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末当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潮之所以要向官府证明这些东西,是杨潮担心那些文官对自己没有信心,做事的时候首鼠两端顾前顾后,杨潮早就吃够了这些文人意志不坚定左右摇摆的亏了,因此不想再次因为这种事情失败,因此才要坚定文官们的信心,积极配合自己。(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九节出牌

谈判第三天就紧锣密鼓的开始了,对于四公子将谈判地点选在金钗楼一事,熊明遇心里感觉很怪异,因为他知道金钗楼是杨潮的产业,而杨潮其实是推动官府谈判的幕后人物,四公子却将谈判地点选在金钗楼,让熊明遇觉得,杨潮说的,他在二立社里面有人的话,确实没有说谎,而且他安插在二立社中的人,还很有分量,隐隐能够左右书生们的行动。

至于杨潮安插的人是谁,熊明遇猜不到,也不愿意浪费力气去猜了,这些书生,只要不闹事,他才懒得管呢。

杨潮再次住进金钗楼,方便时刻掌握具体动向。

杨潮暗中指挥幕后操控,一个十府巡抚,一个应天府尹,一个提学御史,一个锦衣卫千户,统统都听杨潮的指挥,颇有种手握重权的感觉。

当然这些大官们并不认为自己被操控,他们认为他们只是接受杨潮的建议,他们只把杨潮当做他们的一个参议,一个会出主意的幕僚而已。

杨潮不管这些,反正这些人听话就好,要是不听话,就告到黄锦和熊明遇哪里去,自由六部的高官压他们。

不过这样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所有人都很老实的按照杨潮的计划执行着。

二立堂中,摆着一张长桌,两边各自坐着四个人,旁边还有一个书记官做记录,书记官就是黄凤府。

两方人一到齐,先是相互见礼。

“各位公子久仰大名了。”

官府这边,巡抚应天、苏州等重要十府的封疆大吏张国维说道。

尽管双方是在谈判,可是作为文人他还是很有礼节。

“晚生等见过张大人,见过各位大人。”

四公子也一一行礼,但是面露得色。逼的朝廷高官要坐下来跟他们谈判,他们就觉得是一个很大的胜利,今后传扬出去。就是他们巨大的声望,巨大的资本。

张国维道:“坐吧。”

四公子这才坐下。

接下来官府这边的提学御史徐之桓率先发难。他是专门管学政的官员,这些书生算是归他管,当然书生这次哄闹,他受到的牵连也最大。

徐之桓道:“各位公子,纠结生员,啸聚公堂,滋扰生事,这就是你们从圣贤书里读出来的东西?”

冒襄代表四公子反驳道:“徐大人此言差矣。诸位士子不过是出于公义,这正是从圣贤书中读出来的。至于啸聚公堂,晚生不敢苟同,有哪位士子进入公堂了。至于滋扰生事更是无稽之谈!”

四公子不由暗自得意一番,幸亏他们听取了黄凤府的建议,没有像无锡那样直接冲进公堂哄闹,要不然现在被徐之桓拿出铁证,他们就被动了,现在徐之桓找不到他们打闹公堂的证据,空口白牙是威胁不到他们的。

第一次交手。四公子就感觉他们赢了一筹,不但赢了一筹而且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

徐之桓冷笑一声:“好一个伶牙俐齿,就算没有啸聚公堂滋扰生事。但是一个藐视官府的罪责,是逃不脱的。本官决意已定,上言礼部革除所有二立社生员的功名。”

现在的二立社已经今非昔比,成员五百人不说,而且都是有功名的秀才举人,至于童生哪怕是最早的那一批,也只能是预备社员,除非考上了秀才,二立社是不会让他们转正成为正是社员的。

因此一个革除功名。几乎将五百核心成员一网打尽。

但是四公子却不怕:“大人大可以试试!”

他们有恃无恐,礼部尚书黄锦和熊明遇联合宴请过他们。都表示过不会革除生员功名了,一个小小的提学御史。说了也不算。不得不说上次黄锦和熊明遇抛开杨潮,独自处理四公子的事情,其实搞砸了,他们本是想尽早结束书生哄闹,结果反而助长了四公子的胆量,弄巧成拙了。

徐之桓却丝毫不让:“试试就试试,本官自上任提学以来,还从没见过如此嚣张的士子。”

徐之桓这话也不假,他之前在湖广做提学,这次书生哄闹开始的时候,他上任南京提学还不到一个月,可以说是给他撞上了,当真是背运。

接下来锦衣卫千户冯可宗开口了:“各位公子。你们没有啸聚公堂不假,但是打砸锦衣卫镇抚司却证据确凿。本官已经搜集证据,请应天府以此名单抓人。四位公子可以看看,本官的名单可有假?”

冯可宗直接将一份名单送到四公子一方。

四公子接过一看,冒襄大名赫然列在第一位,正是他带着人去攻击镇抚司衙门的,在他之后还有黄凤府等一干人等,其中不乏二立社骨干。

四公子一脸冷笑。

冒襄冷哼道:“你们大可以抓人试试,最好现在就将本公子抓了。”

冯可宗却不跟四公子说话了,只是对应天府尹凌义渠和十府巡抚张国维道:“两位大人,镇抚司证据已经集齐,但此事不归镇抚司管辖,依照大明律已经递交应天府,望应天府秉公执法。”

说完冯可宗默默不言,他也一句话都不想说,要不是杨潮给他做足了思想工作,又有张国维这些大官陪着,他是打死不想惹书生了。

名单传了一圈传到了应天府尹手中,凌义渠叹道:“冒公子孟浪了。聚众围攻镇抚司,大明朝三百年来从未有之事也。”

冒襄道:“吾辈士子为了天地公义,不惧锦衣卫权势,这也是大明朝三百年未有之事也。”

凌义渠叹道:“即便是为了公义,上有国法为凭,下有百司衙门为依,岂能聚众闹事,置国法于何地。尔等士子眼里,还有没有王法,还有没有圣上。”

四公子面带愤恨,但是他们聚众本就不对,因此也无从辩驳。

张国维是主持会议的,此时说话:“各位公子,官府愿意跟你们谈,也是不想把事情闹大了,也是抱着爱护读书种子之心,还望各位公子不要一意孤行,让官府难做,让朝廷难做啊。”

说完,张国维宣布,和谈就到这里。

当然他没用和谈这个字眼,和谈是对外敌,而且大明朝就算对外敌,也都不曾用和谈这个字眼,只会用招抚二字。

这次官府和四公子谈判,江南官府用的则是安抚二字。

“太业余了!”

杨潮手里拿着谈判记录,不由感叹四公子谈判技巧的业余。

杨潮让官府第一天谈判,先打出几张牌来。

第一张牌是革除功名,第二张牌就是抓捕罪犯。

本以为四公子可以据理力争,哪怕胡搅蛮缠也好,可是四公子完全没有反驳。

一句大可以试试就是他们的态度,完全是歇斯底里的挣扎,把最后的底牌都暴露了。

杨潮觉得这大概也暴露了四公子还是怕的,心里不怕就不会出口威胁,他们大概不敢保证官府不会追究他们。

这也是读书人的通病,既想扮英雄博取名声,又惜身怕死,不敢冒险。

谈判吗,跟打牌一样,你手里得有牌,杨潮先打出两张牌试探一下,结果四公子都不知道该出牌应对一下,只会虚张声势的威胁。

不过四公子一直以来就是这种水平。

既没有当过官,也没有做过生意,没有打过仗,没有种过地,没有结交过三教九流的朋友。

他们的生活里只有读书,考科举,最多加上一个逛青楼,自然没有任何的实干经验了,而他们也看不上有事干经验的人,反而看不起种地的泥腿子,做买卖的商人,手艺人等。

因此连道听途说的经验也不曾有,表现的太差,不是他们的错,是这个教育制度没有教给他们。(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节化敌为己

谈判结束后,四公子回到二立堂中,大发雷霆,大骂官府。

一个个慷慨激昂,表示愿意赴死,为公义而死,死得其所。

原因自然是锦衣卫提出要求,要应天府、巡抚衙门抓人,惩治打砸镇抚司的书生,锦衣卫提交的证据确凿,不容抵赖,因此四公子其实也有些紧张,歇斯底里其实是掩饰恐惧。

杨潮在楼下就能听到四公子的宣讲,知道四公子群集了一大群人,将锦衣卫要求官府惩治大家的消息说了出去,然后就是习惯性大发议论。

但是这有意义吗,明末多少文官自杀,大概也就是这种想法,慷慨赴死看似壮烈,但是想办法抗争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杨潮踏实的等在楼下的房间里,果然不久就有人悄悄的溜了进来。

黄凤府趁乱溜了出来。

“大人,四公子正在聚众宣讲,大有慷慨赴死之志,众士子大赞高义。”

杨潮冷笑了一下,摇了摇头,这群书生!

对黄凤府道:“嗯,我听见了。他们打算怎么对付官府?”

这才是杨潮关心的。

黄凤府道:“有人说要去围官府,要像无锡那样,打进六部!”

杨潮叹道:“也只会这一招了。”

不过杨潮却明白,这一招他就是好使,因为明朝皇帝不像清朝皇帝那样,明朝皇帝不会杀书生,书生胆气就壮,一旦皇帝敢对书生大开杀戒,书生就会急剧堕落到奴才模样。

“尽力劝住四公子,让四公子一力承担,这样四公子就扬名天下了。”

黄凤府道:“那如果官府要抓人呢。小人也在捕单之上啊。”

杨潮笑道:“放心吧。无论抓了谁。本官都会保你平安的。你大可放心,是本官让你去打闹的,如果你被抓了。本官也脱不了干系。”

黄凤府带头去打砸镇抚司,扛着原木撞门。这都是杨潮指使的,杨潮大方说出来,是为了让黄凤府安心。

杨潮其实并不完全相信黄凤府,尽管一直以来黄凤府表现的忠心耿耿,用心的去办事,但是杨潮不能理解的是,黄凤府并没有从自己这里得到任何东西,他的忠心来源是什么?

没有无缘无故的忠诚。所以杨潮不敢完全相信他。

黄凤府突然跪下,一脸凛然道:“大人放心,即便小人被抓了,也不会供出大人!”

杨潮立刻扶他起来:“本官自然会放心。不过本官是要你放心。安心去做事吧。”

黄凤府应声道:“大人放心!”

黄凤府果然劝说住了四公子,四公子打算替所有社员抗下来,并且立刻就遣散围攻过镇抚司的那些社员,有些社员不肯走,表示愿意与四公子共生死,但是四公子竟然以死相逼,这些社员才悄然离开。据说走的时候,满含热泪。

只有黄凤府没有走,依然留着陪四公子。四公子也没有反对,大概觉得还需要他想办法。

第二次的谈判三天后继续进行,这时候,四公子果然将所有的罪名都揽在了自己身上供认不讳,表示愿意让官府抓他们,他们愿意服罪,但是要求官府不要牵扯到其他生员。

四公子慷慨坦然,张国维和几位文官也是感叹不已,连说四公子当真乃是义士。摇头叹息不已。

四公子独自承担了书生的所有罪责一事传扬出去后,江南所有书生都大赞四公子的气节。并且对皇帝亲佞臣愤愤不平,要求惩治锦衣卫指挥使田畹的呼声更高。

这让四公子的名声更大了一些。而且名声已经传到了江南之外,不时有江北的读书人给四公子写信表示倾慕,更是让四公子感到兴奋。

第三次继续谈判的时候,四公子气势明显更盛,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他们,此时真是不惧一死,充满了一种悲壮的情绪,情绪悲壮就能慷慨悲歌,他们将锦衣卫的恶行纷纷道出,直斥锦衣卫的罪责罄竹难书,甚至引起了参与谈判的文官的同情。

但是冯可宗就极不舒服了,参与谈判的就他一个锦衣卫代表,结果四公子的火力全都朝他发射,对他不但不客气,这四公子文采飞扬又慷慨激昂之下站住大义的名分,冯可宗完全不是对手,人家骂人都不带一个脏字,却能将他祖宗十八大都骂一个遍,闹到最后冯可宗只能提前退场,免得受辱。

冯可宗一退场,其他三个文官跟四公子之间气氛就融洽了不少,凌义渠和张国维纷纷叹息表示,其实他们也看不惯锦衣卫的所作所为,但是却碍于朝廷的体面、皇上的体面骑虎难下,但是这两人纷纷表示,一定会帮助书生上书朝廷,告知朝廷书生的大义。

两个文官大员的话让四公子颇为受用,这两人都表示他们是正义的了,他们更是显得理直气壮,随即婉拒了两个大员上书辩解的好意,表示他们愿意为大义牺牲,颇有一番决意赴死的悲壮情怀。

四公子的态度让一直对他们不假辞色,认定二立社生员们的行为有违圣训的提学御史徐之桓也为之动容,叹息之下劝说四公子要保留大有为之身为国做事。

张国维、凌义渠和徐之桓此时倒是达成了一直,认定书生哄闹也是别无他法,虽行事孟浪了些,但其心乃是为公义,其情可原。

本是谈判,反倒成了三个文官赞颂书生行为的友好会谈了,四公子心里受用不已,也开始跟三个文官谈论古今,尤其是文官士大夫的情操问题。

到了最后,双方反而成了互相谦让,互相奉承的态势,好似一群文人平时聚会听曲喝酒相互捧场一般。

三大文官完全认同了四公子为首的江南书生对抗锦衣卫强权的可贵精神。

四公子也承认书生中有些人确实存在行为过激举止适当的情况。

至此,谈判双方关系急速发展,朝着一出化敌为己的喜剧进展。

只有冯可宗代表的锦衣卫再次扮演了反派角色,唱了黑脸。

冯可宗大为郁闷愁眉苦脸的跑到杨潮房间里哭诉。(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一节成功九成

冯可宗觉得自己又扮了黑脸,他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一步一步陷进去的,心里明明想着是绝不会再次做恶人了。

可是杨潮让他威胁一下书生,他权衡许久,觉得风险并不算大,相比成功的收益,根本不足为虑,因此他答应了。

但他没想到接下来的事态发展,完全出乎了他的预料,理应跟他一起对付书生的文官,一转身叛变了,反而开始同情书生,结果锦衣卫再一次成为了众矢之的,虽然书生没有再去打砸镇抚司,可是四公子的怒气全都撒在了他冯可宗身上。

书生把气撒在他身上还不要紧,要紧的是差事办砸了,锦衣卫内部不拿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