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反元- 第2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韩教主,现在还是战事连连,实在没有能力给您修建太多的宫殿,这里是毫州最大的州尹家的宅子,给您改来的,等到战事平息之后,再给您多起宫殿楼阁。”刘福通和韩林儿说道。

“现在还是战时,一切从简吧。”韩林儿说道:“等到我军日后打下大都,自然当以大都作为国都。”

“对,我们打到大都去!”刘福通看着韩林儿,两眼放光。他真心拥立韩林儿,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将鞑子赶走,恢复汉人河山。

“请各位大人都到前厅来商议立国之事吧!”韩林儿说道。

“这……”刘福通说道:“教主路途劳顿,先休息吧,明日我们再商议这些大事吧!”

韩林儿还想坚持,杨氏在旁边说道:“那就听刘将军的,我们明日再议不迟。”

“那属下就告退了。”刘福通说着走了出去。

“刘将军深谋远虑,以后还要多听刘将军的。”望着刘福通远去的背影,杨氏说道。

“是,孩儿遵从娘的教诲。”韩林儿知道,母亲这么说,是因为旁边多出几个伺候的丫鬟和家丁,这些人,肯定都是刘将军的耳目了。

第二天,在宅子中部的大殿之上,韩林儿终于开始与各位大人商量立国之事。

“教主,承先教主的在天庇佑,我们红巾军终于有今日的局面,实乃百姓之福啊!”刘福通首先说道。

“是啊,不过,这一切还都是刘将军治军有方,指挥得当,有莫大的功劳,以后,还得倚靠刘将军啊!”韩林儿说道。

刘福通听到这句话,心中高兴:“既然教主看得起我刘福通,我定当奋力抗战,万死不辞,为了我们大宋国的万世基业,尽自己的全力。”

大宋国?韩林儿问道:“刘将军,我们的国号还是大宋?”

“那是当然,教主你就是前朝徽宗九世孙,如今再次荣登大宝,反元复宋,国号自然还是大宋了。”刘福通说道。

“对,国号不可更改,这样可以让百姓再次忆及前朝啊!”杜遵道在一旁跟着说道。

“好,那我们国号还是大宋,年号……”韩林儿说道。

“年号龙凤,都已经定好了。”刘福通一开口,就滔滔不绝:“现在在外面正有着‘明王出世’的预言,以示黑暗已经过去,光明来到,所以,皇上的号就为小明王,以应天意。”

韩林儿还没有插言,刘福通接着说道:“后天就是黄道吉日,我们先到城西去祭天祈谷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然后回到太庙祭祖,再回大殿举行登基仪式,皇上接受百官朝贺。”

“那就一切听刘将军安排了。”杨氏在旁边说道。

“是,太后娘娘,属下一定会尽力安排好此事的,还有,就是关于各种机构设置,我们应该仿照元朝,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和六部,其中,靠近毫州的江南、益都、淮安、辽阳、曹州几处纳入中书省,其余各地划分为几个行省,下设府、州、县。还有我们的管军机构,设置统军元帅府、管军总管府、管军万户府等,均属枢密院管辖,各行省另设行枢密院,相应的军职则有百户、千户、万户、总管、统军元帅等。”刘福通侃侃而谈。

韩林儿有了一种窒息的感觉:这皇上,究竟是谁来当?

“在最高机构,请以杜遵道、盛文郁两位大人为丞相,罗文素和我两人任平章,吾弟刘六任知枢密院事,这些人,一定能够担当重任,请皇上定夺。”刘福通已经改口称韩林儿为皇上了。

韩林儿微笑着说道:“如此甚好。”

第三百零四章 安抚

水军是什么?在南方,水军就是军队的翅膀,没有水军,寸步难行。

朱元璋深知水军的重要性,如果没有水军,长江自己根本就过不来,现在还在滁州的山沟里面和元军捉迷藏呢,现在,就占据了应天,以这里为立足点,正是向各地大规模进军的好机会。

可是,就在这节骨眼上,水军起了乱子。

周德兴把余通渊杀了,而水军在投靠自己之前,以余通海为首领,直到现在,余通海仍然是水军的首领,而余通渊,是余通海的弟弟。

朱元璋也知道,自己收降了这支水军,但是,他们并没有自己一手招来的兵好使,最大的缺点,还是纪律性不强,说白了,某些水军,其实就是水贼,他们原来干的是在水上的无本买卖,这次攻打完了应天,不少水贼就起了歪心思,想要打劫应天城内的百姓,这种行为,是必须禁止的,否则,应天被他们搞得乱七八糟,也会坏了自己的名声。

此风不可涨!

朱元璋看着眼前的周德兴,说道:“德兴,你并没有错,命令是我下的,你只是在忠实地执行命令罢了,对了,将你救下的那户人找来。”

周德兴看到大哥没有怪罪自己,心中一喜,在杀那个余通渊之前,他都已经做好准备,回来之后,大哥为了平息余通海的愤怒,将自己交给余通海了,现在看来,完全是多虑了。

“是,大哥。”周德兴出去。

朱元璋叹了口气,这些水军,自己只求战斗力,现在看来,没有严格的纪律,未尝是件好事,要是扰乱了百姓,自己得事业也不会长久,在他心里,已经有了天下之志,就目前来看,江南的河山已经尽收他的眼底。

周德兴刚出去,余通海和余通源两人就怒气冲冲地走了进来。

“哦?两位来了?请坐。”朱元璋乐呵呵地说道。

“大哥,我们是来讨个说法的。”余通源没有坐下,气鼓鼓地说道。

“什么说法,说吧。”朱元璋并没有生气。

“当初我们投靠大哥的时候,就说过了,愿意为大哥效力,将水军全部贡献了出来,而今,在我们水军的帮助下,大哥才拿下了应天,如今,刚拿下了应天,大哥就开始清除我们水军中的一部分人,连我三弟也遭到了清洗,这是怎么回事?”余通源说道。

听到这里,朱元璋把脸一沉:“没错,当初两为带着水军前来投奔,我非常高兴,也感激两位的爱国之情,所以,两位带来的水军,还是交由两位来率领,可是,没有想到,两位辜负了我对两位的信任!”

“自从投靠了大哥,我们下集庆,跟着一起攻城,做错了什么事?怎么就辜负了大哥的信任?”余通海按捺不住,说道。

虽然这里是朱元璋的地盘,但是,两人并没有害怕,他们知道,目前朱元璋还用得着自己的水军,没有自己这两人,水军他根本就指挥不动,所以,他绝对不敢动自己两人。

“我问你,我们打集庆,是为的什么?”朱元璋目光凌厉地盯着两人,说道。

“那还用说,自然是打鞑子。”

“那么我们为什么打鞑子?”

“因为鞑子残暴地欺压百姓,我们没有活路,只有将鞑子打跑,百姓们才有出头之日,才可以活下去。”

朱元璋语气缓和:“原来两位知道,我们冒着杀头的罪名,举行起义,那是为了天下的百姓,而不是为了某些人的私欲,那么,如果在我们的队伍中,有人比鞑子还要禽兽不如,欺凌百姓,比鞑子还要狠,那么你说,百姓们会欢迎我们吗?还是会,比鞑子还要痛恨我们?”

“如果真有这样的人,我亲手宰了他。”余通海说道。

“好,只要有通海兄弟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朱元璋说道,“我们军队不是某些人汲取私欲的工具,我们的军队,是为了打跑鞑子,恢复汉人江山的,我们军队纪律严明,凡是有违反纪律者,都得军法从事。”

“大哥,人带来了。”周德兴很快就跑了一趟刚才的地方,芙蓉一听,立刻就决定要跟来,但是,她的爹爹经此一事,已经病倒,所以,就派管家和她来了。

芙蓉看到朱元璋,用眼睛瞄了一眼,身材倒是魁梧,只是,相貌有些不近人意,和传说中的一样,她做了个万福:“小女子芙蓉,见过朱公子。”

“将军,老爷已经病倒,所以,特命小的前来,小的是管家。”刘管家恭敬地向朱元璋说道。

“两位免礼,这次的事情,还请两位复述一下。”朱元璋说道。

“还是让小女子来说吧。”芙蓉说道:“得知将军要来集庆,我们全城上下的百姓都在期盼着,鞑子跑了,我们的生活还能有个盼头,在以前,爹爹几次想把小女子嫁出去,小女子都不肯。”

乍一听,这话仿佛跑题了,但是,朱元璋知道,这个叫芙蓉的姑娘非常聪明,她是在说鞑子的暴行,凡是新婚出嫁的女子,初夜得给鞑子,所以,许多地方,汉人在生出第一个孩子之后,都是活活摔死的。

“得知队伍进城,小女子的爹爹本来跟其他百姓一同商议,想带些粮食酒水去慰问军队,可是,没有想到,却听到,有些进城的军队,在搜刮百姓。”

芙蓉的声音,婉转动听,可是,听在余通源心里,却不是个滋味,他知道,自己手下的某些人,的确是这样干的,他们在江上干无本买卖,一下进了城,见了大场面,难保不会起歪心思。

“小女子知道,以朱公子的为人,手下并不会干出这样的事情来,以为情况有误,来的不是朱公子的队伍,后来,就有一队人破门而入,说家里藏有鞑子。”

说到了关键的地方,连余通海也打起了精神,听了起来,在他看来,刚才前面说的,都是废话。

“我们都痛恨鞑子,巴不得将鞑子抽筋剥皮,哪里会私藏鞑子!爹爹赶紧说,既然来的是义军,愿意出五百两银子,支援给义军,可是,没有想到……”

“没事,你接着说。”朱元璋说道。

“前来的人中,那个领头的说,不要银子,非得要我!”

此话一出,所有人骇然,光天化日之下,强抢民女,这不是土匪吗?就连余通渊也咳嗽了两声,虽然大哥不知道,但是,他是知道的,这种事情,自己这个不成器的三弟还真会干出这种事情来。

芙蓉说完,眼泪已经簌簌而下。

“小姐,你放心,朱公子一定会给我们做主的。”旁边的刘管家连忙劝说道。

“德兴,先带他们回去吧。”朱元璋说道。

送走了两人,朱元璋望着已经没有了嚣张气焰的余通海和余通渊说道:“二位,可否认为这次的事情,周将军处理得不妥?”

“就算是三弟有罪,那也得交给我们来处理吧?”余通渊不甘心地说道。

“二位都是带兵的人,知道慈不掌军的道理吧?这股歪风,必须刹住。”朱元璋说道。

“大哥,这次你做得对,我余通海没话可说。”余通海彻底服气了,他没想到,自己这个亲眼看着长大的三弟,虽然是个仗势欺人的祸害。

“属下告辞!”余通海说道。

“大哥!”余通渊还不服气。

“走,还嫌不够丢人吗?”余通海扭头向后走去。

“余兄弟。”朱元璋说道:“这次能够攻下应天,水军功劳很大,我决定,通告三军,水军每人赏五两银子。”

“谢过大哥。”余通海诧异,赶忙致谢。

打人一巴掌,然后就要喂块糖吃,朱元璋自然知道收买人心的道理,水军之中的败类,都被周德兴给清除了,剩下的这些人,再给他们发笔赏银,让他们在感激之中,逐步向自己靠拢。打过几仗之后,将自己的懂水性的人,调入水军,换掉各级长官,将水军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才是带军的根本。

军队必须听从一个声音,那就是自己!

望着两人出去的背影,朱元璋松了口气,这件事,算是暂时解决了。

突然,郭英匆匆走了进来。

“郭英,有什么事吗?”朱元璋问道。

“大哥,喜事,天大的喜事啊!”郭英喜上眉梢,说道。

喜事?朱元璋问道:“喜从何来?”

“大哥升官了!”

升官?朱元璋纳闷,自己这支红巾军,虽然也是按照十户,百户,千户,万户来编制的,各级军官都有,不过,在高级指挥中枢里,自己这些人并没有什么官职,比如自己,当初在郭子兴的军中,是一个管事。自从自立门户,创下了今天的基业,但是,对外来说,自己仍然是郭子兴的部下,仍然是一个管事。

自己能升什么官?

“大哥,皇上已经登基,分封百官,大哥已经成为了扬州府的府尹,这可是三品的大官。”郭英说道。

皇上?封官?朱元璋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什么意思?”

“大哥,我们红巾军的刘将军,在毫州拥立韩林儿为皇上,建大宋国,我们有自己的政权了!”郭英接着解释道。

朱元璋却是心中一紧,这真不是个好消息!

第三百零五章 各有对策

虽然实际上已经脱离了郭子兴,但是,在名分上,自己的这支部队,仍然算是郭子兴的部队,去年的时候,自己攻下定远,郭子兴带着他的人马,也进驻了定远,朱元璋只能是以礼相待,而且将定远交给了郭子兴。

朱元璋知道,得人心者得天下,自己的身子一定要正,不能落下把柄。自己的这支队伍,一直是以红巾军的名义来战斗的,只要是红巾军,那就得听从红巾军的最高指挥:韩林儿的命令。

现在,韩林儿称帝了,建立了大宋国,别管这个政权稳当不稳当,自己都得喊人家一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他给自己封了个扬州府尹的官,自己也得高高兴兴地接受了。

扬州府尹?现在的扬州分成三部分,西面是自己的人马,中间是鞑子占据的扬州城,东面是张士诚的势力,自己这个扬州府尹,最多也就是个滁州州尹而已,哪里有那么多权力?他怎么不封自己一个江浙行省丞相当当?反正自己现在已经进军江南了。

朱元璋很郁闷,韩林儿当了皇帝,那就是为了给他们套上紧箍咒,不过,这些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自己的实力,虽然现在韩林儿当了皇帝,不过,大权肯定还是在刘福通手里把持着,说白了,他也就是个傀儡皇帝而已。

朱元璋在心里思索半天,既然是当了皇上,建了国,那自己应该前去朝奉才是,可是,如今战事紧张,想必皇上会体谅下面战士们的苦衷的。

“郭英,从我们缴获的鞑子物资里,抽出一部分,给皇上运去,表达我们对皇上的赤胆忠情。”朱元璋说道。

“是,大哥。”郭英答道。

朱元璋知道,这个时候,绝对不能显露出对皇上的不敬,不过,他知道,在南方有个人,听到这个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