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欧阳大爷去要,趁机和他多说几句话。她出了屋子,喜滋滋地回自己屋里睡觉去了。
武媚娘把房门上闩,又坐回了桌前,她提起笔来,开始写第一封信。信里大提自己的想思之苦,而且写自己在路上吃了很多的苦,还得了病,虽然舅舅给她治好了病,可却身子一直不好,每日里只想着太子,以至于都瘦了……她摸了摸自己的下巴,都是双层的了。不过没关系,反正李治也看不见,就写自己瘦了。
这封信写的凄苦之极,只要李治看了,非得闹心不可,说不定还得掉眼泪。
写好了第一封,她又开始写第二封。第二封信便和第一封完全相反了,她说自己没得过病,要李治不要担心,她和孩子都好,还说自己胖了,一点没瘦,每天吃得好喝得好,一沾枕头就能睡着,从不辗转反侧……要李治千万不要担心。
最后,她在信的末尾写到,第一封信她是乱写的,就是写着玩的,她托人带信后,因送信的人走得匆忙,她没来得及要回,所以才特地写这第二封信,一切消息以第二封信为准!
写完信后,她又从头到尾念了一遍,心想:“别说太子看了会掉眼泪,就算是我这写信的人,念一遍都会感到鼻子酸酸的!”
她将两封信放进信封里,用火漆封好,却又发起愁来。一个问题解决了,又会出现另一个,信是写好了,可由谁送去呢?两封信,要两个人送出去才行呀,而这两个人又必须是都能见到太子的人才行!
第六百二十二章 难道要有行动了
武媚娘写完信后。又在桌前坐了好久,她实在想不出能找谁把这两封信送回长安,她除了找王平安帮忙之外,再也找不到别人了,可王平安能帮这个忙吗?
要是换了武媚娘,她自知自己是不会帮这个忙的,和王平安易地而处,将心比心,王平安已经为她做了太多太多的事了,而她自己为了和李治继续藕断丝连着,又要给长安送信,这确实是有可能带来大麻烦的。
信不象别的东西,那是有文字留底的,万一信被别人得去,那后果会严重到人头落地的,信这种证据万万不能让某些有心人发现,而长安到处都是有心人,皇宫里的有心人更是多到数不清,王平安能否愿意冒这个风险,实是未知,而且就算是他不肯。她也没法挑人家的理。
啥事儿都有个底线,也不能超过底线太多,那就太不识趣,太强人所难了!
武媚娘叹了口气,心想:“不管王平安愿意不愿意,我总得试着求求他才成,愿意当然好,不愿意就拉倒,我也没什么好说的。”
她喃喃地念了几遍王平安的名字,吹熄了蜡烛,上床睡觉了,把两封信压在枕下,临上床时还琢磨着王平安将会有的态度,又念了几声王平安的名字。
破木板床上,王平安打了几个喷嚏,睁开眼睛,道:“糟糕,可能着凉了,竟然打起喷嚏来。”
狄仁杰和邱亭轩也都睁开眼睛,狄仁杰伸了个懒腰,道:“可能是有人在念叨大哥吧,咱们昨晚未归,不知府里人怎么念叨大哥呢,你打喷嚏毫不稀奇。”
王平安搓搓脸,道:“你这种说法是愚夫蠢妇的想法,哪有说打喷嚏就是因为被别人念叨的结果,这是着凉的症状。”
邱亭轩却和狄仁杰一个观点。他道:“无病,你可不要不信这些,很准的。再说你都被百姓念叨成大圣安了,要是再不信这些,岂不让那些信徒们失望?”
狄仁杰想起现在大唐朝那些跳大神的人,把王平安供成了祖师爷爷,忍耐不住,笑了起来,也道:“对啊,大哥你要是不信这些,那岂不是让那些靠供你为生的神汉神婆们大失所望,以后人家还怎么混饭吃啊!”
王平安嘿了声,他最不得意别人管他叫大圣安了,说道:“要是被人念叨,就得打喷嚏,那神佛每天都被无数的人念叨,那神佛每天不都得打喷嚏打个没完么,别的啥事也不干了,光打喷嚏就打不完了!”
三人说说笑笑,出了厢房,一出门就见杜老大在灶台边忙乎。正在烧水煮东西。杜老大见他们起来,连忙道:“三位公子,你们这就要回城吗?喝点粥,垫巴垫巴再上路吧!”
狄仁杰看了一眼大锅,见里面煮着半锅糊糊,也不知是啥东西做的糊糊,反正看着挺没食欲的,他估计王平安和邱亭轩谁也不会留下来喝这种“不明之物”,他笑道:“杜老乡,你太客气了,我们有急事要赶回去,这粥就不喝了,你给杜大嫂和孩子多添一碗吧,让他们吃得饱些。”
王平安冲杜老大拱了拱手,道:“杜家大哥,你今天找人照顾一下杜大嫂,然后你就进城抓药吧,记得去一趟刺史府,我给你介绍份活计,再和管事的说说,让他们撤了你们的那份监视文书,从此你们便不用担心了,多干些活,勤快一些,说不定过不了几年,也可以买几亩地,过上安生的日子!”
杜老大吃惊地道:“可以吗?这可真是太感谢公子了!只是不知几位公子高姓大名?”
王平安摆手道:“你说找姓狄的就成了,小吏们自然知道你要找谁。”
杜老大道:“原来公子姓狄,这个姓在我们庆州倒是不多见!”
王平安道:“我不姓狄。但你一说找姓狄的,那小吏们就知道你要找谁,不会难为你的。”他带着狄仁杰和邱亭轩出了杜家小院,骑上马,返回了庆州城。
杜老大一直送他们到了村头,目送三人远去,心里很有些不敢相信那位公子说的话,这人有那么大的权力吗,竟然能让刺史撤销监视文书?
他站了一会儿,这才回村,路过那家没养狗的人家,也就王平安他们昨晚投宿未成的那户人家,他推开破门进入院子,叫道:“二叔,你起来没呢,去我家喝碗粥吧?”
进了屋子,又叫道:“二叔,你咋还睡呢,你成天的睡觉,小心得褥疮。”
草堆上的大汉睁开眼睛,迷迷糊糊地道:“你吵个屁的吵啊,什么我得褥疮,我这里有褥子吗?”他翻身起来。见地上扔着不少的铜钱,奇道:“咦,哪里来的钱啊?”
将铜钱捡了起来,数了数,大汉笑道:“还不少呢,奇了怪了,怎么有钱在地上,我家昨天来贼了?好事,肯定是贼见我穷得叮当响,心里不落忍,所以偷东西不成。反而给我留了点花销。”
这大汉昨晚睡糊涂了,竟然忘了王平安他们来借宿的事,更不记得狄仁杰给他扔了些钱。
杜老大问道:“二叔,是不是昨晚有人来你这里借宿啊,你这里啥也没有,人家只好走了,还可怜你,给你留了些钱?”
大汉想了想,点了点头,道:“好象有这么回事,好象是有人来借宿,可他们太吵了,影响我睡觉,被我给打发走了。想起来了,就是打发到你家去了!”说着,他哈哈大笑,将钱揣入怀中,站起身来,道:“走,去你家喝粥去。”
这大汉是杜老大的二叔,也姓杜,以前叫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别人都叫他杜糊涂。但杜老大知道,自己这位二叔以前精明着呢,就因为太精明,本事太大,所以才特别让人防备他,以至于别人连田地都不租给他,他只能靠人周济度日,现在只好装糊涂,免得里正没事就挑他的刺儿,修理他。
两人出了院子,走向杜老大的家,杜老大把昨晚的事说了一遍,杜糊涂听了,大感惊讶,连连称奇。没想到昨晚那三个人,这么有本事啊,要是真能撤销了监视文书,那可是太好了,整个村子里的人都会有好日子过了。
杜糊涂帮着杜老大照看家小,杜老大则离了家,打算进城去,可他是受监视的,在刺史府没下令撤销监视文书之前,他要想离开村子,得先去里正那里报备,告诉一声里正,他要进城,要不然是不许离开小村的。
没办法,当地官府就这样,上官的命令就是天大的命令,不服从是不行的,没地方说理去。
杜老大是步行进城,抄的是近路,王平安他们不认得路,所以走的是大路,并非是一条路。杜老大途经里正村子时,犹豫了一下,感觉别找麻烦了,要是跟里正说,按着里正拿鸡毛当令箭的脾气,非得难为自己不可,说不定还要敲一笔进城费,他身上的钱不多,除了那粒金瓜子外,还有杜糊涂给他的那一小把铜钱,都是打算买药的,他怕钱不够,所以不想再让里正敲一笔。
绕过里正的村子,他打算直接进城。
然而,事有凑巧,杜老大想绕过里正的村子,却偏偏被村子里的人看到了。一个村民认得杜老大,知道杜老大乃是前朝的余孽,大大的危险人物。当然了,遇到真正的危险人物,这个村民逃得比兔子都快,能躲多远就躲多远,可要是碰上了好欺负的所谓危险人物,那他就要想办法难为难为了。这种人很多,从古自今,从来就没少过。
这个村民跑到了里正那里,将看到杜老大的事情说了,说看样子杜老大是想进城,鬼鬼祟祟的,一看就知道不是去干好事的,有可能是去造反的!
里正大怒,大唐开国已经快三十年了,什么余孽不余孽的,纯属扯淡,可杜老大要进城理应向他报备,可这次却没有找他,他的自尊心大大受到了伤害。杜老大那小样儿的,不把里正当官啊,以为里正不入流,就收拾不了他啊?那就得让他明白明白,里正到底是穿几条腿裤子的!
里正立即从村子里追了出来,家里的农活也不管了,一路追着,就想把杜老大抓回来,给他上一堂政治课,让他知道什么叫现官不如现管!
杜老大进了城,他很少进城,但却知道药铺在哪里,他先去了药铺,按着王平安给的方子,抓齐了药。抓好药后,他很是惊讶,没想到只不过一剂药而已,折成现钱,竟然有一贯半之多,这药也太贵了!
他将剩下的钱揣好,又去了刺史府,这药如此昂贵,他要是不找到好的活计,那是无论如何不能给老婆治好病的。他不敢指望那位公子能让刺史大人撤销监视文书,但能给他介绍份好活计,他还是满抱希望的。
杜老大刚离了药铺,里正就窜了进去,他已然追上了杜老大,但却没上前“抓人”,一直跟着,想看看杜老大到底有什么事要办。
里正进了药铺,问里面的伙计,刚才杜老大抓的是什么药。伙计当然不肯告诉他药方了,天底下没这个道理,任谁跑进来问药方,伙计就得说出来,那他这药铺还打不打算开了,泄露方子,可是开药铺的大忌。
开门做买卖的,言语自然客气,伙计虽然没告诉里正那方子,却告诉他那是剂很贵的药。
里正听完很是吃惊,杜老大穷得叮当作响,怎么可能花大价钱买药?他跑出药铺,又跟上了杜老大,见杜老大竟是向刺史府方向去的,他更加吃惊,那不成前朝的余孽真的要有行动了?
第六百二十三章 新任刺史名声大噪
里正大急,监视前朝余孽的任务。正是由他来执行的,万一杜老大怀念故主……他故主的后代,他故主有后代吗?反正就是杜老大如有造反之举,那他可是要负上很大责任的。
里正的冷汗都流下来了,心中叫苦,完了完了,这回要出大事!杜老大买那么贵的药干嘛?那肯定是毒药啊,他想去刺史府投毒,谋害新任的刺史大人!
里正又想:“就凭杜老大那德行,还能毒害刺史大人?可他穷的都到那种地步了,竟还有钱买药,那说明有人资助他啊!谁能资助他?肯定是外来的大余孽啊!看来我们庆州要有大事发生了。不行,我得赶紧去报告,通知刺史大人一声,说不定能立上一功!”
连跑带颠地,里正从后面向杜老大追去,可他刚刚拐上了刺史府门前的大街,就看到杜老大已经到了门前,正在和守门的差役说话!
里正又心想:“难不成刺史府的差役里竟然有内鬼,要和杜老大配合着,谋害刺史大人?哎呀。要是我能帮刺史大人抓出内鬼,那可是大功一件,刺史大人定会好好地赏我的!”
里正躲在街口,看向杜老大,等着看他到底要和哪个内鬼联系。
杜老大来到刺史府的门口,犹豫了一下,他从来没和有品阶的官员说过话,这还是头一回来官府,真是不知该说什么才好。他站在门口的台阶下,心里有些害怕,不知该不该上去问。
守门的差役看到了他,一个差役和颜悦色地问道:“老乡,你来这里做什么,有事儿吗?”
差役们都不傻,他们已经知道新任刺史大人极不好伺候,昨天升堂点名时,把州里的官员们一通臭训,连车长史那样的大人物都被训得满头青包,所以说现在的刺史府是非常时期,指不定刺史大人的三把火烧到谁身上呢!
差役们谁敢在这时候找事儿?那不成傻子了么,刺史府能用傻子看大门么?为了表示出自己是爱民如子的好差役,当然要好声好气,忍气吞声,陪着小心地为百姓服务了,免得百姓告他们一状,让刺史大人把他们当鸡给杀了,骇一骇猴子或土狗啥的!
杜老大见这差役态度超好。他心里有点纳闷儿,庆州的官吏向来比秃尾巴狗还横,怎么今天这么客气,不但不赶我走,还问我有啥事儿?
他赶紧上前,陪着笑脸问道:“敢问这位官爷,请问刺史府里有没有一位姓狄的公子啊?”
差役一哆嗦,道:“姓狄?你找姓狄的公子做什么?”一边问着,他回头看向上面的差役头儿。
差役头儿听着他们说话了,心里一惊,怎么回事,他找狄太爷干什么?
刺史府里姓狄的只有一位,那就是狄仁杰县太爷了。本来合水县有专门的县衙门,但狄仁杰刚到,虽接了印,但还没有去坐衙,仍和王平安住在一起,不但他如此,就连邱亭轩邱太爷,也没有去马岭县坐衙,此时都在刺史府里呢!
差役头儿忙下了台阶。很是谨慎地问道:“我说老乡,你找姓狄的公子有事儿?”
他看向眼前这个衣衫褴褛的乡下人,见他手里提着一个小小的药包,心里挺奇怪的,这是给狄太爷送礼来的?送啥不好,怎么送药啊!
杜老大一听就明白了,刺史府里果然有姓狄的公子,看来昨晚那三位公子没有唬弄他,人家真的是和刺史大人很熟的,要不然这差役能这么小心翼翼地问嘛!
他道:“回官爷的话,狄公子昨晚在小人家里过的夜,让小人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