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九年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八九年代-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昃龆ㄓ谜飧雒郑却孀乓凰坑爰依指<乓槐雀呦碌男乃迹灿凶偶阜侄袢の叮暇骨笆滥慵依指?墒窃谥泄瓢粤耸付辍
    在少年的心中,五年之内,自己绝对能凭借超前的意识和那本书带来的庞大利润创造出一个至少能守住本土市场的巨型零售集团,在未来的某个时间里,当家乐福进军中国时,自己定要让他灰溜溜地滚回欧洲。
    “真一,你一天到晚不看书在外面瞎逛游什么,就光明路和皖南路、复兴路那几条破街,有什么好看的。”
    刘老爷子有些不爽小外孙一天到晚在外面晃悠的举动,在开年后的半个月,一家老小已经集体搬到了这间新买的小楼里住,这是为了以后给大姨刘平爱一家子住的第二,现在却满满地挤下了一大家子人,光明路上的房子还在装修,过了一个多月仍旧还有大半的活没做好,尽管资金充足,人手够多,但是对于这种以前从未做过的装修模式,那些工匠们还得边改造边摸索。
    “爷爷,您老就放一百个心吧,我保准期中考试考第一名回来,考不到我就不住大房子了,一个人在这儿住,让你们住大房子去。”
    “哟!叫你住这个房子还便宜我了?我还不知道你的小心思,一个人住这儿没人管你好让你到处跑是吧?我看这说法怎么就是便宜你小子了。”
    见陷阱北揭穿,张真意有些不好意思干笑了两声,趁着老人不注意,嗖地便从大门窜了出去,踩上单车一溜烟便从胡同里钻了出去,气得老头子在后面大骂不已。
    少年踩着单车,背着那个醒目的包裹,在九一年的皖南县城街头上四处逛着,他已经差不多能在脑子里把整个街头的各个位置记下来了,只不过还有几处细节的地方需要看看。
    开超市的话不仅仅需要场地大舅够了,还要交通便利,路段繁忙,而在整个皖南县城的三条街道上,刚好有三个地段符合这样的要求。
    一处是在光明路上,也就是自家大院子附近,一中在几年后就会搬走,到时候整个一中就要被推平,建成两条商业街和一条步行街,在三条街交叉的位置,在后世就有一家超市。
    第二处是在光明路和皖南路相交的地方,这里坐落着县城的长途汽车站,而且城区的住户大部分都住在这一带,还有一所初中和一所高中县二中,所以这里也是一个极佳的地段。
    第三处是在皖南路和复兴路的交叉口,这里在后来成为了新城的中心地段,新建的一中也即将坐落在这个位置,所以在少年的计划中,这三个地段都可以拿下来,如果有困难的话,至少也要拿下一个,等过几年再拿下另外两个。
    在张真一的计划中,原本是打算开一家就行了,但是没想到在英国的事情会开展得这么顺利,所以他觉得自己的步子也许应该迈开的更大一些,就像小平同志说的那样,思想要再解放一些,步子再大一些,其实在少年的心里一直有一个心愿,那就是能亲眼去看看那个伟大的老人。
    在这个年代,似乎要买地有些难,不过政斧单位却要比后来要开明得多,至少现在的政斧还没后来的那么多乌七八糟的手续和部门,在这个全民改革全民开放前进的年代,每个人都能很快地接收新东西,而政斧却是在其中起着主要的带动作用,随着一个个特区新区的建设,地方政斧纷纷开展了园区的建设。
    在这个商业活动还主要依靠国企和集体企业的时代,个体商业的发展不是很平衡,即使是在十年后,个体商业也不会占到优势,但是随着改革的春风逐渐吹遍整个中国大地,一个个个体户会在岁月的幕布下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破土而出,从九十年代开始的二十年间里,工商业将会取得飞跃的发展,可以说这个时期遍地黄金都不为过。
    在心里下定决心后,少年便有些急促的踩着单车回赶,假如自己没有拿到那笔钱,又假如自己没有先知先觉,或许自己仍旧会像前世那一般继续平庸地过完少年的时光,但是现在所有的幸运都在重生后集聚在了自己身上,既然如此,或许自己应该做得更好。
    这个令人激动的岁月里,时光如梭,少年的心,就像悄然长大的树,遮盖了时光里的暗淡。


第四十三章 拉开序幕的大时代
    四月的风,渐渐吹醒了沉睡了整个冬春季节的县城,来来往往的行人开始渐渐多了起来,在这个时节里,少年丝毫不会关注深圳交易所正式营业的情况,也不会去讨论铁腕总理进入国务院副总行列的新闻,而是有着更为重要的大事在少年的案头,那就是搬家。
    为期两个月的装修工作在前两天总算顺利完工,随着家具的到位,一大家子人便正是决定五月一号搬迁新居,而此时,最为令少年振奋的是在遥远的大西洋彼岸,终于传来了新的消息,那就是经过一个多月的磋商和排版修证,那本书终于进入了印刷和宣传的最后阶段。
    根据陈丽蓉传回来的消息,最多下个月也就是儿童节的那一天,所有的准备工作就会结束,并且将会在六一儿童节那天正式发行。到时候也许会需要她的小老板正式登入英伦大陆。
    尽管在前世的时候,张真一在国外住了十来年,但是那是在新世纪之后,现在这个年代,能出国的人并不多,在少年的印象中,这个时候的国家可算得上是贫困,截止九一年时外汇储备都不足四百亿美元,对于这样一个百废待兴的时代来说,出国无疑是一件极为罕见的事情。
    “真一,你真的要把那块地买下来?但是那块地段上至少住满了五六户人家,买下来装修的话,光打通墙壁和外墙的装修怕是没两个月都完成不了,而且还有内部的装修,再加上你去找进货渠道的话,没有半年以上的时间,这什么超市你是开张不了的。”
    刘宏远对于外甥的决定有些难以置信,尽管这短短的两个月以来,自己已经见识了小外甥如同诚仁一般的处事风格,更有那奖惩兼有的手段,但是作为长辈,他却不得不提醒一下小外甥即将出现的问题。
    “恩?二舅舅,你说我如果把那四户人家的三层小楼全部买下来,连成一个大厅的模式怎么样,一楼开超市,二楼开书店,三楼做办公室,而且我还打算把地基一下挖空,建一个底下仓库。”
    少年略微思索了一下便问道,对于这些建筑上的事情,自己只能有方案,具体可行不可行还得靠比较专业的泥工来判断。
    少年口中的四户人家正是光明路和皖南路相交叉的地带,在靠近光明路的地段上,有两个路口,路口中间是一段五十米宽左右的地带,正面对着光明路,西边是皖南路,东边就是光明路,更令人满意的是这五十米的路段上,竟然是四家建的一模一样的形式的平楼,一共三层,而且墙壁都联通着,每户之间隔开,一共是四户人家,想必当初这及家人建楼房的时候也想着节省料子,所以才弄了这么个形式。
    在张真一的印象中,这个地段远比前世的那家超市好,那家超市选的位置赫然就是饿地方正对面的那个地段,虽然是坐北朝南,但是却比不上这边的风景独好,更重要的是那边在后世由于道路扩建,造成里超市前面不过三米的延伸地带,严重影响了客源,后面也没有多余的空地,但是这边却不一样,前面的延伸地带足足七八米,后面由于是住户的房子,所以也有着一个不小的院子,完全可以作为货运车的集散之地。
    刘宏远早在几天之前就跟着小外甥去看过那个地段,如果按照小外甥的想法来改造的话,确实可行,而且不管是位置还是条件都极好,但是这样一来,光是改建的工程量就至少需要三个月才能完成,还是再次增加工人的情况,资金的话没个十来万是不可能完成的,这还不包括里面的设施,如果能全部到位,只要直接将货物上架的话,二十万打底。
    再根据少年描述的超市和书店的规模算的话,所有的人员货物到位,起码要再增加五六十万的样子,前后加起来,还要保持流动资金,每个一百万的底子几乎上时不可能开得起来的。
    尽管这钱不是自己的,但是作为长辈,刘宏远有些担心小外甥一旦失败的可怕后果,尽管少年已经跟自己坦白了现在剩下的资金有这个数,而且只多不少,但是他仍旧有些担忧,随着家里装修工程的结束,这小半个月的时间里,自己的工程队也在镇山接了几单生意,赚得不多,就千把块的样子,还不足发工资的。
    “真一,你告诉舅舅,你到底有多大个把握?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虽然你爷爷奶奶,还有大姐大姐夫都相信你不会胡来,但是这可不是堆泥巴玩。”
    少年看着有些焦虑的舅舅,心里还是有些无奈,难怪现在全国工商个体户的总投资额不过四五百万的样子,其实只能说他们都不敢轻易下水,有钱的人肯定不止这么多,关键是被前些年的政策吓到了,不敢投资,但是恰恰是这个时候敢于投资的人再后来无一不是早早地发家致富,成为了是最早一批致富的人。
    “我确定这事能成,资金的事情你别担心,不出两个月,我就能拿到至少一千万的数字,你别告诉他们,到时候我带你去看是不是骗你。”
    少年略微想了想便将心中的秘密告诉了刘宏远,顿时将刘家老二吓得没魂儿了,一--一千万?这是什么概念。这个时候就是整个皖南县的生产总值加起来恐怕也就百来万的样子,还不一定有,自己的外甥竟然告诉他两个月后就能有一千万的收入,还是至少。
    “真一?你是不是这几天跑多了发晕了?赶紧跟舅舅去找医生看看,要是烧坏脑子了我怎么交代。”
    张真一闻言顿时有些苦恼和无语了,自己竟然被人当成了疯子,其实这还是自己最保守的估计,要知道前世那一系列的书可是在全球卖出了近十亿,但是在少年的心中也极为担心会出现前世一样的情况,前世第一本书在英国不过几万本的销售量,但是现在自己已经督促出版商要增加宣传力度了,如果全球发行的话,应该卖个几百万本还是没问题的。
    在张真一的打算之中,如果以后在国内发行的话,中文版本的一律只卖外语版的百分之二十的价格,在英国卖十五英镑一本的话,在国内就卖三英镑,要买便宜货,那行,那就中文,不学你买了也看不懂。
    “好了,舅舅你就别打岔了,我告诉你是为了让你放心,这事你觉得成不,行的话那我们就赶紧行动,找那几家人把房子盘下来,这个也不是一天两天能搞得好的,如果人家不卖我们还得费些力气。”
    见外甥似乎咬定了要拿下这房子,刘宏远也只得把一颗心放在肚里,既然决定了,瞎担心就不如助小外甥把事情做好。
    在这个改革的浪潮迎面扑来的年代里,大时代如期而至,不管你是否准备就绪,它都不会停住脚步。


第四十四章 于老大的运气
    看着眼前的十二间三层的老式楼房,少年的嘴角微微扬起,在这个年代这简直就是开超市的最佳位置,连店面都不用另建,直接把五套房子的内墙都打通,就成了一个不错的铺子,前后长约十米宽五十米,整整五百平的面积,开一个超级市场已经足够了。
    眼前的五套房子少年都打听过,其中四套是于家兄弟四个,分家后一起造起来的,一人一套,另外一套原本是打算给于家唯一一个女儿的,不过在结婚后,于老头的女儿便跟着丈夫到外地去了,所以这套房子也是于家的产物,能在这个地段上买下这么一大片面积的土地,可见当初于家也是家资不菲,即使那时的地价便宜。
    在张真一的印象里,后来这处地段上一共开了八家店铺,什么眼镜店,书店、服装店,还有手机专卖场,当初传得沸沸扬扬的事件就正是这个于家,听说于家兄弟在沪城跟人赌博,结果被人骗了,整整输掉了两百多万,兄弟四个气不过便加入了当地的黑社会,砍死砍伤十几人,后来这处地产就被法院没收后,被当地政斧卖掉充作赔款了。
    与其被那四个家伙败家,还不如自己现在就把他买下来,说不定这四个家伙还得感谢自己。
    “真一,你确定他们会卖?这房子可不便宜,每个三四十万恐怕人家都不会考虑的,上次我看你买的那间房子人家简直就是半送半卖。”
    听了刘宏远的话,少年嘴角撇了撇,要说这时候的什么东西最值钱,那绝对不是房子,就这么几间房子,尽管地段好,房子面积也大,但是这可是在九一年,三十万拿下来就算是贵了。
    “老舅,三十万他们就会卖了,你要知道现在在市里拿下一套百平的套间五万都不到,他们这间房子,一套的话三层加上后面的院子,我出六万,五套三十万,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不行的话,那我就加五万,最多三十五万,你要记住了。”
    少年并不想自己去跟人家谈,毕竟年少了些,而且让舅舅去还有个好处,那就是锻炼他在这方面的技巧,增加一些经验,以后生意大了才会独当一面。
    正值礼拜天,甥舅俩一大早就拿着公文包,为了这次收购行动,少年特地为自己的舅舅定做了一套老式的西装皮鞋,还有一个山寨的皮包,看起来的确有了一丝生意人的样子,两人沿着光明路一直走到那处楼的对面,这才穿过街道往大门走去。
    此时于家四兄弟都在家,还没有往SH去蹚浑水,而是各家都在县城做点小买卖,一个早餐铺子、一个干货铺子,一家五金店,还有一家却是福寿店,多是些表纸金人等等拜鬼才会用到的东西,另外一间四兄弟共享的房子却是被出租给一对年轻的夫妻开饭店了。
    刘宏远一看吴家铺子里都有人,便有些懵了,这得先去哪一家,正当他举手无措时,身后的小外甥说话了。
    “舅舅,我们先去那一家。”
    少年指着正前方的那一家子,赫然就是福寿店。
    “你怎么知道去那一家?”
    刘宏远有些不解。
    “你看,就他家有寿相,其他家没有,这说明这人肯定是老大,要不然他家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