像的那样稳固。英国考虑其内部困难和将来介入长期的、毁灭性的欧洲冲突的后果,就足以使它不会对德作战。没有英国的援助,法国的进攻简直是不可能的。意大利对于我们除掉捷克不会有什么反对的表示。它对奥地利的态度,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到那时墨索里尼是否还活着。苏联对捷克的支持,我们似乎应当加以考虑。但只要我们对捷克进行突然的闪电进攻,苏联干涉也就无能为力了。”
“难道我们不可以使用和平手段取得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吗?”牛赖特问。
“通过和平手段来吞并奥地利并且使捷克臣服,也并不是不可能的。”希特勒补充说,“可以使用恐吓的手段取得欧洲政治家的默许,或者最好使他们不惜以任何代价来换取德国的友好。我估计,1938年夏,英、法、意战争很可能在地中海爆发。我们的计划必须考虑到每一个可能的意外事件。”
对希特勒的侵略扩张计划,助手们都感到很突然。他们对这一计划能否获得成功,没有信心。于是,怀疑和反对的意见马上就提出来了。
牛赖特说:“元首说西方强国和意大利之间可能发生战争,并且认为英、法对中欧不感兴趣。这都是元首的乐观估计。我对此看法不敢苟同。”
勃洛姆堡和弗立契均认为,不应让英国和法国成为我们的敌人。法军不会因对意大利作战而受到极大束缚,以致于不能以优势兵力出现于我们西部边界前沿。弗立契说:“法国军队在阿尔卑斯山区边境与意大利对峙时,投入20个师也就够了。因而法国在我们西部边境仍然可以保持强大的优势。此外,还必须把法国在战时动员扩大的优势算进去。我们西部边境的防御工事,就目前水平来说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同时还必须考虑为西部配备4个摩托化师以增强机动能力。”勃洛姆堡则特别指出:“要注意捷克的坚固防御工事。它扩建完成后便具有马奇诺防线的特性,会给我们的进攻造成极大的困难。”希特勒的老伙伴戈林也提出,要完成希特勒的扩张计划,应考虑取消德国“志愿军”在西班牙的军事卷入。
希特勒容不得反对意见,说:“你的意见是错误的。你的看法根本不对。”他对戈林的意见勉强赞同,但又说:“取消我们在西班牙的军事行动的决定,应留待一个适当的时间再予执行。”
希特勒最后说:“德国问题只能用武力解决,而武力解决就不能没有风险。腓得烈大帝征服西西里亚的战役,俾斯麦对奥战争、对法战争,都是大风险。在我们的计划中,必须把‘武力冒险’置于首位。”
19。元凶摘下假面(2)
助手们的疑虑没有消除,但他们深知,再反对也是徒劳无益。当晚8时20分会议结束。他们怀着沉重的心情走出总理府。秋天的暮霭笼罩着大地,柏林陷入黑暗之中。
11月5日的秘密会议使希特勒不久便更明确地认识到,外交部和陆军是推行扩张计划的两个“反动堡垒”;要实现他的侵略野心,必须拔除牛赖特、勃洛姆堡、弗立契这些绊脚石。
机会悄悄地来了。希特勒不久便接连撤换了牛赖特、勃洛姆堡和弗立契。
牛赖特是一个随遇而安、自得其乐和道德观念薄弱的人。他听到希特勒的计划极感震惊,11月5日晚从总理府回到家里便发作了心脏病。在床上躺了两天,他勉强爬起来,拖着病体去找弗立契。碰巧,陆军参谋长贝克也在弗立契家,两人正在交换对希特勒计划的看法。贝克刚刚从霍斯巴赫上校那里得知希特勒计划的内容。牛赖特一到,三人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