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刑徒- 第1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褪窍爰跚岣鞯赝踝搴笠岬挠跋炝Α�

何公生于薛郡,对齐地的情况想必了解。

只需择其影响力最大的齐田族人关注,即可清楚那‘田三分’之意。

至于那‘齐晏子’……嘿嘿,更加简单。盯住田氏身边的外人,想必就可以查到一些端倪。”

何公,就是叔孙通,因他名通字何,故而贾绍尊称他做‘何公’。

蒯彻不由得一笑,“叔子如何这般笃定,那‘齐晏子’一定是外姓之人,而非田氏本姓族人?”

“若是齐田氏,何来‘晏子’之说?”

贾绍正色道:“若是齐田氏族人,只怕这谶语就要改成‘孟尝生,田三分’了,又怎会用晏子之名?”

叔子,是贾绍的字。

刘阚在一旁轻轻点头,笑着对蒯彻说:“蒯先生,我说过的,何公推荐的人,绝不会有差。”

蒯彻也是策士。

有道是‘同行是冤家’,所以在听闻贾绍也是策士之后,顿时生出了试探之心。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贾绍的确有真才实学。既然是有真才实学,那么蒯彻也就放心了。

他倒是不担心贾绍会抢了他的饭碗!

一来贾绍还年轻,一个优秀的策士,并非死读书就可以成功,而是需要一番磨砺和经验。蒯彻如今在刘阚门下,是首席的策士。能与他相提并论者,唯有唐厉和陈平两个人而已。

这第二嘛,蒯彻是刘阚家臣出身。

一个家臣,和一个毫无根基的外来者,蒯彻又怎可能担心?

叔孙通沉吟片刻,“齐地田氏族人众多,但说到影响力大的田氏族人,却并不多。齐王田建有一兄弟,名假。自齐灭国之后,就不知所踪,至今未有音讯……临淄人田儋,是名将田单之后,颇有威望。然则当年齐王请降,田儋就率家臣杀出临淄,从此再无消息。据我推测,田假当在田儋的身边,藏于山中,以躲避朝廷的追捕。此事……可能和他们无甚关系。”

“若非田儋,又是何人?”

“田假、田儋是存留于齐地之中,威望最高的两个人。

如果不是他二人,那么剩下的也只是二品望族……这些年崛起的田氏族人中,有嬴邑田安、平阳田都、还有博昌田福。此三人,皆为王族后裔,然则血脉疏远,故而未被迁入咸阳。

同时,这三个人又颇有资产。

特别是平阳田都,此人自称是孟尝君之后,素有名望。若想借由齐地起事,这三人最有可能。”

刘阚点头微笑,可是心中却不由得骇然。

丞相府的书信,刘阚并没有全部拿出来……书信中也有对‘田三分’的分析,和叔孙通的分析完全一致。叔孙通游走各地,又是齐人,而且还生于薛郡。知道这些事情,自然不难。

可是……

这也说明,始皇帝对于山东的监控,从未有过放松。

怪不得,始皇帝未死的时候,各地都很平静……刘阚生出一个念头:始皇帝不死,他绝不可生有异心。

安安心心的给老秦做事吧!

反正求得就是一个自保,如果老秦能够长久,自己也算是达到了目的。

至于以后,走一步看一步……

不知不觉中,刘阚就走了神儿。

“都尉,都尉!”

蒯彻的声音,让刘阚回过神来,不免有些尴尬,赧然道:“抱歉,刚才想事情,有些走神儿了!”

吴辰说:“刚才何公分析,认为既然是在梁父山发生此事,那么嬴邑田安就肯定脱不得干系。

所以,都尉若想查处此事,当有嬴邑田安着手。”

刘阚点点头,“既然如此,我立刻命冯敬率部先行赶往博阳,征调郡兵,捉拿田安及其同党。”

※※※

夜已经深了……

蒯彻等人纷纷告辞,书房中只留下刘阚一人。

困意涌来,刘阚斜倚长案,不免有昏昏欲睡的感觉。也难怪,连日来的奔波,让他着实疲惫不堪。虽然说身体素质不错,但也经不住如此舟车劳顿。从江阳马不停蹄赶到雒阳,然后就立刻出发,赶往济北郡。月余来,无时无刻不处在一种紧张的状态中,铁打的人也撑不住。

济北郡之事,如今已有了方案,总算是了结了一桩心事。

这心神一松懈,自然难免感到困乏。刘阚站起身来,伸了一个懒腰,迈步走向屋外,准备回房休息。

可就在他手碰触门环的一刹那,一种奇异的感觉,突然间涌上了心头。

也正是这种说不清楚,道不明白,玄之又玄的感觉,让刘阚瞬间缩回手来,向后唰的倒退一步。

未等他站稳身形,厚实的房门蓬的一声被人撞开,一道人影风一般卷入屋中。

“秦狗,死来!”

一道黑影,挂着一股锐风扑向刘阚。若非刚才退后了一步,刘阚必然背着突如其来的一击所杀。然则也正是这一步,救了刘阚的姓名。别看他身高马大,但却十分灵活。眼见着来人出招,刘阚却侧身滑步,躲闪了过去。只听铛的一声响,一柄沉甸甸的铁椎,狠狠砸在地上。

火星四溅……

刘阚也看清楚了,来人是一个身着黑衣的男子,并未蒙面。

眼窝略有凹陷,肌肤白皙,身高近丈,生的虎背熊腰。眼见一击落空,来人也不气馁,更不着急。不退反进,沉甸甸足有数十斤重,四尺长的铁椎硬生生被他单手提起,上前就是一招横扫千军。这一椎,力量较之先前更盛!挂着一股风声,呼的一下子,快逾若闪电一般。

刘阚刚躲过一招,眼见第二招跟上,却已经来不及躲闪了。

此时,刘阚两手空空,没有任何兵器。眼见铁椎扫来,一个哈腰,反手抄起长案,抡起来迎向了铁椎。蓬……巨响声传来,坚硬的长案被那铁椎砸的粉碎,木屑在斗室之中飘飞。

一抹寒光,骤然出现。

刺客接连两招失手,似乎有点急了,顺势就抢入刘阚怀中,一柄短剑从袖中滑落在他的手上,恶狠狠向刘阚刺来。而刘阚,此时也似乎失去了冷静,身子一慢,只听噗的一声,短剑正刺入刘阚的肩膀。温热的鲜血,扑洒飞溅,刘阚闷哼一声,脚下一转,一肘子就砸出去。

刘阚这副肘子,那可是经过一番锤炼,砸在人身上,犹如千斤巨锤。

寻常人被他这一下子,足以砸的骨断筋折。可是落在对方身上,却仅只是让来人哼了一声,连退数步。

说时迟,那时快,刘阚的手中,突然间多出了一支奇形兵器。

长约只有半米左右,形如细刺,却四面起棱。黑黝黝,看不出半点锋刃,上面覆盖有鱼鳞状的刻纹。

这赫然是后世军中56式三棱军刺的模样。

自从盘野老向刘阚效忠之后,刘阚就着手安排盘野老打造一些适合他使用的兵器。

三棱军刺,就是刘阚让盘野老专门打造出来的一件随身武器。不过由于技术的原因,这三棱军刺远远无法和后世的那著名的‘放血王’相提并论,但是这威力依旧是十分的强大。

最重要的是,刘阚手臂较长。

三棱军刺贴在手臂上,寻常人难以觉察。

那刺客哪见过这种古怪的兵器,更没有想到,刘阚会是如此的凶悍。

明明已经受了伤,却依然凶猛的扑击。一怔神儿的功夫,刘阚已经扑到了他的跟前,三棱军刺唰的刺出,狠狠的扎进了那刺客的身子。也是刘阚受了伤,而那刺客的武艺也不差。

三棱军刺并没有扎在要害部位。

可即便如此,那剧烈的疼痛,依旧让刺客痛叫一声。

鲜血顺着军刺的血槽噗噗汩汩流出,刺客抬手一拳正轰在刘阚的胸口,而后转身腾起,撞开了窗户,就逃了出去。刘阚被打得噗通一声坐在地上,挣扎着想要站起来,却觉得胸口一疼,一口鲜血喷出来,瘫坐在地上。

这时候,院子里传来了喧哗声。

林甦李成两人冲进来,看见刘阚这狼狈的模样,却不由得大惊失色。

“都尉!”

“休要管我,那刺客受伤很重,逃不远……”

林甦也算是跟随刘阚久了,马上就明白了刘阚的意思,二话不说,带着人转身就跑了出去。

屋中,狼藉一片。

刺客那沉甸甸的铁椎落在地上,刘阚的手里,还握着半截军刺。

看起来,这七十二炼钢还是不行啊!

刘阚将半截军刺扔掉,在李成的搀扶下站立起来。驿官也跑了过来,看见这情形,顿时慌乱了……这驿站,可是他的治下。而刘阚,那等同于朝廷的钦差,居然在他的治下遭遇刺杀!

如果追究起来,那可是杀头的重罪。

“和驿官无关,那刺客不是中原人,似乎有胡人的血统。想必就是借此混入了驿馆之中……”

有亲兵慌乱的为刘阚包扎伤口,刘阚摆手示意部曲,将那驿官放开。

吴辰几人,则在那铁椎旁边仔细观瞧。

“都尉,此人端的是猛士。看这铁椎,少说也有五六十斤,能用得上这种兵器,当非寻常人。”

叔孙通皱着眉,沉声道:“可立刻派人打探,能用这种兵器的人不会太多,应该不难找。”

而吴辰,则拿着那柄刺伤刘阚的短剑,打量了一番之后,眼睛突然一亮,指着剑柄上的一个鱼形标记道:“这个标记,我似乎在什么地方见过……唔,师兄手中有一柄剑,也有这种标记。”

师兄?

吴辰的师兄,那不是三川郡郡守李由吗?

无数道眸光一下子盯住了吴辰,刘阚轻轻摇头:“这怎么可能,郡守好端端的,刺杀我作甚?”

“卑下不是说师兄要刺杀都尉,而是说……师兄的那柄剑,名为渊红,乃当世名剑。原本是剑术大师盖聂的佩剑。那盖聂因荆轲之事受到牵连,被陛下拿下。渊红从此落入宫中。

后来师兄与公主成亲,陛下曾赠送礼物,这渊红就是其中之一。

师兄甚爱此剑,故而随身佩戴。有一次,他曾指着剑柄上的龙头标记对我说,这青鱼标记,是盖聂独有的记号……”

叔孙通忍不住道:“哪有怎样,盖聂如今不是在咸阳大牢之中,怎可能会跑来刺杀都尉?”

吴辰说:“我的意思是,既然这刺客的兵器上有盖聂的标志,想必他们是认识的……何不派人往咸阳审问。只需要找那盖聂询问,自然能知道这刺客,究竟是什么来历。”

这时候,蒯彻却说:“那倒不必……此地为秦亭,向东过须昌就是济北郡治下。在这种地方出这样的事情,其主使者无需再多猜测。东主,想必是那济北郡中,有人不想你立刻到达。

或者说,有人根本不希望你前往济北郡。

嘿嘿,他们心虚了,所以才派人阻挠你前往济北郡。那也就是说,贼人们的起事,就在眼前。”

叔孙通也颇为赞成蒯彻的意见。

“没错,刺客的事情无需太费心思,当然也需要尽快查实……这样吧,我与成司马带人追捕。秦亭长通报顿丘府衙,请本地官府配合。东主可带人立刻往济北郡走,趁那贼人尚未得到消息,将其拿下。只要拿下了贼首,则大局稳定。到时候顺藤摸瓜,可将贼人全数缉拿。”

刘阚活动了一下手臂,感觉并无甚大碍。

当下站起来,沉声道:“就依老蒯的主意……立刻让林甦回来,我们连夜动身,赶赴济北郡。”

第二百二十六章 平阳?嬴邑?

战国时期,在齐、鲁、赵、魏、宋、卫各国之间,有一个名为廪丘的土地。

各方势力在此犬牙交错,同时对各国权贵而言,又是边缘地带。正因为这个原因,在诸侯征战的年月里,廪丘就成了一个很敏感的地带。谁也说不清楚,这廪丘到底是谁的治下。同样谁也不愿放弃,对廪丘的控制权……一来二去之下,廪丘渐渐的变成一个三不管的地区。

各国的律令无法在这里得到执行。

于是,廪丘就成了一个避难所。各种各样的人,聚集在此地。既有失意的权贵,也有流寇盗匪。

齐灭鲁国之后,廪丘曾一度成为齐国窥视各国的桥头堡。

然则在七十年前,赵国大将廉颇在廪丘南面的瓠子河沿岸与齐国大军发生了一场大战。赵国虽胜,却无力继续东进;齐国虽败,但依旧有自保之力。于是乎,双方再次让出了廪丘,也就坐实了廪丘三不管的状况。

一直到秦灭六国之后,廪丘的情况才得以改善……

李左车策马冲上了土固堆,举目向远方眺望。三十名胡服骑士,紧紧跟随在李左车的身后,齐刷刷勒住了战马的缰绳。

“今天这是第几批老秦信使过去了?”

李左车突然开口询问。

一名骑士上前回答:“少君,算上刚才的马队,应该是第三批了!”

看起来,朱句践失败了……

李左车十分敏锐的从这一批批驰过的马队中,做出了他的判断。从清晨到现在,半天的时间,就过去了三批马队。这也就说明,朱句践的刺杀,已经触动了老秦人那根敏感的神经。

拨转马头,李左车率领骑军冲下土固堆,风驰电掣般的离去。

距离土固堆十里,有一处低洼的谷地。数百骑军正聚集在谷地之中,柴武正焦急的等待着。

一见李左车,柴武快步上前。

“少君,可有消息传来?”

李左车摇摇头,“都关(今山东甄城县东南)方面至今未有消息传来,不过在半日之中,有三批老秦信使经过。不过据探马回报,三批信使在抵达须昌之后,分别往卢县、博阳方向走。

卢县驻扎有两千秦军,而博阳又是……”

李左车说到这里,似乎突然间想到了什么,闭上了嘴巴。

柴武忍不住急道:“少君,怎么不说话了?”

“不好!”

李左车脸色大变,“田安的身份已经暴露,朱句践的刺杀,只怕是因小失大,蛇尚未除,却已先惊……阿武,你必须派人在老秦人行动之前,赶回徂徕山,通知叔父早做准备。嬴县方面毫无提防,若是被老秦人打个措手不及,非但田安会丢了性命,恐怕连叔父也要有危险。”

柴武一听这话,立刻慌了神。

“少君,我们马上回去。”

可是李左车反而冷静下来,一把抓住柴武的手臂,“阿武,我们现在还不能走。”

走,是李左车说的;不走,也是李左车说的。如果换个人,柴武老大的耳光子早就送过去了。

但李左车是李牧的孙子,而柴将军曾经是李牧帐下的军官。

对于李左车,柴武始终有一种敬畏之心。不仅仅是因为李牧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李左车的确有值得他敬佩的地方。不管是在谋略还是在兵法上,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