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家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草根家事-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因为有事在身,没有送他到坟地,但我看见那么多的人为他送行,都是得到它帮助过的人和至亲。在至亲中有一个人很特殊,他是村党支部书记,我这才知道原来他们是姨表亲,也就是说,书记的妈和二叔的妈是亲姐妹。我所以才知道,是因为他们平素根本就没有任何来往。书记走在送葬的前列,很显眼的位置那,叫人很注意的位置上……真是世态炎凉啊,趋炎附势,让人作呕。他原先怎么不这样亲热啊,难道亲戚是忽然做成的吗?人们都在问,问得有理……

李成伟的岳父姓贾,叫贾玉成,离我们家不到百米远。贾家被称为“天下第一穷”,那年月连一床好的被子都没有,屋子里空荡荡的。贾玉成两口子一生有8个孩子,7男1女。除了老大叫贾百利和他的二弟有个正经的名字外,其余5个儿子依次叫贾百三、贾百四……虽然解放了,但贾家还是守着一个“穷”字过日子,年年粮食不够吃,就是吃咸菜也是上顿不接下顿。“文革”过后不久,贾玉成的父亲就病故了。贾家人穷又没有当官为宦的三亲六故,去他家守夜的人自然寥寥无几。同贾玉成老父亲同日去世的李玉章祖母相比,情形可谓天壤之别。

李玉章祖母家位于贾家后街不到百米远,相互喊一声都会听得很清晰,李家的丧事办得隆重无比,往来的人摩肩接踵,熙熙攘攘。谁都清楚这是为什么,因为李玉章是二道房村的书记,难怪德盛堡的书记也要光临了,而不去贾家,不在乎李成伟是他的亲戚,尽人皆知。在李家,屋子里站满了人,堂院里也人山人海的。贾家门可罗雀,悄无声息。这也难怪,飞虫还有趋光性,聪明的人趋炎附势一下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啊?又有什么在意料之外,而不在情理之中呢?

我来到贾家吊唁,更是来守夜,他们需要有人轮流守夜。贾家屋子里的人很少,除了贾氏家族七八个人之外,没有几个外姓的街坊。那里的气氛和天气一样的冷清,屋子里的气氛也不像李家那么吵杂纷乱,显得清净而近乎沉寂。

贾家人对我的来到感到很惊讶,好像我走错了门那样注视着我。我可是乡政府的干部啊,“贵宾”一级的,所以同族的人连忙敬烟倒水弄得我很不自然。李成伟是贾家的女婿,我是他的老师,他很是激动。

第二天一早,李家32杠把李老太太发送了,那是最高的礼仪,一般16杠就可以了,大有皇族的礼遇。贾家没有那么多的人手,只好把棺材装到马车上拉到坟地下葬。

李家轰轰烈烈的办丧事,就像办喜事一样的热闹。回灵饭吃了一拨又一拨,推杯换盏一直持续到午后才见人烟稀少。贾家送灵的人不多,回来后不几张桌子就坐够了,没有第二拨。按说我把人送到坟地就该去上班了,可我不能就那样离开,不然贾家很难为情,会以为他们的“招待”档次太低……“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吧,我没有过多的考虑就留下来了。

和我同桌的是王德忠,王大哥在堤防管理所上班,今天只好也“旷课”了。席间,王大哥对我来贾家吊唁、守夜、送葬很是感慨。详情还用说吗?他和我一样的想法:李家不缺人帮忙,“帮忙”就是要帮“忙”的人,人手少自然就忙嘛。无“忙”可帮的人家,你去了,可以,那叫捧场!帮忙当然要比捧场重要吧,这就是我们去贾家思想导向。

几十年倏然间过去了,也正如那句诗所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贾玉成的女儿,李成伟的媳妇小菊(乳名)成了当之无愧的老板娘。她带着分量挺重的金戒子,说着我一时还不懂得科技行话,端庄大放透着朴实文雅。他们俩夫唱妇随,经营有道,除了在北京有一个体面的门市外,在沈阳又开了一个分号。“北京人在纽约”的滋味,不就是“家乡人在北京”的原滋原味酿造的吗?

老家有句俗话: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李成伟夫妇俩和我一样,见到家乡人格外的亲切,有唠不完的家乡嗑,处处饱含着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句句充满了对过去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如愿如意。

 第七章 我的家族 1 我的家乡(依山傍水)(1)

第七章 我的家族1我的家乡(依山傍水)(1)

我的家乡沈阳新民市罗家房乡德盛堡村,从沈阳站算起,在沈阳北45公里处。其平面坐标是:东经123°15ˊ,北纬42°05ˊ,这是很准确的地理位置,是我搞气象时有关部门测定的,这就是我的家乡。

家乡东临沈阳市新城子区(即现在的沈北新区)石佛寺锡伯族朝鲜族自治乡,南接于洪区解放乡(现已撤销),西与新民市三道岗子乡接壤,北同法库县三面船镇隔辽河相望。罗家房乡距沈北道义开发区仅仅60华里,两地呈偏西北东南走向。我的老家旧居位于乡域的北部,离乡政府所在地25华里。本乡域狭长,南北长45华里,东西最窄处不到10华里,是个典型的“智利国家”。区域内,101国道、沈法公路、辽德公路、沈榆公路及众多县乡村路纵横交错,相织成网。

这里位于辽河之南,属于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海拔高度在20米至27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土沃水美,物产丰富,盛产水稻、大豆、玉米、高粱及多种杂粮。早在光绪年间,这里还是一片水草丰腴雉飞豕突的荒野,是满清朝廷的御马场,俗称“马场”。马场仅靠辽河,占据全乡一半的地域。其东缘石佛寺山,也叫七星山,海拔143米,因有七个山峰而得名,其坐落之象犹如北斗七星。七星山距我家七八华里,姥姥家就在山的南麓。山上松苍柏翠桃甜李香,山间古刹红墙黄瓦钟磬悠扬。孩提时我就认得这山,还有去姥姥家的山路。山路曲曲弯弯,溪流汩汩潺潺。除了冬季冰雪皑皑银装素裹,春夏秋三季里路边溪旁轮番开着各式各色的野花。红的、蓝的、黄的、紫的……好多至今我也叫不出名字来,但我认识它们。那是那山独有的,专家有过论证,这里有许多珍惜的物种,所以那是个宝山,所以被列为沈阳市的重点保护对象和自然风景旅游区。

去姥姥家的必经之处,就是那座千年的古塔。古塔矗立在最高的那座山峰山,虽然经多年的风雨侵蚀已满面疮痍,但人们对它的注目依然令它魅力不减。1983年,石佛寺村的一个农民在那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从古塔地基的西北角挖开一个深洞,直通古塔的“地下室”。他终于挖出他想寻觅的宝物,也揭开了古塔神秘的面纱。

古塔里除了有许多玲珑剔透的玉石之外,还有一本灰黄色质地,字迹早已模糊不得辨认的“天书”,和两尊石龟,一个石碑。据当地人说,这就是镇塔之宝,或许是建塔时的奠基物品,标记着建塔的原由与目的。

石碑上的石刻字迹还能清晰的辨认,记述着此塔建于辽代耶律洪基一十九年十月,即辽道宗耶律洪基咸雍九年十月。由此看来,这座古塔一是一位岁逾千年的老人了,生于公元1073年10月,比岳飞年长整整30岁。

两个石龟,一个头朝西南,一个面向正南偏东。这两个方向不到五华里处是两个光鉴如镜的秀湖,一处叫四龙湾,一处叫二龙湾。站在七星上的主峰塔下,两个龙湾晶莹闪烁,犹如巨龙的双眼熠熠生辉。此塔所以建于此处,真好压住了龙头,不让它有翻身作祟条件,大辽的江山可以无虞了。两只石龟居高临下,怒目圆睁,引颈争泉,终有一日可以喝干湖水,喝瞎了龙眼,由此,这条土龙也就成不了气候了,大辽的皇位就会安然无恙了。这恐怕就是建塔的初衷吧。

塔中的宝物,对于那个农民来说的确一文不值,于是他烧毁了那本“天书”,只带回一些他认为很好玩的玉石。没过几天,他因破坏文物而被绳之以法,而那座古塔依然矗立着,自由自在地感受着白云的抚摸、星月的观瞻给它的岁月增添一道道的年轮。

七星山是新城子区与新民县的界山,辽河在此有东向西从山的北麓缓缓流过。二龙湾、四龙湾,还有拉塔湖……都是辽河的故道形成的扭轭湖。但拉塔湖和七星上的传说,构成了这里独特的文化。据说,修塔的时候需要大量的泥土做建塔的脚手架——屯土修塔。塔修好了,再把泥土移走,塔就露出来了。这些大量的泥土,就是拉塔湖那的泥土。泥土在那挖多了,就形成了一个湖泊。母亲对拉塔湖有另外一种说法,说,日落西上的时候,塔影就会倒映在湖面上,好像把古塔拉倒了,那湖才叫“拉塔湖”。我同意母亲的说法,因为拉塔湖虽说里七星山很近,但至少也有8华里,建塔不至于舍近取远吧。“屯土建塔”有些荒谬,到了辽代,已经有了很先进的建筑工艺,不会屯土建塔。

七星山自古以来就是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山东南的古城墙就是佐证。那是一处高近10至20米,长4公里,南北走向的高丽土城墙。至今那里的古井还在,不时有古钱古物现身。山间红墙黄瓦的石佛寺,经过整修后早已向游人开放,采石场被市政府勒令停业。可以说,七星山是民间传说的摇篮,仅《谭振山故事选》里就有很多篇。我不止一次去那里走访采风,写出来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发表在报刊上,最有名的就是《金马驹》。谭振山是全国第一个能讲1000则民间故事的故事家,他也住在七星山脚下。是七星山养育了他,是他使七星山更具传奇色彩和魅力。

 1 我的家乡(皇图永靖)(2)

1我的家乡(皇图永靖)(2)

七星山东、南两面是石佛寺村,紧挨着它西边的村子叫马门子。现在,两个村子早已连接在一起了。马门子村南不远处,有一座规模很大的地堡,那是国民党和八路军“混战”时期留下的,是军事指挥中心。它指挥着七星山上大大小小70多个钢筋水泥构建的碉堡。村子的中央,还有一处娘娘庙,小时候她还“亭亭玉立”,现在早已“驾鹤西游”了,只留下一堆残砖碎瓦和神奇的传说。

娘娘庙的传说是虚无的,马门子的来历确实凿凿的史实。

七星山脚下的辽河,在它的北麓自东向西像一条白带飘飘洒洒地流过。经过30华里,流经马虎山的时候,河道改向了,变成了南北流向。辽河以南这个地带就叫做马场,东西30余华里,南北20多华里。这个马场,就是满清皇帝的御马场,关于御马的传说有人夸张地说比这里的牧草还要多。

马虎山低矮不大,只是个20多米高的风化山丘。相传它就是御马与老虎恶斗的地方,1958年的一本杂志曾刊登过这个故事。“好虎架不住群狼”,老虎被御马打败了,从此这个小山就叫做马虎山了。我的老家就在石佛寺山与马虎山连线的中点上之,这条线就是东西走向笔直的沈北大堤。

和马虎山隔河对峙的是乌尔汗山,辽河从两山之间向南流过。70年代初,为打通沈阳向辽西北和内蒙的捷路,马虎山辽河公路大桥建成了。公路桥全长1000多米,连接了从未牵手的马虎山和乌尔汗山。每逢洪汛来临,上有如泄的洪峰都要通过这个咽喉要道向南倾泻。一时间,咽喉难咽,桥南桥北霎时间形成3米多高的落差,造成一个人工的大瀑布,宣泄之声一二十里可闻,人们争相观瞻这道风景。也许设计者没有想到吧,那就算“无心插柳柳成荫”了。然而,他对大桥的寿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马场地域几乎包容了罗家房乡、三道岗子乡大部分地界,总面积150多平方公里。马场的正中央,有个高高的土岗子,传说是人工修建的土台子。站在其上,整个马场尽收眼底,叫“望马台”。后来放马的人越来越多,这里就变成了一个村子,望马台也被叫做“望宝台”了,皇家的马就是宝吧。

望马台偏西一公里处,有一座辉煌一时的马神庙。小时候我就来过这里玩耍,举家搬迁到郭家的时候正从这里路过,那时的马神庙不仅有香火,还有一些人家在这里居住,那时是1957年的深秋。

1958年大跃进来了,新民县在马场修起了水库,马场被占去了四分之一的地盘,马神庙被包围在水库之中。水库夭折了,马神庙也跟着它寿终正寝了。庙上的砖瓦石料,或公或私被各取所需,现只剩下宏大的庙基和残砖碎瓦,一片狼藉。原来立在庙门前两颗高达10多米的石头旗杆被推到了,摔成好几截,被附近的生产队拉回去做了马圈的地基石。庙门那两根石柱,叫望宝台生产队拿去当了马圈的门柱子。庆幸的是,这门柱至今依然完好,上面的那副楹联清晰可见。

上联是:皇图永靖曾归马

下联是:天驷常禋尚执驹

落款是光绪时期的内务府,具体年月我忘记了,大概是八月初十。

2004年,我和沈阳晚报记者小王曾去寻觅“遗石”,被家乡人告知,早就被埋在原来生产队门前的地下了,因为那时是冬末春初,没有办法挖掘只好作罢。

马场不愧是马场,真是个放牧马匹的好场所。域内除了辽河之外,还拥有大小不等的湖泊坑泡近百个。这些水面都是辽河的故道形成的牛轭湖,什么鲶鱼泡、鲫鱼泡、老背河、罗圈套、大龙湾、二龙湾……有了这些大小湖泊饮马是绰绰有余,还滋养了丰美的牧草。其中的鲶鱼泡,域阔水深终年不竭,它就坐落在马神庙的身后。称奇的是,百年不遇的大旱时,眼见水面枯竭了,抽一袋烟的功夫,湖水又满了。有人传说鲶鱼泡受皇封了,皇上说“这是铜帮铁底饮马坑”。“铜帮”是黄土,“铁底”是黑土,黄土可以渗出水来,黑土不会把水漏掉,所以鲶鱼泡从来没有干涸过。

1958年大跃进时期上边指定这里为旱田改水田,没修水库就在鲶鱼泡抽水浇地。10多台大型水泵昼夜抽水也不见水少,人们无不为之称奇。至于鲶鱼泡里有个鲶鱼精,常去沈阳北京做珠宝买卖的传说自然不可信,但这都是它神奇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真实的。

马场附近的张马夫台,就是姓张的马夫的家,那里张姓的是大户。由此看来,马场既神秘又现实,它丰富了家乡的文化,延续了这里的人文历史。

马场的土地既肥沃又松软,种啥长啥,是一块风水宝地。1958年水田没有开成,十一届三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