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话古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煮酒话古人-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满人的八旗制度其实并不严密,这到不是指军事,而是指继承制度,努尔哈赤皇太极的猝死本来很可能使得内部分裂,确实,为了王权,八旗内部一度要火并,但是瓶颈却安然的度过了。这确实是个奇迹,须知蒙古帝国只在第三代便分裂了,到蒙哥和忽必烈那时他们只是名义上的全体蒙古人的大汗。
  最大的奇迹还是在后面,明帝国虽然日见衰退,但是清还没有能力将他吞下,这一方面是明帝国本身的实力,一口吞之不下。另一方面清还需要时间消化和整顿自己的内部。
  不过此时奇迹发生了,明北京被攻破,李自成进入了北京,大顺建立,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假如明支持下去,清只能一步步慢慢蚕食,他没有信心全面控制中国,假如大顺巩固了政权,中国本身的潜力加新兴政权的活力,那只怕比明更难应付。
  但是此刻正好是一个空白期,明朝主要的组织核心消失了,大顺的统治没有巩固。中国出现了一段短暂的统治空白时期。就是这个时期,让清抓住了,击退大顺,入主北京,控制汉族官僚这一中级组织阶层,同时还控制了原明军队中最具战斗力的军事组织。(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是明朝末期最强的军队,但是这也是一只吴三桂的私兵,这只军队效忠的对象在北京被攻破时就已经彻底的由国家变成了吴三桂个人。)
  接下来的事比较简单了,南明和大顺大西政权互为敌手,中国的组织分裂,而清却占据了北中国,对任何一方都拥有优势,各个击破,这就是清要做的事,先是更有战斗力的大顺,再是占据名义上正统地位的南明。大顺的灭亡是可想而知的,南明势力不原谅他,清不放过他,他本有机会借用北京的中层组织阶层建立自己的王朝,但是这便宜让清占了。而南明的灭亡是可惜的,南京政权本来拥有机会,假如他的在位者更有能力一些,不需要太强,只要达到后面的隆武的水平,那就还有机会。即便南京政权覆灭,也是有机会的,假如西南抵抗势力和东南抵抗势力能够通力合作,而不是各行其道。
  清朝入主中原,在组织制度上基本照抄明朝,(抄的都有些夸张……)除了一个八旗制度和满人特权被保留下来。其实这两者本就一样,八旗制度在康熙亲政后基本不再有太多的作用,满人特权是为了增加满人的凝聚力(也正常,历代都有功勋世袭,只是……这次太多了些,而且这样的特权大都养成满人懒散的习惯,还遭汉人不满,)。其实按现在来看,清进入假如不强行剃头易服,而是自己汉化,而日后的统治会更巩固一些吧。(辛亥革命说是民主革命,但是民族革命的色彩更浓厚。)不过谁能想到那么远的事呢,保证自己目前的统治就好了。
  清是马背民族最后的辉煌,汉族的制度技术和他本身马背民族的性质使得他对西边游牧民族的战争很是顺利,目前中国的版图是由清奠定的。
  不过,当历史的车轮进入了工业时代,马背民族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刻也就到来了,枪炮和火车取代了箭和马,新的时代到来了,现在我们只能在影片和想象中回忆马背民族的辉煌时刻了。
  后记
  历史嘛,都已经过去了,历史上马背民族有辉煌的时刻,也有野蛮的一面,现在文明的欧洲人,当年的祖先可都是蛮族。
  现代工业文化下,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界限已经为零,现在的时代是新的文明,当然,组织制度还是有其规律可寻的。写此文就是这个目的。
  全书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