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刑徒- 第2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漳水以西,巨鹿郡大部分地区,则归于楚军掌控,由韩信虞子期和蒲将军柴武三人管辖。蒲将军柴武,是项羽渡河之时才投奔过来。而项羽之所以重用这柴武,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柴武是赵人出身,祖籍棘蒲,在当地颇有名望。棘蒲,位于恒山郡,属赵王歇治下。

所以,柴武率部驻扎于柏人县,为的就是拉拢棘蒲百姓。

亲不亲,同乡人……

柏人县距离棘蒲很近,让柴武驻扎在此处,等同于随时可以威胁到恒山郡的安全。这也让陈余,更不敢轻举妄动。

当然了,项羽让柴武驻扎棘蒲,也是因为此人武勇过人,甚得项羽之心。

否则的话,他麾下还有许多赵人,为何不派别人过去?在楚军中,项羽喜爱武力过人的将领,已不算是秘密。他麾下设有五大将,分别是龙且韩信,虞子期黥布和蒲将军柴武。这五个人当中,武力最低的应该属韩信了,但韩信救过龙且,而且在用兵方面,的确是无人可比。

而虞子期则是项羽的大舅子,从项羽叔侄还在下相避难时,就跟随了项羽。

除了韩信和虞子期之外,剩下的三个人,哪一个不是勇冠三军的猛将?

所以,刘阚救援秦军,根本不现实。而王琼等人也不是没有想到这一点,早就商议妥当,在逃出邯郸以后,大伙儿立刻分散开来。一曲五百至八百人,在各曲军侯的率领下,逃入太行山中。

太行山,不知几千里……

进了太行山,莫说项羽手中只有十几万人,就算再多十倍,也奈何不得这些秦军。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秦军都逃走了!

龙且率部追击,曹咎出面堵截。沿途一路追杀过去,成百上千的秦军,被楚军一波波杀死。

待项羽派人清点的时候,沿途杀死的秦军,足有万余人。

而捕捉回来的秦军,也有两三万人之多。也就是说,真正逃入太行山里的秦军,大约六万。

邯郸,笼罩在一片酷烈的血腥之中。

十余万秦军先后遭遇屠戮,显示出了楚军强横的手腕。

项羽这种大规模的杀戮,令诸侯莫不惶恐不安。田荣陈余,分别派出使者前来表示臣服。

与此同时,关中大地,哀声一片。

就在楚军大肆屠杀秦军降卒的时候,西唐国发出不平之声。

刘阚在北广武城,昭告天下:荆蛮愚鲁,为祸苍生……项贼残暴,甚于桀纣,此非秦人之苦,实苍生之苦,天下之苦……此獠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此獠不除,他日定当成为大害。

刘氏先祖,与危难之时,得三秦收留,再生之恩,至今铭记在心。

西唐国愿与关中百姓一起,与天下苍生一起,誓与暴楚血战到底。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今实乃三秦生死存亡之时,国难当头,愿关中百姓齐心协力,与那暴楚项贼,周旋到底,不要屈服……

贾绍不免有些担忧道:“王上,如此只怕会让楚贼发难啊!

如今荆蛮势大,占居山东大半土地,人口兴盛,钱粮广袤。此时发出这样的诏告,无异于和荆蛮撕破面皮。万一那项羽联合诸侯,攻打我北疆国土,只怕会引来大灾难,不可不防。”

刘阚笑道:“贾郎中不必担心。

荆蛮如今的确是气势正盛,然则河北不靖,他如何攻打北疆?

六万秦军遁入太行山,而没有向雁门方向靠拢,说明这六万人当中,有头脑清醒之人。他们既然留在了太行山,定然会袭扰楚赵联军……嘿嘿,我猜想,项籍现在恐怕,正为此头疼。

再者,他攻掠河北,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打进关中。

时间拖得越长,对他越是不利。所以我猜想,项籍现在也正是为难,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是好。留在河北?进军关中?嘿嘿,不管是哪一个选择,对项籍而言,都不是一个好选择。”

刘阚说完,沉吟片刻,“命蒯彻立刻派人,设法与太行山中的秦军联系,并最大程度,给予帮助。

我要让这六万秦军,搅得河北天翻地覆!”

※※※

山阳,月氏王城。

正值二更时,王后茉莉悄然的离开王宫,沿着小巷,来到了一处偏僻的宅院门前。

轻轻叩响门扉,不一会儿从里面传来脚步声,紧跟着门开了,一个老苍头探出头来,看是茉莉王后,他连忙拉开门,让王后进去。然后又看了看左右,见四下没有异动,才关上门。

茉莉对这所宅院,似乎很熟悉。

无需老苍头为她领路,径自来到了后宅一间房舍门前,推门进去。

原平正在屋中看书,被茉莉的突如其来,吓了一跳。

“茉莉,你怎么来了?”

茉莉把斗篷取下,一身单薄的衣衫,尽显凹凸有致的曼妙曲线。

她低声笑道:“平,你莫要担心,那老东西最近被我父王送来的乌孙美女迷得晕头转向,根本顾不得我。”

说着话,茉莉就来到了原平身边坐下。

原平笑了,一把将茉莉搂住,大手探入她怀中,揉捏着茉莉胸前的丰腻,轻声笑道:“怎么,想我了不成?”

茉莉没有拒绝,一双媚眼眯成了线,鼻息有些粗重。

“平,你莫要闹,我今天来,是有事情找你!”

几乎瘫在原平的怀中,茉莉嘴里说着,可那柔若无骨的小手,却探进原平的衣襟里,摩挲他的胸膛。

“哦?是什么事?”

“我父王今天派人过来了……”

原平一怔,旋即收起了嬉笑之色,轻声问道:“情况如何?”

“依照你的设计,那小家伙已经被我弟弟引到了城廓诸国的境内……

父王问我,是不是可以行动了?猎娇靡只要从后发动,城廓诸国就会立刻反攻。那小笨蛋绝难逃出生天,死路一条。

但不知,你那老罴君侯……哦,如今当称之为老罴王,嘻嘻,什么时候会发难呢?”

原平微微一笑,“这你只管放心,王上复国,如今雄踞北疆,手握六郡之地,实力自不容我再说了。前些日,他派人过来通知我,已命涉间将军出掌并州。只待入冬之后,就会出击月氏。”

“平,你那位老罴王,可是不太老实。”

“哦?”

“我父王说,他派人渡过了河水,不断侵蚀河西之地,还掳掠河西羌人。

你也知道,那些羌人有不少是依附于我们,他这样做,让我父王很没有面子,有点不高兴。”

原平说:“你那父王,也忒小气!

一群羌蛮而已,何必记在心上?若比起这山阳流沙的千里沃土,区区河西蛮荒之地,算得什么?

六十万月氏人……茉莉,若你乌孙得此六十万人,西北万里疆土,谁敢与之抗衡?

嘿嘿,就算是那东胡人,日后见了乌孙大王,怕也要唯唯诺诺,不敢有半点不尊敬之色吧。”

原以为,说出这番话后,茉莉会高兴起来。

可谁知道,这茉莉非但没有高兴,反而露出一抹悲伤之色。

她轻叹了一口气,坐直了身子。

“六十万人,与我又有何干?”

原平不由得愕然,惊讶的看着茉莉,有些不明白,她为何如此不快。

茉莉的眼睛,红了……

“我这些时日就在想,我在月氏,好歹还是个王后。

若月氏没了,这大片土地被你的老罴王和乌孙大王瓜分,我和四月,却要变成无家可归之人。乌孙大王有了六十万人,实力大涨又能如何?我什么都没有了,弄不好又要嫁给别人。”

原平,心里一动。

“茉莉,你是担心……”

“乌孙大王已立了猎娇靡为王子。

猎娇靡是乌孙王后所出,与我并非亲姐弟。那家伙,从小就骄横跋扈,乌孙若是强大起来,他又做了乌孙大王,那容得下我母子?平,我这可都是听你的,你要为我,寻一个出路啊。”

原平这一次算是听明白了!

茉莉,分明是不想猎娇靡成为乌孙大王。

或者说,她想要成为乌孙女王,取那猎娇靡而代之。

原平知道,茉莉一向有野心,不是个安分的女人。在她一副楚楚可怜,美艳动人的外表下,隐藏着不安定的心。不过,这样倒也不错。驯服这样一个女人的快感,嘿嘿,应该不差。

原平也曾想过,乌孙若是得了月氏,实力大增,绝非一件好事。

一个强大统一的乌孙,和一个分裂内斗的乌孙……

原平毫无疑问的会选择后者。

之前,他还在苦苦寻找机会,可未想到,这机会居然送到了面前。

“茉莉,既然如此,你随我回北疆吧。”

原平故意不说,反而情深意重的看着茉莉,轻声道:“我在王上麾下,地位也不算太低。而且家中也颇有基业,你随我回去,不说其他的,但保你和四月荣华富贵,衣食无忧,却非难事。”

茉莉的脸一黑,小手狠狠的捏了一下原平的要害。

“你这死人,我才不要随你回去。”

“那你……”

“我要你帮我!”

茉莉索性把话都说开,轻声道:“我要你帮我,帮我当上乌孙女王。”

“这个嘛……”

“好不好嘛……”

茉莉说着话,那柔若无骨的身子贴着原平而上,白藕般的玉臂,环在了原平的脖颈。红唇贴着原平的耳朵,呵出如兰似麝的气息,滑腻的香舌,游走在原平的耳廓,然后轻轻向下游走,如同蛇儿一下的滑了下去,柔荑顺势扯开了原平的衣服,亲着,吻着,继续向下滑行。

这可真是个要命的妖精!

原平的呼吸也有点急促了,身下的要害,被一团香腻温湿包裹,忍不住轻呼了一声……

“茉莉……这件事情……恩!”

他猛然一顿,大口的喘息,“我自会为你想办法……只是我家大王……你这该死的小骚货……好吧,我想到办法了……”

茉莉猛然抬起头,媚眼如丝,“平,你想到什么办法了?”

“这个,你莫要再管……总之,我保你坐上女王之位!”

话音刚落,身下的火热被一口碎玉银牙轻轻的啃噬,从未有过的刺激感,让原平再也无法忍受住,身子猛地一颤,双手埋进乌黑如云的秀发中,用力的按着茉莉,急促的喘息着……

第三百四十一章 会师关中(一)

立秋,酷暑渐消。

虽然有秋老虎之说,但在北疆,立秋之后的天气,已经开始转凉。

公叔缭在立秋到来之前,终于抵抗不住这萧瑟秋时中的肃杀之气,在朐衍城中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刘阚赶回朐衍,出席公叔缭的葬礼。

不仅仅刘阚,还有涉间、蒙疾李成等人,都纷纷赶来参加。

而叔孙通,在六月末时抵达广武城。随他一同抵达的,还有十几个儒生隐士。其中最有名的,是早年间隐居在商山之中的四位贤人。

东园公唐秉、甪里先生周术、绮里季吴实、夏黄公崔广……

这四个人,都已过了古稀之年,然则精神矍铄,谈吐有度,学问堪称高深。

关中百姓称此四人为‘商山四皓’!

刘阚乍听叔孙通介绍的时候,也不禁大吃一惊。商山四皓之名,他听说过。历史上刘邦曾想要更换太子,于是吕雉就让他的儿子刘盈请商山四皓出山,一下子就打消了刘邦的念头。

刘邦说:“太子连他们都请了出来,足以见羽翼丰满,废立之说莫要再提。”

由此可见,商山四皓在当时的名气。

但刘阚听叔孙通介绍说:“这四人曾经是秦朝的博士。后因焚书之事,愤而离开咸阳,遁入商山之中隐居。我费了好大的口舌,他四人本不想出山。可后来听说要投的是唐王,就立刻答应下来。并且有联络了许多老秦官员,一同前来投奔……王上,您如今可是大大有名。”

刘阚很清楚,叔孙通说的‘名’,是指他发明程公纸,创隶书文字的名声。

秦末时期的文士,秉承了战国儒生的高傲之气,不会向强权低头。

之所以二话不说前来投奔,想必就是看中了刘阚这程公纸和隶书留下来的名声。毕竟这纸张和隶书的出现,有助于文化的推广。商山四皓这四位老者会来投奔,也证明了刘阚在士人当中,已经享有名声。更重要的,是他四人带来的十几名吏员儒生,也缓解了刘阚人手不足的窘境。

叔孙通随着刘阚,一同来到了朐衍城,出席公叔缭的葬礼。

公叔缭一辈子无儿无女,所以刘阚让刘秦以弟子的身份,充当公叔缭的子嗣。

出殡的时候,刘阚刘巨兄弟亲自抬棺,刘秦大幡,司马喜开路,涉间蒙疾李成等人,披麻戴孝。

从朐衍城一路,登上了杭金山。

这也是公叔缭的遗愿:他希望自己能葬在这杭金山上,鸟瞰广袤无垠的九原大地。

总之,公叔缭的这场葬礼,极其隆重。

在公叔缭下葬之后,刘阚下诏,命人在杭金山上修筑唐王陵。这也是这个时代的一个习俗,从登上王位那一天开始,就要准备修建王陵。只是此前刘阚觉得不太吉利,一直借口说没有合适的地方推托。本来,葬于关中是最好的选择。可刘阚却觉得,这杭金山也不算差。

按照堪舆学来说,杭金山是回龙穴,有双龙环绕。

北面是滚滚大河,难免有昭王长城。两龙环绕,属于风水宝地……刘阚并不是很明白风水,但觉得日后真能葬于杭金山上,与贤人为伴,守护北疆,应该也算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吧……

于是,随着杭金山唐王陵开始营建,王太后王陵,也随之确定了下来。

阚夫人说:“既然我王愿葬于杭金山上,哀家也要葬于杭金山,日日夜夜与王儿相伴,方为美事。”

这可不是诅咒,而是一种礼法。

王太后陵和唐武王陵,也就是刘阚的父亲,早已战死在单父的刘夫王陵,合二为一。

刘夫的尸首早已经化为枯骨,不见了踪迹。所以整治衣冠冢,先行下葬,待来日与王太后合葬。

唐王陵的确定,也代表着刘氏唐国,彻底站稳北疆之地。

刘阚在杭金山只停留了七日,便急匆匆的离去了……

已被册立为西唐王子的刘秦则留下来,继续为公叔缭守陵。按照古法,刘秦需要在这里守陵满一年,才能离开。为了不耽搁刘秦的课业,叔孙通建议,请商山四皓为刘秦的老师,在杭金山授业。

刘秦此前所学,多以公叔缭为主,是法儒并修。

就能力上,刘秦已继承了公叔缭的衣钵,学得是术;而商山四皓能力上比不得公叔缭,可是在学问方面,却比公叔缭高明,玄儒并修,教授给刘秦的课业,也将由术,转化为一个‘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