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他才明白,他不是一个人。他的感触有人同。
前几年,他开始接触音乐古风,听到了填词翻唱的《齐天》。
许多人都觉得《齐天》大气,他也喜欢听这首歌,但总觉得那种歌颂尚有不足。
直到听到了《悟空》,他觉得这才是凝练的语言中透出的霸气与慈悲!
没错,这才是他最喜欢的悟空之歌,一定要大气,一定要含悲!
大处着眼的基调,睨千古,而面人生,有着万丈豪情。
悲处立意的感触,是知悲、懂悲后,生出的慈。
能以悲悯之心去接纳世人与世事,对境遇泰然处之,对未来更加坚定。
所以这种悲,不是眼泪,不是歇斯底里,是心底的难以言喻。
这种悲,只会让你在心底有怅然有隐痛,而终不会形成悲痛这个词汇。
这样的情怀一直潜藏在杜星河心底,让他在最黑暗的日子,期盼着最灿烂的明天。
而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单曲循环《悟空》了。
每每听到这首歌时,杜星河仍会有种戳中心窝的感觉。
有一句话常被人引用: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他想说。一千个人的眼中,会有不只一千个哈姆雷特。
他小时候喜欢的“悟空”,与现在喜欢的“悟空”有着分明的相同与不同。
时间,经历,让我们每个人成长。
因此,我们对同一事物的看法。终究会变。
也所以,我们只能试着去浅谈对词意的揣度。
可能与作者相同,也可能相左。
不谈他不太了解这个作者的经历与创作背景。
只为“叛逆、多变、乐观、坚持”,他一直从他自己的角度来看这首歌。
以下便是他对这首歌的理解——
……
在“长路漫漫”中,我们不停的相逢,同行,别离。
相逢是个悲剧,因为注定要别离,要有一个人会先走。
同行是种无奈。因为总有内心的角落会因不被理解而戳伤。
人群中的落寞,同床异梦,皆由此而生。
别离更是难释怀,没有一个人天生拥有强大的内心。
说坚强,谈淡然,都是在看过多次离合之后,一下一下磨出的刚毅。
所以无伴的人,因孤独而渴望。有伴的人。因孤独而迷茫。失伴的人,因孤独而怀想。
于是落入这样的循环。跳脱不出。
当你终以为“风烟残尽”时,没换得天下大同,只发现自己还是“独影阑珊”。
故而那只孤独前行的猴子,那萧索风中单薄的背影,映出了千千万万挣扎于尘世的人身。
他偶尔对八戒调侃的自娱自乐,屡败屡战的不屈不挠。写的都是每个人的抗争。
……
人生不如意十之**,人之不完美百分之百。
对人,恨他,恨不起,因为深爱。恨他自己会最痛。
爱他,爱不成,因为他有着游走在我们内心底线的缺点,爱他对不起自己。
对事,我们倾尽所有的热情与努力付出,却总欲画圆月终有缺。
抱着一个残憾的结局,爱他,他终非我们所期冀,所梦想。
恨他,他却是我们精心伺候,一手打造,否定他就等于否定了自己全部的付出。
谁若能畅快的喊一声,自己真的是白活了,也大抵是死亡界线才能触发的了悟。
我们没到那个地步,所以只能慢慢的纠结,慢慢被“磨”。
在打磨我们的世事中,被碾的“肝肠寸断”。
……
有人说,英雄注定是孤独的,谁叫他生而与众不同。
是的,悟空有火眼金睛,有七十二变,有十万天兵天将降其不住的“身手不凡”。
不提那些歪解新读,80后会想起《大话西游》,想起《悟空传》。
想起其三双眼人妖不分时的一目独辨,而具有这慧根的,实却不能称之为人。
人都有懦弱与胆小的缺点,神仙亦有着我们不喜的冷峻。
纵是妖怪被神鄙,被人怕,他们三者却都有着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他们都有各自的万千同类提供给他们的归属感。
是的,那是个族群。他们回首,身后有同伴。
而悟空没有。没有缺点的人,没有族群。
即使是天生地养、日月精华比之出于山谷沼瘴之地要高贵万千倍的传说。
终被来历不明所累,被万千人嗤笑。
……
谁在一旁说英雄不论出身的?
你的人种、你的姓氏、你的户籍、你的学历、你的家庭环境,当真对你一无影响吗?
而当我们对这些稍有正常怨念的时候,即会被贴上有“心魔”的标签。
无数格言谚语告诉你,你做了。他们教导你战胜“心魔”,调节心态,接受现实。
可什么才是我们应该安之,而不去动任何改变**的现实?
没有答案。
所以个体生来即苦,生来为还“债”,即使“是人是鬼是妖怪”。
即使,非人非鬼非妖怪……
……
我们在“舍悟离迷”中,如若不从众会如何?如若坚持一线的我执又会如何?
因为就算我们放弃,世人的指手划脚也永不会停止。
所以何须介怀,应该“休怀”。
这休不是停,不是放,是“不改”,是“坚持”。
是“且怒且悲且狂哉”的片面洒脱。
之所以称之为片面洒脱,是因定性其行为洒脱,无人能反驳。
外人眼中哭笑随心,甚至“放肆桀骜”的一个人,不外得到洒脱或sb的两级评价。
而自己认为的洒脱,却不可能彻底。
什么时候随心做事,就变成了事后还有“不安”和“氏惆”。
但木已成舟,时光无法倒流,是喜是悔都不能回到从前。
我们就像象棋盘上的小卒,过了河就不能回头。
就算你回头,你也会发现“回头无岸”,而只能笔直前行。
你不能左,不能右,只能行走在既定的路线上。
那此时,要“铁棒有何用”?有“这变化又如何”?
当你是他人眼中的成功人士时,你仍会有你可望却不可得的东西。
这就是每个人的命,“终究难逃”。
……
如同对这首歌的应景戏谑一样,结尾的歌词不知为何被改了。
原词的结尾,“这一棒叫你灰飞烟灭”。
那是藐视劫难的豪情,那是相信自己的坚定。
网版的歌词却大多变成了“这一棒早已灰飞烟灭”。
似乎在哀叹着悟空早已经没有了,活着的不过是行尸走肉。
你若残存执念,你就是没有同类的魔。
……
带着这样的情怀,杜星河将一首悟空唱的悲悯至极,原本躁动的包间,彻底安静了下来。
每个人都在沉思。
这时候,大屏幕上显示出了下一首歌曲《从前的我》!竟是和《悟空》异曲同工的一首歌!这首歌由陈洁仪演唱,是上个月才上映的国产3d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主题曲!
“这是谁点的?”
见没有人出来拿麦,杜星河便问了一句。
何苗突然冒头了,微笑着讲说:“是我点的,但我不唱,刚才看你唱的太好了,杜哥,你来唱这首歌吧,我超喜欢这首歌的。”
何苗这么一说,大家伙就给杜星河起哄了,杜星河也蛮喜欢这首歌的,便带着还没褪去的情怀,又加唱了这首他很喜欢的《从前的我》——
……
心里的呼唤~总在徘徊~
风中的云彩~它向我走来~
远处那个人~还在等待~
熟悉的声音~已不在~
……
你说你要离开~
明天还会回来~
曾经忘不掉的~
如今你是否还记得来~
转身不算告别~
分离却分不开~
若是遇见从前的我~
请带他回来~
……
星月那么亮~风多自在~
梦里的草原~誓言如花开~
唱完这首歌~谁先醒来~
说好不分开~何必未来~
……
你说你要离开~
明天还会回来~
曾经忘不掉的~
如今你是否还记得来~
转身不算告别~
分离却分不开~
飞越思念时空之海~
你还在不在~
你说你要离开~
……
曾经忘不掉的~
如今你是否还记得来~
转身不算告别~
分离却分不开~
若是遇见从前的我~
请带他回来~
……
【下部】第四十一章《大圣归来》
听着杜星河唱《从前的我》,很多学员脑海里都浮现出了上月上映的那部非常好看的国产3d电影《大圣归来》。
杜星河也看这部电影了,他对悟空是很有情结的,所以看到这样一部电影,他感触颇深。
就像主题曲《从前的我》所唱响的,“心里的呼唤,总在徘徊”。想必,每一位仍心甘为华语动画电影买票入场的成年观众,在心里的某个角落,肯定仍在徘徊中呼唤着华语动画电影的涅槃——期望有朝一日,它可以尊重观众们的审美素养,而不是通过华而不当的宣传攻势肆意挥霍观众的信任;期望有朝一日,它可以尊重电影人的职业操守,而不只是将电影产业看作是流水工厂、提款机器;期望有朝一日,每位长大了的成年儿童,可以带着自己的孩子,骄傲地对他讲,宝贝,我很高兴带你来看了这部电影。
很荣幸,《大圣归来》就是这样一部足以让华语观众感到骄傲的华语动画电影。
曾几何时,80后的我们还在童年,现在的孩子无法想像当时的我们,看到《葫芦娃》,看到《黑猫警长》,看到《舒克贝塔》时是有多么兴奋多么目不转睛,不少人会进入梦乡让葫芦娃教我们如何刀枪不入,或者因为螳螂雌雄相食而夜不能寐。
后来长大了,开始不看动画片了。但在换台时发现电视里只是《蓝猫淘气三千问》《熊出没》《果宝特攻》这样的动画片时,我们充满了疑惑和费解。囿于老套思维,中国老年人不认为成年人该看任何形式的动画电影,但除此而外,为什么我们突然就不再创作给十岁以后的孩子们观看的动画片了呢?不是说这样的学龄前动画片没有存在的意义,但任何一位家长也不会以把十一、二岁的孩子拉进电影院看《天线宝宝》大电影为荣为傲的。华语动画自愿留下的市场空白。一定会有舶来品来填满。所以我们不应该指责现今的孩子们只认得日漫美漫,就像自家地上不长粮食,不能抱怨荒民迁往富庶之地一样。
很高兴的是,现在年轻的电影动画从业者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逐渐出现了《秦时明月》《魁拔》《龙之谷:破晓奇兵》《十冷》这样充满诚意与想法的优秀的华语动画电影。而现在,这份精练的短名单上又出现了一个名字。《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与绝大多数成功的商业电影相类似,《大圣归来》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故事主题也并不孤冷,无非知恩图报、惩恶扬善,这也与《西游记》这本小说的故事主题一脉相承。
重点在于,同样的故事,留给不同水准的创作团队去演绎,讲解效果迥异。这部导演田晓鹏的这支创作团队,绝对高水准甚至超预期的完成了这次故事演绎。电影架构并不复杂。单层次单线条,按照时间顺叙,演绎的是西游取经前的一段故事。剧情既有经典场景在现,也没有完全局限在小说既有框架之内,对解救孙悟空的前因后果,会给观众带来有别于传统认知的观影体验。
除了故事情节完成度较高之外,影片对长安城、五行山、和最后新增场景的景设布局上,也会给观众带来不同于小说的体验。关于人物和景观建模。是区分动画电影质量的关键性指标,可以看出。电影在这一点上作出了很大程度上的努力。建模比例、光晕渲染、人物毛发、风吹草动等细节部分,非常自然。即便在某些场景上仍然可以看出层次上的粗糙感,但也可以被出色的镜头感所掩盖。
情节和景设都只为诠释人物的存在。这部动画电影的人物设定,除了孙悟空、猪八戒等主角的人物设定上层次分明、忠于原著外,在很多周边角色上的设定上也可以看出用心。从《银河护卫队》里的浣熊、到《超能总动员》的大白,再到《捉妖记》里的胡巴。想必如今电影工业已经确认“卖萌=卖座”这一等式的黄金地位了,在《大圣归来》中,我们也会看到完全萌翻的土地公,电影结束之后我就开始在淘宝上搜索其周边了。
故事、景设和人设之外,非常值得赞赏的当属动作场面的精巧构思。虽然运用的完全是好莱坞插科打诨式的,但巧在衔接有趣而自然,有时甚至有好莱坞制作的错觉。更让人欣喜的是,这样的动作编排不仅仅是一小部分,而是基本贯穿全篇的。
不可否认,作为仍处于增加本土认同感阶段的华语动画电影市场,《大圣归来》的电影制作工艺,整体上还是以传统的好莱坞式的电影表现形式为主。在此语境下,如何展现其作为“华语”的标签化特色,恰当表现本土文化特色,在市场中作出有效区别,也就成了一个重要话题。没有展现,就会失去标签化意义,丧失电影的个体化特色;表现不当,又容易让观众感觉说教做作,反有损电影整体质量。
在此基础上,再来关注这部电影中的细节,就会发现创作者的用心之处。对于影片中出现的皮影戏、秦地老腔等极具地方传统特色的桥段,观众可以在电影中仔细品读。
当然,这部电影在杜星河看来仍存在着一些需要持续改进的不足之处。比如片中出于市场卖点的需要而出现的汪半壁的插曲,与当时的场景情绪很跳脱;比如孙悟空最后对于桎梏的解除铺垫不足,显得很随性;比如终极之战的丢帧现象、建模粗糙体现的经费不足。等等。但瑕不掩瑜,站在当前华语动画市场的历史角度客观评价,这些都是可以随着市场接受度,品牌认同度的逐渐提高而改进的。
《大圣归来》从完成度较高的故事情节,到用心的人设景设,再到编排精巧、层次分明的动作场面,整体质量还是非常让人欣喜的。遗憾的是,如果在网上查找导演田晓鹏的个人履历。发现甚至没有一张照片可供参考。在如今这样一个华语动画电影认可度普遍偏低的市场环境下,再与自编自导、八年深耕放在一起展开联想,我们难道不应该为这样一个团队的默默付出而鼓掌喝彩吗?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团队以后的宣传履历上一定会写上一笔——“代表作《大圣归来》”。
对于华语动画电影,杜星河不敢奢望短时间就会出现《浪客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