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北齐神武帝高欢在韩陵之役中,几乎杀尽了尔朱氏一族。尔朱荣族中有一名子弟名敞,自小随母亲在宫中长大,这时年才十二岁,在混乱中由宫墙边的小洞逃走,来到大街,看见一群小孩当街嬉戏,尔朱敞就和其中一名儿童交换衣服,然后混入人群中逃走。
不久追兵来到大街,抓住那个穿着华丽的小孩,等到弄清楚那名孩子不是尔朱敞时,天色已黑,尔朱敞因而保全了一命。
606、韦孝宽
【原文】
尉迟迥先为相州总管。诏韦孝宽代之,又以小司徒叱列长文为相州刺史,先令赴邺,孝宽续进。至朝歌,迥遣其大都督贺兰贵赍书候孝宽。孝宽留贵与语以察之,疑其有变,遂称疾徐行。又使人至相州求医药,密以伺之。既到汤阴,逢长文奔还。孝宽密知其状,乃驰还,所经桥道,皆令毁撤,驿马悉拥以自随。又勒驿将曰:“蜀公将至,可多备肴酒及刍粟以待之。”迥果遣仪同梁子康将数百骑追孝宽,驿司供设丰厚,所经之处皆辄停留,由是不及。
【译文】
北周人尉迟迥(因平蜀有功封蜀公)任相州都督时,文帝命韦孝宽(屡有战功,官至骠骑大将军)代理尉迟迥的职务,又命叱列长文为相州刺史,并要叱列长文早韦孝宽一步上任。韦孝宽行至朝歌时,尉迟迥派手下的大都督贺兰贵送来一封问候信,韦孝宽因怀疑尉迟迥另有用心,想办法留住贺兰贵,不断用话刺探。于是,韦孝宽称病慢行,并以请医生为名,派人到相州暗中监视尉迟迥的举动。
才到达汤阴,正好碰到叱列长文奔离相州,韦孝宽立即命军队回头,沿途所经的桥道都下令拆毁,各驿站的马匹也全数带走,临行还嘱咐各站驿丞:“蜀公尉迟迥将到此地,你们赶紧准备酒菜及上等草料好迎接蜀公。”
不久,尉迟迥果然派大将军梁子康率数百骑追杀韦孝宽,然而沿途受到驿丞热忱的款待,使得军队耽搁不少时间,而让韦孝宽从容逃脱。
607、宗典 李穆 昙永
【原文】
晋元帝叔父东安王繇,为成都王颖所害,惧祸及,潜出奔。至河阳,为津吏所止,从者宗典后至,以马鞭拂之,谓曰:“舍长,官禁贵人,而汝亦被拘耶?”因大笑,由是得释。
宇文泰与侯景战,泰马中流矢,惊逸,泰坠地。东魏兵及之,左右皆散。李穆下马,以策击泰背,骂之曰:“笼冻军士,尔曹主何在。而独留此?”追者不疑是贵人,因舍而过。穆以马授泰,与之俱逸。
王廞之败,沙门昙永匿其幼子华,使提衣幞自随,津逻疑之,昙永呵华曰:“奴子何不速行?”捶之数十,由是得免。
【译文】
晋元帝的叔父东安王司马繇被成都王司马颖所陷害,害怕祸事上身,潜逃出京,却在渡河时被守军拦下。随行的宗典赶上来,用马鞭打司马繇,大笑说:“国家下令禁止朝廷大官渡河,没想到你这样一个糟老头,也被当成贵人拦下来。”士兵听了不疑有他,遂让东安王安然渡河脱险。
南北朝时期宇文泰(西魏人,子宇文觉篡魏为北周)与侯景(曾自立为汉帝)交战时,坐骑被流矢射中,受到惊吓而狂奔,宇文泰摔下马来。这时东魏士兵已逼近过来,而宇文泰的侍卫战士却已走散,不见一人。李穆(隋文帝时官至太师)在旁,跳下马用鞭子抽打宇文泰,骂道:“你这无能的败兵,你的主子在哪儿。为什么一个人躺在这儿?”东魏兵没有起疑匆匆而过,李穆于是把自己的坐骑让给宇文泰,两人遂得逃过一劫。
晋朝时王廞(曾随王恭举兵)战败后,有个叫昙永的和尚收容了王廞的幼子王华,命王华提着包袱跟在自己身后。巡逻的士兵怀疑王华的身份,正待上前盘查,昙永灵机一动,对着王华骂道:“你这下贱小鬼还不赶快走!”接着一阵拳打脚踢,就这样安然脱险。
608、王羲之
【原文】
王右军幼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逆节事,都忘右军在帐中,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剔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眠,敦论事半,方悟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纵横,信其实熟眠,由是得全。
【译文】
晋朝人王羲之(元帝时为右将军,世称王右军,草书、隶书冠绝古今)幼年时,甚得大将军王敦的宠爱,常要羲之陪着睡。
有一次王敦先起床,不久钱凤(与王敦密谋造反,事败被杀)进来,王敦命奴仆全数退下,两人商议谋反大计,一时忘了王羲之还睡在床上。王羲之醒来,听见王、钱二人谈话的内容,知道难逃一死,为求活命,只好在脸上、被上沾满口水,假装一副熟睡的样子。
王、钱二人话谈到一半,王敦突然想起王羲之还没起床,大惊道:“事到如今,只好杀掉这个小鬼了。”等掀开蚊帐,看到王羲之满脸口水,以为他睡熟了,什么也没听到,王羲之因而保住一命。
609、吴郡卒
【原文】
苏峻乱,诸庾逃散。庾冰时为吴郡,单身奔亡。吏民皆去,唯郡卒独以小船载冰出钱塘口,以蘧蒢覆之。时峻赏募觅冰属,所在搜括甚急,卒泊船市渚,因饮酒醉还,舞棹向船曰:“何处觅吴郡?此中便是!”冰大惊怖,然不敢动,监司见船小装狭,谓卒狂醉,都不复疑。自送过浙江,寄山阴魏家,得免。后事平,冰欲报卒,问其所愿,卒曰:“出自厕下,不愿名器,少苦执鞭,恒患不得快饮酒,使酒足余年,毕矣。”无所复须。冰为起大舍,市奴婢,使门内有百斛酒终其身。时谓此卒非唯有智,且亦达生。
【译文】
苏峻以诛杀庾氏一族为名谋反,一时势如破竹,庾姓诸人四处逃散。当时,庾冰身为吴郡太守,也弃官逃亡,惟吴郡的官员百姓都各自逃命,只剩一名小兵用船搭载庾冰逃出吴郡。
船到钱塘江口,小兵用粗席盖在庾冰身上,这时苏峻到处张贴告示,重金悬赏捉拿庾冰。小兵把船停在渡口后就进城买醉,喝得醉醺醺的回来,挥动着船桨指着船说:“你们不是要找吴郡的庾冰吗,他就在这船上。”
船上的庾冰听了大为惊慌,躲在粗席下连大气都不敢喘,苏峻手下见船舱狭窄,以为小兵酒后胡言,就不再理他。于是庾冰平安的过江,藏身在山北的魏家。
苏峻乱事平定后,庾冰想要回报小兵,问他有什么心愿。
小兵说:“我出身贫寒,对官禄爵位没野心也不敢奢求,我平生只有一个愿望一直无法实现,就是不能痛快的喝酒,假使您能让我后半辈子都不愁没酒喝,我就再无所求。”
于是庾冰为小兵盖了一幢大房子,买了奴婢来侍候他,屋中随时保持上百醰的美酒,让小兵能一辈子不愁没酒喝。
一般人在谈论这件事时,都认为这名小兵不但机智,也是个心性豁达的人。
610、元伯颜
【原文】
有告乃颜反者,诏伯颜窥觇之。乃多载衣裘,入其境,辄以与驿人。既至,乃颜为设宴,谋执之。伯颜觉,与其从者趋出,分三道逸去。驿人以得衣裘故,争献健马,遂得脱。
【译文】
有人向元世祖密告乃颜有意谋反,世祖命元伯颜暗中调查。元伯颜行前购置了许多皮裘,一进入乃颜的驻地,就分送给当地各驿站的人员。乃颜见元伯颜到来,便以设宴款待为名,想伺机擒下元伯颜。元伯颜察觉乃颜的阴谋,连忙和随员奔出乃颜营地,朝三个不同方向逃离,各驿站的驿丞因先前曾得到元伯颜所赠的裘衣,都争相以快马相赠,元伯颜等人也就顺利脱险。
611、徐敬业
【原文】
徐敬业十余岁,好弹射。英公每曰:“此儿相不善,将赤吾族。”尝因猎,命敬业入林趁兽,因乘风纵火,意欲杀之。敬业知无所避,遂屠马腹伏其中。火过,浴血而立,英公大奇之。
[述评]
凡子弟负跅鍮之奇者,恃才不检,往往为家门之祸。如敬业破辕之兆,见于童年。英公明知其为族祟,而竟不能除之,岂终惜其才智乎?抑英公劝立武氏,杀唐子孙殆尽,天故以敬业酬之也!
诸葛恪有异才,其父瑾叹曰:“此子不大昌吾宗,将赤吾族!”其后果以逆诛。
隋杨智积文帝侄。有五男,止教读《论语》、《孝经》,不令通宾客。或问故,答曰:“多读书,广交游,才由是益。有才亦能产祸。”人服其识。
弘、正间,胡世宁(字永清,仁和人。有将略)按察江西时,江西盗起。方议剿,军官来谒,适世宁他出,乃见其幼子继。继曰:“兵素不习,岂能见我父哉?”[边批:语便奇。]军官跪请教,继乃指示进退离合之势,甚详。凡三日,而世宁归,阅兵,大异之,顾军官不辨此,谁教若者。以实对。继初不善读书,父以愚弃之,至是叹曰:“吾有子自不知乎?”自此每击贼,必从继方略。世宁十不失三,继十不失一也。世宁上疏,乞以礼法裁制宁王。继跪曰:“疏入,必重祸。”不听,果下狱。继因念父,病死。世宁母独不哭,曰:“此子在,当作贼,胡氏灭矣。”此母亦大有见识。
【译文】
徐敬业十多岁时,就喜欢骑马射箭。徐勣(即李勣,唐太宗李世民的创业功臣,李为赐姓)曾多次感叹的说:“这孩子的面相不好,恐怕日后会祸及家门。”于是徐勣曾经趁着打猎,命徐敬业深入树林驱赶野兽,顺着风势纵火,想就此烧死徐敬业。徐敬业见火势蔓延,知道很难安然逃出大火,当下杀了马匹,躲在马腹中,等大火烧尽熄灭后,再一身血污逃出来。
徐勣见徐敬业安然回来,虽然讶异,但也不得不佩服儿子的机智。
[述评译文]
大凡子孙有过人才智,仗着聪明,而不知谨慎进退,往往会成为家门的祸害。以徐敬业来说,他日后举兵的征兆,其实在童年时就已显现,李勣虽明知他终会带来不幸,却始终不曾杀了他,究竟是爱惜他的才智呢,还是因李勣曾拥立武则天,而武氏几乎杀尽大唐子孙,上天要李勣赔上一家子性命以报大唐呢?
诸葛恪有过人的才智,他的父亲诸葛瑾也曾叹息说:“这孩子日后不是大大光耀家门,就是
毁我诸葛一族。”后来诸葛恪果然以谋逆的罪名遭到诛杀。
隋杨智积(文帝侄)有五个男孩,却只教他们读《论语》、《孝经》,不让他们见客人。问其原因,答道:“多读圣贤书,多结交朋友,聪明才智自然可以得到长进。可是才能也可以带来灾祸。”大家都佩服他的见识。
弘正年间,大将胡世宁有军事才能,出任江西按察,当时江西盗匪四起,手下诸将商议如何剿匪。有位军官入府求见胡世宁,碰巧胡世宁出城,只见到他的幼子胡继,胡继说:“我见那些兵士们个个散漫,不懂战阵,身为带兵的将领,你怎么有脸见我父亲?”军官连忙跪下请教,胡继于是为他详细说明进退攻守的战略。
三天后胡世宁回来,检阅部队,觉得非常讶异,认为凭手下将领的能力,绝对没有如此的成果,于是将领据实禀告。由于胡继从小不喜欢读书,因此胡世宁并不特别宠爱胡继,这时才感叹的说:“这孩子有如此的天份,我竟然不知道。”从此,每次剿匪都征询胡继的意见,胡世宁自己只能十不失三,胡继却能十不失一。
有一次,胡世宁想上书奏请皇帝依国法制裁宁王,胡继跪地请求胡世宁三思,说:“上书必会祸及身家。”胡世宁不听,果然下狱。胡继因思念父亲,不久病死,众人都伤心不已,唯有胡世宁的母亲没有流泪,说:“这孩子若活着,只怕将来会成为叛贼,那么胡氏一门才会真的万劫不复。”这做母亲的可说大有见解。
612、陈平
【原文】
陈平间行,仗剑亡,渡河。船人见其美丈夫独行,疑其亡将,腰中当有金宝,数目之。平恐,乃解衣,裸而佐刺船。船人知其无有,乃止。
[述评]
平事汉,凡六出奇计:请捐金行反间,一也;以恶草具进楚使,离间亚父,二也;夜出女子二千人,解荥阳围,三也;蹑足请封齐王信,四也;请伪游云梦缚信,五也;使画工图美女,间遣人遗阏氏说之,解白登之围,六也。六计中,唯蹑足封信最妙。若伪游云梦,大错!夫云梦可游,何必曰伪?且谓信必迎谒,因而擒之。既度其必迎谒矣,而犹谓之反乎?察之可,遽擒之则不可。擒一信而三大功臣相继疑惧,骈首灭族,平之贻祸烈甚矣!
有人舟行,出石杯饮酒,舟人疑为真金,频瞩之。此人乃就水洗杯,故堕之水中。舟人骇惜,因晓之曰:“此石杯,非真金,不足惜也。”
又,丘琥尝过丹阳,有附舟者,屡窥寝所。琥心知其盗也,佯落簪舟底,而尽出其衣箧,铺陈求之,又自解其衣以示无物。明日其人去,未几,劫人于城中,被缚,语人曰:“吾几误杀丘公。”此二事与曲逆解衣刺船之智相似。
【译文】
陈平由小道带着一把剑逃亡,乘船渡河时,船夫见陈平相貌俊伟,又是单身一人,怀疑他是逃亡的将军,身上一定带着许多珠宝,于是一双眼睛在陈平身上转来转去。陈平知道船夫不怀好意,就脱下上衣,主动帮船夫撑船,船夫知道陈平身上并没有财宝,就打消谋害陈平的念头。
[述评译文]
陈平投效刘邦时,曾六次出奇策解困:建议刘邦拿出四万黄金行反间计,这是第一计;故意用粗劣食物招待项羽使者,让项羽怀疑亚父范增私通刘邦,这是第二计;由滎阳城东派出两千名女子,诱使项羽出兵追击,使刘邦由城西安然脱身,这是第三计;脚踢刘邦,示意封韩信为齐王,这是第四计;建议刘邦詭称游云梦而擒拿韩信,这是第五计;用美女图游说匈奴后,解刘邦平城之围,这是第六计。
六计之中,以脚踢刘邦封韩信为齐王最神妙,而假称游云梦捉韩信的点子最糟.云梦本就是值得游玩的地方,何必假称呢?再说陈平计划乘韩信迎接刘邦时,命人捉拿韩信.既已料到韩信一定会亲迎刘邦,怎么能说韩信想谋反呢?若疑心韩信可能谋反,可以暗中观察韩信言行,但断然命人逮捕、加以杀戮就不妥当了。再说杀一个韩信,其他的功臣如彭越、英布对刘邦也相继起疑,陈平此计,可说种下了一个大祸根。
某个人搭船时用石(铜与炉甘石合炼而成的金属)杯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