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女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女冠- 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神情稍缓,李隆基淡淡道:“罢了,朕也不对你与皇妹之事多加追问。只是,朝中 如今正是用人之时,王卿之请,朕不予应允。你且安心留在朝中,好生为朝廷做事吧”
    因皇帝的厉色,请辞只能作罢。第二日,便有诏令,却是将王维的官位又提了一级 。自多年前,王维便已官至四品,只是未曾领了实职,职位是在凉州河西,人却是居于 长安。而此刻,就更不能离开长安了。
    在心里,王维多少猜到皇帝的用心。可是他如今还能够去做那根牵住公主的线吗?
    走出玉真观,他回过头去望着缓缓关上的门,不由得一声低叹:公主,若你要远走 高飞,便莫要再多作牵挂,不只是维,还有其他……
    在坊道间避过身去,他默默望着那在玉真观前骤然勒停的马,不由得低声一叹。他 自然不会去强求李持盈留下,可那由李持盈亲眼看着长大的太子殿下呢?若李持盈却不 过这份亲情,怕短时间内是难以离开长安了。
    正象王维猜测一般,当李亨冲入玉真观中,哭跪在李持盈面前,求道:“姑母如今 弃我而去,谁人还能相护”之时,李持盈确实心软。
    “亨儿,你如今也是年过而立之龄,怎敢效这样孩童之态?”嘴上虽然嗔怪,可李 持盈眉眼间却尽是温柔。
    她一生无所出,在众多子侄中,最疼的就是李亨。也是上天安排的缘法,才让她救 下李亨的性命。因着这一点,她格外偏疼他,而李亨也对她恭敬有加。
    被李亨这样挽留,李持盈一时无法下定决心,便只得又多留月余。不想不过月余时 间,竟又突生惊变。
    事情发生之后,她都尚未明白过来怎么突然之间就有人告太子与其舅兄欲行谋逆之 事呢?而她一直宠爱着的侄儿在危险面前竟会做出那样的选择。
    “亨儿,你真要与韦氏和离?”惊问出声,李持盈望着神情木然的李亨,一时无法 醒过神来。
    “姑母,非是侄儿寡情,您也知道如今韦氏兄弟皆被判为谋逆,若我留她在身边, 岂非自惹事端。今次如果不是侄儿见机快,于父皇面前申辩,只怕此刻连自保都不能够 了。”
    “好、好一个为求自保……”低笑着,李持盈说不清心里那股闷气究竟是因为什么 。她何尝不知这样的做法是明智之举。可是,这弃妻自保的人不是别人,而是她最宠爱 的侄儿,她一直以为这孩子是最仁义的。可到头来,却还是为了保全自己而丢弃多年来 情爱甚笃的结发妻子……
    “既然你心意已决,便这样做吧”虽然没有反对,可从内心里,李持盈只觉心灰意 冷。
    李氏的血脉里,果然天生就流着这样寡情的血液。情爱,女人,于他们而言都敌不 过权势……
    李亨也知道姑母对他的行为甚为失望,可最终还是为求自保上书,求与太子妃韦氏 和离。而李隆基连劝都未曾劝过半句便允了和离之事。又因身份不同,韦氏和离后自然 不能再嫁他人,便那样悄悄被送到了城外感业寺剃发为尼。
    那一日,李持盈特别赶到了感业寺中。这座曾出过大唐唯一女帝的庵堂,仍一如从 前冷清。相较于女冠们的逍遥,女尼的日子可说是是一种煎熬了。青灯苦佛,无数从宫 廷出来的女子便把大好青春耗费在这座看起来阴森的庵堂中……
    冷眼望着韦氏木然没有任何表情的脸,李持盈从心底感觉到一种说不出的凄然。这 样的表情,她在许多张熟悉的面容上见过,那样了无生机,完全放弃了一切的神情……
    “姑母……”李亨低唤一声,在李持盈回眸相看时,却把话咽了回去,只是垂眉不 语。
    李持盈也不同他说话,只冷然拂袖而去。她不知道那时候李亨是想同她说些什么。 可是,不过数日,她便得知李亨长子广平郡王李豫将迎娶韩国夫人之女崔氏为妻。
    乍闻这样的消息,李持盈一时说不出话来。过了许久,她才才使朝光往东宫与李亨 言说“太子如今已大了,不再需旁人扶持”之言。自己却开始收拾行装。
    朝光回到观中,忍不住嘀咕:“奴婢还记得之前说过那李静忠只能做马夫,怎么太 子竟让他随侍左右……”
    李持盈闻言,不禁怔忡,想起那个生得丑陋,却心机颇重的年青宦官,不禁一叹。 “果然,亨儿身边是有人献策的。”
    黯然低叹,她也不再多说其他。甚至不理一直相求的朝光,只带了秋眉一人便悄然 离开长安。甚至连向王维告辞都没有。恰是她出京之时,巧遇杨府中人也至明德门前迎 客。那样的排场,那样的气势,说是迎国宾也不为过。
    可细究之下,却不过是打四川来了杨家的一个远亲罢了。“杨钊?此人到京,这五 杨,大概就要变成六杨了长安城,如今已成杨氏天下啊……”低声轻叹,却又摇头。
    既然已经决定离开,还要去惦念那些事作甚?
    轻车小驾,悄然离开长安,她一路而行,先往东都洛阳,拜祭亡姐。在洛阳不过逗 留数日,却是又得了一首好诗。
    乍得这饮中八仙歌》,李持盈说不出的喜爱。于字里行间,仿佛又见长安城中盛 景。“天子呼来不上船……这样的诗句,若不识李太白,定是写不出的……”
    笑吟吟地丢开那诗,李持盈暗觉好笑。虽然她并非为着李太白而弃爵离京,却不想 有意无意竟又脚前脚后来到了洛阳。
    “这名唤杜甫之人倒与李太白一样,也是个狂人……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 谁雄。这痛饮狂歌的大概不只是李太白一人吧?”
    低笑出声,对这个近来声名雀起的年青诗人,她倒生出几分好感。“杜审言之孙, 倒是家学渊源,便是这狂意也效其祖。”
    虽然对两个才华横溢的诗人的交往颇为好奇,可李持盈却也只是一笑至之。并未多 加探究。
    在洛阳稍作整修便又沿路北上,不过半月,便到了大梁。听闻大梁中的梁园乃是知 名盛景,常有文人骚客于此流连赋诗,她便慕名而往。
    这梁园,却是始于汉时,乃是西汉梁孝王所建园林,虽此时看已有些破败之相,也 不及京中御苑富丽堂皇,可内中却另有古朴雅致之趣。
    漫游园中,却突闻琴声。虽然她一向爱琵琶胜于古琴,可听那如泣如诉的琴音,还 是忍不住驻足倾听。“此人琴艺着实了得,这般动听,单只听到这琴声,便不虚此行了 。”
    笑着同秋眉言说,李持盈还待走近细听,却突听得前面一阵纷扰。隐隐有人笑着起 哄:“厮那醉汉,你若真要把这面墙涂黑了,岂不是要被管梁园的僧人叱骂”
    听到叫声,李持盈不禁大为好奇。信步上前,便见得许多人簇拥着几个人,围在一 粉墙之前。
    心想大概是哪个文人突然诗兴大发,要在这墙上题诗了。这样的故事,在大唐也不 算稀奇。可是李持盈倒真是第一次见到。不由得更走近几分。
    “叱喝?若那僧人见了我的诗,不以碧纱笼罩之,我李十二的名字便倒着写……” 狂言醉语,连声音都显得含糊不清。
    可李持盈一听,却不禁笑了起来:“可是巧了,居然在这里碰到这醉鬼……”。
  第三十七章 三杰之会
    听到李白豪情万丈,李持盈不禁低笑。
  如果李白直接说他自己便是名闻天下的李太白,怕事周围的人立刻要围上大赞不已了。 哪怕他写得不过是些胡话,都要被当成金科玉律了。只可惜,他这会只是自称“李十二 ”,怕是过后这墙上的字真要被人刷去了。
  正在思忖,却听得有人朗声笑道:“李兄,既已起了豪情,还与这些俗人多言什么?快 快写下了,才不负这精妙琴音……”说着话那人已笑着将笔送上。
  李持盈凝目望去,见那人骨骼清奇,虽衣着朴拙,却自有轩昂之态,不禁便留意起来。 再转目望向与他并肩而立,面目清雅的男子,不由浅笑。虽未见过,可看这面目清雅的 男子,依稀确有几分当年杜相的风采。想来,应该就是那正与李白携手同游的杜甫杜子 美才是。只不知,另一人是何人。
  秋梅见她扬眉,早已乖巧,走开来向有识得的人打听。回来附在李持盈耳边悄声道:“ 贵主,那人姓高名适字达夫,乃是河北人。”
  “高适?”此名,倒也曾听过。虽不如李白名扬四海,却也是个颇有名望的才子。只是 看他衣着,怕也是潦倒之辈。只是观他言行,虽有狂意,却又与李白不同。
  正在心中思忖只是,李白已经举起笔来,就着那片白璧,沉腕而书。
  不同于之前李白惯用的笔法,李白这一次却是写的狂草,大开大合,笔意间竟真颇有些 张旭的味道,看来这饮中八仙倒也不曾白白交往一场。
  他默默旁观,却有旁人大声将李白所写的这首诗大声念出:“我浮黄河去京阙,挂席欲 进波连山。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刚念德两句,已先大声叫好,而之 后每出一句,旁观者都更是大声叫好。
  更有好事者将杜甫与高适二人方才所作的诗歌低低念出。一首古大梁行》一首遣怀 》俱是大气,李持盈听来,果觉首首皆是佳作。
  再看李白书于白璧之上的这一首梁园吟》,不禁暗暗抚掌。
  “年代凄凉不可问,往来唯有水东流。”“百万攻一城,献捷不云输。”
  “也是我的福运,竟能一睹如此盛况。也算不虚此行了。”她低低自语。便闻被人簇拥 着的李白发出一声长笑,把手中笔随手掷出,竟是仰头大笑。
  杜甫与高适见状,便笑着过去架住李白,三人竟是大笑着扬长而去。
  围观众人一拥而上,细细看着白璧上的诗,不禁大惊:“咦,这里有落款——李太白! 真是没想到,竟是谪仙人当面……”众人感叹,可对于闻讯而来的管护梁园的僧人来说 ,什么李太白之类的却都与他无关。
  愤然抱怨,那僧人举着扫帚大骂:“一群臭穷酸,好好的墙壁也叫你们弄得这般脏,还 要我来粉刷。”说着话,已招呼同伴去拿石灰来。
  李持盈皱了下眉,正待出声。却突听一个女子急叫道:“且慢!”
  李持盈转目看去,却是一个穿着粉色袒领懦裙的年轻娘子款款而来。身后尚随着几个丫 头,也不知是哪个富贵之家的娘子。只看她的衣着,在宋州这样的小地方,却仍着袒领 懦裙,款式又不算过时,也应是官宦之家。
  那小娘子急步走到白璧之前,细细看着那石壁上的诗歌,脸上惊喜之色便越发浓重,到 最后更是直接抚掌叫好。待看到诗后面的落款,更是叹息:“不想我竟来晚了。”
  李持盈的目光扫过她身后丫头捧在怀中的古琴,不由心中一动。想起刚才听到的那阵古 琴声,不觉笑了起来。
  那僧人站了半天,见那小娘子只是赞叹,不禁苦起脸来:“宗家娘子,还请行个方便, 这面墙若再不刷过,怕我师傅回来要骂的。”
  那宗家娘子转目看他,想了想,忽然道:“李太白能在梁园壁上题诗,实在是梁园之幸 ,日后必成一景。不过,我也不为难你。既然你怕师傅骂,那我便将这片墙壁买下来。 你看可好?”
  “买墙壁?”那僧人大觉奇怪,还要不允,宗娘子已经回头吩咐:“回府去,取千金与 这僧人……这样的名篇,岂可被一俗僧毁去……”
  她回眸端详着壁上诗文,目中尽是温柔,而那被她斥作俗僧的僧人哪还管她说些什么, 一门心思都在她许诺的千金之上。
  李持盈听得有趣,忍不住笑道:“实在有趣,若是那醉鬼听到自己竟有这样的知音人, 大概在梦里也要笑醒了。”说着,便拉了秋眉,低语数句。
  秋眉忍着笑,果然追上前去。待回来后只说李太白醉得太厉害,不过这“千金买壁”的 故事她却已说与另两人知道。
  李持盈只觉有趣,特意使人盯着那宗娘子,知道这位宗娘子乃是宗楚客的孙女便更觉有 趣。“原来竟也是有些亲戚,不想那位的孙女竟生得这般端雅……若真成就此佳话,便 当是我帮着小表妹一把好了……”
  第二日,盯着宗府的人便回来回报,说李白三人连偕拜访,与那宗娘子相谈甚欢。只可 惜,虽然如此,李白竟未曾继续留居宋州,而是同杜、高二人又往他处游玩。
  暗自扼腕,李持盈便也悻悻而去。一路畅游,却在半月后巧逢李白于江畔。
  不知为何,杜甫竟未与二人在一起。而在李白身旁却另有一个容貌清秀的年轻女子。
  远远听着李白二人于江畔放歌,李持盈忍不住在船上出言相邀。
  李白乍见到李持盈,明显怔住。愣了许久,才深施一礼:“数日前才听到公主弃爵离京 之事,白惭愧。”
  见他脸上颇有郁郁之色,李持盈不禁失声笑出:“果然是李太白,这般狂妄!这自弃爵 离京,干你何事?”
  听她这样说,李白静默片刻,便也笑了起来:“是李白失言。”见李持盈目光落在身旁 女子面上,他原本微笑的脸上便闪过一丝夹杂着不安与懊恼,又有些自傲的神情。迟疑 片刻才道:“此,是白的未婚妻室。”
  李持盈听得一惊,想起梁园中的宗氏,不由得有些怅然若失。便低喃道:“可惜了…… ”
  李白目光一闪,似乎是想说些什么,却又忍住。只是望着李持盈的目光却始终有些异样 。
  李持盈自己没有留意,可一旁的秋眉却是忍不住从鼻中一声冷哼。听出秋眉的不悦,李 持盈回眸望她一眼,便又把注意力放在高适身上。
  显然已从他们的对话中猜出李持盈的身份,高适上前见礼。神情间颇有些拘束之色,又 有压不下的激动之情。
  这样的神情,在那些诗酒之宴中见过无数,李持盈坦然受礼。自知这高适也是个想要晋 身朝廷的文人。只是,看他神情,应该不是像李白一样半点不肯受屈之人。想来,或许 可在朝中有所作为。
  她心中既生了这样的念头,便相邀三人同船。不待她相询,高适便已有赋诗相赞之意。
  一首玉真公主歌》既大赞李持盈,又不忘稍提了下李白,竟是一首诗同时讨好了两个 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