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卢步兵率领军队对罗马人的骑兵发动了看似毫无用处的攻击的同时,高卢和比尔及的骑兵同时从两翼对着罗马人的步兵发动了冲锋。
然而,对于罗马人而言,真正致命的并非那些高卢骑兵或者比尔及骑兵——高卢和比尔及骑兵发动冲锋之后,尖锐的哨声突然和整齐的马蹄声一齐想起,紧接着就是数以千计花花绿绿的披甲骑兵的整齐冲锋。
罗马人能够以坚定而且密集的阵列抵挡高卢骑兵的攻击。但他们密集的阵列在面对突击骑兵的超长枪时反而成了夺取他们性命的关键——因为过于密集的阵型,在披甲战马的猛烈冲击下,锐利的长枪轻而易举的刺穿盾牌、铠甲和身体,将三四名罗马步兵穿在一起。
之后,突击骑兵们毫不迟疑的丢掉长枪,抽出长剑,奋力劈砍,同时转身离开。
看到骑兵在两翼的成效,以及罗马人试图撤退的举动之后,万尼乌斯猛地从高塔上跳了下来:“抛石塔停止攻击,让哥拖内斯骑兵军团出击,眼下正是取胜的时刻,吹响号角,全军突击
紧接着,伴随着万尼乌斯的大吼,所有的号手再次吹响号角,发出连续、短促而激烈的声音——这就代表全军突击的总攻击命令。
伴随着数万日耳曼禁卫军团战士站起来,并且咆哮着向前,一道耀眼的雷光在罗马人的方向落下。
随后,豆大的雨滴便噼里啪啦的落了下来——而日耳曼人,就在这暴雨中冲向敌人,冲向胜利。
日耳曼全面战争烽火连天065大战之后诸多事宜
伟大战役之后,通常有大雨滂沱——普鲁塔克如是说。
然而,对于万尼乌斯而言,这场在战役最后关头终于降下来的大雨也未免太大了点。
似乎是要将整个世界全部的雨水都一次性倾倒干净,密密麻麻的水线伴随着隆隆的雷声一从漆黑的云层里径直倾倒而下,连绵不绝的将天地间化为一片无边无际的水域。
在这样的暴雨之中,即便是最鲁莽的骑手也不得不放慢速度,避免因为马失前蹄而被摔断脖子——而且,他们的战马也需要安抚。
结果,原本被万尼乌斯交给骑兵们的追歼溃敌的任务,落到了步兵们的投降——无数的日耳曼、不列颠、比尔及和高卢人狂暴的怒吼着,挥舞着武器一刻不停的追击着溃逃的罗马人,将那些无论是结阵顽抗还是仓皇逃窜的敌人一个接一个的打伤、杀死。
最后,狂呼酣战的日耳曼人冒着暴雨冲进了罗马人的营垒,一路将罗马人追杀了出去。
而后,冷静下来的蛮族战士们发现他们自己也处于极危险的境地——部队分得太散、暴雨中能见度太低、无法辨识方向。
幸运的是,万尼乌斯对这种情况早有预料——就在那些各自组成小队的战士们茫然不知所措的停下脚步,对自身的处境感到为难的时候,远处的雨幕中隐隐传来了沉闷的号角声——那是万尼乌斯在召集部队的声音。
在持续不断的号角声的指引下。撒出去的战士们陆陆续续的聚集到了万尼乌斯的巨熊战旗之下。
接着。战士们便冒着大雨将罗马人的营地洗劫一空,凭着记忆和斥候回到了本阵大营。
滂沱的大雨连着下了三天三夜,似乎要将一整年的雨水一次性下完。
这场大雨除了导致不少战士迷路之外,对伤员也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如果是一般的伤患,在处理了伤口之后,喝上几口热汤,好好休养一段时间就能恢复。
可眼下连续三天的大雨甚至迫使万尼乌斯不得不将营地搬到附近的山坡上,而且即便是新营地也很难找到干柴。在没有受伤的人只能吃冷食的时候,伤员也只能吃那些被雨水泡过的面糊糊——结果,许多伤员发了高热。在死亡线上挣扎,而万尼乌斯却一点办法也没有。
到了第三天的傍晚的时候,雨终于停了下来。
伴着夕阳的余晖,万尼乌斯也禁不住泪流满面的感谢奥丁大神手下留情——要是这雨再下个三天。哪怕是他的禁卫军团恐怕也要完蛋了。
当天晚上,日耳曼人终于不必听着雨声入睡。
到了第四天一早,万尼乌斯便迫不及待的亲自带领所有骑兵去追击罗马人,并在留下少数步兵看守伤员的同时,让战士们前去打扫战场——虽然被大雨冲刷了三天三夜,但钢铁终究还是钢铁,拾掇拾掇还能用,而他也需要将那些英勇战死者入殓。
尽管马术不精,但出于抓住或杀死凯撒,打垮罗马的目的。万尼乌斯还是亲自骑马带队。
这支骑兵部队包括了禁卫军团的两支骑兵部队,以及比尔及人和高卢人的全部骑兵。但在之前和罗马人的战斗中,这四支骑兵部队都并非完全无损,再加上后来的大雨所导致的损失,眼下这支骑兵队就只有一万两千多人。
经过四天前的战场时,骑兵队惊起了一群乌鸦——这些食腐的鸟儿们正在战场上享用他们的盛宴。
看到战场上那一堆堆被水泡得肿胀发白的尸体,所有人都露出了不忍的表情。
之后,万尼乌斯下令加速通过。
尽管已经过去了四天,但罗马人逃亡的路线仍旧清晰无比——沿途倒闭的战马、士兵组成了一条稀疏的长线,一直指向南方。
顺着这条线。上万名骑兵换马不换人,在马背上简单的吃喝,保持着快速前进一路向南。
到了这天傍晚的时候,万尼乌斯看到了一件令他感到震惊的东西——第九军团的鹰旗。
这面代表着一个军团荣耀和辉煌的旗帜此时被胡乱的丢在地上,和十几具尸体在一起。就好像最微不足道的东西似的。
看到这面鹰旗,万尼乌斯知道。第九军团彻底完了。
在战斗的最后阶段,第九军团是所有被凯撒投入战斗的九个军团中唯一一个能够带着他们的鹰旗撤离的。而现在,那些幸存者如果不是弄丢了,就一定是抛弃了他们的鹰旗。
也许,聚拢在旗帜旁的这十几个人,就是第九军团最后的战士了。
这样一来,凯撒麾下的老兵军团就只剩下了四个。
按照罗马人的传统,那些被歼灭的,以及丢弃了鹰旗的军团,是不会被重建的。
而且,在损失了几乎所有老兵之后,就算重新建立起一支番号相同的军团,这支军团也不可能象之前的老兵军团一样优秀。
所以,尽管比尔及人、高卢人、不列颠人,乃至四个日耳曼野战军团都损失了大量的人手,但万尼乌斯还是如愿以偿的摧毁了凯撒手头大部分的精锐——而与之对应的,万尼乌斯的禁卫军团损失不大,还有美因茨、特里尔、马克曼尼、阿累夷、巴斯塔奈、哥托内斯六个行省能够抽调六个野战军团参战。
更加重要的是,在自己取得了这场胜利之后,南方高卢部族应该不会再摇摆;阿奎丹尼人得到了宝贵的时间用来组织他们的军队和政权;达西亚、萨玛提斯王国也会对实力大损的罗马的财富产生兴趣——很快的,万尼乌斯一直期待的全体蛮族反抗罗马的大联盟就要到来了。
不过,经历了这场大雨之后,万尼乌斯也无法立即发动第二阶段的战役了——卡狄、巴达维、邓科德里和乌西彼得斯野战军团需要休整和整编;南方高卢辅助军团几乎被打残;不列颠人急于统计他们在战斗中取得的功勋以确定不列颠王位的归属;比尔及人的军队也有必要好好休息。
总而言之,大战之后,万尼乌斯要做的绝不是立即整顿军队发动第二轮攻击,而是重整自己的势力,联络更多的罗马反对者——就像那句希腊谚语所说,“战争结束之后,广结盟友”。
犹豫了一下之后,万尼乌斯命令收了罗马人的鹰旗,返回营地。
三天后,战场打扫完毕,万尼乌斯便亲自主持盛大的火葬仪式,安葬那些战死的日耳曼人、高卢人、比尔及人、不列颠人和罗马人。
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葬礼——在战场上,数以万计的清扫者收敛了超过十万具尸体,以至于火葬柴堆完全不够用——因为万尼乌斯坚持要给每一名战死的勇士以他们赢得的待遇。
最后,联军的整个营垒,以及周围的一整片树林全部被砍伐,用来制作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火葬柴堆,用来将所有的阵亡者一起送走。
做了简单的演说,感谢神灵的庇护,夸赞战士们的勇武,肯定战争的辉煌胜利,追忆死者的光辉——在按照仪式章程走完一遍流程之后,万尼乌斯和上百名将领、首领同时从不同的方向一齐点燃了巨大的火葬柴堆。
因为堆了太多的柴火和尸体,浇了太多的油脂,火焰烧得格外的炽热,让所有人都不得不后退躲避热浪。
这场大火直到傍晚才完全熄灭。
之后,万尼乌斯和其它人便进入火葬柴堆,收敛骨灰。
但是,和通常情况下的将骨灰带回去交给亲属不同,这一次,收敛者们将所有的骨灰聚集到一起,装进了一只黄金罐子里。
这只黄金罐子,是在两天前由军队中的金匠们用缴获自罗马人的各种大小旗帜上的黄金和白银熔铸雕琢而成的。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万尼乌斯亲自封上了罐子,并将这罐子放在了一座新建成的墓穴中——这墓穴,是用改良后的罗马水泥浇筑的,坚固而且美观,且不必担心渗水之类的问题。
在这座墓穴的上面,是一座高大的水泥石碑。
“在阿及定古姆击败罗马人的英灵长眠于此”
墓碑上,只有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同时用希腊文、拉丁文和日耳曼文铭刻着。
在安排完这一切事情之后,万尼乌斯便开始主持战利品的分配,以及论功行赏的事情。
尽管眼下万尼乌斯的身份很微妙,而且涉及到不列颠王位的争夺,但在经历了之前的那场大战之后,对于万尼乌斯的领袖身份,诸民族的首领们都没有什么异议。
而且,更加让万尼乌斯感到欣慰和压力大减的是,在之前那场惨烈的战斗之后,卡西人的首领在战场上战死了,而别布洛契人则损失了超过半数的首领。
结果,最后,康林纽斯如愿以偿而且当仁不让的成为了新的不列颠国王。
而为了对其它的部族进行补偿,使他们安心,康林纽斯提出,不列颠王国在制度上,将效仿日耳曼王国,组建战争议会,由诸部族的首领们共同商议决定国家大事。
尽管比尔及人建议不列颠人学习他们,成立联合王国,但最终不列颠诸部的首领们还是选择了向更加强大的日耳曼王国学习。
与此同时,北方高卢部族联盟也准备开始在整个克勒特地区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以便应对接下来和罗马人的战争——他们没说的是,也可以应对可能存在的日耳曼人的侵攻……
日耳曼全面战争烽火连天066反罗马大联盟
对于高卢人的小算盘,万尼乌斯心知肚明,却并不点破,而是任由北方高卢部族自行决定他们的内政。
不过,作为交换,克勒特高卢人要放弃部分南部地区的土地和部族——厄尔维几人、塞广尼人、波伊人、阿洛布罗及斯人,以及目前罗马的纳波高卢,都要由塞广尼人为主,建立一个新的国家——显而易见的,这个国家不但是诸多蛮族国家对罗马的屏障,更是受万尼乌斯控制的卫星国。
和不列颠人、比尔及人和克勒特高卢交换了盟约之后,万尼乌斯便将四个野战军团和高卢辅助军团一齐散了回去,而自己则率领禁卫军团返回日耳曼青年公社——在自己歼灭了凯撒麾下九个老兵军团之后,整个世界都会轰动,所有的国家和民族都不得不重新考虑他们的立场。
而眼下,万尼乌斯要做的,就是派出信使,宣扬自己的胜利,同时提醒那些国家和民族慎重的考虑自己的立场。
当然,同时,万尼乌斯也要整顿日耳曼人的军务,并且重新整理自己的盟军,以便再战。
经过了几天的跋涉,精疲力尽的禁卫军团终于回到了日耳曼青年公社。
在得到了和罗马人大战的结果之后,日耳曼青年公社里一片欢腾——长期以来,万尼乌斯都将罗马和凯撒描述为强大,而且近乎不可战胜的敌人——而现在。不可战胜的凯撒在万尼乌斯的领导下被击败了。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日耳曼青年公社里也多出了许多年亲的寡妇,和失去了父亲的孩子。
在询问了祭祀之后,万尼乌斯的提议得到许可,允许那些寡妇再嫁,孩子则仍旧继承父亲的家族。而且,无论寡妇们是否在嫁,她们都将继续享受禁卫军团战士的待遇——事实上,不考虑生儿育女增加人口问题的话,这些女人本来就是吃苦耐劳的老公。甚至是骁勇善战的战士。
为这些琐碎事务制订了大原则之后,万尼乌斯便召开了战争议会,并且通过战争议会将这次战役的结果,以及万尼乌斯对诸多行省野战军团的犒赏和感谢的文件。都传达下去了。
之后,万尼乌斯派遣使节前往周边的诸多国家和民族——萨马提斯王国、达西亚王国、比尔及联合王国、不列颠王国、即将成立的克勒特王国、正在成立中的日内瓦王国、阿奎丹尼人、仍旧不曾臣服于万尼乌斯的日耳曼人——宣扬万尼乌斯的胜利,并且和诸多王国、民族商议共同出兵对抗罗马人的事宜。
除此之外,一个让万尼乌斯振奋的好消息也传了过来——原本他修建来打算为自己吸纳日耳曼王国建设所需资金的主题公园已经建设完成。
原本,万尼乌斯的计划是吸引罗马富豪前来游玩,并从中牟取暴利。
可现在以日耳曼人和罗马人之间的关系,想必是不可能有罗马富豪来玩的了。
而目前的欧洲世界里,罗马人势力范围之外,拥有大量资金的自由国度,除了萨马提斯人之外。恐怕也就只有帕提亚了。
于是,万尼乌斯派遣使节,前往敖德萨共和国,希望通过巴克斯那广泛的人脉,搭上帕提亚权贵的线,邀请一位富于权势和黄金的帕提亚大贵族,前来日耳曼地区“进行一项前无古人、惊世骇俗、精彩刺激的,势必会被载入史册的大冒险”。
安排好这些事情之后,万尼乌斯将精力投入了日内瓦王国的建立之中。
作为孟杜皮人的保护人,万尼乌斯凭借自己的威势将孟杜皮人、厄尔维几人、波伊人、塞广尼人、阿洛布罗及斯人揉捏到一起。组成了一个新兴的高卢人的小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