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指了指那件瓷器,“就您这梅瓶,还康熙年的。你看看这釉色,鲜亮的都能照见人,这叫贼光,也就三五年的历史。老东西会有贼光吗?您再提鼻子闻闻,一股子煤气味儿,估计是用煤气炉子烧出来的吧。还有这器型,有点梅瓶的样子,不过也太臃肿了一点,根本没有康熙梅瓶的影子……”
伍子还要往下说,被这人一把拦住,“得得得,你不收就不收,也不要诋毁我的传家宝啊!”
伍子冲这人一乐,“就您这梅瓶,顶多也就三五年的历史,可千万别再说是祖传的了,听起来让人笑话。我们老祖宗可没有用气炉子烧瓷器的手艺。您这个东西,我看就是某个瓷器厂检出来的残次品,八十块我给的价钱都高了,也就值十八。”
“你这小孩不识货,得了,我到别家转转去。”这人脸色微红,抱着梅瓶走出店门。
“您慢走,不送啦。”伍子见对方走出店外,冲楚珊挤一下眼色,那意思我这两下子不白给吧。
旁边一直看热闹的楚珊笑得险些背过气去,“你也太能损人了,不收就不收呗,还把人家的东西贬的一文不值。”楚珊瞪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瞅着伍子,隐隐透出一丝异样。
伍子见王楚珊那种眼神看着自己,下意识把身子挪开,躲开之后马上又开始后悔,我靠,瞧自己这德性,这不是拒绝浪漫吗!心里后悔,话还得答对,“损他,他那样的就该损。就他那破瓷器,真就值十几块钱,还好意思拿出来蒙人。他是看我们店里没大掌柜的,我们俩年纪小好蒙,来骗钱的。”
像这种明目张胆拿着“破烂”骗钱的,在古玩这一行比比皆是。这些骗子打扮成农民的样子,首先给人留下一个老实巴交的印象,然后就编故事,说什么家里有祖传的古董,要么就说在地里刨出来什么古董,把手里的“古董”合理化。趁买家被忽悠住的机会,假东西就这么出手了。被忽悠住的一般都是没什么经验的新手,至于直接去古玩店里忽悠,那就比较少了,开店的掌柜的可没有白痴。
伍子把骗子送走,重新拿起那个长条的盒子,冲楚珊摆摆手,“来,让你见识一下真正的古董。”
楚珊还停留在刚才可笑的骗局之中,见伍子叫她,从藤椅上起来,走到放着长条盒子的柜台边。伍子轻轻把盒子打开,取出一把黄里透青、稍微有些锈迹的宝剑。“瞧瞧,这可是一把盖世宝剑。历史上有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曾经用这把宝剑南征北讨、称霸天下,猜猜他是谁?”
“我不猜,我是学理科的,对历史一窍不通。”楚珊歪着脑袋拒绝了伍子的问题。
伍子稍微有点扫兴,不过看楚珊那洗耳恭听的架势,夸夸其谈的精神头又来了。“越王勾践剑听说过吗?湖北省博物馆珍藏的那把,号称中华第一宝剑。”
楚珊点点头,“略有耳闻,那可是国宝。怎么,你也有一把?”
“对了,也不对。我这把虽然不是越王勾践剑,但是至少能跟它齐名。春秋时期吴越争霸南方,越王勾践的老对头就是吴王夫差,这二位可以说是齐名的两路诸侯。吴越争霸,吴王夫差一开始俘虏了越王勾践,关键时刻没有彻底干掉勾践。勾践侥幸逃生,开始了卧薪尝胆的生活。勾践卧薪尝胆十几年,反间计、美人计并施,不惜动用了中国历史上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这西施可是四大美女中出道最早的一个。十五年后,越王勾践终于灭掉吴王夫差,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吴王夫差、越王勾践,这两位春秋霸主共同演绎了一段荡气回肠、血雨腥风的历史。时光流转到今天,越王勾践剑天下驰名,我这把吴王夫差剑没有理由不成为国宝呀。”伍子一口气把这把宝剑的来龙去脉、生前身后介绍一遍,言谈话语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生怕楚珊体会不到这把剑的价值。
酷热的下午渐渐过去,临近傍晚楚珊提出要回家,伍子要请她吃晚饭,楚珊没有答应,伍子也没有勉强,一直把她送出老街。第二次见面就相处一整天,开局相当顺利,照这么下去,胜利的曙光已经不远。如果对自己没意思,人家断然不会东奔西走陪自己一整天。
伍子心情不错,不光是因为爱情已经敲门,还有今天无意中捡到的那个花觚。回到店里以后他仔细瞧过,是清代民窑的东西不假,而且还是精品,价钱吗,应该在两万到三万之间。无意之间爱情财富双收获,一切来的太突然,他甚至没有丝毫的心理准备。当然伍子的头脑还是清醒的,如今这社会,爱情都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没有物质做后盾,再唯美的爱情也经不住考验。不是如今的女孩们太现实,而是这个世界太残酷,如今这个社会,就业难、通货膨胀、房价高涨……所有压力都毫无保留的压在刚刚创业的年轻人身上,连生存都成问题,爱情又从何谈起。
如今这个社会,爱情往往会附加上这样那样的条件,尤其是女孩,她们恋爱时更需要一种安全感,安全感从哪里来,说到底还是体现在物质上。伍子深深感觉到一种压力,一种生存的压力,连房租都交不起,有资格谈恋爱吗?几次恋爱失败使他如惊弓之鸟,再也不敢太投入,也不敢抱太多幻想,他这个年龄的人,不是不想浪漫,而是不敢浪漫,或者说没有浪漫的资本。童话里王子与灰姑娘的故事浪漫无比,至少男主人公是位王子,有着数不清的财富,也有浪漫的资本。若是王子换成一个普通的农民呢?他跟灰姑娘的故事还会浪漫吗?连童话都不能免俗,还有什么地方能不俗?
第16章:东窗事发
一个青花花觚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更改变不了举步维艰的现状,两万块钱还顶不了富人一顿饭钱。要是那把“吴王夫差剑”能出手就好了,生活将从根本上改变,伍子并不为未来担心,至少他手里握着一个重重的砝码。
回到店里吃过晚饭,夜幕已经完全降临,伍子关好店门躺在床上。满脑袋都是楚珊和花觚的影子,美其实是相通的,同样的词汇几乎可以同时用在青花花觚和楚珊身上:体型端庄、线条流畅、凹凸有致。单论身材,楚珊完全可以用魔鬼般的身材来形容,比国内顶尖的名模也不逊色,只是相貌稍显普通,不过白皙的皮肤和曼妙的身材完全可以弥补这一缺陷。综合起来考虑,楚珊的外表绝不比伍子谈过的任何一个女孩差,而且人家还有一份比较好的工作,在这个小城里绝对是好女不愁嫁。伍子跟楚珊交往,骨子里还是有一些自卑和心虚,他目前的状况,无论如何配不上人家,若不是有一把“吴王夫差剑”做后盾,伍子根本没有与楚珊继续交往的底气。对于一个自尊心很强的男人来说,谈恋爱时女的一方太强势,是他最不希望见到的。
楚珊没有像他希望的那样发来信息,伍子有心发过去一条,想想还是算了,对女人过分主动不是他的性格。伍子是一个很相信缘分的人,命里有时终归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真正的爱情,跟主动与否无关,靠的是心灵上的感应与沟通。他这个想法有些消极,或者说是一种自尊心很强的表现,性格内向的人估计都这样。正是由于他这种性格,以后的日子里与几次爱情的火花都擦肩而过。
接下来的几天有些平淡,楚珊没有再跟伍子见面,只是水清水淡地短信往来。跟那天的“烈日寻宝”相比,现在倒如同是高潮后的低谷,或许人家那天只是偶尔的心血来潮。伍子骚动的心重新平定下来,他和她本来就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一味追求什么结果,只能徒增烦恼。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伍子老早打开店门,今天是周六,老街的大日子,古玩交易最集中的一天。伍子已经打算好,上午开店营业,下午去街上淘宝,两不耽误。九点来钟,街上买卖的人开始增多,伍子拿着鸡毛掸子在货架上来回擦拭,希望有个好收成。
店门一开,几条人影晃进店里,伍子暗中高兴,这么早就有买卖登门,兆头不错啊。扭头看清楚来人的衣着相貌之后,他马上否定了自己的想法,看这几位的打扮,不像是来买东西的。
柜台前站着四个人,三男一女,清一色的浅蓝色制服。女的手里拎着黑色公文包,用不太标准的桃城普通话对伍子说道:“我们是桃城文化局的,有人举报你前一段时间收过一件青铜剑,我们想核实一下情况。请你配合我们工作。”女人说完,从公文包里掏出工作证和一搭红头文件,都是关于文物保护和国家的文物政策方面的。
伍子心里咯噔一下子,坏了,收购吴王夫差剑的消息到底还是走漏出去。谁啊这是,这不是诚心跟爷我过不去吗,满以为可以瞒天过海,神不知鬼不觉把这事搞定,到底还是露馅了。回头一想也难怪,那天那么多人看见自己跟卖主出去,后来这事不了了之,用脚趾头想也能猜出东西教自己给黑了。早知如此,应该把活儿做的再细点。得,现在还不是后悔的时候,眼前这四位怎么应付吧,招还是不招。
伍子的大脑飞速转动,考虑坦白或是抗拒的得失,人家既然找上门来,肯定是得到线索。这时候硬抗下去不明智,还不如主动坦白。心里七上八下,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一张白净的笑脸始终洋溢着热情的笑容,好像对方来不是“找茬”的,而是拿着米面现金来慰问的。
穿制服的女人始终板着脸,任伍子百般赔笑依旧不为所动,一副铁面无私的架势。后面三位男的也一脸严肃,四双眼紧紧盯住伍子浑身上下,好像要用眼神把伍子震慑住。伍子被四双眼盯着,心里有点发虚,今儿耍赖是不成了,还是坦白为上。
当然坦白也分很多种,伍子承认宝剑在自己手上的同时,向四位“制服”同志表明一个事实:自己是春秋吴国名将伍子胥的后代,鉴于夫差对伍子胥痛下杀手,作为老伍家的后人,宝剑有充分的理由保留在伍家人手里。至于得到宝剑的细节,伍子没有说明,只含糊说跟一位老者交换的,当时他也不知道是宝剑,只当一件旧东西收来的。
穿制服的女人这次没有答话,后边一位“男制服”走上来冲伍子摆摆手:“得得得,别瞎掰了,那把剑如果真是吴王夫差剑,没别的说的,我们得收走。看你能主动交代问题,你这把剑具体怎么来的,我们暂时不予追究。”男制服说完话一扬手,事宜伍子赶紧去取东西。
“几位同志,不,领导。我把这把剑交给你们,是不是也算捐献了一件国宝?我保存这把宝剑也不容易,政府能不能给一些补偿?当然如果政府财政有困难,给发张奖状也行。”伍子仗着胆子提出要求。按理说人家不追究他的倒卖文物罪已经够可以了,还要求什么政府给补偿,这就有点贪心了。不过伍子也有苦衷,他收这把宝剑可花了两万多块,白拜捐出去,那不是从他身上割肉吗。他现在可是连房租都交不起。
文物局的四位同志相互看看,那女的说道:“补偿的问题嘛,我们得回去跟局领导汇报,至于奖状嘛,肯定会给。现在就看你捐献国宝的诚意了。”
话说到这份上,再不捐就是抗法,伍子极不情愿地从卧室床底下拿出包装盒,双手递给穿制服的女人。女工作人员脸上总算浮出一丝微笑,“谢谢伍先生的配合,东西我们先带走,鉴定之后会给你一个准确答复。如果宝剑是真的,您捐献国宝的事情肯定会在桃城引起轰动,到时候你出名了,你的店火了,两全其美。”
第17章:东窗事发(二)
女工作人员说完,从公文包里取出几张纸,记下伍子的身份证号和联系方式,姓名、籍贯、年龄、工作单位等一项不落。伍子感觉特别别扭,这就是捐献国宝的待遇?咋跟审犯人差不多。最后文物局的工作人员给伍子留下一张带走宝剑的存根,然后三男一女告辞离开。眼瞅着白蓝相间的公务车驶出老街,伍子的心里说不出啥滋味,失落、惋惜、庆幸、懊恼、无奈……总之挺不爽。
突然发生这么档子事,打乱了伍子今天所有的计划,再也没有心情做生意,更没有心情去街上淘宝。这把宝剑他可是寄予了很大希望,还指望它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呢,这下可好,煮熟的鸭子硬生生从眼皮底下飞走了。而且抢他鸭子的不是某个私人,而是市文物局,借他个胆子也不敢跟政府部门作对,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伍子最痛恨的还是举报他的人,这不吃饱了撑得吗。他敢肯定,举报者就在老街,而且对他不陌生。老街大大小小近百家古玩店,具体是哪一家他也吃不准。这些古玩店的老板,平常一脸笑容和和气气,见面问寒问暖就跟见到亲哥哥似的,实际上背地里没少动暗劲儿,挖墙脚、抢生意的事情屡见不鲜。同行是冤家,老街就这么大,客源有限,竞争自然就激烈。
伍子的小店本来不被那些大老板们放在眼里,他本身年龄也太轻,二十岁多一点就开古玩店当掌柜的,在老街仅此一家。“博古轩”生意清淡自然逃不出那些大老板的法眼,在他们看来这是很正常的事,而且他们还断定,不出三年,博古轩肯定关门。事实上也是这样,伍子已经好几个月交不起房租,房东把他轰出去只是时间问题。伍子,在老街注定只是个插曲。
事情在前几天发生戏剧性转折,一把“吴王夫差剑”的出现彻底打乱了老街原有的秩序。那些店老板都不是白痴,很多双眼睛在暗地里瞄着这把宝剑。只是碍于国家法律,这些老板才没有明目张胆收购,清朝以前的青铜器不准交易,这在古玩街绝算不上什么秘密。如果没有这条法律约束,那天得到这把剑的绝不是伍子。
伍子把持剑的老人领出老街,美其名曰去文物局捐献,这点小伎俩怎么会瞒得过古玩街这些老油条。他们得不到,也绝不可能让别人得到,举报只是早晚的事。伍子年纪轻轻,自然领会不到其中内幕,他只知道举报之人不仗义,但绝想不到举报之人还十分阴险。最不理想的一种结果:举报之人恐怕不止一个,而是几个甚至更多。
伍子的心情郁闷无比,老早关上店门,躺在床上生闷气。美好的前程就这么没了,他围绕着成功转了几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