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什么安?你没看见他们两个情意绵绵的,我们在那里杵着算什么!”
“就你想得多!”他抿嘴而笑,牵起我的手走出长廊,直接向淑景殿的偏殿而来。
抬头一望,宫灯隐隐照耀之下,这座偏殿叫做‘月桂’,宫女、内侍见是我们到来,纷纷行礼。
殿内也走出两个女孩儿,八、九岁的样子,模样十分相似的一对儿姐妹,红裙白衫,落落大方,是前王妃杨慧仪的两个女儿,李嫤和李嫱,她们自母亲去世后就一直居住在淑景殿。
“父王,王妃!”两个丫头倒是温温婉婉向我们行礼,一点儿也不矫情。
“嫤儿,嫱儿,来!”他蹲下来,张开双臂将两个女儿揽在怀里,“最近可好?有没有想念父王?”
李嫱浅浅一笑,“最近都在跟宫里新来的宋先生习四书,闲时就陪着祖母聊天!还真没有想到父王!”
“这丫头!”李恪又看向另一个女儿,“还是嫤儿乖,说实话!有没有想父王?”
“妹妹跟父王开玩笑呢!怎么能不想呢!刚才我们俩还念叨父王呢!”要不细细看,这姐妹俩儿还真分不出来谁是谁!容貌酷似,就像我跟萧泽宣!
“不如回府里住?跟弟弟玩儿去!”看来他也是想女儿了,府里只有玹儿一个孩子,到底是孤单些。
“我们走了!祖母岂不是孤孤单单!”李嫤与李嫱异口同声。
“唉!女儿大了,都有自己的主意!不听父王的话喽!”他大概没料到两个女儿都不舍不得这里吧!看了看夜色,“时候不早了!回去歇息吧!父王明日再来看你们!”
“父王今晚不走了吗?”李嫱眨着眼睛。
“不走了!祖母还病着呢!”他抚摸着女儿的发丝,“回去吧!风冷了,别冻着!”
我们目送两姐妹回到‘月桂’,才走向对面那座偏殿。寂静夜,秋风冷,一行行宫灯忽明忽暗,气温着实下降了很多,我连忙把身上的斗篷裹紧。
“冷了吧?”他牵着我站在那所闪着幽暗灯火的偏殿前,“这里叫‘云涛’,我儿时就住在这里!”
我们携手而入,早有宫女点燃所有的蜡烛,总算是灯火通明了。殿内是纤尘不染,案几、坐榻一应俱全,壁画上都绘着玩竹马的几个童子,寝室里有两张雕花红木榻,左右各一张,还有左右各一张案几,看来是他们两兄弟居住的地方。
推开寝宫一扇窗,窗外波光粼粼,原来这所殿后就是南海池,他若有所思道:“人还是不要长大的好!不知愁滋味的年纪,我、六弟和高阳,整日在这里打闹!大哥和青雀时不时也来凑热闹,我们几个就一起疯玩儿!”
“你们兄弟小时候关系挺好的!”被风吹得冷,我赶忙把窗子关上,想想今日东宫所发生的一切,都不知道该怎么跟他说。
“现在也不差呀!”他一头倒在榻上,惬意的不得了,“好怀念的地方!我终于又回来了!”
“你这个还挺念旧的!”我坐在榻边,握着他的一只手,若有所思道:“东宫的……你也听说了吧!李承乾如此胡闹,你父皇是不是要……!”
“闭嘴,这不是你该问的!”他立刻制止了我。
“你大哥做错事!跟我甩脸子干什么?”我立即不乐意,赌气道:“你就是不说我也知道!李承乾要完蛋了!你们的太子要重立了!”这将来的天下就是雉奴的,有他李承乾什么事儿!问都不让问,当秘密呀!
“越说越来劲了是不是?”他脸色一沉,“回家给我抄女诫》十遍!”
“要抄你自己抄!”好端端就乱发脾气,罚我抄书,摔了帘子就走。
他倒是手疾眼快,上前扯住了我的袖子,终于有了些笑模样,“生气了!”
我没好气儿的说:“不敢!我哪儿敢生你的气!回去还不罚我抄一百遍书!”
“还说没生气!全在脸上写着!”他一把将我带到怀里,低语道:“就不能管好自己的嘴!这多事之秋,你还到处添乱!”
“你终于承认这是多事之秋了!”我白了他一眼,自己进了寝室休息。
第四十九章 除夕盛典
从来没想到唐朝的除夕夜竟是如此的热闹,太极宫院院灯火如白昼,爆竹声此起彼落,彻夜不绝于耳,不但是长安城,天下的各州各县都要在除夕之夜举行驱仪式。
长安城童男童女千余人扮作了护僮辰子,手持牛尾佛子,一下子涌进了皇宫驱傩,他们戴着狰狞的假面具,扮作各种鬼神形状,围着燎火蹦蹦跳跳,歌舞喧嚣。
两仪殿内明设灯烛,其亮如昼,天子、诸王、后妃、公主皆盛装华服照例观看驱傩仪式。殿前诸院设以燎火,焰起数丈,再加上载歌载舞的驱傩者,跳笑欢叫,一片沸腾。
我坐在画廊里,身上披着挡寒的狐裘,身后挤满了看热闹的宫女,前方是数丈高的燎,不但不冷,还觉得有些热,又把玹儿放在腿上,指着载歌载舞的护僮辰子给他瞧。
可玹儿再也没了精神,竟靠在我们怀里睡着了,周围喧腾异常,也打扰不到他进入梦乡,我只好从落雁手里接过一要毯子搭在他身上。
雉奴这时从人群中挤了过来,手里拿了两个陀螺似的东西,低头一瞧玹儿,“怎么睡了?我还想着把这个给他玩儿呢!”
“给我吧!我替玹儿收下!”我伸出手把两只小陀螺接过来。
“嫂子,长命锁有没有给孩子戴?”他还记着这事儿呢!
“你看!”我把玹儿的衣领揭开一些,露出一只玉质的长命锁。
他笑了笑,似是十分开心,坐下来对我说:“嫂子,你说的那门亲我后来跟父皇说了!父皇也同意了!”
“真的?你什么时候来下聘呀!”终于把云儿给嫁了出去,萧夫人以后就不会天天在我耳朵边叨叨了。
“过了年吧!”他看了看燎火,又看了看玹儿,“怪冷的!别把孩子冻病了!抱他去歇着吧!”
“正想着去呢!”我把玹儿交给落雁抱着,准备先把他送到淑景殿去睡觉,这里还不知道闹到什么时辰呢!又回头对雉奴说:“你三哥要是找我,先帮我支应一声儿!”
“我知道!”雉奴冲我摆了摆手。
一年一度的除夕,太极宫内盛饰宫掖,明设灯烛,诸殿莫不绮丽,隐隐还能听到两仪殿内的奏乐之音,殿前燎火之中加了沉香木根,香气在夜空下的宫苑内散之不去。
走到彩丝院附近,隐约看到一个人影儿闪进对面的花园,看模样像是李愔,怪不得刚才没看到他,这个时辰两仪殿那边应该在喝守岁酒了,这孩子怎么跑到这儿来了?
我让落雁她们先带玹儿回淑景殿,自己则悄悄跟到了花园里,一座小园子,大概是后妃平时散步的地方,冬日里百花凋零,只剩下光秃秃的石桌。幸好今夜明灯高照,隐隐看到他俯身在花园尽头的石桌上,嘴里喘着粗气,身子底下似是压着一个宫女在寻欢。
还个坏东西,跑到这里做这种好事,也不怕被人抓住,正想着转身离开,脚下却踢了一块碎石,小石头向前滚了好一大段,发出的声音在寂静夜里十分明显。
“谁?”那不干正事儿的坏小子当然也听到了。
被人发现,我也不准备走了,就等他过来好好教训一顿,怎么也没想到来人竟不是李愔,却是齐王李佑,唐太宗的第五子,阴妃的儿子。
“是你……还以为是六弟……就过来看看!”我这话编的自己也不相信,再向前边一望,哪还有女子的影子,光剩下齐王一人。
“嫂子,我跟六弟长得像吗?”他反问我一句,说实话他们一点儿都不像,他比李愔足足高了一头,也没有李愔好看。
“我回去了!母妃还等着我呢!”遇到这种尴尬事,我只能逃之夭夭。
“哎!嫂子!”他却快速挡住了我的去路,笑道:“你不会把刚才的事儿说出去吧!”
“我才没功夫管你的闲事儿!”这位想得也太多了!谁有心思管你跟相好的约会!我拿脚就走,临出门时差点儿又跟人撞在一起,这回可是真真的李愔。
“你怎么在这儿?”他看到我也是一脸惊讶。
“嫂子把我认成你了!一场误会!”李佑在我身后帮腔。
“你也太离谱儿了吧!”李愔直接从我身边走过,又想起了什么,回头说:“赶紧回去吧!母妃正找你呢!”
“你来这儿干什么?”这李佑来这里约会,这李愔也来约会?
“我找我哥喝酒呢!关你什么事儿,赶紧回去!”这小子居然赶我走,没想到他跟李佑的关系这么好!谁稀罕管你们的闲事!
回到淑景殿,已经是子夜了,两仪殿那边的守岁酒大概也喝的差不多了!淑妃身体不好,自是不去看什么傩戏、燎火,只见她歪在寝宫里的贵妃榻上,玹儿睡在她身边,榻前摆着一只薰笼,寝室里暖融融的。
“还睡着呢!”淑妃招招手,示意我坐在她身边,“正有件事儿对你说呢!本来打算到二月再提,可陛下却要急着办这件事儿!现在说也图个喜庆!”
“什么事儿呀?”心里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开始忐忑不安。
“陛下给恪儿寻了一位孺人,说是正月二十八过门!让你先做个准备!”
孺人,又是孺人!他要娶多少女人才罢休?长痛不如短痛,索性一次把剩下的十个媵室全娶回来,省得一个接一个让我难受。
淑妃浅浅一笑,握住我的手说:“恪儿还不知道呢!先别告诉他!省得他东挑西捡,处处挑人家毛病!当初立韦孺人的时候,他说什么也不乐意,还是慧仪好说歹说,才总算点了头!现在不也挺好!”
该来的早晚会来,李世民和淑妃安排好的婚事儿,我能说反对吗?心像被浸在冰水里一样凉!我不同意这四个字,就是不敢说出口!我真恨自己没用!何况淑妃根本不是和我商量。
“那孩子姓上官,名青若,父亲从前是陛下身边的千牛卫备身!后来因公殉职!就剩下她一个孤女,陛下就把青若养在宫掖里,今年刚好十五岁!就想着给恪儿……宣儿,你怎么了?”
我一抬头,正好和淑妃的目光相对,赶紧掩饰脸上的落寞的表情,“我正听着呢!她叫上官青若对吗?”
淑妃看似十分疼惜上官青若,“那孩子从小孤苦伶仃,父亲又是为保护陛下才殉职的!过去以后,对她好些!别因为一些琐事闹到陛下面前就不好看了!你是王妃,事事要大度,懂吗?”
我当然懂!淑妃这是在提醒我,上官青若的父亲救过皇帝的命,又是被他抱在宫里养大的,虽说是孺人,倒比我这个王妃还金贵!不就是要我让着她吗?淑妃现在就帮着没过门的上官青若说话,看来她是来势汹汹!
第五十章 元宵偶遇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这是隋炀帝用诗描绘的上元之夜。长安城内,鼓乐喧天,灯火耀地,街道上车水马龙,路旁搭起了舞台,演出角牴、杂技、百戏等各种表演,热闹非凡,城内百姓合家出动,贵贱同游,男女杂观。
满目繁华,灯火璀璨也掩饰不了内心的落寞,随着拥挤的人群漫无目的向前走,被人撞到也毫无知觉,毫无心思去流连喧嚣的长安。
他一手抱着玹儿,一手将我到路旁的酒肆附近,弯腰探视,“你怎么了?恍恍惚惚的,从除夕开始就没了精神!儿子摆周岁酒也没心思!中邪了?”
万千灯火交相辉映,柔和的光洒在他的脸上,散发着淡淡光晕,玹儿在摇着一只拨浪鼓,盯着对面的燕子灯出神儿。
我能怎么说!淑妃娘娘嘱咐不让说!我能怎么样?“走吧!”我牵着他的手继续跟着人潮向安福门方向走,今天都十五了,二十八很快就到了!说不定过了那天,就再也牵不到他的手了,是我想多了吗?
正月十三至十五,长安城取消了夜禁。安福门是灯火最密集的地方之一,只见那灯轮高二十丈,悬灯两万盏灯,有白鹭灯、攒星灯,金燕灯,芙蓉灯……繁灯夺霁华,万人争相看。
我自认没那个能耐往前挤,干脆立在石桥边上歇息,看不到景色,看看人也不错!
“饿了吗?”他问我,指了指桥边的馄饨担子,“要不要吃一碗!”
我还没答话,玹儿眨巴着眼睛,连连喊了两个饿字!他才一岁,不会说完整的句子,只会三个字,两个字的说。
“儿子饿了!我们去吃馄饨!”他抱着儿子坐在馄饨摊子的小桌上,张口叫了三大碗,对我说:“你先吃!我喂儿子!”
我哪有心思吃馄饨,半个月都是食不甘味,拿着勺子搅来搅去,只顾想自己的心事。
“玹儿,你看娘怎么了?最近大概没了醋吃,就没精打采起来了!”他居然还在嘲笑我,见我不理,又去同卖馄饨的老两口说话,“今天怎么没人吃馄饨?好奇怪呀!”
“郎君你是知不道!刚刚走了一大拨儿!现在都在东市里放生池边比赛射灯笼呢!听说赢一场有一千贯!”卖馄饨的老人家笑呵呵。
“真的,有这种好事儿!”他一听射灯笼比赛,连馄饨也顾不上吃,只喂了玹儿吃饱,便扔下一片金叶子,拉着我就走。
“郎君!”卖馄饨的老人家随后又拿着金叶子追上来,气喘吁吁道:“这也太多了!就三碗馄饨!”
“拿着吧!我也没别的钱付帐!”他哪里顾得上这些,别了老人家,抱着玹儿拉着我,匆匆赶向东市。
幸得只隔了一个里坊,远远望见放生池边围满了人,池边高高耸立的竹竿大约有十几米高,上面悬挂一只灯笼,十几米开外,有人在挽弓搭箭,只是一下子射偏了,箭也落到了放生池里。
“让让!让让!”他抱着儿子挤过人群,然后又把儿子交给我抱,伸手向主办方要弓箭,“我来试试!”
立即有一名青衣小仆把弓箭交在他的手中,只见他轻轻松松的引弓,那支离弦的箭直上竿梢,一下子就射中系灯笼的麻绳,灯笼直直掉了下来,应声扑灭。
好!周围观众群起叫好。
“拿一千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