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好事来了】
啊?”赵长风摸了摸脑袋,实在想不出谢富海能送他T7于是就试探着说道:“您还给我带东西了?不会是你们琼海的什么特产吧?”
何承明也把脑袋凑了过来,好奇地说道:“老谢,你给长风老弟准备了什么礼物?让我也开开眼。”
谢富海笑吟吟地打开手包,取出一份东西递到赵长风手里
赵长风接过来一看,是一本《粤东工作研究》,他不由得一愣工作研究》在粤东的地位跟《内参》在华夏国的地位一般,需要一定级别的领导干部才能看的,就粤东省而言东工作研究》的地位仅次于《内参》。
在华夏国什么都讲究档次,官场尤其如此。比如专车就专车的档次,什么级别的领导配什么级别的车,都有规定;住房也有档次,什么行政级别,住多大面积的房子;配备的秘书也有档次,什么级别的领导才能配备专职秘书;出差乘坐交通工具也有档次,以前是乘坐火车,以硬卧软卧为档次区分。后来都是在天上飞来飞去,那么就成经济舱和头等舱的区分了;依此类推,这内部刊物也就有了档次。
那么内部刊物的档次是怎么区分的呢?主要就是一个下发范围。一般的报纸和杂志,都是发行量越大发行范围越广越好。但是内部刊物则不是,是下发的范围越窄越好,越显得上档次,越显得够级别。
官场上向来就是越神秘的东西越高级,越是不知道不了解的东西越是向往,如果一件东西大家都知道了,那还高级个屁?内部刊物就深得此中三味。
比如《内参》,下发的范围限制在副部级以上领导,低于这个级别的领导是看不到的。而现在谢富海交给赵长风这本《粤东工作研究》,在东省的下发范围则是在副厅级以上领导,像赵长风这样的正处级干部是看不到的。
但是华夏国的官场上还有一个现象,那就是例外。就是所谓的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很多东西虽然早就规定了,但是总能找到变通的办法。就好比专车,按照规定,很多干部的级别根本不够,但是照样配备了专车。而超标配备专车更是一种常见现象。又比如规定了什么级别的领导能够配备秘书,但是下面照样有所变通,配备的不叫秘书,叫助手,叫通信员之,只要名称上不叫秘书就可以;再比如,这个出差,级别规定不能坐软卧,但是却没有规定不能乘坐飞机,而飞机票的价格,却要比软卧高上去多……
再回到这内部刊物上来,虽然规定了某些级别的领导才能看,但是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就好比现在。谢富海就把只有地厅级以上干部才能看的《粤东工作研究》交到了赵长风手里。
“秘书长,这是……”赵长风看着手中这本薄薄的内部刊物,有点拿不准谢富海的意思,这份刊物就是礼物?
“打开看看。打开看看!”谢富海兴致勃勃地说道。
赵长风打开一看。顿时激动起来东工作研究》地目录上第一篇竟然是他署名地文章《粤海县推行财政制度改革地实践与思考》。这篇文章是在他授意下鲍晓飞写出来地。没有想到《粤东工作研究》竟然录用了。而且还排在第一篇上。
不是官场圈子里地人很难理解为什么《粤东工作研究》刊登了赵长风一篇文章他就这么激动。要知道。《粤东工作研究》可相当于粤东省地内参。上面发表地文章不光是全粤东省地厅级以上干部能够看到。更重要地是。粤东省地领导每个人案头上都会放上一份。而省领导了解本省地情况。也多是通过《粤东工作研究》这种内部刊物去了解。如果自己地文章上了《粤东工作研究》。也就是等于说是在省领导面前露脸了。
正因为《粤东工作研究》这种内部刊物如此重要。所以下面地人才会千方百计想尽各种办法。走各种路子。为地就是能够让《粤东工作研究》这种内刊上能出现一篇对自己地区或者部门有利地文章。如果是自己亲自署名地文章。那更是最妙不过了。也正因为如此。编制《粤东工作研究》这种内刊地单位也成了各地区各部门重点攻关地对象。目地不过就是为了发一篇文章。但是东省有二十多个地级市。再加上省直机关省直属企事业单位。有一两百个。内刊一期也不过就能安排那么几篇。如何能排地过来?这地厅级都排不过来。更不要说下面地县区了。如果能够有一篇文章上了《粤东工作研究》这种内部刊物。那简直就是天大地惊喜。这个县区地一把手走到哪里都会高昂着头。接受别人艳羡地目光。
正因为如此。所以赵长风安排鲍晓飞写这篇文章地时候。并没有奢望在《粤东工作研究》这么级别地内部刊物上发表。他只是让鲍晓飞送到海州市政研室。看看能不能在《海州要情》上发表。作为粤海县公共财政制度改革地发起人。赵长风内心中还是有个心愿。希望能够把这种利国利民地财政制度能够逐渐推广开来。他也希望能够通过这篇文章引起其他县区地领导注意。来探讨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制度改革地措施。
但是。这篇文章最后怎么会在《粤东工作研究》上发表了呢?
赵长风抬头看见谢富海似笑非笑,就一下子明白了,这肯定要归功于谢富海。《东工作研究》是由省委办公厅政策研究室和省政府办公厅政策研究室联合发行的。谢富海作为省政府秘书长,正好是省政府办公厅政策研究室领导。
“秘书长让我怎么感谢您才好!”赵长风激动地说道。
“呵呵,长风,你看个目录就激动成这样?你往后翻,看看正文。”谢富海笑眯眯地说道。
看正文?赵长风连忙往后翻了一页,去看正文。他这一看,不由得更是惊喜:么会是这样!”
第二更送到。
明天老夏三更。
【第133章 杜老板的垂青】
来赵长风翻到第一页之后,先注意的不是他的文章)E章旁那遒劲有力的批示:如何加强和完善新形势下的财政制度建设,一直摆在各级领导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海县以会计委派制为突破口,从转变财政职能入手,分三个阶段、从六个方面进行了财政综合改革,有效地加强了财政预算和支出管理,强化了会计核算和财务监督,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从源头上遏制了**,改进了政府工作作风,从而为我省公共财政制度改革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我认为粤海县领导班子这种敢于探索、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很值得其他地方的领导同志学习和借鉴!落款是:杜红军、二月九日。
赵长风心潮澎湃,有点不敢相信:“这是杜书记亲自做了批示?”
“不是大老板又是哪个?”谢富海笑眯眯地拍了拍赵长风的肩膀:“长风老弟,你真是好福气啊。连我都没有想到,杜书记看了你的文章,能这么快地做出批示。”
“让我也看看。”何承明在一旁心痒痒,劈手夺过了赵长风手中的《东工作研究》,他虽然已经是省公安厅常务副厅长,正厅级干部,但是还从来没有享受过省委书记亲自在他文章上批示的待遇。
三承明飞快地读了一遍,然后竟然一个一个字的数了起来,数完之后,他重重地拍了赵长风大腿一下,一脸羡慕地嚷嚷道:“长风老弟,真的是了不得啊。连标点符号在内,竟然足足有二百一十个字,都快赶上一篇短文了!”
省委书记的一篇批示,竟然能够让堂堂的正厅级领导羡慕?其实这并不奇怪,主要是与省委书记杜红军的做派有关。
在官场上混的人都清楚,每个领导都有着不同的处理事情的风格。有些领导言行举止后面都隐藏着很深的意思,一般不会轻易表态或去做什么;有些领导却是大老粗风格,做事随心所欲,张口就是指示,提笔就是批示。那指示和批示多得自己都会忘记了。
就拿批示部下的文章来说,有些领导在文章上批示了大块的文字,并不代表这个领导喜欢你或喜欢你的文章。有可能是这个领导一时心血来潮,提起笔刷刷刷地写上一大段话,过后就忘记了。也有可能是这个领导有很强的表现欲,喜欢体现自己的权威,见到什么东西都想表一下感想,做一番指示,所以见到了你的文章,就刷刷刷地给你做上一番批示。这个批示的作用仅仅是体现他的权威,证明领导的价值,并不是对你个人或文章的肯定。所以这些领导的批示就满天飞,很让一些没有经验的政坛菜鸟狂激动一番,以为某领导对自己青眼有加,准备提拔自己了。但是实际上却是狗咬尿泡瞎喜欢,领导根本没有那方面的意思,甚至不会记得曾经给你的文章做过批示。
而有些领导则不同,他是轻易不会为谁的文章做批示的,那怕是这个文章韩愈再世,柳宗元重生写出来的,领导也会视而不见。一旦他喜欢你了,准备提拔重用你了,即使你的文章还没有小学生的作文写的通顺,领导也会给你郑重其事地做上一段批示。这个批示其实是传达一个信号,领导准备提拔重用你了,至少是已经开始注意你,准备培养你了,要不他绝对不会浪费这个笔墨。
在华夏国官场,帽子都是上级领导给的,当不当官全看上级领导的意思,所以才有对上级领导负责,或说得更冠冕堂皇的话,对组织上负责。至于下面的干部群众,因为决定不了自己的官帽,所以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华夏国官场上有一门很重要的学问,就是揣摩上级领导,只有把上级领导的习惯好恶都揣摩透了,才能够在工作中有的放矢,投领导所好,只要处处能讨领导的欢心,想不被领导提拔也难。
何承明是厅级干部,又在粤东政坛打拼了这么多年,自然对省委书记杜红军的领导风格非常熟悉。何承明当然清楚,省委这位大老板可是惜字如金,轻易不给人做批示的,但是一旦做出了批示,则一味着这个干部进入了杜老板的法眼,成为杜老板的关注对象。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只要你稍微会表现一点,都会被安排到一个不错的位置上。
何承明记得非常清楚。他地顶头上司。省政法委书记、公安厅王越岭厅长原来在省公安厅副厅长中排在第四位。就是因为在春节打击两抢地专项活动中有突出表现
板批示了十二个字。接下来就像是坐了火箭。越过排)E个副厅长。直升为省公安厅厅长。然后又进了省委常委。兼任了省政法委书记。现在杜红军竟然给赵长风批示了二百一十个字。那么对赵长风地提拔重用也就指日可待了。
“秘书长让我怎么感谢您才好!”赵长风脸色涨红地搓着自己地双手。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地心情。他激动中固然有自己地文章被省委书记杜红军赏识。可能会被提拔重用地因素。但是更多地因为自己在粤海县推行地公共政策改革措施能够获得省委书记地肯定而高兴。
对赵长风来说。背后站着省长赵强和小姨夫Z组部常务副部长齐国贤。仕途上没有什么问题。只是早一步升迁和晚一步升迁地问题。但是在海县地财政制度改革措施能够获得肯定。那在意义上却大为不同。
就小地方面来讲。粤海县地财政制度改革措施被省委书记肯定之后。基本上不可逆转。即使以后赵长风调离粤海县。粤海财政制度想倒退到以前那种模式也不可能。粤海县地财政制度必将深深打上赵长风地烙印;
从大地方面来讲。推行公共财政制度改革。加强了对下面乡镇和部委办局地会计监督和财务监督。改变了部门一把手在财务方面缺乏监督地状况。从源头上遏制了**。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使财政资金更多地为社会、为人民群众服务。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就是赵长风地最高理想名?
而且从杜红军的批示来看,不排除以后在粤东全省推广粤海县财政制度改革经验的可能。如果真的能够实现这个目标,那么赵长风从粤海县一个县起的公共财政革命就可以蔓延到粤东全省,从而使粤东全省范围内杜绝财政资金浪费的情况,使粤东全省老百姓都能够得到实惠。
“长风老弟,感谢什么啊?这都是你自己的功劳啊。初到粤海,就敢下这样的决心,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现在的年轻人中又有几个人能有这样的勇气和魄力?”谢富海感慨地说道:“还有就是你这篇文章本身的文字水平就高。当初政研室拿给我看时,我本来想修改一下,可是看了一下,这文章文采飞扬、观点精辟深刻,我竟然找不到能修改的地方。这样的文章,大老板能不赏识吗?”
何承明在一旁猛拍赵长风的肩膀:“长风老弟还有这么一手绝活,那么下次我有什么文章,就不让我们厅里那几个笔杆子去弄了,交给长风老弟代我润润色。”
“何厅,”赵长风笑了起来,他伸手指着鲍晓飞说道:“这个我怕也弄不来,这篇文章其实是小鲍写的,不过是我署名吧了。”
来是小鲍还是个大秀才啊?那么以后我就找你了。”何承明笑呵呵地说道。
鲍晓飞面红耳赤,慌忙摆手道:“我县财政制度改革是赵书记一手推动的,文章里反映的也都是赵书记的思想,我只是在文字上组织了一下。”
“小鲍挺谦虚的嘛。”谢富海笑着对鲍晓飞说道:“伸出手来我看一看。”
鲍晓飞愣了一下,有点不知所措:书长,哪一只手?”
“右手。”谢富海说道,他很喜欢那篇文章,所以对文章的执笔鲍晓飞也额外高看一眼,要不怎么会有兴趣和鲍晓飞这样正科级干部说这么多话?纵然鲍晓飞是赵长风的秘书。
鲍晓飞不知道谢富海秘书长要干什么,就迟迟疑疑地把右手伸了出来。
谢富海一把抓住鲍晓飞的右手仔细看了看,然后大笑起来,连声说道:“果然,果然啊。长风老弟,你真是找到一个好秘书啊。”
何承明在旁边就有些纳闷,不知道谢富海在搞什么名堂。赵长风和何承明一样纳闷,不过既然谢富海夸赞鲍晓飞,这总是好事。赵长风点了点头,望向鲍晓飞的目光里就有些温煦:“小鲍是不错啊!进步很快,帮我解决了不少问题呢!”说这个话的时候,赵长风就想起了那二十万千瓦夜间用电指标——
第一更送到。第二更十点,第三更1完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