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几时可以给我?”
“尽快吧。啊,要放假了,送到家里吗?”
“那真是太感谢了!”艾飞低下头去。
教室的门给人推开,负责教授国语(相当于中国的语文)的老师吉田朋慢吞吞的走进教室,走到讲台上先是一个鞠躬:“早上好。”
“早上好,先生。”
“一个学期以来,辛苦了!”吉田朋55岁,花白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鞋拔子脸上,高高翘起的下巴总是让艾飞想到后世的某个著名的主持人。他是那种很老派的教师,最注重个人的仪表,却不大注意和学生们的沟通,每一天上课只是自顾自的讲解着知识,至于孩子们可以听进去多少,他是不会去过问的:“在即将开始的假期里,希望诸君可以不要过多的沉迷于享乐,要知道,日本民族遭受到了严重的时刻,诸君都要为国家的进一步富强做出自己的努力!所以,请继续坚持自己的努力,诸位!”
这样一种充满了大和民族特色的激励讲话对于艾飞来说,其吸引力还不及一部糟糕的晚餐,在吉田滔滔不绝的说着的时候,他已经神游物外,开始思考为这一次参加百万人小说征文而进行的创作了!他准备动手写作的,就是后世非常著名的一部推理小说,号称世界十大推理小说之一的《点与线》。
《点与线》的篇幅很短小,内容也不是很复杂,几乎任何一个读者都可以在一开始的章节中判定出凶手的身份,不过,他到底是怎么进行的犯罪勾当,就值得大书特书了。但是现在的情况有点不同——一些原本书中提到的火车和相对应的时刻表还没有出现呢!这样看来的话,自己似乎有必要买一本列车时刻表了吧?唔,不知道贵不贵啊?
第6节 现场采访
东京车站,虽然战争刚刚结束了五年,但是东京的各项市政建设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其中东京车站的建筑已经成为该市地标性的建筑物之一,原本的火车站经过战火的摧残,早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日本人在清理掉废墟之后,又重新建造起了一座全新的火车站:整体车站的造型像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最上层的空间是车站的大脑。每一天起行,抵达的火车都要听从这里的调度和指挥,安全而有序的离站和进站;车站的主体是三层楼高的建筑物,里面有宽敞的候车大厅,笔直流畅的通道,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客人输送到12个不同的月台,等待上车。当然,更恰如其分的表现日本人民族特性的就是装修华丽的贵宾候车室,举凡政府首脑,金融巨贾,或者是来自国外的客人,都会被迎接到这里等候,然后通过特别通道进入列车的车厢中。
艾飞背着小书包,缓步走进候车大厅,里面的客人真不少啊!等车的民众或坐或站,却没有在中国等候火车时的嘈杂和热闹,整个的候车室静悄悄的,即使有人说话,也是尽可能的放低了声音,似乎生怕吵到身边陌生的客人一般。
他在里面找了找,看准了方位,向着候车室的值班问讯处走去:“那个……”
“啊,对不起,请等一等!”值班处的一个面红体肥的家伙——可能是值班长——一只手拿着电话,同时微笑着向艾飞微鞠了一个躬,对他做了个稍等的手势,后者退后了一步,站在门口等待着。
好一会儿,那个胖胖的家伙终于放下了电话,满脸赔笑着走了出来:“请问……”
“啊,敝姓艾,我是一个作家。唔,学生作家。因为写作的需要,我想做一次调查,就是关于火车营运和时刻表的问题。希望能够得到您的帮助。”
这个胖胖的家伙上下看了他几眼,那样子不大相信他这样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也会是什么作家?艾飞看出来了,从怀里拿出自己的学生证明递了过去:“这是我的证明!”
“啊!对不起,失礼了。”值班长看过学生证,终于相信了面前这个清秀却不失稚气的年轻人——倒不是相信他是什么作家,而是相信他是一个学生:“请问,有什么需要调查的吗?”
“我想在您……”
“啊,敝姓长冈。长冈德宏。啊,请到里面说话吧?”
“那么,就多谢了。……是这样的。我想在长冈先生这里知道一下关于从东京开往九州博多的火车有几次,分别是什么时候出发的呢?”
“到博多吗?请等一等……”长冈从旁边地办公桌地抽屉中取出一个本本。简单地翻阅了一下:“有一列朝凤号。是晚上地十八点三十分出发到博多地。”
“很感谢。那么。到达呢?”
“到达是要到28个小时之后地明天晚上地十点二十二分。”
“真是很艰苦地旅程啊?”
“是啊!尤其又是在这样地季节里。甚至连和家人一起度过新年都不大可能了。”
“那么。在哪一个站台上车呢?”
长冈楞了一下:“连这个也要知道吗?”
“对不起,这对于我的写作很重要,希望得到。”
“那好吧。如果一定要知道的话,是在7号站台。”
“7号站台吗?”艾飞慢吞吞的把得到的信息记录在笔记本上:“如果要到横须贺去呢?是不是能够告诉我去那里的车次?当然,如果能够知道在哪里上车就更好了。”
这一次长冈甚至连记录本都不用打开了:“去横须贺啊?有17:57分开出的彩霞号和18:12分开出的1801次……”
“对不起。只要知道这两趟车次就可以了。”艾飞微笑着打断了他“那么……?”
“哦,这两趟车都是在5号站台上车的。”
艾飞微笑起来:“非常感谢。对不起,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从5号站台能不能看到7号站台。我是说,在我选择坐18:12分的车次的情况下?”
长冈满脸诧异的看着他:“从5号月台看到第7号月台上的朝风号,也就是说,这两个月台中间有没有完全无车的时候,是这意思吧!”
“对的。”
“啊呀,车子很多,哪里看得见呢。好,你等一等,我详细研究一下。”这个问题似乎也让长冈来了兴趣:“怎么会有人提到这样一个奇怪的问题呢?”他一边嘀咕着,一边把列车运行表摆开,看了一阵错综复杂的表图不久,就听见他又惊又喜的声音响起:“啊,有的。只有一个很短的时间,5号月台和6号月台上都没有列车,可以看到7号月台上的朝风号。呵呵,想不到居然有这种情形。”
“可以看到吗?”
“可以,不过,只有四分钟时间。”
“四分钟时间?”艾飞心中感叹,居然真的能够找到真实的证据吗?
“是啊,是这样的。”长冈似乎深为自己的发现而惊喜,自顾自的解释起来:“朝风号列车开到7号月台是17:49分,发车时间是18:30分。在月台旁停留41分钟。在这时间内,5号、6号月台都有车出入。5号月台上的开往横须贺的第彩霞号火车在17:46分到站,17:57分开车。它开出站外之后,另一列第1801号列车在18:01分到达同一月台,然后在18:12分开出。但是,它开走之前,6号月台上还有开往静冈的第341号列车在18:05分进站,一直停到18:35分,所以在这时间,就又看不到7号的‘朝风号’列车了。”
“…………?”
“不明白?我画一张图给你看看吧。”
长冈倒是蛮热心的,却不知道艾飞的心情完全不在这上面!得到了最主要的讯息,对于他的写作已经完全够用,奈何老人一派热情,他也不好贸然拒绝,拿着对方给自己画出来的简易图纸,又再一次向老人表示了感谢,艾飞踏上了归程。
求票!让推荐和收藏更加猛烈的到来吧!
第3节 事与愿违的写作
什么?一本列车时刻表要89日元?“
“是,是,是。”满面笑容的书店老板点头哈腰的说道,那副表情在艾飞看来无比的讨厌!
再一次拿起时刻表翻看了一会儿,他只能无奈的放在了书架上:“太贵了,买不起啊!”
“那么,谢谢您的光临。”书店老板脸上的笑容没有因为这个男孩儿最后的决定而消失,反倒显得更和煦了。
走出离家不远的街角书店,艾飞拢了拢被冷风弄乱的头发:他妈的,就没有一件事顺利,真是活见鬼。
“嘟嘟!嘟嘟!”身后传来汽车喇叭的声音,他赶紧躲到一边,让开了去路。谁知道汽车居然在他身边停了下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艾君?”
艾飞一抬头:“啊,青叶君,您怎么……”
青叶长助在副驾驶的位置上探出头来,正在笑眯眯的看着他:“上来?”
艾飞这才看清楚,这是一辆美**用的道奇吉普车,开车的是一个满脸没有睡醒的倦意的年轻人,可能是青叶通过父亲联系的什么人吧?一沉吟间,他拉开了后面的车门:“啊,好大的铁桶啊?这是给我的吗?”
“当然。答应过的嘛!”青叶嘻嘻笑着:“不过,你得告诉我,这是做什么用的?”
“很简单,不过是个用来盛放热水的大桶罢了,还记得我和你说过的吗?晚上洗个热水澡再睡觉是无比舒服的?”
“用……这个盛热水?你准备怎么加热这样地大桶?火吗?”
汽车再一次启动。艾飞一边扶着铁桶。一边给他解释:“把两块铜板放在水里。然后通电。就可以加热了。”
“…………”青叶呆呆地看着他:“那……不就会短路了吗?”
“理论上是地。实际却不会。水只有非常非常纯净地情况下才会在通电后短路。而我们现在使用地水。是不会有这样地效果地。”
青叶捯气儿似地哼了几声:“你又知道?你试验过?”
“如果我说。在我制造好了这样淋浴设备之后。邀请你来作为第一个实验者。你会不会感谢我?啊。这里就是了。”
汽车停稳,在青叶和司机的帮助下,把大桶卸在了门口,艾幸子听见门口的动静,赶紧跑了出来:“你回来了?”
“啊,妈妈,这是我的同学,青叶长助先生。”
“您好,我是艾飞的妈妈,初次见面,请多关照。”
青叶弯腰施礼:“初次见面,请多关照。我是青叶长助。”
艾飞不理两个人在这里互相行礼,探头往铁桶里看了看,电线,铜板,铁管,电线,还有一盒彩笔,都是自己需要的:“那么,青叶君,多谢了。”
“…………”
“干什么?”
“得了!艾君,让我开开眼吧。我真的想做第一个试验者呢!”
“那你可要帮忙啊!”说笑着,两个年轻人开始了劳作——其实只是艾飞一个人在工作,青叶,他不捣蛋就已经很不错了!在艾飞工作的过程中,他一直叉着两只手在旁边跑来跑去,却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安装这样一个简易的热水器比很多人想象中要困难得多,要把上下水管连接好,还得做好密封,电线的铺设既要考虑到电流的容量,还不能放到任何人都可以看见的位置——为了美观,最后还有最主要的,就是把热水管和凉水管与厨房的水喉连接好。等到一切都结束的时候,天色已经开始暗了下来。
到最后要连接电源的时候,青叶和刚刚知道自己儿子要做什么的艾幸子似乎对他的理论有所怀疑,手捂着耳朵远远的躲开了:“艾君,……你确定真的可以吗?”
用螺丝刀把电线安装好,艾飞合上了开关:“瞧,我说过,没有任何问题的。”
“啊,是真的呢!”艾幸子将信将疑的走过来,摸了摸铁皮桶:“小艾君,不会有什么问题吗?”
“等一会儿吧。先到外面坐一会儿,一会儿水就会热起来了。”
“如果是那样的话,可就是太感谢了!”说着话,艾幸子用无比激动的语气和表情给儿子和青叶长助鞠了一个躬。看她的样子,简直快要哭出来了。
“…………!”艾飞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有水喝吗?我有点渴了,我想,青叶君也是的吧?”
“嗨伊,嗨伊!妈妈多糊涂?居然忘记了给你们倒水了?”
两个年轻人在小小的客厅坐下,青叶前后左右的打量着:“啊,很……可爱的房间呢!”
“你是不是想说……很小的房间?”
青叶笑了起来:“啊,这是什么?图画吗?”
“这个是我准备投递到《漫画少年》的一部作品,说起来,找你要彩笔也是为了给这本漫画上色呢!”
“…………艾君,你不会是准备画漫画吧?”
“日后怎么样还暂时不知道。不过现在吗,应该算是吧?其实,正式的来说,这一次画的应该是连环画,不能算作漫画的范畴。”
“好棒啊!这样说来的话,艾君是以曾经创作过发行量达到40万册的著名漫画家手冢治虫为目标了?”
艾飞知道他说的是指1947年手冢治虫推出的漫画单行本《新宝岛》在全国卖出40万册的轰动性新闻:“相信我,青叶君,这一次的作品如果真的可以推出的话,你就会知道什么叫轰动性的新闻了。”
“那么……”青叶的手在桌上无意识的翻动了几下纸张:“我……可以看看吗?”
“当然可以。为了表示我对你的感谢,希望青叶君可以做我的第一个读者。”
“真的啊?”青叶不再犹豫,一把拿过了本本:“マリンビスケット(海洋饼干)?”他抬起头来疑惑的看了对面的同学一眼,又低下头去翻看了起来。
只看了几眼,青叶就抬起头来,眼神中一片迷惑:“艾君……”
“什么?”
“看不懂!”
“诶?”
“这些……”他把画纸放到桌子上,用手指比比划划:“这些……看不懂。”
艾飞凑过来一看,原来,他说的看不懂是指一些在画面上出现的文字:一些用英语书写的拟音语和拟态语——这是他从鸟山明的漫画中学习借鉴来的:“这只是为了在赛马的场面和画图中增加一些临场的感觉而增加的语气词,青叶君不用担心这个的。”
“但是……为什么这样使用呢?”
“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的故事,我拿过来只是认为这种美国的大萧条的情况和现在的日本有点类似,不过既然自己决定要使用美国的故事作为题材,在创作上就要尽可能的贴近一点对方的语言环境和生活状态。我想,读者应该会想到这样使用文字的必要性吧?”
第7节 合作(1)
小艾君?小艾君?“
“…………”
艾幸子拉开格栅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