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反元- 第2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突然,后面传来了马蹄声。

“大哥,有人追来了。”花云说道。只见后面烟尘滚滚,显然是一路骑兵,虽然从人数上看,并没有自己的人多,但是从气势上,却远胜自己。

“加快速度,快!”朱元璋说道。

但是,由于携带了许多马车,上面有许多贵重物品,朱元璋又舍不得放弃,再怎么加快,速度也不会很快。

追兵越来越近。

朱元璋咬咬牙,终于下定了决心:扔下马车,还是性命要紧,如果还携带着这些身外之物的话,那么,迟早会被对方追上,现在,把这些东西留给对方,也好让对方停止了追击。

只要对方不追,自己回了滁州,还可以东山再起。

没想到,这次长途奔袭,本来以为可以建立不世功勋,谁知道,到了最后,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朱元璋没有时间发牢骚,逃掉自己的性命,才是最重要的。

撇开了马车,他们再走几里地,进了山林,就比较容易脱身了。

看着远处的人,丢下了马车,在狼狈地逃窜,常遇春充满了自豪感。

来到马车旁,随手打开一个袋子,里面居然是金子!

面对突入其来的横财,常遇春没有停下脚步,他立刻命令自己最信任的一个千人队,负责将这些东西押送回去,其余的,跟着他追击敌人。

对方能够携带这么多值钱的东西,证明他们的身份很特殊,很可能,就是陈友谅的儿子!

朱元璋很郁闷,常遇春不贪财,钱财对常遇春来说,只是身外之物,他最想要的,是赫赫战功!只有拿下了江州,活捉了陈友谅的儿子,常遇春才算是大功告成。

只是常遇春不知道,陈理早已经被乱军给干掉了,他现在追击的,是一条更大的鱼:朱元璋。

朱元璋无奈,只希望进入山林之中,情形能够得到好转。

山林对追击的骑兵来说,并不是什么好地形,而己方,容易利用山林的掩护,顺利逃脱。

谁知,他的如意盘算落空了。

在进入山林之前,常遇春抓住了几个跑得慢的俘虏,通过审问,常遇春惊奇地得知,自己前面追的,居然是滁州的朱元璋!

朱元璋来这里干什么?他肯定是来抢陈友谅地盘的,常遇春知道,上次在应天府,让朱元璋跑掉,大哥就有些不满,一直都在等着干掉朱元璋,对大哥来说,这个朱元璋,比那个常遇春还让人刻骨铭心,就仿佛对方偷了他老婆一样,错了,这句话可不能乱说。

既然这次逮住了朱元璋的尾巴,那就一定要抓住他!

常遇春下定了决心,哪怕进入山林,骑兵变成步兵,哪怕在山林中有朱元璋的埋伏,他也要硬闯上去,活捉了朱元璋!

而在另一边,陈友谅,这个曾经的大汉国皇帝,这个干掉徐寿辉,不可一世的乱世枭雄,如今也被追得到处乱窜,最后,一头扎进了鄱阳湖里。

第三百八十一章 归宿

鄱阳湖,是中原第一大淡水湖,这里碧波荡漾,浩瀚万顷,水天相连,渺无际涯。

如果有更好的选择,陈友谅本来是想走那些曲折的航道,但是,慌不择路之下,一头扎进了鄱阳湖。

在曲折的航道里,船帆得来回调动,才能获得最大的风力,自然比不过蒸汽机船,而到了鄱阳湖,那就不一样了。

湖面开阔,扯起帆来跑吧!

陈友谅不知道,后面的追兵,更加喜欢这种开阔的湖面。

这样,瞄准是最方便的。

两艘战船,开足马力,向前追去。

由于采用了改良的蒸汽机和改良的水轮,再加上船只自身携带物资的减少,船速提高得很快,他们之间的距离,在缩小。

两艘船,一左一右,采取了常用的战术:两面夹击。

将火炮布置在两侧,这种方式虽然增加了战神炮的数量,提高了火力密度,但是却只能打击侧面的敌人,想要打击正面的,只得调转船头。

不过,现在还是非常方便的,因为,他们已经追上了那条货船,两面的炮帘已经拉开,无数的炮口,对准了那条不规矩的船,只要一次齐射,就能将对方打得渣都不剩。

“停船,接受检查!”船头的士兵大声向对方喊道。

难道,今天真的是我陈友谅命绝之日?陈友谅万念俱灰。

我陈友谅,虽然失败了,但是,打过鞑子,当过皇帝,指挥过几十万军队,这一辈子,也算是值了!

他想起幼年时,在船上生活的日子,每天身上都是鱼腥味,那时的自己,是那么微不足道,谁能想到,自己会有今天的地位?

“你们谁想要我陈友谅的命,那就亲自来拿吧!”陈友谅站在船头,大声喊道。

陈友谅在这条船上?两条船的追兵听到,顿时喜笑颜开,陈友谅,最终还是没有逃脱他们水军的手掌心。

既然陈友谅在那条船上,他们也就不便于使用战神炮,否则,几炮轰下去,什么都成灰了,回去了,怎么和大哥报战功去?

“靠近,使用天阙铳。”

谁知,还没等他们靠上去,就看到船头的那个人,突然跳入了水中。

真是想不开,你投降的话,只要不是落在常遇春手里,绝对是有活路的,怎么自己跳水自杀啊?

两条战船上的士兵觉得很过分,这样的话,他们还得费大力气,将对方的尸体捞上来。

能够跟着陈友谅一起自杀的毕竟是少数,当战船靠近的时候,一部分人选择了投降,虽然经过投降士兵的确认,那个跳水的人就是陈友谅,但是,没有捞上尸体来的话,还是不能确信。

就这样,两条船上的水兵足足在鄱阳湖找了五天,才捞起了那具已经泡鼓了的尸体,正是乱世枭雄,陈友谅。

仿佛是宿命,陈友谅,还是死在了鄱阳湖里。

此时,另一个英雄人物,朱元璋,也在他最后的路途上。

朱元璋比陈友谅还悲惨,朱元璋的身后,追的是常遇春。

常遇春,已经在江南出了名,关于他杀降的事情,也被传得越来越邪乎。

跟常遇春作战,要么死战到底,要么,能跑多远跑多远,千万不要投降,投降也是死路一条!

常遇春,最喜欢生喝人的脑浆,要是被他抓住,会被固定在一个只能露出脑袋的桌子上,用锤子敲开脑壳,直接喝新鲜的脑浆!

要是被当事人常遇春听到,不知道会不会晕过去。

自从上次被大哥狠狠地训斥了一顿,又给憋了那么长时间后,常遇春已经改了很多,杀降,他杀的也是元朝鞑子,对于和自己相同的汉人,常遇春还是比较客气的。

但是,没有人愿意投降来做实验,他们都在憋足了劲跑。

只是,越跑,人越少,有被后面的冷枪打死的,有半路上迷路脱离大部队的,这算是幸运的。还有一直跟在朱元璋身边的。

人越来越少,除了花云,最后只剩下了一百来号人。

后面的常遇春的追兵,却丝毫不停,难道他们不是人?

常遇春,常阎王的惨绝人寰的训练,在这个时候,终于发挥出了威力。

他这次带来的是骑兵,骑兵是怎么来的?是从步兵升上来的,怎么升?步兵中的佼佼者,至少,要比马跑得还快,一口气跑十里地还能不大喘气的。

现在,这种程度的跑步,他们还能够接受,比当时训练,还有一些轻松。

为了彻底追上朱元璋,活捉朱元璋,常遇春不仅在后面布置了追兵,还在前面布置了人手。虽然追兵得放弃马匹,变成步兵,但是,其他的人,还是可以走其他道路,在关键部位设置人马,阻击对方。

朱元璋已经不知冲破了对方的几层包围圈,不知折损了多少人手,他只知道,这几天来,他除了跑,还是跑,就连吃饭,都是在奔跑中解决掉的。

晚上也不能睡觉,趁着晚上,可以多和对方拉开一定的距离,安全一些。

这样跑,什么时候是个尽头?

而现在,由于在晚上奔跑的过程中,他们没有看明道路,现在,已经不知道自己跑到什么地方去了,也就是说,他们迷路了。

“大哥,我们先歇一会儿吧。”花云说道。

看看身边的疲惫之兵,看看早已没有了当初那种气势的军队,朱元璋同意了。

这是一个小村落,他们在村落的外围,几个士兵去村落里面接水,准备做点饭,这些天来,他们几乎没吃过一顿热饭,今天将追兵甩远了,才敢吃顿热乎的。

“兄弟们,坚持住,只要我们能够回了滁州,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朱元璋给手下打气道。

重新开始?低级的士兵,对朱元璋的话深信不疑,而花云,却不这么认为。

拿什么重新开始?人,已经都战死了,大将总共没剩几个,钱,也没了,地盘,也没拿下来,没人没钱没地盘,现在还被人像狼追兔子一样撵着不放,还叫嚣着重新开始?

更加重要的,即使有了这些,他仍然没法开始,因为,陈友谅已经覆没,地盘都被张士诚占了,己方已经失去了发展的最好机会,自己再发展,最终也会被张士诚吞并。

那个张士诚,在不经意间,已经具备了称霸中原的实力,已经没有任何一个势力,能够跟他抗衡,即使是成吉思汗出来,恐怕也不是他的对手。

个人再勇武,也比不上先进的武器,徐达够厉害吧?还不是被火铳给灭掉了?任何血肉之躯,在火器面前,又岂能占据优势?

朱元璋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他知道,若是自己不鼓动士气,那么,说不定,在下一刻,这个军队就会土崩瓦解,那么,自己一个人,如何能够回滁州,如何能够东山再起?

突然,小村落里,响起了几声火铳声。

糟糕,敌人在村子里!不用说,只要有火铳,那张士诚的军队,就一定在附近!

赶紧走!

这次纯属凑巧,朱元璋的士兵散落了,常遇春手下的士兵分成了一些小分队,去追击那些散落的敌人,而村落里,刚好是两个士兵而已。

如果朱元璋大胆一些,这两名士兵,哪个也跑不掉,即使他们有火铳,朱元璋毕竟还有一百多人,而且,现在是晚上,对方瞄准不方便。

朱元璋接着逃了。

可是,这一逃,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朱元璋在逃跑的过程中,与花云分开了。

而花云找不到了朱元璋,再返回寻找的时候,遇到了常遇春的大部队,没有任何悬念,花云身中数弹,被常遇春的手下击毙。

朱元璋成了孤家寡人,逃山过来一座山。

这座山,仿佛他很熟悉,有一种亲切的感觉。

这里是哪里?

在半山腰上,朱元璋见到了一座熟悉的寺庙,所有的印象,顿时都回忆了起来。

这里,就是自己出家的地方,皇觉寺!也是自己收到了汤和的信,从此走上了反抗元朝的道路。

在外面转了一大圈,最终,他又回到了这里。

寺庙里面还有人吗?

朱元璋推开了大门,里面杂草丛生。

人呢?怎么没人了?朱元璋有些奇怪。

他还记得,里面有一些和尚,经常欺负他这个新来的,让他去给油灯加油,他凝望着佛祖,感觉世事的不公平。

这里显然已经荒芜了很久,已经没有人了。

由于战乱,由于灾荒,寺庙里所有的和尚,都出去化缘了,只留下一个最老的和尚,守护佛祖。

朱元璋来到后堂,终于看到了那个唯一的和尚,空性。

“空性大师。”朱元璋说道。

“如净,你终于回来了。”空性站立了起来,说道:“以后,给佛祖的长明灯加油的任务,就交给你了。”朱元璋在皇觉寺出家时,法号就叫做如净,如今,被这位老僧一口叫回了法号,感觉很不适应。

“可是……”朱元璋想说,他来这里,只是来暂避外面的追兵的。

“一切万般,都是虚幻。功名利禄,最终皆为尘土,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如净,你立刻寺庙如此之久,还没有明白这个道理吗?”空性说道。

一切万般,都是虚幻。功名利禄,最终皆为尘土。朱元璋突然眼前闪现出这几年的事情,却发现,一切都如过眼云烟。

“大师,如净愿意陪伴佛祖。”

第三百八十二章 美人归

至正十四年,在中原的大地上,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在长江南岸,张士诚,这个本来名不经传的盐场纲司牙侩,已经成了一方霸主。

朱元璋,被他打败了,陈友谅,被他打败了,在整个江南,已经没有什么势力,能够阻碍张士诚的发展壮大。

张士诚占据了长江流域的大片土地,在这些土地上开展了分田地的运动,更是获得了百姓的好感,各种盗贼迅速销声匿迹,江南已经暂时平定下来。

只有几处其他的势力,还存在着,也是战战兢兢,不知什么时候,会被张士诚一股脑地收了。

张士诚已经积累了足够的资本,称王的日子,已经到来。

而在江北,扩廓帖木儿的武装,消灭了孛罗帖木儿的武装,李思齐的武装也公开支持扩廓,这样,皇上妥欢帖木儿无奈,只得宣布立爱猷识理达腊为储君,让他暂时住在上都,并且为脱脱平反,这才算是结束了这次储君之争。

扩廓同意了皇上的主张,并没有逼着皇帝退位,因为,中原的局势,已经糜烂不堪了。就在他们争斗的同时,那个最有潜力的张士诚,也没有闲着,已经几乎统一了南方,他们必须正视这个最大的威胁。

在扩廓和李思齐的公开绞杀下,一直都很能征战的刘福通,终于在年底战死了。

刘福通一死,江北的局势顿时急转直下,韩林儿已经是孤掌难鸣。

此时,在杭州府衙,到处都在张灯结彩,就在腊月二十八,张阳终于再次大婚了,而这次,迎娶的是祖晴。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然站着一大堆女人。

张阳知道,自己能成功,祖晴绝对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在她的努力下,短短一年的时间里,自己就有了近百艘的小型宝船组成的舰队,在明年,就将开工建造更加大型的战船。能够打垮陈友谅,祖晴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这个时候,关于祖行知逼婚的事情,早已经传得妇孺皆知,人们这才看出来,姜还是老的辣,祖老先生早就看出来了,张阳以后是做皇帝的主,早点把祖晴嫁过来,刘若寒是正宫,祖晴至少也能弄个西宫娘娘当当,毕竟当初的条件,可是两人都是平妻。

迎娶祖晴,张阳一方面是高兴,另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