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淘金国度 [校对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895淘金国度 [校对版]- 第4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一败涂地,丢失大片土地,这一次的欧战,他们好死不死的与以前的仇敌土耳其联手,靠拢德奥,与巴尔干各族大战,在战后其日子难过也就成了必然。

当然目前这个时空只有叶枫知道,保加利亚人并没有接受教训,在第二十来年后的第二次全球大战中,他们再度杯具的站错了队,又一次加入了最后战败一方的轴心国阵营。他在巴尔干的地位至此之后基本上难成主角了。

不过,二十年后的事情无人知晓,就是叶枫也不知道经过这一次大战,阿拉斯加的插手,会否带来一些改变,第二次大战还会不会发生也难说,而且到时阿拉斯加如何选择,是否会跟这一次一样再一次站在英法美等国一边也难说,未来保加利亚的命运说不定可以避免。

只是这一次就对不住了,保加利亚必须为他们在这一次大战中站错队而付出代价了。

在宋智周率部攻击斯科普里的时候,在梅斯塔河一带,安古洛也同时展开了行动,9月10日,当保加利亚军队尚在集结,防御工事都还没有完全完成时,第十集团军及装甲师的兵锋已经直指弋尔代尔切夫。协约国这次的进攻,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包括保加利亚国内都没有人会想到协约国会在没有解决他们身后的二十万德奥联军威胁的情况下就挥师北上。马其顿陷落,现在戈尔代尔切夫也凶多吉少。

戈尔代尔切夫现在奉命集结到此的大概还不到八万人,其中超过三万是紧急送到这里的新兵,有些人只怕连枪都是第一次拿,这样的军队在看到装甲师及第十集团军装甲旅,师属装甲团的近三千辆钢铁怪物一般的坦克冲城时,已经手脚发抖,有胆小的当场就弃枪逃跑。

第四卷 烽火之世界烟云 第427章 联袭

第427章 联袭

这道被斐迪南一世寄予厚望的南部防线顷刻间就受到这些新兵影响。呈多米诺骨牌似的崩溃。整个戈尔代尔切夫一带八万余大军仅仅抵抗了不到半天就不得不放弃防线狼狈向北逃窜。

安古洛可没有客气,当即挥师继续北上,追击保加利亚溃军一路向北,越过罗多彼山,9月12日,攻克只有一两万临时拼凑的新兵驻守的保加利亚中部重镇普罗夫迪夫。9月13日,一路横扫向西北,连下帕扎尔吉克,布拉弋耶夫,帕纳久里什泰,9月16兵锋直指索菲亚。

与此同时,在9月14日,扫除了马其顿残军的宋智周率阿英法联军也一路扫向东北,攻克丘斯腾迪尔,斯坦克季米克洛夫,佩尔尼克,9月17日,这一路大军出现在了索菲亚西南城外附近。

这两路大军数日横扫当中,这一带正在强征新兵还没有完成集结就被打得七零八散,四散而逃,连铁路公路交通都来不及破坏。被紧追不舍的阿军顺手接收,反而加快了协约国军队的行动速度。

而南下的十万德军也被二十万协约国大军,数千辆坦克所慑,只敢屯于索菲亚北城筑好的防线,根本不敢出防线野战。但他们的防线位于北城,却只能守住自己,对于索菲亚却没有丝毫帮助了。因为出现在索菲亚的两路协约国大军都在西南和东南。若不是德国算是盟友,看上去更像三面合围了索菲亚。

保加利亚举国震动!

“兵锋直指索菲亚,以保加利亚的能力怕是不能坚持多久,胜利指日可待!“阿达纳平原平线的指挥部里,接到巴尔干战线进展神速的消息后,叶枫一边把手里的电报递给弗莱彻,一边淡淡道。

弗莱彻其实已经不需要再看电报了,协约国大军横扫千里,兵临索菲亚城外已经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热潮,这是欧战开始以来,首次出现了压倒性的大胜,而保加利亚做为德国人的帮凶,如果这一次能够一举摧毁保加利亚无异于斩断了德奥一条臂膀。大战结束的曙光已经降临。

“以保加利亚自身的能力他们肯定回天无力,不过可虑的是现在的索菲亚北城有十万德军主力,更重要的是在索菲亚以西,塞尔维亚,克罗地区等地都还有奥匈大军,特别是从希腊退回的那三十万德奥联军,现在都屯于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境内,而我们只有二十万大军深入保加利亚近千里。塞尔亚的二十来万塞希联军虽然困住了二十万自爱琴海北上的德奥联军,但自己也被牵制住了,若塞尔维亚和阿尔巴尼亚地区的德奥联军从马其顿,罗多彼山一带切入,我二十万北上大军就将与塞尔亚一带切断联系,反而陷入同盟军的包围圈内。”

“是啊,大军北上后,在马其顿和保加利亚南部我们只留有少部分军队维持补给通道,只要从塞尔维亚和阿尔巴尼亚派出哪怕十万军队,都能切断这条通道。将我北上大军包围起来,这有点像我们在塞尔亚之战中所使的战略,穿插包围。化被动主动,扭转战局,只是这样一来,被逆转的却是我们。”黄丛维也颇有些担心。

叶枫听了却不为所动,反而深有意味的笑道:“这样做当然很好,德奥方面也未尝没有这么做的打算,说不定他们对保加利亚的救援不太主动,就是想要反将一军,仿我们在塞尔亚的战略,反过来给我们致命一击。这么明显的漏洞我又怎会不防。”

叶枫一句话,让弗莱彻和黄丛维都愣了一下,防,怎么防。

“除非伊松佐河的意美联军取得重大突破,然后沿亚得里亚海东进或南下,威胁达马尔提亚地区、塞尔维亚甚至阿尔巴尼亚地区,否则,这里的德奥联军没有后背威胁,派出大军切断我们联系完全没有问题,就算不能把这里的大军都抽调一空,但来个二十万也足以切断通道,将我们包围在索菲亚平原,到时德奥大可以从罗马尼亚,波兰甚至从德奥本国内挤出十几二十万大军,加上索菲亚城内及以北的一些保加利亚近卫军,还有城北的十万德军,五六十万大军足以将我北上大军压得粉碎。”

弗莱彻颇有些担心,长官好似不像这么粗心大意的人,也不是听不进意见的人,为何却对这个问题无动于衷呢,早在决定先派大军北上时,他和黄丛维就提出必须留下足够兵力哪怕五万人保卫通道也好,但叶枫没有同意,二十万大军几乎全军北上,只有斯科普里和佩特里奇有等重点地区留下了加起来还不到两万人的部队,实在危险。但现在叶枫居然说他早有防备,但没有看到这个长官有什么特殊安排啊,难道国内又有大军派来,从亚得里亚海登陆不成。

不可能啊。这样的事情,以他们两人的地位,叶枫也没有必要对他们隐瞒,新派大军到来,肯定也不会一点点,否则如何威胁亚得里亚海岸,若是大批军队,就算叶枫不主动告诉他们,他们也会知道的。问题是没有,他们可以肯定国内根本没有新派大军前来,而意美军队目前好像也不可能马上突破伊松佐河防线。

叶枫看到两人真是极为好奇,又透露出十足的担心,也不再卖关子了,微笑道:“你认为前天我发电召范。德维克,又从第三联队抽调了数十架飞机是做什么,你们难道认为这一次欧战,海军就只能充当陆空军的护航队和补给队么,要知道,除了补给舰和运兵船,远征舰队更多的是主力作战舰,现在他们也许已经到了亚得里亚海域了呢。”

“要打海战!”弗莱彻有些吃惊:“奥匈的海军一直被挤压在亚得里亚海,根本不敢出海,就算不打。未来只要奥匈地面部队一败,这支海军也只有投降的份,根本没有必要派我们的舰队去打这一仗吧!这一打起来,只怕损失也会有的。”

叶枫微笑着点头:“既是海战,也是登陆战,更是空战。不过最血腥的登陆战不归我们负责,而是十万意美联军负责。”

说完又严肃的道:“只要击败他们的海军,他们亚得里亚海岸大门彻底洞开,二十万美意联军登陆,你认为他们还敢将那边的军队抽调来解保加利亚的围吗,说不定到时他们自己还会嫌这里兵力太少。不安全呢,我们的目的不就达到了,海军虽然建成不易,但既然是军队就必然要打仗的,不能因为会有损伤就一味避战,这对于海军的成长并没有什么好处。而且这一仗还说不上是空战为主还是海战为主呢!”说到最后一句,叶枫似乎拿不太准。

弗莱彻这个时候突然想起前段时间突兀前来求见人潘兴特使,难道就是在那个时候,长官与潘兴特使达成了什么合作协议不成。难怪当天范。德维克就带走了一大半远征舰队主力,只是当时弗莱彻看到随行的有不少补给船,他还以为是要他们去给巴尔干或爱琴海的军队输送补给呢,没想到却是会合了一部分英法舰队去亚得里亚海。至于抽调的飞机,他也以为只是去巴尔干助战的。

毕竟他们虽然不时给叶枫参谋,实际上却只是第七集团军司令,仅仅负责土耳其战事。其他的包括海空军,包括其他战线他们都不能无权插手。

就在叶枫与弗莱彻等人解释时,在地中海中部,希腊南部克里特岛海域,从东地中海一支数量达到了七十余艘的舰队缓缓的转向北面,除了一队不到二十艘的战舰脱离大队驶向了意大利南部海岸,其中大半进入了属于中地中海的伊奥尼亚海,而伊奥尼亚海的北面就是亚得里亚海。

亚得里亚海是地中海中部的一个大海湾。位于意大利与巴尔干半岛之间,通过南端的奥特朗托海峡与爱奥尼亚海相通。

亚得里亚海呈西北…东南走向,形状狭长,长约800千米,宽95~225千米,面积13。2万平方千米。水域北浅、南深,平均水深240米,南部最大水深1324米。

亚得里亚海是沿岸国家间以及沿岸国家通往地中海、大西洋、印度洋的重要通道,在经济上、战略上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港口有的里雅斯特、威尼斯(目前都在属伊佐河河战区,控制权在奥意间几易其手)、斯普利特、里耶卡(奥匈克罗地亚地区)、都拉斯(阿尔巴尼亚,现为奥匈控制)等。

亚得里亚海的西部意大利海岸平直,岛屿很少;但东部巴尔干半岛海岸沿海却有许多大小岛屿,多为椭圆形,点缀如珍珠沿大陆海岸平行排列。岛屿之间有曲折的海峡,形成无数水湾,使整个海岸线错综复杂。亚得里亚海的近岸水深与其毗邻的海岸地形有密切关系。只要是高峻多山的海岸。附近的海水便深;若为低矮多沙的海岸,附近的海水便浅。

一般说来,意大利沿岸的海水都浅。所以在这一面除亚得里亚海顶部的威尼斯一带有良港,其他良港多在巴尔干半岛一线。加上众多岛屿形成的大小水湾有效的为奥匈海军提供了掩护,除非主动出航,否则奥匈海军缩在这里还是比较安全的。意大利海军也不敢轻易杀到那里去。

从地理特点上讲,亚得里亚海本该属于那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方,如果今天仍然处在冷兵器时代的话。可以说,只要把位于阿尔巴尼亚与意大利之间、亚得里亚海与地中海的狭窄入口,除了沿岸国家,外人是很难进入上述海域的。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奥匈海军才会有如此把握龟缩在亚得里亚海沿岸,是目前同盟四国中海军保存最为完整的,当然这样一来,他们在战争中的作用和贡献也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若不是叶枫需要从这里牵制巴尔干半岛的德奥地面部队,协约国根本就不可能直接选择无视奥匈海军。

但假设毕竟只是假设。现实的情况是除非沿岸国家都处于同一阵营,否则封死狭窄入口就不可能实现,而现在正是如此,虽然整个东岸不管是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还是扼守亚得里亚海口另一侧的阿尔巴尼亚都是奥匈控制的,但关键却是扼守西岸入口的意大利却是协约国成员,奥匈根本无力阻挡协约国军舰进入亚得里亚海。

当然,奥匈如此笃定的呆在己方海岸内,也不怕协约国舰队进来找他们麻烦,就是因为亚得里亚海区多为大陆架地貌,约有2/3的区域水深不超过200米,不适合大型舰队的展开,特别是对航空母舰的行动多有不便。不到万不得已,只是执行海上封锁任务,不会选择进入这一海区展开海战。这也是弗莱彻听到叶枫准备在这里打大海战时有些吃惊的原因之一。

而叶枫坚持要消灭奥匈海军,当然也是有把握的,首先虽然这里的水深不适合打大海战,不适应大型战舰,但相对来说,现在的战舰包括超级战列舰和航母都不能和数十年后相比,并不需要200米的水深,阿拉斯加的超级战列舰也不过三万多吨而己,哈城号同样只有三万吨,而这次叶枫要求范。德维克组织来打这一场海战的只有哈城号和埃德蒙顿号两艘大型战舰,且多半要充当威慑力量,毕竟航母就是一座大型的移动机场,并不需要靠近敌舰作战的,也许地此仗名为海战,决定胜负的却可能是空战,如果空战不顺,硬要海战,军舰对轰,那主战力量也是交给了苏厄德战列舰和英国战列巡洋舰不挠号为首的主战舰队。

当然这场战斗的障碍除了亚得里亚海的水域情况外,主要的就是奥匈海军虽然并没有在这场战争中起到什么作用,但他们的实力却也不能小瞧,加上埃德蒙顿和哈城号这样的大型战舰在这里作战要小心一些,所以除这两艘大型战舰及苏厄德号和不挠号,出动的多是跟奥匈差不多吨位的战舰,如果空战不顺,要想大获全胜也并不轻松。

奥匈帝国的海军实际上并不算太弱,因为他们有无畏战列舰,那就是奥匈帝国第一级也是唯一的一级无畏型战列舰“奥匈君主”级! 也叫联合力量级!

虽是第一级(也就是最早一种类型)的无畏级战列舰,但同样是第一级,他在有些方面甚至还比英美德意的第一级无畏舰更强大。

说起来,一战时期,奥匈帝国的海军主力战舰是什么可能鲜有人知道。叶枫以前也不太清楚,毕竟历史上对于奥匈的海军描述并不多,奥匈的海军好像也没有打过太出彩的战斗。

来到这个时空,担任后勤装备部长时,叶枫自然对这些情况有了一些了解,也知道了奥匈海军实际上并不是弱小势力,只是国为他们的领海仅仅是亚得里亚海沿岸那一段,不算海洋大国,所以他们的海军战舰不如英法美德日等海洋大国出名。

实际上当知道奥匈帝国的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