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干部要加强学习,努力成为“学习型干部”。学习,不仅仅学习路线、方针、政策,要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学习管理知识,学习专业知识;鼓励35岁以下、“大专”以下年轻干部报考电大、函授、自考等成人教育,在提高文凭的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
定期深入村社,深入家户调查研究。要求:党委书记、乡长一个月下村社的时间不低于2天,副乡级领导干部不低于3天,普通干部不低于4天;每半年写出一份不低于2000字的心得体会。
建立“首问责任制度”。但凡群众来访,不论是否分管该项工作,都要认真接待群众,不得将群众拒之门外,接待态度要亲切随和,讲解政策要有耐心,并在“群众来访记录本”上如实记录群众要求解决的问题。如自己管该项工作,要及时解决;如自己解决不了的,要及时请示上级领导;如暂时解决不了的,要耐心地向群众说明原因,求得群众谅解。如不属于自己分管的工作,要负责将来访群众带到相关部门。
成立“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室”,由党政办负责该项工作,全乡干部轮流值班,包括党委书记、乡长在内的都要值班。当有乡长副乡长值班之日,顺理成章为“乡长接待日”。有乡长副乡长值班时的“乡长接待日”,要张榜公布。
“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室”的工作宗旨定义为十八个字:知民情,顺民意,解民忧,促民安,助民富,惠民生。
赵无极在这份《凤山乡党政干部守则》中,针对凤山乡党政干部中的“思想上麻痹,作风上漂浮,方法上简单,工作上疏漏”等问题,制定了相当详细的管理、考核内容:第一,量化管理;第二,动态管理;第三,责任人制度(任何事情都有责任人);第四,案结制度(任何工作都必须有始有终并存档);第五,请假制度;第六,考评制度;第七,奖惩制度。
“会不会太严了,在执行过程中有可能走样?”当赵无极把这份“工作守则”草稿交到李苹手上时,连这个在大学里当过讲师的党委书记,也对赵无极弄出来的这个东西没多少信心。
“姐,凤山乡18000人,相当于一个大型企业;而乡上的干部相当于企业的管理者,如果管理者都不严格要求自己,又如何去要求一线职工群众呢?其实,这份守则还是很人性化的,譬如,凤山乡党政干部,无论是谁,每一个月可请1天事假,用于办自己的私事;如果当月没请,可以累计请假,前提是不影响本职工作;而这一天假并不扣工资和奖金。至于上班时间,除了下乡的人之外,其他人是否该呆在办公室呢?”
“哎,说起来也是这个理。那么,就交给大家讨论吧。”李苹此前在凤山呆过两年,太知道凤山的干部上班水成个啥样子了,有一部分人,特别是下午上班时间,几乎只是在办公室打一头,就跑到茶馆里打牌去了。
第170章要把火烧起来也难
李苹到不是反对赵无极搞出的这个“工作守则”,她主要是担心到时执行不下去,赵无极没有退路。大到国家政策法律,小到单位规章制度,说白了都是对现有利益关系的调整。有些人混日子混惯了,有些人习惯了以前的管理方式,现在赵无极要进行“变革”,必然会遭到一些人的反对。
不过,李苹的犹豫也给了赵无极启示,他并没有急于把这个方案公布下去,而是以“草稿”的方式发到每位党员干部手中,广泛地征求意见。特别是乡人大主席团成员,赵无极要求吕宁生亲自主持意义征求工作,并形成正式的书面意见。
经过三天的意见征求,最后汇总到赵无极这儿,情况非常喜人,除了一些因为理解偏差而产生的疑问外,意见最多的就是“只要领导能够做到,我们肯定也能做到。”
“赵乡长,这个读书拿文凭是好事,可是耽误了工作咋个算呢?”在乡党委扩大会议上,有的干部提出了疑问。
“凡面授、考试时间,按正常上班对待。但平时学习,则必须利用业余时间,不得耽搁工作。”赵无极解释道。
这个道理非常简单,进修学习拿文凭,是政府鼓励的事情,自然会按正常上班对待,而且学习结业拿到文凭后,单位还可报学费、车费以及旅馆费等,再过几年,这将是一个很普遍的情况。但在此时,函授、电大、自修等刚刚兴起,各地政策并不统一。
凤山乡的干部有个特点,就是年轻。除了韦长青49岁,何安47岁。吕宁生42岁外,其他的人都是30多岁或20多岁。譬如李苹才31岁,欧阳灿36岁,甘霖32岁,赵无极24岁。徐庭放28岁,王文化27岁。
“赵乡长,我今年36岁,可不可以也报名参加函授啊?”欧阳灿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
“当然可以。”赵无极肯定地说道。无论如何,读书、拿文凭,将是未来十几年的主流。有些中专毕业参加工作的家伙。后来竟然读到了3个博士学位,虽然是“在职”博士,但无论如何也是好事,多少总要看几本书,提升一下素质吧。
“赵乡长,其他单位的人能否享受这一制度?”又有人提出了问题。
“凡凤山乡的干部职工。包括学校、医院在内,都应该鼓励其进修、读书。可以先让中心校和卫生院搞一个相似的规定出来。”
赵乡长上任的第二把火,就是对凤山乡四个乡镇企业进行“停业整顿”,但是,这把火遭到了包括李苹、甘霖在内绝大部分人的反对!
“无极,这事是否先请示一下县委?”李苹关心地问道。企业停业整顿,涉及到员工安置。涉及到员工家庭生活甚至身家性命,本身就是得罪人的事情;弄得不好,职工还有可能集体闹事、上访等,总之,这企业的问题就是一个火药桶,轻易动不得!
“可是,乡政府也不能白养着他们啊?”赵无极也知道,企业就是一个马蜂窝,如果捅了,真还有可能伤到自己。但是。赵无极却信奉一个原则,那就是长痛不如短痛!
“其实,你的方案很有道理,但是,在请示县委之后。岂不是更好?”李苹又劝了一句。
赵无极对于凤山乡的四个企业,准备采取系列措施,先是停业整顿,清理资产家底;其次是改变经营方式,或承包,或拍卖;再次则是根据凤山特点,调整经营方向。
赵无极虽然有些方面非常变态,但有些方面却又非常不足。譬如凤山企业的工人,其实根本不是县人事局在编职工,只是凤山乡承认的职工罢了;但恰恰因为这样,才轻易动不得。如果是县管企业或职工,责任可以推给县里;但凤山乡承认的职工,责任肯定在乡里,而这些人能够从农民变成工人,哪个没一点关系,他们的背后站着的人,最差的都是支部书记或村长,赵无极如果让这些人丢了饭碗,村、社的工作又怎样开展?
最后,赵无极采纳了李苹的意见,决定请示县委。
同时,赵无极也把自己准备烧的“三把火”一并交给县委审议,其中第三把火是他准备利用凤山乡这次干部调整的机会,实行“个人推荐+竞选演说+组织考察”的干部任用方式,对经济办、社综办、财政所、计生办、林业站等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实行“竞争上岗”“竞聘上岗”。
在赵无极看来,县委县政府在做出决定时,时间向来拖得特别久,他也做好了等半个月甚至一个月的打算,谁知,只过了一个周末,县委办就发来了文件,明确指出,经县委研究,凤山的企业暂时维持原样,凤山乡党委可能通过调整企业领导班子的方式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同时采取积极措施,努力提高企业的效益。
文件明确指出,县委不同意凤山乡关于机构调整的方案,原有机构均给予保留;在负责人的任用上,可以采取凤山乡提出的“个人自荐+领导推荐+组织考察”的方式,但不主张“竞选演说”的方式。
显然,在涉及到一些敏感问题上,卢江县委也不愿意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特别是关于原有机构予以保留的决定,让赵无极十分郁闷。
不过,县委的文件也明确了很多内容,给予了凤山乡相当大的权力,赵无极如果运作得当,也能取得相当的效果。
譬如关于《凤山乡党政干部工作守则》,县委则持肯定态度;譬如对于四个企业的处理,县委的底线也是明确的,即企业必须保留,人员不能减,但却可以通过更换企业领导等方式,增强企业活力。
赵无极有所不知。即便到了21世纪,乡镇的教办这种单位也是存在的。其实,赵无极的步子如果不这么大,将企业办和农业办合二为一,另外再成立一个社会事务综合办公室的话。说不定县委就同意了,因为合并一个然后增加一个,有利于整合与划分下属部门的职能。
后来,赵无极才明白,他提供的这些方案,除“竞选”一项外。其他的内容县委书记胡永生和县长安富林都是同意的,只是,在县委常委会讨论时,有常委提出,是否征求一下县级相关部门的意见,譬如林业局、农业局、工业局、计生委、教育局等部门。征求意见的结果就是这些部门几乎全部反对。这些部门反对的理由貌似十分充分:如果乡上不设相应内设机构,我们的文件发哪儿,工作由谁来推进,譬如护林防火与林业资源保护,专业性非常强,出了事我们找谁负责?
赵无极自然不知道这些部门反对的理由,如果他知道了。立即就会明白这些部门打的啥主意,说到底,是下面的部门如果合并了,上级部门的利益和地盘就受到了损失。
虽然县委没有完全同意凤山乡的报告,但同意了或县委表示沉默的部分,赵无极则在李苹的支持下积极推进。
赵无极上任一个星期后,凤山乡召开全乡干部大会,正式施行《凤山乡干部工作守则》。这部“守则”,除针对吃皇粮的外,还专门有章节论述到农村党支部、村委会、村民小组干部的相关守则。是凤山乡所有干部行动的准则。
在干部大会后,赵无极又及时找来四个企业的职工召开座谈会,研究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问题。这个座谈会,让赵无极进一步明白了,在凤山这样的地方。搞这种传统的集体企业,等于是用政府的钱来养活一群懒人;或者根本就无钱可赚。
譬如榨油厂的工人代表就指出,乡榨油厂的设备,新买的才两万块钱,基本上是手工操作,属于重体力劳动,企业的收入,基本上只够发工资,如果要求向乡政府交利润,除非是增加机器设备,减轻劳动强度。但增加机器设备之后,乡榨油厂除了少用两个员工外,也不可能给政府交什么利润,因为,凤山群众的食油用量,或者说每年的榨油量基本上是固定的,不可能增加得太多。
收购油菜籽来榨油当然也可以,但是,榨制的食油又卖给谁,再加上凤山属于卢江最偏远的乡,加上来去的交通运输成本,榨出来的油能竞争赢其他区乡或城郊榨油厂出口的食油吗?
赵无极曾经对农机修理厂的意见最大,谁知,农机厂的工人们对政府的意见同样不少。
他们说,农机厂的业务少,又不能怪他们。在包产到户之间,每个村都有拖拉机、粉碎机、磨面机、抽水机等设备,全乡共有各类机械设备上千台,到了农忙时节,他们12个人忙都忙不过来;后来,包产到户后,村社的这些家业机具,先后都出售或承包给了私人,在这种状态下,一点点小毛病,他们多半就自己修理了,用不着再到乡上找农机修理厂的人。
因此,他们坚决反对乡上要关闭农机厂的决定,当年在集体经济时,他们立下了汗马功劳,乡上不能做御磨杀驴的事情。
“鸡毛蒜皮,头绪繁多!”这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现状,让赵无极感觉到,农村之所以长期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可能就在于这种歪歪道理太多了,缺少一种“向前看”的观念。
这种情况,让赵无极想起南巡首长说过的一句话,“千条理,万条理,发展才是硬道理”!尼媒,一个月守着二三十块钱的工资,真的就很有意思吗?
第171章榜样的力量
中药材加工厂在厂长程继先被杀后,指定了一个临时负责人。这位名叫田杰的28岁的农民,在赵无极看来,是颇有见识的。因为他在发言中提到了“初级加工”的概念,即现在的中药材加工厂实际上只能对收购上来的中药材进行简单的分级、清洗、翻晒、切片等加工,然后再卖给外面的大药厂。
如果要对中药材进行精细加工,譬如只是将某种中药磨成粉状,目前的中药材厂也做不到,因为他们的粉碎机已经烂了两年了,如果要恢复这项业务,乡上得追加投资,得增加设备。
田杰还谈到,像凤山这种地方,虽然立足于中药材产地,收购很方便,但却距中药材市场较远,目前,西川省最大的中药材市场在平原市的荷花池,荷花池的药材老板们,要收购中药材,以前都是让我们送货到平原,他们根本就不会到凤山来,因为考虑到价格变动的关系,老板们出的价格都非常低,至于农民卖到中药材厂的价格,则更低了。好在一些普通药材,遍山都是,农民有如打柴草一样,一个上午就可采挖几十斤上百斤。
“田杰,你去过荷花池?”赵无极隐约感觉到,这个田杰是一个有想法的人。
“我今年春天去过,当时程厂长,啊,不,是程继先让我送一批货过去。我利用空闲时间好好考察过一番。荷花池药材市场好大啊,至少有上千家药材商铺!”末了,田杰还感叹了一句。
酒厂的问题主要在于人浮于事,管理不善,质量把关不严。所烤之酒过去在凤山、前山一带还有市场,现在就连凤山乡本地人也不大喜欢喝自己产的酒了。
“如果乡政府把酒厂承包给你,你是否敢接手?”赵无极看着酒厂厂长姜学清,问道。
“承包,不知是个什么章程?”姜学清有些动心。
在赵无极看来。姜学清这人有些油滑,很会来事,但也有能力,酒厂搞成这个样子,虽然他有要负主要责任,但与酒厂的体制也有很大的关系。那就是酒烤得好又如何,烤得不好又如何?烤得好,他未必能多拿钱,烤得不好,他也少拿不了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