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异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异史- 第2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楚国公林清华是全蒙古的大汗;三,每年和硕特部要向楚国公进贡五千匹健壮战马;四,双方在西宁开设榷场,互通有无;五,从即日起,和硕特部不再与满洲女真的朝廷发生任何接触,停止向其进贡。六,从即日起,硕特部以后的新首领必须待林清华同意后方可成为部落的合法首领,而且其首领的儿子必须在林清华指定的学堂读书。”
    听着那商人的翻译,固始汗心中惊疑不定,他无法想象,面前的这个年轻人居然会提出这么可怕的条件,看着林清华嘴上那并不浓密的胡须,他觉得这个人肯定是疯了,他居然想着当全蒙古的大汗,这可实在让他难以置信。
    那商人好不容易才结结巴巴的翻译完林清华提出的条件,固始汗沉默半天,忽然哈哈一笑,说道:“真是可笑,你居然想当全蒙古的大汗,难道你以为成吉思汗的子孙会听一个汉人的话吗?哈哈哈!”
    与固始汗的表现一样,他的三个儿子也开始哈哈大笑起来,一时之间帐篷内充满了笑声,不过这笑声中似乎夹杂着更多的悲凉。
    林清华制止了卫兵们试图殴打他们的举动,只是站在那里静静的等候他们笑完。
    等他们笑完,林清华才不紧不慢的说道:“四位好汉笑够了没有?如果没有笑够,那么不妨在我军中住上几天,等你们什么时候笑累了,我什么时候再来与你们谈条件。不过嘛,这些天里恐怕要委屈你的那些士兵了,为了让他们也更好的听到你们的笑声,我将命令部队继续包围他们,不许他们出山谷,而且那些已经被我军俘虏的蒙古兵也立刻停止吃饭,等你们笑够了,他们才能吃饭,至于会不会饿死,那就要看他们的造化了。”
    “哼!可笑!”固始汗继续尽量做出一副满不在乎的表示,并再次将头高高仰起,盯着帐篷顶部。
    林清华背着手来回走了几步,随即又停下,望着固始汗那高高仰起的脸,说道:“你就挺着吧,等我派人将你兵败的消息传回青海和乌斯藏,就看那些被你击败的其他蒙古部落和藏兵怎么收拾你的和硕特部落吧!假如幸运的话,也许你的部落会被他们吞并,到了那时候,我就将你们放回去,看看你们的敌人怎么收拾你们?”
    固始汗心中一惊,他忽然发现,眼前的这个年轻汉人并不象看起来那么老实,他的话已经深深的刺进了他自己的心里。其实他对于后方还是很担心的,毕竟漠南蒙古各部也不是好相与的,他们自从投靠了清兵以后,就更加的嚣张,凭借着清兵的支持,逐步的向河西走廊推进,要不是自己部落兵强马壮,而且也承认清朝的宗主地位的话,恐怕他们早就打到青海了。如果他们真的得到了自己兵败陕西的消息的话,也许他们马上就会领兵打进青海,那样一来的话,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地盘就要丢了,即使蒙古诸部不会来的话,那么乌斯藏的那些喇嘛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们也许会起兵造反,如果他们依靠着乌斯藏活佛的威信真的联合起来的话,就凭自己的那几个没有什么斗争经验的儿子,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对手。
    想到这里,固始汗觉得自己背上的汗冒了出来,并顺着脊梁往下流,而且他的脸色也开始发生了变化。
    他的表情变化没有逃过莫不计的眼睛,他咳嗽了一声,随后便望向林清华。
    林清华知道固始汗被自己的撒手锏击中了,心中一乐,随即又接着说道:“我知道你经营这个地盘不容易,知道你与其他蒙古部落的矛盾,也知道你与准噶尔部的恩怨,如果你肯投降我的话,那么我会支持你打回额敏河,重新夺回你的水草丰美的领地。”
    固始汗心中一动,他望着林清华,问道:“你……你怎么知道我是被准噶尔部逼走的?”
    林清华仰天大笑几声,随后大声说道:“这个实在是太容易了!我的探子布满各地,我不仅知道你们部落是被准噶尔部逼走的,而且还知道你征服青海的详细经过。我还要告诉你一个秘密,那就是这次给你带路的这三个汉人商人实际上就是我派去的奸细,他们就是要把你引进我的包围圈中。怎么样?你现在总算知道我的厉害了吧?哈哈哈!”林清华得意的笑了半天,他忽然觉得自己以前学到的历史知识总算是没有白费,起码可以用来恐吓一下这个时代的古人。
    那名担任翻译的商人听到林清华这样说,立刻吓的心惊胆战,他看了看林清华,却忽然发现林清华正瞪着自己,当即又低下头去,心里已暗自打定主意,等回去以后,立刻搬到江南去住,再也不到北方来了。
    此时的固始汗已经是汗流全身了,他紧张的捏了捏拳头,回头看了看自己的三个儿子。
    他的儿子们也与他一样,已经完全震惊了,他们全都愣愣的互相观望,却没有一个人说话。
    林清华知道自己的恐吓政策已经奏效,于是故意叹了口气,说道:“看起来你是不肯向我投降了,好吧,我也就不勉强了。来人啦!将他们全部押到俘虏营去,跟他们的部下关在一起,等天一亮,全军出击,将困守山谷的蒙古骑兵全部歼灭!到时候就把他们四个人押到山坡上去,让他们亲眼见识一下镇虏军突击的强大威力!”
    “等等!”已经被几名身强力壮的卫兵围住的固始汗突然发一声喊,他向林清华喊道:“请你先让你的士兵退下,有话好商量。”
    此时,固始汗的语气已经不再那么傲慢了,其中甚至还可以听出一丝恐惧。
    林清华笑眯眯的看着固始汗那张苍白的脸,问道:“怎么?你改变主意了?”
    固始汗垂头丧气的说道:“咱们可以慢慢商量,你提的那些条件最好还是做一些改变,否则的话,我确实不能答应。”
    “哦?改变什么?”林清华故意问道。
    “其它的都好说,只有第二条我无法接受。”固始汗用手抹了抹额头上的汗,口中喃喃道。
    “第二条?是什么?”林清华明知故问。
    固始汗压下心中的火气,尽量心平气和的说道:“就是那个承认你为全蒙古大汗的那个条件。假如我真的同意这一条的话,恐怕我就再也没有脸面在蒙古人中呆下去了,恐怕全蒙古的部落都会集合起来打我,那样一来,即使我答应向你投降,但你也得不到任何好处,所以,还是将这一条去掉吧!”
    林清华微笑道:“改是可以改,但却不能去掉!”
    “什么?”听到林清华这样说,固始汗额头上的青筋根根绽出,“你这不是将我向死路上逼吗?”
    林清华摇了摇头,说道:“多一个朋友要比少一个朋友好,我当然是不会眼睁睁看着你死去的。这个条件可以改,我们可以将其改为秘密条件。”
    “秘密条件?什么意思?”固始汗显然不能明白林清华想干什么。
    林清华说道:“这个秘密条件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商议的这个条件,不与那些其它的条件写在同一张纸上,而是另外再写一张纸,我们双方互相保密,你不说,我也不说。但是,假如你违背了我们的盟誓,不再向我称臣的话,那么我就将其公布出来,让草原上所有的蒙古部落都知道,你曾经尊我为全蒙古的大汗,那样一来,你恐怕真的无法在草原上呆下去了!”
    “你……你……你们汉人真是狡诈!卑鄙!无耻!”固始汗几乎把他所能想到的所有骂人的话都说了出来,说到最后,居然还蹦出几句汉语,虽然字不正,腔不圆,但林清华还是听得懂,他现在终于相信固始汗确实懂一点儿汉语了。
    静静的等待固始汗骂完,林清华方才说道:“就请你说个明白话吧,同意还是不同意?”他将右手高高举起,随后说道:“我的耐心是很有限的,请不要让我等待,我数到十,假如你还不同意的话,那么我就命令士兵们将你们拖下去,并且再也不听你说的任何话了,你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待那商人将话翻译完毕,林清华便开始数数,“一……二……三……四……五……六……七……”
    固始汗吓了一跳,他没有想到那年轻的汉人居然这么快就数到了七,当即马上喊道:“好了,好了!别数了,我同意,我同意!”
    林清华高兴的放下右手,随即命莫不计重新写盟誓书,一式两份,并让固始汗在上面签字画押。
    但是固始汗却并不认得汉字,他正想问话,但刚一抬头,就又看见林清华准备将右手举起,于是只好一咬牙,用手沾上印泥,在那盟誓书上画了押。
    林清华接过盟誓书,高兴的说道:“这才象话嘛!汉人有句俗话,叫做‘不打不相识’,我们现在已经是朋友了,以后大家就不必客气,我需要的战马你要快些给我送来,当然了,那个互市用的西宁榷场我也会尽快帮你弄好的。以后若是需要帮忙,只管说一声,我可以给你送些枪去,有了我的这些枪,相信其他的蒙古部落不是你的对手。”他将另一份盟誓书递给固始汗,并说道:“拿好了,千万别弄丢了。另外,我将派五千名士兵送你回去,你要供他们吃喝,还要给他们帐篷居住,而且至少要从你的众多儿子中挑出三个送来,我将请最好的老师教他们。”
    看着卫兵们将那垂头丧气的固始汗等人拥出帐篷,莫不计击掌道:“公爷果然厉害!居然就这么几句话就把这个蛮子给唬住了。刚才公爷说的‘后面的安排’,是否就是这以夷治夷之策?若真如此,那么可省了咱们很多事。塞北草原的部落一向是我中原大患,一旦中原兵事不振,他们就会南下洗劫,所以中原朝廷不得不费九牛二虎之力防御北方,而这样一来,不仅使得百姓赋役繁重,而且还使得朝廷无暇顾及他处,当年若非漠南蒙古投降了满洲鞑子,恐怕满洲鞑子也不会那么轻易的占领辽东。”
    林清华说道:“能够以夷治夷最好,那样就能省下我们的力量。不过,这和硕特部若是真的强大的话,他们也不会被那准噶尔部逼到这里来,所以我们还是不能将希望全部都寄托在这上面。我只是希望和硕特部能够替我们守住青海和乌斯藏地区,这样以来,我们就可全力经营中原,而无需顾忌西北的边患。”
    莫不计沉思片刻,又说道:“但是如果和硕特部得到了咱们送给他的火器,那万一他们又食言,向中原进攻,那可怎么办?”
    林清华笑道:“放心好了,我自有计较,只要我牢牢的控制住弹药,那么就不怕他们反我,而且对付这样的草原游牧部落,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堡垒战术。”
    “堡垒战术?”莫不计很奇怪,“为何不用骑兵呢?”
    林清华说道:“骑兵的训练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奏效的,没有个三五年的工夫,恐怕很难得到一支强大的骑兵。所以,在这段时间里,只能用堡垒战术控制住草原部落。我打算在西宁建一个大堡垒,并在此屯兵一至三万,而且我还想在河西走廊地带再修一个同样的堡垒,这样一来,整个河西将完全被我控制住。”
    莫不计说道:“不过,这样修的话,恐怕需要大批的人力,而且所需金钱恐怕也不少。”
    林清华说道:“如今川北已经平定,那些兵可以调过来,我打算让马乾负责这两座堡垒。”
    莫不计点头道:“恐怕也只能这样了!”他话锋一转,问道:“如今这里的战事已了,固始汗也已向我军称臣,不知公爷下一步准备做什么?”
    林清华说道:“回西安,我打算将陕西的政务也好好的安排一下,虽然桂王没有将陕西封给我,但我已无需看他的脸色行事。”
第三十三节 经略陕西
    落日的余辉洒在西安城那古老而高大的城墙之上,城墙上那坑坑洼洼的墙砖,还有那斑驳的夕阳,无不向人诉说着西安那沧桑的历史。
    自从西汉定都长安以后,长安就成为了中国的政治中心,并且也是整个国家经济运行的中枢,所有的资源、人力全部向着这里移动,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长安成为整个中国无可争议的中心城市。虽然在东汉、三国,南北朝时代,长安似乎被人遗忘,但在随后到来的盛唐时代,长安再次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并以其海纳百川的广阔胸怀成为融会东西文化的大熔炉。
    不过,由于安史之乱的爆发,长安衰落下去,再加上江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长安最终一蹶不振,此后的朝代再也没有在这里建都,这里已经渐渐成为了一座毫不引人注目的西陲边城。
    明朝末年的大动乱更加剧了西安的衰落,明军与李自成大顺军的争夺,大顺军与清兵的拉锯,使得这里残破不堪,而当李自成撤离西安时,他放的一把大火更是让西安城再不复往日的辉煌。
    当林清华派来的镇虏军最终协助陕西忠明武装拿下被清兵占领的西安城后,整个城内已经找不到一处完整的房屋,而那李自成花了很大力气修建的大顺行宫更是成为了一片名副其实的废墟。
    这种窘迫的状态迫使陕西的官员们不得不在军帐之内办公,就连堂堂大明楚国公林清华也不得不住在帐篷里。
    与往日不同,今天的中军大帐中坐满了人,而且他们的面前都摆放着各种食物与酒,很显然,一场盛大的宴会正在这里进行。
    与成都大西行宫中召开的那场宴会一样,今天宴会的主角仍然是林清华,而那些被请来的宾客则换成了明朝的陕西官员。
    其实与其说是明朝的官员,不如说是自封的官员更合适,因为连年的拉锯战已经使得以前的官僚机构无法正常运转,而且以前明朝任命的官员不是死在战乱之中,就是逃得无影无踪,因而现在的陕西官员全部都是拥兵自重的武将自封的,谁的兵多,谁的官儿就大,谁的军队战斗力强悍,谁的官位就更稳固,以此推论,现在的整个陕西,官儿最大,官位最稳固的人自然非大明楚国公林清华莫属。
    林清华此次一共从四川带来三万镇虏军,若是再加上陕西留守的一万余镇虏军部队的话,那么现在的陕西一省就有四万多镇虏军。虽然兵力不算多,但是其战斗力却居全陕西军队之冠,而且由于林清华有着大明楚国公的头衔,再加上镇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