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寻思,一面观看风景。忽见一道清溪,细流曲折,从山脚下面回绕而来。沿溪望去,桃李成林,松柏苍翠,郁郁葱葱之中,似觉柴门隐约,竹篱依稀。
范蠡喜道:“山之背面,却有村居,待我绕过山去,看玩一番。”
遂即循着山麓,沿溪前进。行约数百步,一阵香风扑面吹来,范蠡闻了这股香气,大为惊异道:“此气似兰非兰,其中带有脂粉之香,芳泽之味,决非花香。”
正在猜疑,忽闻水声咭咯,似有人在溪旁洗涤物件。范蠡急急看见,方知是一女子,在溪边浣纱,这阵香气,正是起在那里,被微风飘荡过来的。
范蠡远远望去,觉得这女子丰神绰约,身材窈窕,却看不清究竟美丑如何。便抢步上前,留神细看。
这一看之下,竟使范蠡心口俱呆,暗中惊异道:“不想尘世之间,居然有此丽妹,说什么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呢?恐怕娥皇、女英,也不能专美于前了。待我问她一声,休得错过机会。”
遂迎面一揖道:“敢问小娘子,居住何方,姓甚名谁?此处是甚地名?”
那女子见范蠡问他,停睛看了一看,绝无羞涩之态,将手中所浣之纱,徐徐放下,把身上这领布衫整了一整,回过身来,答了一礼道:“此处是诸暨县境,属越国所管。这山叫做苎萝山,因此,村名就叫做苎萝村。妾姓施,名叫夷光,祖居在苎萝山下,西村里面。西村所居的人家,都是施姓,因此又唤做西施。只因居处荒僻,家境清贫,常在这若耶溪边浣纱度日。
未知客官尊姓大名,仙乡何处,因甚来此荒僻乡村?呼唤妾身有何事故?愿请明教。“
范蠡道:“不敢相瞒,下官乃越国之相国范蠡是也。”
西施听罢,失惊道:“原来是相国驾到,贱妾不知,失于回避,望乞恕罪。但久闻相国忠心事主,曾随越王,不惮辛苦,远适吴国。王之生命,越之社稷,皆赖相国之力,危而复安,倾而复存。如今王虽归国,大仇未报,强敌犹存,相国正宜在朝辅佐越王,重兴越国,方是正理,因何来到诸暨,游山玩水,空负时兴呢?难道越国已宁,仇人授首,相国大愿已偿,责任已卸,可以优哉游哉,聊以卒岁么?贱妾身居山村,性复愚昧,心有所疑,敢请相国明示,以释疑怀。”
西施诘问了这番言语,低头拈带,立在溪边,等候回答。
未知范蠡有何言语,且待下文分解。
第十二章 溪边订约
话说范蠡听了西施一番说话,知他言语之中,含着责备之意,不觉暗吃一惊道:“小小女子,生长乡村之间,听他所言,竟有绝大见识,并且抱着忠义之心。若得此女进往吴国,不但容貌美丽,足以倾动夫差;便是这般见识,和他那伶牙俐齿,能言善道,也足以添越国一臂之助。不知她可肯舍身报国,往吴一行否?待我将言语打动她,看她如何。”
想毕,启齿言道:“下官此番来到诸暨,并非闲游,正是为了国家大事而来。”
西施道:“相国既为国家大事,理应在官衙之中,办理要政,因甚来这荒僻乡村,且又独自一人,并无驺从,究因何故?”
范蠡道:“越王欲报会稽败衄之耻,石室见囚之辱,卧薪尝胆,苦身焦思,已有十载。欲思实行报仇,无奈吴国正在强盛,谋臣伍子胥尚未除去,强兵猛将完全俱在,区区越国,欲与相抗,万难得志。因思商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尚在殷。以小敌大,以弱御强,非有内间不能成功。故命下官四处访问奇才异能之士,出类超群之人,使往吴国,以行内间密计。下官奉命之后,奔走国中,涉历严壑,到处搜求,细心延访,已阅半载。十余日前方至诸暨,故尔到此闲游,以消胸中积郁,并访贤能之人。”
西施道:“原来相国为国求贤,不惮风尘劳顿,车马驱驰,如此勤劳,可敬!可佩!但不知相国在这半年之中,曾物识得几多佳士,荐拔了多少贤才?”
范蠡道:“这半年中,虽也得遇几位贤人,只是可以担任内间重寄的,尚在延访,未知何日始能相逢。”
西施道:“吾越受吴之辱,人人切齿,妾虽女子,亦思报复况在须眉男子之中,岂无一二豪杰之士,为国忘身,担任重寄么?妾身看来,非无其人,还是相国延访未周所致。”
范蠡道:“下官今日遇见小娘子,意欲将这副千斤重担,加在小娘子身上。倘念国恩,慨然担任,便是越国之幸了。”
西施愕然道:“相国之言,意何所属?贱妾蓬门弱质,安能担当重任?相国何得以语言相戏?”
范蠡道:“实告小娘子,下官奉越王之命,并非访求贤士,乃是访求绝色美女的。”
西施闻言,容颜改变,正色说道:“相国之言差矣!越王方脱羁囚,得返故国,正宜励精图治,力求振作,以为报仇雪恨之计;今使相国访求美色,难道欲图娱乐,竟不以国计民生为意么?越王果有此心,相国正应强颜谏诤,竭力阻止。如何反尊奉命令,为之到处延访呢?贱妾初时,以为相国乃越之忠臣,据此事看来,相国实谄佞之臣也,妾误矣!兴谄佞之臣,哓哓何为?”
说罢,拂然欲行,连溪边所浣之纱,也弃置不顾了。
范蠡慌忙阻止道:“小娘子,休要发怒。越王命下官访求美色,并非自己娱乐,乃是献往吴国,行内间密计的,小娘子莫要错怪越王。”
西施闻言,重又止步道:“相国休得当面欺人,内间重任,非英雄豪杰之士,不能受此重寄,要那美貌女子何用?”
范蠡道:“只因吴国气焰正盛,兵精粮足,谋士忠臣,布满朝廷,虽有智谋之士往作内间,一时也难得利,必定迁延下去,未知何年何月方可有成。越王报仇心急,欲于十年之内,将吴国平为池沼。一向并无机会,今知吴王已将姑苏台,改造成功,大广宫室,以图欢娱。欲乘此时机,选择美女,献于吴王,使之荒淫酒色。徒他民穷财尽,越国始可乘机取事。但所献的美人之中,必须有一二出色丽妹,博得吴王的宠爱,才能使他迷惑心志,无恶不作。然后再进谗言,杀其忠臣;引他淫乱,耗损积聚;导他用兵,结怨邻国;诱他巡幸,虚其都城。
吾越乃可出其不意,乘虚而入,以报大仇。如今美女虽已选了许多,只少个忠肝义胆,相貌无双的美人,承担这千斤重任。
下官方才所言,便是为此。未知小娘子可肯舍身报国么?“
西施不俟言毕,即慨然作色道:“妾虽女子,颇知大义,自闻吾国为吴所败,越王且远适异国,为人臣妾,便已忿恨无穷。今既用妾报仇,敢不勉力自效。相国如果尚须美女,妾有闺中密友名曰郑旦,与妾容貌相仿,亦可同去,以收指臂之助。”
范蠡大喜,拱手致谢道:“蒙小娘子慨然允诺,且荐举闺友,为国效力,非特下官感激不已,想吾越国,上自越王,下至百姓,亦莫不感激小娘子了。即此一言为定,明日当备车马前来迎接。”
西施一口应承,绝不推辞。范蠡遂与西施作别,径回诸暨城内。西施亦收起所浣之纱,回归家中。
未知范蠡果来迎接西施否,且待下文分解。
第十三章 欢迎双美
话说范蠡在苎萝山下,若耶溪旁,遇见西施,约定翌日,备了车马,前去迎接。至次日清晨,果然备了两乘香车,去把西施、郑旦两位美人迎来。
那郑旦也在苎萝西村居住,与西施本是比邻至好,两人临江而居,每日相与浣纱于若耶溪头,红颜花貌,交相映发,不啻并蒂芙蓉。
如今这一对绝色美人,尽为范蠡取来,回到会稽,将访求的女子约计二千余人,一齐开明年貌姓名,呈于勾践。
勾践命人重行复视,取了三十余人,再亲自过目,择其中尤美的二人,正是西施、郑旦。画成图形,命范蠡各以百金付其家族,作为聘礼,其余美人凡选中的,亦赐聘金。那些不中选的一发还家族。
便将西施、郑旦装饰起来,服以罗觳之衣,乘以重帏之车,使之居于别馆。
二美人送往别馆之是,国中百姓仰慕美人之名,争欲识认,都来观看,道路为之壅塞,车毂不能前行。范蠡传令道:“美人到了别馆,尔等如欲观看,只须人纳金钱一枚,此时且休拥挤。”众人一闻此言,早已让开一条道路,车辆方得前进。到了馆中果然设柜收钱,顷刻之间,金钱盈柜,乃使二美人,登朱楼凭栏而立,任人观览。那些百姓,自下望之,飘飘然,如步虚仙子一般。众口交赞,声震天地。
二人居别馆三日,所得金钱无算,悉付府库,以充国用。
三日之后,勾践亲送美人于土城,使老教师,教之歌舞,学习容步。练习三年之久,方得技态尽善。
于是饰以珠幌,坐以宝车,所过街衢,香风溢于远近。又以美婢旋波、移光等六人为侍女,使相国范蠡,前往进献。
范蠡渡江至吴,适值吴王夫差,亲征齐国,大获全胜,班师回来。范蠡入见,再拜稽首言道:“东海贱臣勾践,感大王之恩,不能亲率妻妾,服侍左右,遍搜境内,得善歌舞二人,使陪臣纳于王宫,以供洒扫之役。”
夫差望见,以为神仙下降,魂魄俱醉。其时相国伍子胥在侧,进谏道:“臣闻五音令人耳聋,五色令人目眩,故桀以妹喜灭,纣以姐己亡;幽王以褒姒死,献公以骊姬败。自古丧身亡国,未有不由美女者。今越王进此美女,是欲大王沉湎怠政,自取败亡。王请勿受此亡国之物。”
夫差道:“好色之心,人所皆同。勾践得此美人不敢自用,进于寡人,即是尽忠于吴国之证,相国如何疑其另怀他意?况桀、纣、幽王,皆亡国之主,岂可将寡人比他?相国身为人臣,宜如何爱戴其主,竟在朝廷之上,面辱寡人,人臣之礼,岂应如是?孤偏要受了这两个美人,命尔看孤,可至亡国。”子胥听了此言,知道夫差,心志迷惑,谏亦无用,不禁长叹一声而退。夫差遂受了两个美人。命伯(喜否)款待范蠡,明日送之回国。便退到宫中去享温柔之福了。
未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第十四章 筑消夏湾
话说吴王夫差,受了越国贡献,那西施、郑旦,两个美女,皆是绝色,夫差并宠爱之。而西施尤为妖艳善媚,是以独夺歌舞之席,居姑苏之台,擅专房之宠,出入仪制,拟于后妃。
郑旦居于后宫,因西施独得吴王宠爱,心甚妒之,郁郁不乐,未及经年,一病而死。夫差不胜悲痛,葬之于黄茅山,立祠祀之。
从此吴王更加宠爱西施,惟恐其娇艳如花,不禁风露,亦如郑旦之轻年夭折。遂命王孙雄,特建馆娃宫于灵岩之山,铜沟玉槛,饰以珠玉,镶以七宝,为美人游息之所。
而西施犹不能称心,时称有病,其病时常言心痛,每一痛时,必捧心蹙额,颦眉而啼,愈形娇媚。
夫差见其如此,觉得带露娇花,溅水芙蕖,亦无此艳丽。
所以西施心痛一次,夫差的宠爱愈深一层。
邻院妃嫔,见西施心痛蹙额,吴王更加怜爱,以为王爱心痛蹙额之容,遂效其所为,人人皆作心痛之状。每逢吴王车驾返宫,一齐颦眉蹙额,以冀宠幸。
哪知吴王见了他们这种形态,反觉丑陋,含笑说道:“西施心痛,颦眉蹙额,自有一种令人可怜之态,汝等效颦,不能得其万一,孤视之,愈觉不堪,直所谓西施捧心,东施效之,益形其丑也。”众嫔妃闻言,人人自愧,默默而退。后人因称学人所为者,谓之东施效颦。
西施既已宠擅吴宫。专导吴王趋于荒淫奢侈。吴王因其爱食鲜鱼,御厨所进,西施嫌其鱼不鲜,恒不举箸,乃命筑养鱼城,城通太湖,使其水时来时去,以养鲜鱼。
西施又喜食鸭,其鸭必喂以香料拌米,并入脂油,养至硕大无朋,方始适口。吴王乃为之筑鸭城以畜鸭。
西施好食嫩鸡,其鸡必择肥嫩洁白者用之。吴王因造鸡陂,畜鸡以供西施之用。
西施爱饮女贞酒,其酒出于浙之绍兴,吴王命越国每年贡献,以备西施之用。不料贡献之酒,远道而来,更在江中经过风浪颠簸,至吴之时,启坛视之,皆已混浊,不堪为美人饮料。
吴王又筑酒城,仿女贞酒之制法,酿酒以供西施之用。
尝值暑天,西施畏热,汗流遍体。吴王恐其中暑,致生疾病,而又无法可以生凉,遍询群臣,皆鲜良策。吴王无可如何,出榜国中道:“有以避暑之法进者,赏赐千金。”
王孙雄乃献计道:“臣闻西洞庭之南湾,长可十余里,三面皆山,独南面如门阙。苟于其间,建筑宫殿,暑天居之,甚为相宜。”
吴王大喜道:“卿策甚善,可速为孤建筑宫殿,以便消夏。”
伯(喜否)从旁言道:“西洞庭之南湾,虽然宜于暑日,但此时已及盛夏,若欲建筑宫殿,岂一时所能成就。王孙雄所言,恐不可用。”
王孙雄忙道:“大王不必疑心,自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大王如果赐臣便宜行事,不吝帑藏,自能于十日之中,筑成宫殿,使大王于盛暑之时,可在西洞庭之南湾,度此炎夏也。“夫差喜道:”大夫果有此才,寡人何惜金银?库中之财,悉凭大夫支取可也。“
王孙雄得了此谕,谢恩退出。急急督促工程,起夫役十万人,赴西洞庭建造宫殿。又复不足,遂启奏吴王,发全国丁壮,尽赴工役。材料不足,则折取现成房屋以充之。始则嫌民居仄狭,材料不堪应用,仅拆寺院以充之。继则拆民间富室之高堂大厦,终则并湫溢之居,亦拆取无遗。
百姓既已从事工作,又无居处。王孙雄尚嗔其做工迟延。
叱骂鞭笞,无所不至。弄得国中百姓,叫苦连天,顿足怨恨,耕种悉废,机杼无闻,死亡流离,不堪寓目。
果然到了限期,王孙雄已将宫殿造成,报告夫差。
夫差大喜,深赞王孙雄善于办事,赏赍有加。遂与西施同乘龙舟,来至西洞庭新筑宫殿之中避暑。
只见宫殿嵯巍,层楼嗟峨,真是画栋云飞,珠帘卷雨,富丽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