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女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宫女卷-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柴家原就是财大势大的家庭,柴家姑娘此番出宫,更携带了大批的金银珠宝,生活自然不成问题,既然生活无虑,郭威也就无话可说,欢愉之情溢于言表,柴家父母认为以柴家的声势,加上女儿出自宫中,如欲嫁人,起码也应是封疆大吏一类的人物,现在抓住一个落魄汉子不放,总是耿耿于怀。柴家姑娘向父母解释,郭威现在没啥稀奇,他日发展,不可限量,自己阅人多矣,相信不会走眼。虽然父母犹豫,她已决心以身相许,天涯相随,将来不管是吃苦受罪还是享受荣华富贵,都是命中注定,决不埋怨父母。柴家姑娘把宫中带出来的金银珠宝分成两分,一份孝敬父母,一份留作已用,快刀斩乱麻般地和郭威结拜为夫妻。天晴雨住水退,但夫妻双双不再过河,折返洛阳。
  在洛阳,柴家姑娘温婉地为郭威准备了一个幽静的读书环境,每日上午是埋头苦读的时间,午饭过后夫妻二人就品茗闲谈,柴氏不着痕迹地为丈夫解释书中的疑难,并兼及处世应人之道、国家政事与天下大势,郭威惊异于妻子的才学,但柴氏丝毫没有炫示的意味。一年多的时间,郭威受到妻子的关怀、熏陶、教导,他的性情变了,谈吐举止迥异往昔,在勇毅的基础上增加了思想、智慧。在柴氏的参赞下,逐渐爬上了权力的巅峰。
  先是参加石敬瑭的军队,而后又投到张彦泽的麾下,不久又转归杨光远,最后成为河东节度使刘知远的左步兵指挥使。不停地迁转,目的是要追随一位气度恢宏的领袖人物,以图将来有出头之日,这些都是柴氏的意见。刘知远对郭威的重视始于一次与契丹人的战争,郭威以二千伏兵大败契丹,刘知远后来夺后晋建后汉,更多方倚重郭威。但刘知远在位一年就死去,他的儿子刘承祐继位为隐帝,惑于嬖幸的谗言,大杀功臣,当时郭威正领兵担任邺都留守,家庭留在汴京,也全部遇害。柴氏也不幸免。
  郭威挥军由邺都直指京师,隐帝一战即溃,为乱军所杀,郭威入京,从容进谒太后,商议由刘知远的侄子刘斌入继大统,恰好率丹人入侵,太后命郭威率军出征,到达擅州,将士骅变,拥郭威望帝,仓促之间,无法制备黄袍,就撕裂黄旗披在郭威的身上权充黄袍加身,将士环跪,三呼万岁,回军南行,入汴京,太后下诏郭威监国,第二军开春,正式称帝,建立后周。
  郭威登基,而他的患难之妻柴氏却已是千里孤坟,荒山寂寂无以为报,郭威力排众议,以死去的柴氏为皇后,收她的侄儿柴荣为养子,以慰她的九泉之灵,柴荣后来继位为帝,就是周世宗,也是位英勇的皇帝。
  小周后与李煌鸳鸯情断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这词是南唐后主李煜留下的。南唐是从杨行密的子孙手中夺得吴国的政权而建立的。南唐的开国皇帝李升,初为徐温的养子,叫徐知诰,徐温就已掌握了吴国的政权,到李升建南唐,距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还有二十三年的时间。
  李升俭朴,宫人不曳罗绮,比如他案上捧烛的铁人,高约五尺,还是吴太祖杨行密马厩中所用的东西,李升叫它为“金妇”。他在位七年而卒,长子李璟即位,生活就开始奢侈,专尚浮靡。江南本是文弱之邦,李璟崇尚文词,用韩熙载、冯延巳等人为相。冯延已专门拈弄笔墨,不以政事为意,尝作“乐府”百余阕,都是些风云月露之词,儿女私情之事,若说经济之学,治国之方,连梦也不曾做一个。那韩熙载更是放诞风流,当着姬妾们的面,以手探宾客的私处,议论阳具的大小,以为笑乐。又有一种古怪脾气,所有替人做铭志碑记的谢仪,及李璟赏赐的金银财帛,到了他手里,便完全分散给歌姬妾侍,自己不名一钱,甚至三餐不继,饮食断绝,便穿了破烂不堪的衣服,装成乞丐的样子,手托瓦钵,向歌姬院内,沿门乞食;那些侍妾歌姬,看他前来乞食,故意把些残羹冷饭打发给他,他居然大嚼起来,吃罢了时,便拍手大笑,十分快乐!侍女们等他笑罢方才为他梳洗,献上衣襟,替他穿戴,然后大排筵宴,歌童舞伎,分列左右,丝竹之声,洋洋盈耳。歌舞完毕,韩熙载就命令这些人脱去衣服,一丝不挂,男女追逐为戏。
  李璟死后,传位给儿子从嘉,即著名的南唐后主李煜。李璟死前把韩熙载等一班人召到床前,对李煌说:你年纪尚轻,宋主雄才大略,宜恭顺臣事,不可自召灭亡。又叫群臣直善辅之。李璟在日,已国事日非,后周世宗曾亲自领兵来攻,尽得江北肥沃的土地,逼得南唐一度迁都南昌。
  李煜是在宋太祖建隆二年在金陵,也就是今天的南京继位为帝的。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不失赤子之心,感性多于理性,这是作为统治者最大的短处,而是作词人的最大长处。从褒义的方面说,他是一个仁慧聪敏,能文会画,精通音律的文士;从实际一点说,他生性柔弱,不切实际,根本没有处理国家大事的才能。他自号“钟山隐士”。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也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乃度俭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早在李璟的时候,南唐就已经去掉帝号,奉行后周正朔。大宋取代后周,自然又奉大家为正朔。李煜即位,眼看雄才大略的赵匡胤,先后讨平南平、后蜀、南汉,胆颤心惊,天天忧愁,而所能做的又只是与臣下酣宴,守着几个女人,了不尽的春花秋月,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愁怀。
  在李煜一生的女人中,首先就要讲到%娘。一个充满情感的词人,对于周围的事事物物,都有一种异于常人的执着与爱恋,对于异性更有着一种独到的欣赏能力。一般男人欣赏女人,依次有四个重要部位,即:眼睛、头发,身段和足部。眼睛的美态自然也包括了面部五官的搭配,头发的美态想必连带着发型及饰物,身段的美态范围更为广泛,包括丰乳、皓腕、纤腰、曲臀、肤色,特别是足部的欣赏,除了有形的美腿和纤脚之外,还必须充分发挥联想,它所象征的一些隐而不显的特殊意义,只有充满灵性与感性的人,才可能想像得到。
  窅娘就是以一双小脚,细嫩挑巧,擅长《霓裳舞衣曲》而得到李后主的宠幸的。对窅娘善舞,后人有宫城一首咏叹:红罗叠间白罗层,檐角河光一曲澄;碧落今宵难得巧,凌波妙舞月新升。
  窅娘当时为了使足部更美,常常用锦帛缠裹双脚,屈作新月形状。女子缠足尉然成风是从五代开始的,窅娘不是女子缠足的第一人,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南唐的宫廷生活为当时一般人所艳羡,而%娘又是一个绝色的美人儿,对妇女的缠足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于是人宋之后,名媛闺秀争相仿效,逐渐遍及全国各地,愈缠愈小,都以“三寸金莲”为妇女的美态标准,以至于一直流传到民国初年才彻底废除。对于中华民族的健康与习性影响至深且巨。有诗说:一弯新月上莲花,妙舞轻盈散绮霞;亡国君王新设计,足缠天下女儿家。
  妇女缠足到后来日益变本加厉,不断地在“小巧”上下功夫,小到根本无法站立,反而成为美的极致。《笠翁笔记》中曾提到明代有一位姓周的宰相,以干金购一丽人,名为“抱小姐”,她的脚小到寸步难移,每次行走都必须别人抱着走。李笠翁于是大发议论:“选足一事,如但求窄小,则可一目了然,倘若由粗以及精,尽美而思善,使脚小而不受小脚之累,兼收脚小之用,则又比手更难,皆不可求而可遇也。因脚小而难行,动必扶墙靠壁,此累之在己者也。因脚小而致秽,此累之在人者也,其用维何?瘦欲无形,越看越生怜惜,此用之在日者也;柔若无骨,愈亲愈耐抚摸,此用之在夜者也……
  李笠翁的观点仍不脱欣赏的范围,事实上缠足之风,自宋代风行以后,顿使我国妇女变成娇弱伶仃的模样,一个动辄扶墙靠壁的母亲,如何能够教养出英武骠悍,斗志昂扬的儿女。后来蒙古人入主中原,明朝把蒙古人赶走,紧接着满州人又入关,汉民族连连失势,未尝不与缠足有关。蒙古人和满洲人对缠足莫不推波助湖,运用各种手段鼓励汉人保持缠足的风习,但他们自己的妇女却大脚蹁蹁,来去如风。
  缠足自窅娘算起,整整流行了千年,如今虽然已经彻底草除,然而今日的芭蕾舞,仍是仿效窅娘当日的婀娜凌去姿态,而妇女高跟鞋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都与缠足相同,真是但求玉立婷婷,挺胸凸臀,款摆柳腰,婀娜多姿,管它伤筋动骨,摧残肢体。
  由于李煌的异想天开,窅娘的实地执行,使他们与当年的肖卷宝和潘巧儿更进了一步。这种摧残肢体的作法,罪在李后主,因此有些因果论者,都说李后主归宋之后,被宋太宗以“牵机药”毒死,死时四肢曲缩象在牵机,就是他设计女子屈缠双足的报应。
  有年元宵,在皇宫正殿中李后主用黄金凿成一座莲花,绕以珍宝缨络,光辉夺目。那莲花的中心,又生出一朵品色瑞莲来,细乐声中窅娘在上面翩然起舞,李后主与周后并肩欣赏。事实上在李后主的心中窅娘也不过比较特殊的歌伎而已,真正令李后主倾心相爱的还是周后。
  周后有大小之分,大周后名蔷,小周后名薇,两姐妹都是钱塘美女。关于大周后,《南唐书》载:“后主昭惠周后,通书史,善歌舞,尤工凤萧琵琶。唐朝盛时,霓裳舞衣曲为宫廷的最大歌舞乐章,乱离之后,绝不复传,后(大周后)得残谱,以琵琶奏之,于是开元天宝之余音复传于世。”
  大周后怀孕了,正是破瓜年纪的妹妹周薇应姐姐之邀来到内官服侍姐姐。俗话说:“妻不如妾,妾不如婢,婢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偷情的滋味,使李后主感受到从来未曾尝试过的激情与奇趣。
  李后主对周薇久已暗中垂涎,现在她已来到宫中,如何还肯轻轻放过,于是命心腹宫人将她引诱到后苑红罗小亭里面。红罗小亭是李后主在御苑之中建的,罩以红罗,押以玳瑁象牙,雕镂得极其华丽,仅容两人栖止。李后主遇到美貌宫人,中自己意的,便引至亭内,任意临幸。当周薇被引进来,看到后主,看到那一切,不觉红潮晕颊,娇羞无地。事实上周薇常常对镜自怜,深恐自己的这般才貌,将来落入庸俗人手里,她见后主看中了自己,一寸芳心,早已许可,现在见了后主却不得不做出娇羞的样子,故意推却,无非是进一步吊起后主的胃口,一经后主再三央求,就半推着顺了后主。后主是个风流天子,得了小姨子这样的可人儿,心中得意非凡,便形诸笔墨,填了菩萨蛮词一阕,把自己和小姨子的私情,尽情描写出来。
  花明月暗飞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划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晌隈人颤;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
  这阕词儿,填得十分香艳,早被那些富人妃嫔传播开来,到处歌唱,后主与小姨子的暖昧关系连民间也知道了,传为风流佳话。李后主不管这些,居然在与小姨子调情时又趁着酒兴,以小姨子的香口为题,填一斛珠词;晚妆初过,沈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罗袖農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绒,笑向檀郎唾。
  大周后难产,再加上产后失调,不久去世,周薇顺理成章地当上了皇后。从此李后主把那六宫粉黛看得有如尘土一般,那小周后更是想尽千般办法,惹得李后主心迷意醉。
  小周后性喜焚香,自出巧思,制造焚香的器具,有把子莲、三云凤、折腰狮子、小三神字、金凤口罂、王太古、云华鼎等数十余种,每天垂帘焚香,满殿氤氲,她坐在其中,如在云雾里面,望去如神仙一般。小周后还挖空心思,想出一个法儿,用鹅梨蒸沉香,放在帐中,既无烟焰黛灼之患,又沁人心脾,令人心醉。特别是鹅梨蒸过的沉香遇到人的汗气,便变成一种甜香,因而即使在夏天,李后主和小周后的性生活也趣味无穷,小周后心中高兴,叫它“帐中香”。
  小周后性爱绿色,所穿衣服,都尚青碧。艳妆高智的小周后,配以青碧衣裳,衣裙飘扬,更觉逸的风生,妃嫔宫人,一齐效法。有一个富人,染成一匹绉绢,晒在苑内,夜间遗忘未曾收取,为露水所沾,第二天一看,其色分外鲜明,后主与小周后见了,一齐称美,于是妃嫔宫人,竟收露水,染碧为衣,号为“天水碧”。后来李后主又在妃嫔宫人的妆束上,想出一种新鲜饰品,用速阳进贡的茶油花子,制成花饼,或大或小,形状各别。令妃嫔宫女淡汝素服,缕金于面,用这花饼装点在额上,叶‘百花妆“。一群群的宫女,都穿了缟衣素裳,鬓列金饰,额施花饼,行走起来,远远望去好似广寒仙子一般。后主十分欢喜。就这样李后主天天与小周后商议新鲜法子消遣时光。小周后陪伴着李后主过着美满欢娱而又风流浪漫的生活。几年之间,大家政权又削平了其他几个小国,把下一个目标指向南唐。按宋太祖赵匡胤的说法是:”江南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太祖开宝七年,终于派大将曹彬率军攻略南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宵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巨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唱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南唐李后主写罢降表,写下这首沉痛的《破阵子》,被押解北上汴京。这阕词曾经引起后世莫大的非议,都认为李煜拜辞祖庙,北上而为巨虏,理应对着祖宗碑位痛哭流涕,愧对列祖列宗,愧对锦绣山河,愧对黎民百姓,而李后主却是垂泪对宫娥。开宝九年元宵节刚过,李后主到了汴京,穿着白衣到明德楼去见宋太祖,被封为违命侯。就在这年冬天,宋太祖在“烛光斧影”中,在万岁殿崩驾,他的弟弟赵光义继位为宋太宗,改元“太平兴国”。
  李后主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