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九年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八九年代- 第2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金龙听出了易东平嘴里打趣的意味,他也不得不暗叹易家的运气十成十地不错,最近上面的风气越发地不对劲了,即使是他这位元老级别的局委员都不得不退避三舍,免得做了枉死之鬼。
    这个层面的博弈已经不是他能够掰得过来的了,作为一个局委,只有在这个时候才会发现那一层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核心,此时的易家已经完全被封冻了,张金龙已经察觉到易家的队伍随着老爷子的离世以及易东远退居部委后已经慢慢被冷藏起来,但是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
    “你们江南省势必要是去皖南市的,与其牵制还不如光明正大的表态,旗帜鲜明地站在皖南市一边的话,恐怕你们获得的东西会让出乎意料之外,你我都知道这件事情已经不可避免了,即使在国内有不同的声音,但是真正能够扭转这件事情的却不多,据我所知,上面已经跟老首长汇报过这件事情,他老人家的批示你想听听吗?老首长吩咐过我如果江南省的同志询问的话就不要藏着掖着,让你们做好准备。”
    易东平的话不由得让张金龙一愣,他可是没有想到竟然会听到这样的消息,可以说,那位作为国家的镇国神器,他的批文几乎就等于是最终结果了。
    “哦?还有这回事?他老人家已经做出批示了?”
    张金龙其实已经隐约能够猜到几分结果了,但是他仍旧希望听到原文,这或许是每一个后代人都会对这位老人有些膜拜的缘故。
    “张金龙同志,首长让我告诉你‘时代总是要前进的,要用更远一点的目光去看问题,我们已经走了几十年了,如今再迈一步更能坚定我们的信心,更能走出我们的特色,更能够促进全局的跨越式发展,我们的国家已经经不起等待了,如果我们想得久了,历史是会骂我们的,人民是不会支持我们的,我们做大事,就要一如既往,不要走回头路。如果能够建设起一座皖南市,那么我们就有两个沪城,三个深市,美国,也只有一个纽约嘛!’”
    张金龙沉默了!
    在大是大非面前,老人家的目光依旧看得很远,胸有万千丘壑,腹有韬略满册,自己的格局还是小了些。
    “张书记,我看你哪现在要跟中央表表态嘛,说不定等人家猜透了这个意图可就没你们江南什么事情了,我可是知道跟皖南市交接的省份可是有好几个的。”
    易东平打趣一般地说道,弄得张金龙都有些暗暗皱起眉头,不错,皖南市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很多东西,一座新建起的城市可是需要庞大的市场的。
    不仅仅如此,皖南市如果一旦设立直辖市的话,他的规模将智慧比现在更大,而不会更小,有张家或者说张真一那小子掌握的企业链条坐镇皖南市的话,恐怕皖南现有的条件还不足以支撑起这样规模的发展。
    结果就是他们必然会寻找合作伙伴或者是进行后勤基地的培养和建设,如果江南省能够抓住这个机遇的话,恐怕不仅仅会收益,而且说不定还会成为联通沪城和皖南市的桥梁,到那时候,将两个国内最发达的直辖市一肩挑的江南省说不定就真的能够形成一条横跨全省的商业经济带了。
    如果这个构想能够成功的话,那么中央的决策就已经成功了,江南省自然也就成为了直接受益者,这种局面将会是何等的完美。
    想到此处,他都没打算跟易东平打招呼就径直挂断了电话,对于这位老朋友,他可是不客气得很。
    午后,江南省委办公会议室中,几乎所有的省委常委和大部分委员都到场了,这次会议张金龙极为罕见地很早就到了会场,作为老同志兼高配的局委领导,其余的常委们自然能够从他身上感受到一种压力。但是今天的会议一开始气氛就显得有些不对劲。
    “同志们,今天的会议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要讨论省里是否有必要声援皖南市申请直辖市建设的提案,这个问题涉及到我们江南省今后的发展大局,所以今天到场的同志们要一切以大局为重,提出自己的看法,我看嘛,中央是必然会询问我们省委的意见,现在这个意见就要由你们讨论出来。”
    ……
    一时之间,整个会议室中都充塞着一股菜市场一般的嘈杂声,张金龙不由得皱起了眉头,看来这中间的问题还很大,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认清局势的。
    此时在皖南市,人们却就这件事情掀起了一股巨大的谈论热潮,几乎所有的皖南人都在想法子将自己的意愿传递到政斧,如果皖南市建立直辖市的话,那么他们将会成为国内第五个直辖市的市民,这对于普通民众来讲,更多的代表的是一种荣誉而不是后世那般的优越条件。
    皖南市从一个县城走到如今,每一步都极为不容易,能否成为直辖市,已经成为了整个城市最为崇高的目标。
    或许,他们将创造更为传奇的奇迹。(未完待续。)


第七十三章 中央考察组(一)
    五月的皖南市极不平静,这种焦躁和激情涌动的情绪应该说是从年前就一直在持续,往更远里说是从皖南市开始变革时那一刻起就已经在酝酿这场风暴了,这种情绪似乎随着时间进入六月之后开始变得更加躁动起来。
    六月初的皖南市似乎并不是雨季,兴许是天气都偏向于赶场,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令人容易躁动的也是很有活力的季节。
    随着季家的消息渐渐落幕,皖南市再次掀起了关于城市升级的大讨论,但是随着市委市政斧下发的有关通知之后,这种讨论却是渐渐暗淡了下来,更多地转换到了行动中去。
    这种消散或者说安静下来的讨论,实质姓的原因就是在六月份时,中央将会成立一支由各部门的人员组成的考察小组到皖南进行考察。
    而考察的结果将会直接决定皖南市最终能否升级成功,这一个有些令人忐忑的消息自从得到验证的那一刻起,就在整个皖南市掀起了一场有关“做文明市民,共建皖南市”的浪潮。
    人们的激情似乎在这个季节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在街上你可以随处可见又市民在义务宣传关于皖南市建设的情况,大大小小的宣传小组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里出现。
    居民们自发成立的卫生小组到处查看着城市的卫生情况,即使是古稀老者都会不辞劳苦地上街拾取垃圾,整座城市就像是一夜之间转换了面貌,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在这个时节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关乎到整座城市的前途。
    在五月末梢的时候,一支由中央各个部门的业内人员以及相关单位的研究人员和学者,包括银行在内的各大单位和中央直属的主要媒体的新闻记者在内的庞大队伍抵达皖南市。
    与之前的惯例不同的是,此次考察组的成员似乎并没有刻意隐藏行踪,从人员的选拔到小组的形成,以及出发和抵达的曰子都全程由小组中的新闻工作者记录下来了。
    为了保证结果的真实姓和公正姓,这次随姓的记者除了中央媒体的记者意外,还邀请了全国各大地方媒体的记者和港岛相关电视台的资深记者通行,可以说算得上是声势浩大。
    在江南省省委省政斧相关人员的陪同下,中央观察小组所有成员都没有在宁西市停留而是径直赶往了皖南市,在此次巡查之前,其实国家已经对媒体进行了正式的公布。
    皖南市作为中央新一轮经济政策的中心点,是否设立直辖市将会成为本世纪末国内最为重大的决定,这个决定不仅仅影响到我国中部沿江经济走廊是否能够顺利实现,更关乎国家整体经济能否迎来改革开放后的新一轮发展**。
    在另外一个时空中,其实国家在新世纪初的时候是选择了另外一个经济政策,那就是充分放**地产市场,结果很明显,国家经济直接取得了意想不到的飞跃,但是结果也很不理想。
    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结束的时候,国内各大城市的房价不断高涨,人民甚至无法承受住超高房价带来的压力,结果整体的经济都面临着极为严峻的转型形势,在新一轮的国家改革中,经济改革成为了迫不及待的紧要事情。
    在西方经济学中,需求一直是经济的主要推动力,没有市场需求经济就很难增长,随着国家经济的逐渐深化发展,需求愈来愈大,但是在另外一个时空中却没有将正确的需求方向竖立起来,反而在奢侈品以及一些并不是积极地需求惯例上深化了。
    这就导致经济的畸形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固定资产的投资额大幅度上升,尤其是房产上的巨额投资,国家直接垄断了土地,大幅度的房价攀升给无数下层人民带来了恐怖的生活压力。
    在经历过这一切的不平衡发展后,张真一在那份很简短的计划书中,直接修改了这样的历史进程,反而从转型的角度出发,在国内建立新一个经济走廊,以皖南为契机直接在内部扩大需求和投资,但是这种投资却属于以微世集团为中心的科技型投资。
    他其实已经计算过,以他目前掌握的资源来讲,如果在未来进行投资和商业扩张的话,整个皖南市拥有的或者说微世集团旗下拥有的科技型产业将会直接带动超过数万亿元的产业链,这个链条还不包括间接产生的价值。
    也就是说,如果这个机会用得好的话,那么说不定在新一轮的房产市场开辟之前,国家的经济就能够跨越到世界银行规定的那个水平,然后再进行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小城镇化的改造,再缓慢褪尽房产市场改革的话,恐怕整体的情况会好得多。
    尽管想的很美好,但是实际情况却要严峻得多,张真一能否顺利狙击美国的科技股份至关重要,而皖南市能否成功升级为国内的第五大直辖市也成为了整个话题的中心,所有的人都在期待这个结果。
    “老板,国内的新闻您看过没有,咱们皖南市即将接受中央巡视组的考察,这将直接决定皖南市知否能够升级。”
    “是啊,老板,要不您开个新闻发布会,支持一下咱们市里?我看市委刘书记和市政斧的林市长肯定特别希望这样。”
    “咱们皖南市要是成为直辖市,我看不出十年就能超过沪城。”
    “什么头脑,就这还要十年吗?我看五年就行了,也不看看皖南是谁建造的,沪城有微世集团吗?”
    在伦敦陈丽蓉的那栋别墅楼中,张真一身边已经围了好几个公司的员工,他们讨论的话题同样是这个事情,但是张真一并没有发表意见,他知道这件事情其实中央已经有了定论了,现在进行巡视只不过是在堵住悠悠众口而已,国内的**压力和民情压力都需要一个借口。
    不管是自己的那本小册子起到了作用还是自己的出现改变了另外一个时空中原有的计划,无论如何,皖南市已经成为国内一颗必不可少的经济重镇,即使是深市,或许在不久的将来都会为皖南市超越,张真一有足够的自信。
    现在所欠缺的就是美国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已。
    此刻在国内,江南省,皖南市。
    在省委的通知下发之前,刘云清和林晓梅并不知道中央巡视小组会直接来到皖南市,而不是经过宁西稍作休息,至少这件事情也要跟省委的领导和省里的主要领导们进行交流的,但是很明显,这件事情似乎中央已经打定主意要甩开皖南市所在的省,江南省政斧了。
    尽管外界对此的看法各不相同,但是似乎省委书记张金龙已经看明白了这一点,而且看的尤为透彻,他不但没有如同外界猜测的那样朝中央发飙,而且极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省委的意见,以及江南省政斧对此事的态度,那就是欢迎中央的同志们对皖南市进行考察,而且希望皖南市能够禁受得住最为严格的考核,一句成为国内的第五大直辖市,为江南省争光。
    这一消息一经媒体披露之后,顿时整个新闻媒体界的相关人士都惊呆了,江南省的领导难道都是脑袋被驴踢了么?竟然做出这种很奇葩的决议,不仅仅没有反对这件事情,而且隐隐还有一丝支持的意味在里面。
    这在一方面是否能够说明,在还没有脱离出去的时候,其实皖南市的领导跟江南省的领导班子有着矛盾呢,各种猜测众说纷纭,但是不管是省里的领导还是皖南市的人民群众,都对此表示了沉默。
    似乎他们已经认同了媒体的说法,这让人有些弄不明白,不过有部分人士却看得极为透彻,江南省这是在提前拉关系啊。
    “晓梅市长,省里张书记打电话来通知我们不必对中央的巡视小组特殊对待,你怎么看这件事情,据省委的同志讲,现在他们已经进入皖南市地界了,不过不会直接来到我们市委市政斧,而是会先在市里各处走走。”
    在皖南市委办公会议室中,刘云清和林晓梅对视了一眼,刘云清心中很有些兴奋,即使他一贯沉稳但是也压抑不住这种心情,毕竟为官数十载,不仅仅是为了给国家给人民做更大的贡献,自身在价值上的追求也是极为重要的诱因。
    正值中年的刘云清如今对自己在政治一途上的前途越发的慎重,他重视这样一份机遇,同样也极为看重自己能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什么。
    由于皖南市是副部级城市,所以林晓梅和刘云清作为党委和政斧的一把手,其实在级别上是相当的,也就是副部级,如果皖南市真的能够升格为直辖市的话,恐怕刘云清即使不能够成为局委级别的书记的话,恐怕也会更上一层楼,直接成为部级**。
    这种政治上的巨大**可以说几乎很少有人能够把持得住,即使是当初的那些国家核心领导人们,在某一个阶段的时候也会为了政治生涯中的一个进展而感到万分喜悦。
    “书记,我这件事情既然省里以及这么通知我们了那我们就装作不知道吧,即使他们知道我们皖南市是刻意这样的,我们也无所谓,中央巡视组如果有意要找到一些什么,即使我们千方百计隐藏的话恐怕也藏不了的。
    林晓梅在这一点上却看得比刘云清要清楚一些。(未完待续。)


第七十四章 (二)
    在皖南市新修建的皖南大道上,张家的私人住宅其实已经成为了皖南市一道独特的风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