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轻松。
与这件事相关的人,都陆续接受了这个既成事实,这也让何岚得以安心了。
首先是杨欣原谅了何岚与林振华之间发生的事情,还在暑假的时候把林菲送到美国来和两个小弟弟见了一面。林菲这一代孩子对于父母离异或者一方出轨之类的事情,都是司空见惯的,所以她对于突然冒出来的两个弟弟没有丝毫的敌意,反而为自己从此不再是独生子女而乐不可支。
何海峰夫妇得知女儿和林振华有了孩子这件事情之后,先是恼火万分,既而就转为淡定了,甚至还有了几分欣慰。他们一直都知道,女儿对林振华一片痴心,早已打定了终身不嫁的念头。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有两个孩子陪伴在女儿身边,倒比让她孤身一人度过一生要强得多了,至少算是有了一个家的感觉。
在林欧、林亚没满周岁之前,何海峰夫妇到美国来陪着女儿住了一段时间,帮着照顾两个小外孙。看到女儿一脸幸福的表情,何海峰夫妇也就无话可说了。其间,林振华也到美国去看望过何岚和两个孩子,何海峰把他结结实实臭骂一顿之后,又凑在一起喝起了小酒。林振华终于不好意思再管何海峰叫老何了,只能别别扭扭地改口称他为“爸爸”,何海峰也就别别扭扭地答应了。
何岚休完产假之后,辞去了原来的工作。林振华索性把汉华的北美分公司交给何岚打理,算是给了她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美洲分公司的汉华职员们对于新来的这位何总与林总之间的关系颇有一些怀疑,但也仅限于心里猜一猜而已,老总的家事,不是员工们该去多嘴多舌的。
何岚是名校毕业,颇有才干,加上打理的业务又是林振华的产业,自然更是尽心尽力。在何岚的领导下,汉华的北美分公司业务做得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这一次,何岚到俄勒冈来,是执行汉华集团总部交付给北美分公司的一个新任务,那就是收购当地的风电场,作为汉华风电设备进入北美的跳板。
何岚来到浅山风电场的时候,正值西赛准备来视察的前夕。克里斯托对于西赛的到来,多少还存了一些希望,觉得以美国政府的力量,支持他这一家这么小的风电场,应当是没有问题的。何岚和他打赌说,她认为美国政府不可能给克里斯托提供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因为美国政府自己已经是债务缠身,哪还有闲钱来帮助企业。
西赛的尴尬表现,印证了何岚的预言,也让克里斯托彻底死了心。他知道,自己是不可能等到美国政府所承诺的贷款的,要想收回自己前期的投资,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与中国人合作。
“何女士,你再说说你们的情况吧,你们代表的是哪家公司,还有,你们的收购条件是什么?”克里斯托把何岚及其助手请到自己的办公室,郑重其事地说道。
何岚道:“克里斯托先生,我们是代表美国Lansell新能源技术公司来和你洽谈这个项目的,我们公司是中国汉华重型工业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在纽约州注册的。”
“嗯,这么说,你们是一家中国公司。”克里斯托应道。
何岚笑道:“不,克里斯托先生,我们是一家美国公司,虽然我们的资金是由一家中国公司提供的。”
“当然,我知道你们是在美国注册的。”克里斯托连忙说道,对方的公司属于哪个国家,与他没有任何关系,他所关心的只是自己能够得到什么好处而已。
“那么,你们打算怎么收购我的风电场呢?”克里斯托问道。
何岚道:“我们事先请人评估过,你所拥有的这一片风电场,大约价值800万美元。考虑到你前期已经办好了所有的政府许可,我们愿意追加200万美元,购买这些政府许可文件。也就是说,我们打算总共出资1000万美元,购买你的风电场。”
“为什么我们不能共同开发这个项目呢?”克里斯托问道,“1000万的价格,对于我来说,只是收回了前期的投入而已,而这个项目,我认为它是可能赢利的。”
说实话,如果不是资金困难,克里斯托真的不想放弃这个风电场。俄勒冈的风能资源非常丰富,建设一个风电场,铁定是能够挣钱的。如果能够选择的话,他更愿意找一个合作伙伴,而不是简单地把风电场卖掉。
何岚道:“克里斯托先生,如果你对于经营这个项目有兴趣的话,我们非常愿意在开发完成后,把这个风电场租赁给你。你用发电的收益来偿还租赁价格,期满后,你将获得这个风电场的全部所有权,你看如何。”
“你说什么?”克里斯托惊讶地问道,“难道你们收购我的风电场,不是看中了风电的未来收益吗?”
何岚微微一笑,说道:“我们只对建设风电场感兴趣,至于经营,我不认为我们具备这方面的专长。”
克里斯托看着何岚,百思不得其解,他实在想不出来,为什么会有人只对建设风电场感兴趣,就算是能够在收购与出手之间赚取一些差价,相比建成之后发电的收益,这点差价就不值得关注了。莫非中国人是比西赛总统更关心美国清洁能源发展的活雷锋?
也难怪克里斯托想不通这其中的微妙了,事实上,这是汉华风电设备进入美国市场的迂回战术。
汉华的风电产业从一开始就瞄准了国际市场。凭借在葡萄牙国家电力公司所拥有的股权,汉华的风电设备打入葡萄牙市场,从而取得了进入整个欧洲市场的敲门砖。如今正在葡萄牙海滨优雅地旋转着的那一片海上风机,成为汉华的活广告,吸引着欧洲各国的风电运营商前去参观。继葡萄牙之后,希腊方面也向汉华表达了希望采购风机产品的意愿。
在非洲和南美洲,汉华的产品都有着良好的声誉,汉华的风机要打入这两个地区的市场,也没有太多的障碍。唯一存在的问题,就是这两个洲的经济都不太景气,对于风电的需求有限,只能作为远期市场来开发。
美国市场是汉华看中的一块大肥肉,但在进军美国市场的过程中,汉华遇到了不少麻烦。美国自己就有比较成熟的风电设备制造业,而且美国的电力运营商也对本国产品更加信赖,对来自于中国的产品心存疑虑。汉华的销售人员跑了若干个正在建设的风电场,请他们选用汉华风机,但都遭到了拒绝。
在这种情况下,林振华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利用美国国内资金短缺的机会,收购那些因资金不足而无法开工建设的风电场,然后由汉华提供设备进行建设。等风电场建成投产后,再把这个风电场卖给当地的运营商。这样一来,运营商没有了选择权,只能使用汉华的风机了。
林振华相信,美国运营商在实际使用过汉华风机之后,自然会明白这些风机的品质并不亚于美国风机,而价格方面却有着明显的优势。一来二去,汉华风机就能够在美国市场上站住脚了。
至于克里斯托所看中的风电场运营的收益,汉华并不感兴趣。因为风电入网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中间牵涉到与当地政府、电网运营商的各种纠结,汉华不愿意卷入到这样的琐事中去。俗话说,术业有专攻,汉华擅长的并不是这方面的业务。
关于这一套迂回的战术,何岚自然是不会说给克里斯托听的。
“那么,我们可以在现在就签订未来租赁风电场的协议吗?”克里斯托迫不及待地问道。
“当然可以。”何岚答道,“我们需要8个月的时间来建成这个风电场,装机容量400兆瓦。未来,我们会把建成后的风电场作价4000万美元,以租赁的方式交给你经营。你看这个价位是否合适呢?”
“完全合适。”克里斯托大喜过望,即便是他自己建设,恐怕前前后后也要花费4000万,现在中国人垫着利息把风电场建好,再以4000万的价格租赁给他,实在是太优惠了。
“对了,在我们签订下一个协议之前,有一件事我需要事先向你说明。我们建设这个风电场,将会使用来自于中国的风机,对此,你没什么意见吧?”何岚问道。
“中国风机?”克里斯托有些犹豫了,“何女士,为什么不能使用我们美国的风机呢?”
何岚微微一笑:“克里斯托先生,中国的风机并不比美国的风机质量更差,而价格方面却能够便宜20%以上,售后服务也更为周到。你放心吧,在你租赁我们的风电场期间,风机的非人为损坏,一律都是由厂家提供免费维修的,你没有任何经营上的风险。”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完全没有异议。”克里斯托爽快地答应了。
对于克里斯托来说,使用谁家的风机根本就是无所谓的事情,他所关心的只是风机的质量和售后服务等问题。这些年,中国商品大量进入美国,走到超市里去,满眼看到的都是Made in China的标识,没有哪个美国人会觉得使用中国产品有什么不合适。
把中美竞争挂在嘴边上的,也就是西赛这样的政客而已。而事实上,即便是这些政客自己,手里也握有不少中国上市公司的股票。他们就是这样,一边叫嚣着遏制中国,另一方面又美滋滋地当着中国企业的股东,谁敢相信他们能够代表美国的利益?
克里斯托找来了自己的律师,与何岚带来的律师一起,认真地推敲了有关合同,最终以1000万美元的价格,把浅山风电场卖给了Lansell公司。在合同中,还规定了克里斯托要负责协助Lansell公司完成后续的一些行政审批手续,包括从中国进口风机所需要的进口手续等,这些对于克里斯托这样的美国商人来说,都不是太麻烦的问题了。
签约完成之后,何岚对克里斯托问道:“克里斯托先生,你有没有比较熟悉的其他同行,他们也像你一样面临着一些资金上的暂时困难的?”
“怎么,你们还打算收购更多的风电场吗?”克里斯托惊讶地问道。
何岚微微一笑,说道:“如果条件合适的话,我们并不拒绝再收购几家。”
“卖糕的,你们中国人真是太有钱了。”克里斯托说道,“的确,我认识不少经营风电场的同行,他们和我的情况非常类似,都是无法从银行拿到足够的贷款,现在正处在困境之中。不过,我想他们不一定都愿意把风电场卖掉。”
何岚道:“无所谓。他们如果愿意卖,我们可以全资购买下来。如果他们不愿意卖,我们也非常有兴趣为他们提供一部分贷款,不过,这种贷款是有条件的。”
“你是说……他们必须采购来自于中国的风机,是这样吗?”克里斯托可不傻,他已经把这中间的事情想明白了。
何岚道:“正是如此。”
“我觉得没什么问题。”克里斯托道,“我们和美国的风机厂商并没有什么瓜葛,事实上,这些厂商都是贪得无厌的家伙,从来都不愿意向我们让出哪怕一点点的利润。如果质量能够保证的话,我想我的同行们也是更愿意和中国人打交道的。这样吧,我现在就帮你联系我的那些同行们。”
“那就多谢克里斯托先生了。”何岚道,“如果你能够帮助我们促成这些交易的话,我想我们可以向你支付一定数额的佣金。”
735 优惠政策
“这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
西赛又在摔东西了。能源部向他报告说:2009年全年,美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为10000兆瓦,而中国的新增装机,居然达到了15000兆瓦,比美国要多出了50%。更让人无法忍受的是,美国新增的这10000兆瓦容量中,有30%以上使用的是中国产的风机,而中国自己的新增容量中,全部都使用了本国风机,充其量只是从国外进口了一些必要的部件而已。
“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比中国要多一倍,而我们在风电上的投资却少于中国,谁能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西赛对着自己的幕僚们问道。
财政部长盖纳走上前,说道:“总统,你知道,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虽然更高,但我们的储蓄率比中国要低得多。去年,中国的储蓄率达到了48%,也就是说,他们的国民把48%的收入转化成了投资,而我们的储蓄率只有不到15%,这些钱只够弥补原有资产的折旧。
去年一年,中国人光是高速公路就修了5000公里,而我们……是0。”
“美国人花费了太多的金钱用于消费了。”西赛叹道,“我们应当鼓励老百姓多储蓄,多投资。”
盖纳道:“这是不现实的,我们的人民已经习惯于花钱了,他们更愿意举债度日,而不是把手头的钱存起来。但亚洲人,我指的中国、日本以及韩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就有储蓄的传统。在日本的经济起飞时期,他们的国民储蓄率高达30%以上,而中国则更可怕,已经达到了将近50%。”
“我认为,到了提醒中国人多花钱的时候了,应当告诉他们,挣钱的目的在于花钱,而不是把钱存起来用于投资。”总统政策顾问在一旁插话道。
负责安全事务的助理耸耸肩说道:“这件事我们一直在做,我们资助了中国国内的20多个学术团体和数百名经济学家,让他们发表文章,指责中国政府投资过多。可惜,中国政府对此置若罔闻,他们热衷于一切与投资相关的事情。中国的百姓也是一样,如果手里有钱,他们宁可去找一个投资机会,而不愿意把这些钱用在消费上。”
“真是一个可怕的民族。”西赛咬牙切齿地说道,也不知道他是生气还是嫉妒。
在西赛的身上,有一半的黑人血统。他知道,在他父亲的非洲老家,那里的人们根本就不懂得什么叫储蓄,头一天发下来的工资,他们甚至不会留到第二天去用,而是必须在当天晚上就全部吃光喝光。
但中国人却恰恰相反,许多身家数亿的商人,衣着和饮食都非常简单,却把大把大把的钱用来投资。在实在找不到什么投资方向的时候,他们就到城市里去买房子,一买就是一幢楼,他们把这叫做“炒房”。同样的现象在美国也可以看到,在美国人寅吃卯粮,透支未来收入的时候,中国移民却像过冬前的松鼠一样忙着囤积黄金和房子,真不知道他们对投资怎么会有这么深厚的兴趣。
西赛决定不追究投资的问题了,这不是他能够改变的。他换了一个问题,对能源部长特温和商务部长福特问道:“好吧,就算我们的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