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应钦赶到洛阳后,于4月18日、20日在洛阳的第一战区长官部两次召开由第一、第二、第五战区军以上长官参加的军事会议。根据各方提供的情报,何应钦判断:“晋南之敌,似将逐次夺取我中条山各据点,企图彻底肃清黄河北岸之我军,然后与豫东之敌相呼应,进取洛阳、潼关,以威胁我五战区之侧背,或西向进窥西安。”
基于这个判断,何应钦决定采取以攻代守的方针与日军周旋,指示:“为确保中条山,(一)第一步,应相机各以一部由北向南(93军),由东向西(27军),与我中条山阵地右翼各部,合力攻取高平、晋城、阳城、沁水间地区,以恢复廿九年四月前之态势。(二)第二步,与晋西军及第二、第八战区协力,包围晋南三角地带之敌,而歼灭之。(三)最低限度,亦须能确保中条山。”
何应钦是中国军队的总参谋长,不可能长期坐镇洛阳,完成部署后就坐飞机返回重庆去了。至于各部队能不能坚决贯彻他的指示,严格落实,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到了4月28日,军委会进一步做出日军有从济源、横皋大道进犯垣曲企图的判断,再次决定:(一)加强阵地工事破坏阻塞主阵地前道路;(二)先制出击打破敌之攻势;(三)第二战区晋西部队向同蒲、第五战区汜东部队向陇海牵制策应。在上述判断指导下,中条山地区的国军主力7个军进行了相应配置:第9军裴昌会部在豫北重镇济源;第43军赵世铃部在山西南端之垣曲;第17军高桂滋部在绛县地区;第3军唐淮源部、第80军孔令恂部在闻喜、夏县地区,第98军武士敏部在董封镇一带,第15军武庭麟部在高平地区。另以4个军配置于太行、太岳地区,作为策应。
大战即将开始,卫立煌尚未赶回,中条山各部队处于军委会遥控指挥之中。
第一一四三章 博弈
和历史上的中条山战役不同,现在的中条山之战是从鲁中南开始的。
刘一民发表谈话后,给中央和总部去电,将自己关于日军即将发起中条山战役的判断做了详细阐述,请求中央及早部署,一是严防日军趁机渡河西进,二是要动员山西各部队配合中条山守军作战,牵制袭扰伏击日军,使其不能顺利进行中条山战役。如有可能,请115师主力、120师主力、129师主力、独立师主力以及冀南、冀中部队破袭平汉路、正太路、同浦路,截断敌交通运输线,迫敌回救,支援中条山国军作战。同时,刘一民向中央和总部报告说山东我军各部队将向当面之敌发起攻击,牵制日军,使其不能增援山西战场。
刘一民想不到,这封电报在中央引起了轩然大波。
因为蒋介石企图围歼皖南新四军军部,并在新四军军部胜利渡江后撤销新四军番号,宣布为叛军,通缉叶挺、项英,周副主席几次求见蒋介石要求其收回成命都遭到了拒绝,连《新华日报》都被暂时关停,在中央许多同志的心目中形成了这样一种观点,那就是继“四?一二”叛变之后,蒋介石再一次背叛。因此,收到刘一民的电报后,政治局专门开会进行了讨论,有同志在会上说,凭什么支援国民党军作战?难道救了他们让他们再反过来打我们么?农夫和蛇的故事不能重演。还有的同志提出,团结抗战非常重要,但是不能只让我们讲团结,蒋介石也得满足我们讲团结的条件,必须得让蒋介石停止反共、恢复教导师和新四军番号、补发所欠军饷和弹药。
严格说,自从蒋介石围攻陕西根据地开始,国共双方就已经撕破脸了,到蒋介石宣布新四军为叛军、撤销番号、通缉叶挺项英,关系就已经彻底破裂了。屡受蒋介石欺骗、出卖、屠杀的共产党人根本就不相信蒋介石和他的国民政府了。
历史上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于1月29日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时局的决定》,明确宣布:皖南事变“是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由革命到反革命的转折点或分水岭”,“蒋介石所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已经日益反动,毫无希望了”。今后,“我们努力的方向是,动员全国人民,孤立与克服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及其首领蒋介石的反动,使一切主张抗日与民主各阶层的人民代表去代替反动了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组织抗日民主的国防政府,执行抗日救国的革命政策,进行胜利的抗日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独立自主的中华民国”。等于是中共从此开始下定了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的新中国的决心。
道德经说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依,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历史上蒋介石取得了在皖南消灭7000新四军的战术上的胜利,但是在战略上已经为他的蒋家王朝的覆灭挖下了奠基的第一锹土。
只不过当时新四军遭受重创,八路军在百团大战第三阶段同样遭受重创,中央审时度势,不得不采取政治上进攻、军事上防守的策略。
现在和历史上相比较,我军拥有完整的陕西根据地,又控制着山东、山西的大片根据地,兵力、装备与历史上不可同日而语,北上抗日以来又连战连捷,战果之大远远超过国军,作战方式也由游击战转为游击战与运动战相结合。有这样强大的实力,不光是刘一民想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争取早日打败小鬼子,中央领导恐怕都会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加上刘一民不断地进行前瞻分析,中央领导人都能看得出来,只要小鬼子敢南下攻击英美,导致美国参战,中国抗战胜利的曙光就会出现。偏偏蒋介石不知道团结抗战的重要性,一门心思限制中共发展,中共如果能甘受蒋介石摆布才鬼了呢!
在这种情况下,中共在蒋介石发动反共高潮时之所以依然采取政治上攻势、军事上守势的策略,那纯粹就是为了维护团结抗战了。
主席翻来覆去地看刘一民的电报,几乎都能背下来了。
说实话,主席和老总他们也没想到日军会集中力量打中条山战役,因为此时日军重兵把鲁中南围的铁桶一样,最危险的地方不在山西战场,而应该是在山东的鲁中南战场。想想吧,不用别的招数,只要日军采取蒋介石围攻中央苏区的办法,采用滚筒战术逐步推进,鲁中南我军的生存空间就会被一步步压缩,最后必然会象长征一样,被迫再一次突围而出。那样子,损失就大了。
假如真的向刘一民电报里说的那样,日军将攻击矛头对准中条山,举行大会战,中条山就危险了。因为中条山防线绝对不象国军报纸上宣传的那样牢不可破。日军在1939年6月发动的“六六大战”就已经攻占过平陆,打到了黄河边。就这还是因为当时驻守平陆一带的是杨虎城部,该部中共地下党员多,杨虎城、孙蔚如抗日坚决,与日寇死战,最后总算是在日寇撤兵后收复了失地。杨虎城部在此役中损失1万多人。去年,日军又一次从夏县攻过平陆,并在沿线设据点。虽然日军后来都被驱逐出中条山,但是这说明中条山守军防御上有漏洞。现在,杨虎城、孙蔚如的第四集团军已经于1940年10月调离中条山,到巩义布防,这可是卫立煌誉为中条山柱子的部队啊,这一调走,中条山的防守力量明显就弱了。
说起杨虎城的17路军,后来的经历很曲折。
红军发起涪嘉战役的时候,杨虎城奉蒋介石命令率部南下川北的万源地区,堵截红军北上通路。结果,刘一民一战消灭胡宗南的天下第一师,川陕门户洞开,刘一民随即率领红七军团袭占汉中,并分兵北上抢占极为空虚的西安。
当时,杨虎城的第17路军共有第38军和第7军两个军,每军只有一个师。其中第38军只有一个17师,军长、师长都是孙蔚如,第七军也是只有一个42师,军长、师长都是冯钦哉。另外还有三个警备旅和三个绥署特务团和一个骑兵团。总计28个团,6万人。
杨虎城南下川北的时候带着两个主力师、一个骑兵团一个特务团共17个团,只留下11个团的警备部队在陕西各地驻守。结果刘一民攻占西安后,把杨虎城的11个警备团全部消灭或者缴械整编了,杨虎城带的主力冯钦哉42师的柳彦彪旅因为撤退动作慢,被追上来的彭德怀指挥的红四方面军、红三军团部队吃掉了,只剩旅长柳彦彪逃脱,等于杨虎城的部队损失了近一半人马。
好在杨虎城退往安康后,鉴于他表示停止内战的决心,红军主力并没有追歼他,给了他个在安康休养生息的机会,逐渐恢复了实力。特别是蒋介石为了利用17路军牵制红军,竟然破天荒地给17路军增加番号,允许扩编。其中,孙蔚如38军扩编为两个师,即赵寿山17师和李兴中177师,冯钦哉第七军扩编为两个师,即柳彦彪第42师、武士敏第169师。杨虎城还利用原来的番号,在安康重建了两个警备旅和教导团、骑兵团两个直属团。
抗战爆发后,杨虎城主动请缨,率领孙蔚如38军主力和直属部队渡河抗日,驻防中条山,留冯钦哉第七军驻守安康。不料,杨虎城这一走,蒋介石就调中央军进驻安康,冯钦哉第七军经不起蒋介石金钱美女的攻势,干脆脱离17路军,加入中央军序列,变成了二十六路军。捎带着孙蔚如38军17师的王劲哉49旅也跟着变成了中央军,被改编为独立第二十旅。
这西北军出身的部队,打仗拼命是没话说的,但是有一点,那就是部队容易被分化瓦解。当年中原大战的时候冯玉祥就曾经感叹说西北军溃败是败在了光洋和美女上。也正因为这个特点,整个抗战时期,西北军将领投敌当汉奸的较多,相比较湘军、桂军、川军、滇军、黔军系统,显然是一枝独秀。
杨虎城率领部队在前线和鬼子拼命,打来打去把38军的威名打出来了,但也把第七军给弄丢了。按不下心里这口气,杨虎城跑去找蒋介石理论,蒋介石给他了个31集团军的番号,让他把孙蔚如38军扩编为31集团军,然后就让人给他做工作,不如出洋转转,开阔一下眼界。
杨虎城这才明白,蒋介石这是对他和共产党秘密来往不满,故意拆解他的17路军的。
蒋介石把船票、旅费都派人送来了,杨虎城又没有勇气直接把部队改变成八路军,就只好把部队交给孙蔚如率领,自己出洋考察去了。31集团军很快也改称第四集团军,孙蔚如升任军团长,辖赵寿山38军、李兴中96军。
第一一四四章 博弈(续)
孙蔚如和杨虎城一样,和小鬼子死拼,战功赫赫。但是,孙蔚如同样和杨虎城一样,倾向共产党的治军方法,所部有不少党员,甚至在部队中建有秘密支部,还让八路军给他派了个宣传队,向士兵们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防区内也允许共产党领导的牺盟会和游击队活动。特别是他手下的赵寿山38军,也和八路军一样,禁赌、禁嫖、禁抽大烟,每个士兵每天匀出一两口粮,分给驻地的穷苦老百姓,声誉极好。
这些情况早就传到蒋介石耳朵里去了。
蒋介石这个人啊,说他心胸狭小吧,他对曾经反对过他的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白崇禧、李济深等都很好,都能合作共事。包括北洋军阀首领段祺瑞,蒋介石都敬佩他的清廉,为了防止日本人拉拢段,蒋介石干脆把他接到上海荣养。从这些事情看,蒋介石确实有领袖气魄,不服不行;说他心胸恢弘吧,他对共产党却是从不留情,念念不忘限制共产党发展,特别是对那些有通共嫌疑的国军将领,概不留情,恨不得一脚踩死,心眼小的连个女人都不如,似乎和共产党接触的人都会背叛他,会把他的小老婆偷走一样。
这不,到去年下半年,中条山地区突然恢复平静,日军在连续13次进攻被打退后,偃旗息鼓了,蒋介石抓住时机,把号称中条山之柱的孙蔚如部调到巩义去了。
见参加会议的同志都情绪激动,主席让大家稍安勿躁,冷静理智地分析讨论。
主席的看法是,蒋介石既同日本对立又不积极作战,既要反共又不愿最后破裂,依然是一打一拉。对蒋介石的一打一拉,必须以打对打,以拉对拉。对蒋的斗争,必须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全面孤立和打击反动顽固势力。
主席认为,如果日军发起中条山战役,我军出于自保,也必须加强河防,同时积极支援国军作战,拉蒋介石一把。而且,支援作战也可以分两种形式,一种是远距离的破袭交通作战,另一种是让八路军直接开进晋南三角地区,与国军并肩作战。但是,蒋介石必须停止反共,恢复新四军政治地位,补发所欠八路军三个主力师的军饷和弹药。
最后,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必须加强河防,严防日军攻占潼关。本着团结抗战的精神,八路军可以支援中条山守军作战,但前提条件是蒋介石必须停止反共、解决新四军问题、补发所欠八路军三个主力师的军饷和弹药。责成在重庆的周副主席与蒋介石会商。
因为有这个精神,蒋介石召见周副主席时,周副主席态度很积极,但同时提出了中共的条件。
蒋介石这个时候态度犹豫了,他不同意八路军开进晋南三角地区与国军并肩作战,因为他担心八路军在晋南粮仓扎根发芽。另外,关于解决新四军问题,蒋介石只答应可以命令各地停止滥捕滥杀新四军在江南的零散人员、地下抗日组织,但绝不同意恢复新四军番号问题,理由是中央的命令代表着国家的尊严,不能随便更改。至于补发军饷和弹药,蒋介石答复是只要八路军支援中条山国军作战,而且立了战功,军饷就不是问题。
这样一来,就谈不下去了。
大战在即,中条山危在旦夕,国共双方却扯皮开了!
远在山东大店的刘一民,哪里会想到这个时候了还会出现这种情况。他还想着由于自己的提前分析、判断,蒋介石能派飞机送卫立煌立即赶回洛阳,进行紧急作战部署。他甚至还想着中央会按照自己的请求立即动员部署,说不定八路军还能抓住日军第一军主力参加中条山会战的机会,在小鬼子的后背上狠狠桶上几刀,打两个漂亮的战斗呢!
因此,给中央发完电报后,刘一民就投入了紧张的战前准备工作,一道道电令从大店飞出,鲁中南、胶济路北、鲁西南我军主力全部结束整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