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儿,厂里出事了?”回到县医院,吴雯让张花花拎着饭菜先上楼了,她和赵东升跟在后面,低声问道。
“凝凝上午被调查组的人带去了,现在还没有回来。”赵东升小声向吴雯说道,“我要将凝凝救出来,你能不能帮我一下。”
“怎么帮?”吴雯想都没想,径直点了点头。
“调查组之所以会把凝凝带去,那是因为他们认为凝凝是我的女朋友,企图逼我回去,我要让他们知道,凝凝在我的心里并不重要。”赵东升边走边向吴雯说道,“下午你开车带建军和媛媛回去,我去南方,理由是看看那里电器产品的市场。”
“头儿,你一个人去的话恐怕达不到效果,我和你一起去吧。”吴雯闻言,立刻明白了赵东升意图,于是微笑着说道。
她很清楚,赵东升是想以此来制造“畏罪潜逃”的假象,火上浇油,来激化那一百五十万所带来的各种矛盾,这样的话古连成就能出手了。
赵东升去南方固然能达成“畏罪潜逃”的目的,可是却丝毫不能减轻秦雨凝的压力,在调查组和外人的眼里她依然是赵东升的女友,恐怕不会放了她的,说不定还会施加更大的心理压力。
可如果吴雯和赵东升在一起的话,那么结果就不一样了,在人们看来吴雯就成为了赵东升的女人,那么秦雨凝对调查组来说自然也就没了价值,赵东升带吴雯走的话,很显然吴雯对他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这样一来的话,更能使得人们相信赵东升“畏罪潜逃”了。
“不行!”赵东升不假思索地就拒绝了吴雯的提议,他当然知道吴雯的办法是救秦雨凝的最佳途径,可是他怎么能做这种自私的事情来呢,一旦让人们得知吴雯和他一起“潜逃”了的话,那么吴雯的名声可就要全毁了,要知道这可是八十年代,生活作风问题可是社会上口诛笔伐的焦点,足以逼得一个女人自杀。
“头儿,行大事者不拘小节,只要对厂子好,咱们何必在意一些无谓的闲言碎语,况且只好事情真相大白后,自然也就还了咱们一个公道。”吴雯间赵东升坚决地否定了自己的主意,嘴角不由得闪过一丝开心的笑意,不以为意地说道。
“谢谢你!”赵东升见吴雯眼神坚毅,知道她已经下定了决心,于是沉吟了一下后,冲着吴雯微微一笑,伸手按在了吴雯的肩头,他知道吴雯这样做将会付出很多,别人肯定会认为她和自己之间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虽然他有很多感谢的话要对吴雯说,不过出口后就成了简单的三个字。
“不客气!”吴雯闻言冲着赵东升嫣然一笑,她很高兴自己能帮上赵东升,不致于在这种危急的关头成为一名看客。
第九十一章 副业
赵东升来到病房的时候,病房外的走廊上聚着不少人,争相在那里看着汪媛媛手里抱着的婴儿,王建军在一旁与人说笑着。
原来,张家在村里的亲属坐着拖拉机来医院里看望王娟,王建军和汪媛媛于是就顺道赶了过来。
王娟此时已经醒来,虽然很虚弱,但整体情况还是不错,护士长正在病房里给她的伤口换药。
“赵厂长,这孩子的命是你救的,你给孩子起个名字吧。”正在与人说着话的杨素芬看见了赵东升,笑着迎了上来,如今王娟度过了危险期,她终于可以放下心里的一块大石头。
“这种事情还是孩子的爸爸来吧,我要是做了就属于越俎代庖了。”赵东升闻言,笑着婉拒了,他知道杨素芬很感激他,这已经足够了,他并不想以恩人的姿态自居。
虽然杨素芬不知道什么是“越俎代庖”,不过她看出来赵东升没有给孩子取名字的意思,于是也没有坚持,高高兴兴地从张花花手里接过打包的饭菜吃饭去了。
赵东升向王建军招了招手,王建军就走了过来,跟着他到了走廊拐角一个僻静的地方,将他和吴雯要去南方的事情告诉了王建军,同时也告诉了他调查组的事情。
“我需要做什么?”王建军得知消息后大吃了一惊,不过很快就冷静了下来,虽然他不清楚李建功这次带着那一百五十万去哪个厂家购买原料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赵东升将那一百五十万用在了购买原料上,因此并不感到惊慌,低声问道。
“本来想带你和媛媛出来散散心的,不想却出了这么个意外。”赵东升有些歉意地望着王建军,沉声嘱咐,“等下你和媛媛跟我和吴雯一起去石门市火车站,送我们上火车,然后回市里,将我们出来后发生的事情,尤其是我和吴雯乘坐的火车列次,都告诉调查组的人,以及那些前来打探消息的人。”
“你放心,我会办好这件事情的。”王建军闻言,冲着赵东升点了点头,他清楚赵东升事先不将调查组的事情告诉他是为了他和汪媛媛好,更清楚自己回去的任务是将赵东升和吴雯去南方的消息散布出去。
自从进入了电器厂,尤其是担任后勤部主任后,王建军在家人耳提面命和赵东升的耳濡目染下,心性受到了很大磨练,再也不是赵东升去年第一次见面时的那个愣头青了,做起事情来稳重多了。
赵东升笑了笑,伸手拍了拍王建军的手臂,他是自己最信任的兄弟。
进病房见了王娟一面后,赵东升就以回厂里为由向杨素芬等人告别,领着吴雯和王建军、汪媛媛离开了医院。
至于替王娟交的那两千块钱住院费用,赵东升向杨素芬表示什么时候手头宽裕了什么时候再还。
“真是一个好人呀!”医院门口,望着驶离的吉普车,杨素芬感慨地向身旁的张花花说道。
张花花咬了咬嘴唇,双目流露出复杂的神色,眼前不由得浮现出赵东升昨晚与中年女医生的那番对话,她很惊讶像赵东升这种有身份和地位的人会为了救嫂子而签下了那份手术同意书。
赵东升的工作证和签署的手术同意书已经拿了回来,这种违反法规的东西赵东升无论如何也不会留下的,保不准以后会成为别人对付他的证据,张家的人已经重新签了一份手术同意书补上。
县城距离石门市一百多公里,走省道的话不到两个小时就到了,赵东升去火车站买了两张晚上八点半去岭南省省城南海市的火车票和两张站台票,然后就开着车在石门市闲逛起来。
由于赵东升所乘坐的列车是过路车,石门市火车站只有几张卧铺票,早就卖了出去,所以赵东升只买到站票。
黄州市是河东省除了省城东平市以外最大的城市,石门市跟黄州相比就要逊色许多,无论是面积、人口和经济都要比黄州差上一截,尤其是经济上,工业产值只有黄州市的三分之一。
“看来这个厂子有不少年头了。”赵东升在市区里逛了逛后,将吉普车停在了石门市纺织厂对面的道路上,望着纺织厂老旧的厂门的说道。
“它是咱们河东省最大的纺织厂,有着三十多年的历史,是石门唯一的一个副厅级企业,职工三四千名,我去年五一随市歌舞团到省里演出,遇见了石门歌舞团的人,其中有一个跳舞跳得不错的女孩就是纺织厂子弟,它在石门市的地位就像机械厂在黄州市的地位。”坐在后座的吴雯闻言,向赵东升说道。
“不出六年,它肯定会被咱们电器厂兼并,成为咱们厂的地盘。”赵东升点了点头,再度望向了纺织厂,微笑着说道,显得胸有成竹。
吴雯的双目不由得流露出惊讶的神色,她可是听纺织厂那个跳舞的女孩说了,像黄州机械厂一样,在石门市市政府的支持下,石门纺织厂前年获得了五百万财政拨款,又从银贷款了五百万,从国外引进了一批先进设备,生产的产品销量很好,不存在被兼并的前提。
而且,先不说电器厂届时有没有兼并纺织厂的能力,单单从级别上讲就存在非常大的困难,电器厂只是一个正科级的企业,了不得今年巴黎的展销会后升为正处级,可纺织厂是一个副厅级的企业。
在同一个省里,低级别的国企根本就没资格兼并高级别的国企,而且还是兼并一个副厅级的企业,这是一个程序的问题,如果换在不同的省份话还有操作的可能性。
“头儿,咱们电器厂要它做什么?”王建军想的则是另外一个问题,纺织厂和电器厂可是八杆子也打不着呀,不由得狐疑地问道。
“衣、食、住、行是人们的基本生活组成部分,人们可以不买咱们厂的录音机,但是却不能缺少了它们,这可是一块非常大的蛋糕,咱们厂当然不能放过这个机会,肯定要咬上一口,将其作为咱们厂的副业来发展。”赵东升笑着向王建军解释着,他准备将电器厂打造成为一个以工业为主,兼顾其他副业的综合性集团。
这是赵东升对电器厂未来十年的规划,他只对张海山提及过,还是第一次告诉吴雯和王建军、汪媛媛。
赵东升的十年规划太庞大了,黄州市肯定无法满足他的要求,因此他的目光就投到了河东省境内的其他地市,对其他地市的优势产业进行了了解,其中就由石门市纺织厂。
石门市纺织厂不仅地方够大,而且有很多娴熟的工人,如果将来调整一下产业结构,可以建成一个集纺织和制衣于一体的产业基地,进行多元化的经营管理。
更为关键的是,河东省位于平原,是棉花的重要产地之一,发展纺织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虽然石门纺织厂由于引进了新设备,现在看起来发展得不错,不过这只是暂时缓解了纺织厂所面临的矛盾,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八十年代末,伴随着外资的大量流入,南方沿海省份的纺织业迅速崛起,内陆省份的纺织业将受到严重打压。
在赵东升看来,石门纺织厂要想在国内纺织业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光买一批设备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管理层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体制要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否则的话始终无法走出发展的困境。
据赵东升所知,石门纺织厂的领导层应该都是本地的领导,思想层面都停留在七八十年代的水平,在加上落后的管理体制,根本就无法跟上市场发展的趋势,也就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不出六年,迟早会被市场所淘汰,面临着破产改制的结局。
“头儿,这么大的厂子,他们市里绝对不会轻易放弃的。”王建军被赵东升的规划震住了,他没有想到赵东升的目标竟然如此得宏大,于是开口提醒着赵东升,这块肥肉可不好吃进嘴里呀。
再怎么说纺织厂也是石门市的明星企业,是石门市的脸面,即使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市里也肯定不想轻易撒手的,即使撒手了也绝对会提出许多苛刻的条件来。
“车到山前必有路!”赵东升微微一笑,意味深长地向王建军说道,他心中早已经有了对策,届时将逼得石门市市政府乖乖就范。
吴雯和王建军、汪媛媛不由得对视了一眼,感觉到赵东升好像已经胜券在握。
石门和黄州一样,都位于国内横贯南北的铁路主干线上,这使得两地的铁路运输非常发达。
虽然是晚上八点半的火车,不过直到九点半列车才进站,像这种晚点的现象在这个时代是非常普遍的,旅客们也不会向二三十年后那样抱怨,毕竟条件有限嘛,大家都能理解这个事情。
因为运力不足,再加上已经到了春运的时间,因此石门市火车站里黑压压聚满了旅客,每当有列车到站的时候,都会有潮水般的旅客通过检票台后拎着行李,蜂拥着向站台飞奔而去,希望能上车抢个好位子。
赵东升早已经对这种场面习以为常,他上大学的时候经常在春运高峰挤火车,吴雯和王建军、汪媛媛则是大开眼界,三人都是第一次乘坐火车,从没有想到会遇见这么多的人。
赵东升对这种情况早已经有了应对的办法,特意买了两个小马扎,这样上车以后就能坐了。
等火车站的工作人员拿着大喇叭喊赵东升所乘坐车次列车的旅客们进站后,赵东升就护着身前的吴雯,跟着人潮往检票口走。
由于实在是太挤了,赵东升就没让王建军和汪媛媛送进站,两人将在石门市住一夜,第二天上午再回黄州。
王建军和汪媛媛于是站在人群后面,目送赵东升和吴雯进了检票口。
赵东升的手里拿着两个长方形的小硬纸板,上面印着车次和时间,这就是第一代火车票――硬板式火车票,直到九十年代后期火车站使用计算机售票后,才出现软纸式火车票。
过了检票口后,赵东升和吴雯向王建军、汪媛媛招了招手,快步走向了站台,正式开启了自己的“潜逃之旅”。
第九十二章 历史性的偶遇
出了火车站候车大厅,吴雯不由得怔在了那里,一列绿皮列车停在站台旁,站台上聚满了上车的人,吵吵嚷嚷地围在每一个车厢的入口处。
尤其令吴雯感到震惊的是,列车的车厢里已经有不少旅客,这要是挤上去的话,岂不是要成了沙丁鱼罐头了。
“跟我来。”赵东升瞅了一眼站台上的人群后,一拉吴雯的手,向卧铺车厢的方向小跑着过去。
卧铺车厢在列车的前半部,由于这一站只有买了卧铺票的人都在一个车厢,而因此只有一个车厢开了门,一名穿着制服的中年女乘务员站在门口处,仔细查看着上车旅客的车票。
有几个拿着硬座票的人想从这个车厢上去,然后再去硬座车厢,可惜被中年女乘务员拒绝了,只好郁闷地又跑向了硬座车厢。
赵东升赶到的时候,那名中年女乘务员正准备上车关门。
“等等,大姐,还有我们。”赵东升见状,连忙开口喊了一声。
中年女乘务员闻言,不由得停下了脚步,狐疑地望向了赵东升,她记得买了卧铺车厢的旅客已经上完了。
“大姐。”赵东升跑上前,笑着将那两张硬座车票和一张百元大钞递了过去。
“上来吧。”中年女乘务员望着手里的百元大钞怔了一下,随后反应了过来,身子一侧,让开了一条路让赵东升和吴雯上车,要知道她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一百块左右。
“谢谢大姐。”赵东升笑着冲中年女乘务员点了一下头,和吴雯上了车。
中年女乘务员关上车厢门后将赵东升和吴雯领到了乘务员室,让两人先坐这里,明天早上估计五点多隔壁车厢将有两个旅客下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