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骂女收费员就破口大骂,惹到收费站又充满了笑声。
装甲团向京城匆匆开进。翁文灏府上密谋的人群也各自回家睡觉,总参谋部门前三角广场上闹了一天的学生终于也困乏了。吃过‘好心人’免费送来的高档夜宵后,他们全坐在地上、人靠人的休息。唯有总参谋部内还在忙碌——低阶参谋带着人正在整理资料档案、以方便明天搬上卡车,而高级参谋们则在继续完善对美登陆计划。
唯有徐敬熙、郭弼、黄宗邠三人是闲着的,他们一边喝茶一边简要聊着整个对美作战计划。此时,作战部部长黄宗邠中将对周思绪的一些观点表示否定,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石油消耗。
“……登陆美国作战部队最少要有一千一百至一千两百万部队,总计六百个师。以装甲师、步兵师平均每日消耗四百吨物资计算,每天需要的物资就有二十四万吨,这还不包括修建工事的物资、空军物资。保守以每天三十万物资计,每月就需九百万吨。
太平洋三条航线,保险起见只能走中或南线,夏季可走北线。平均算,沿海各港到洛杉矶基本在六千五百海里左右,十一节的航速二十五天到港,来回一点也不能耽搁就是五十天。这么算,假使每艘船都不耽误、不击沉、不损坏……,海上也没有风浪,一切都平安无事,那也要一千五百艘万吨标准船。但这是不可能的,战场上、特别是海上什么都可能发生,我们最少要把这个量翻上一倍才有基本把握,也就是三千万吨商船是登陆最起码的要求。
光庭要商船烧煤肯定是不行的。我们可不是沿着太平洋岛屿而是依靠补给基地直接驶往美国西海岸的,这中间哪里有煤站加煤啊?按煤耗算,它载的一万吨煤拉到了美国也就差不多烧完了,要是那边不能加煤。那就有去无回。这只能是烧油,最好是烧柴油。两千五百匹马力一天也就十二吨柴油,一来一回才六百吨,这才能运货。
可这里问题又出来了,一艘船一年跑六个来回。那就要三千六百吨油,陆军三千艘、海军一千艘、加上其他什么船,匡算四千五百艘,一年就需一千六百多万吨油。仅商船就要这么多,海军除了作战编队还有伴随舰队机动的高速补给船。我看啊,每月二十万吨油是少算了,单凭马力算油耗就要三十万吨。一个作战编队每月三十万吨,一年就是三百六十万吨;每年建造五个编队,那就是一千八百万吨,三年下来就是五千四百万吨。
海军五千四百万吨。陆军呢?每月九百吨物资里面一半是油料,这同样是五千万吨。空军暂且还没有加上、国内也还没有加上。就这些,不管怎么节省,军事上所需的油料也要超过一亿吨。我们现在石油产量只有四千五百万吨,算是伊拉克、波斯、委内瑞拉的三千万吨,也就只有七千五百万吨。苏俄每年出口两千多万吨、荷属东印度八百万、墨西哥八百万,这些我们暂且还不知道能不能为我所用的石油加起来也才一亿一千万吨左右。
唯一能指望的就是石油储备了,算上今年新入库的大概在两亿一千万吨左右。如果让全国的车辆都停用,把油都省出来军用,我们大概能顶四年。第五年就要没油了。”
随着机械化军队的建设,物资补给对军队越来越重要,其他黄宗邠不担心,他就担心物资补给不足。在提出油料不够这个问题之后。他再道:“之前的计划是海军作战,陆军为辅,现在陆军要作战,那钢铁肯定是不够的。三千万艘商船就要两千一百多万吨钢;六百个师,每师两千辆自重三点五吨卡车,这就又是四百二十万吨钢;
还有集装箱是个大数。三千艘船,每艘船五百个柜,这里又是三百万吨钢,而且集装箱肯定不止船上用,部队肯定会截留一大批集装箱自用,加上损坏的、滞留的、起码要六百万吨钢;最后就是炮弹了,这个相比之前那些量要来的小,每年一百万吨应该就够了。这些核算核算平摊到每年,仅陆军每年消耗的钢铁就超过一千两百万吨。”
说完油和钢,黄宗邠再提到一个棘手的问题,“现在还未开战,假设明年国际联盟调停后开战的话,那距离登陆我们大概还有三年的时间。这三年钢增产是没问题的,油就要看先生能不能再用金手指点一下,找出个产量和大庆一样大的油田了。另外我还担心美国那边的港口和铁路。我记得旧金山这样的大港,每年的进出口也才五六百万短吨。我们一天就三十万吨,一年就是一亿零八百万吨,这么多货肯怎么卸货?
再就是美国的铁路,当然这是登陆上去立住脚之后的事情。美国的铁路是东密西疏,虽然铁路的性能不错,甚至普遍比国内的要好——货车载重达四十九吨之多,头等铁路占九成五以上,但还是太少了。为了节省油料,我们到时肯定要大建铁路……”
黄宗邠说了近半个小时,所有的话其实就再说两个字,那就是物资!物资!物资!!登陆美国将使一切军事物资的消耗翻倍,最最明显的就是油和钢。
待他全部说完喝茶时,徐敬熙笑道:“钢确实是少了,每年的钢产量最少要达到六千万吨以上,等于是现在的产量翻两倍。油应该问题不大,山东营口那边去年就正试勘探了,听说已经打出油来了,规模估计是年产四千万以上的特大油田。如果东北再增产一部分,那算上北庭,仅全国就应该有一亿吨油了。
登陆才是大问题。美国人肯定是严阵以待的,全国兵力估计有八成会集结在西海岸,大概就是四百多万人甚至更多些。这么多兵力,仅登陆一个港是不够的,应该是同时登陆几个相近的点。组成一个面,不然的话部队多了摆不开,少了又站不住。
这么看的话,那登陆场就只有三个。一是旧金山、二是洛杉矶,二是波特兰和西雅图。再往北加拿大那边全只是小港口,几十万人能上可几百万人根本摆不开,港口设施、铁路也不行。这么说起来墨西哥就很重要了。”徐敬熙也在反复思考登陆场选择的问题,千万大军虽多。上不了岸也是抓瞎。可登陆场就这三个,美国人肯定会死命防着,而东海岸、加勒比海沿岸,也不是说不能登陆,可那片海域不能阻绝敌方的潜艇和航母。
且北大西洋的气候海军不熟悉,亚欧运河也是个大麻烦——即便运河能支撑每日三十万吨的货物通过,可石油还是要从东海岸运。因为油田主要集中在东边,人员、物资生产更是基本在东边。最后苏俄的态度也很重要,运河毕竟是在他土地上经过,万一运河紧要处塌方怎么办?所以美国东海岸只可以作为牵制。登陆是要完全放弃的……
黄宗邠想的是物资,徐敬熙想的就是登陆。这两个问题要是解决了,那战事就再也没有什么难题。此时下面具体的计划还没有提交上来,可战该怎么打三个人心里却有数。照实说,登陆美国是很牵强的一次计划,物资够呛、资金够呛,唯有人力是足够的。可周思绪的计划明显是得到了先生的首肯,甚至很可能就是先生要求的,所以几个人不得不往这方面策划,等方案做出来、所有的计算完成。如果是确实不行,那总参谋部将如实相告了。最终做决策是先生,他们只负责计划和执行。
总参谋部的灯光亮到东方发白,此时沉睡的千年古城早已苏醒。昨日发生的一切若不是看到报纸上血腥的标题怕酣睡一宿的人早已忘记。六条人命——报纸上如是说/头版文章语言激烈,照片也是极为模糊的,并且最要的是,大部分报纸都将叙述重点放在卫队开枪上,为何开枪只是一笔带过,在何处开枪那就更是一笔未提。
唯有帝国日本和顺天时报情绪温和。他们重点叙述学生之所以被抓,是因为学生扔了爆炸物入内;而卫队之所以开枪,是因为学生不顾之前的鸣枪警告冲进了军事警戒区。报纸是照实叙述,可其中的意思却是责怪学生被人指使,故意制造冲突以制造血案。帝国日报头版社论文章更是认为:将学生扯进政治斗争,以学生之血达成政治目的实在可耻!
帝国日报大家本就知道它极为反动,可这次居然敢如此污蔑学生运动、诋毁进步青年,这让在三角广场蹲了一夜的学生再次如家禽抢食般躁动。一个梳着中分头的学生迅速抢占昨天闻教授讲演的高台,他乱着头发、挂着眼屎的开始挥手鼓动:“同学们,烈士的血还未干,专。制者的狗就在狂吠。我们不能放过他们!我们绝不能放过他们……”
“同学们,烧了帝国日报!”下面有人抓了份帝国日报高举着当众撕得粉碎。这顿时引起了在场学生的呼应。“对,烧了帝国日报!烧了帝国日报!”
年轻人说干就干,这边一喊叫,那边就迈开了步子,几个在此潜藏指挥的燕大学生想拦都拦不住,见事机灵的一个当即跑去燕大报信。
按照昨天晚上的安排,京城中的游行学生今日是有安排的。第一个就是稽疑院。早上八点稽疑院将就退出东亚同盟之提案进行表决。因为大部分代表都不想打仗,所以即便理藩院还有复兴会骨干份子投反对票,他们也很能用‘战争迫在眉睫、退盟家国平安’来说服诸人投赞成票,估计提案是可以通过的,但万一不通过呢?所以,必须派大批学生前往稽疑院呼喊助威,让这些代表看到‘民意’。
第二个就是总参谋部。血案发生后,徐敬熙并未如诸人判断的那样请辞,这脸皮就已经厚到家了。他更调亲兵前来护卫,那就应该再制造几起血案,好让他名誉全毁。武夫的名声,那是报纸说好就是好,士人说坏就是坏,只要全国的士人都说徐敬熙不好、说复兴会军人残暴,那这风评也就定了。舆论如此。史书更是如此。
“什么?!又去了烧帝国日报?你们怎么不拦着他们!”燕大贝公楼里,幕后总指挥胡适大怒。烧帝国日报可就不是游行请愿了,这是刑事案件。“快!快打电话,让巡警拦住他们。”
胡适如此着急。看了帝国日报后气得没吃早饭的陆志韦却道:“帝国日报不该烧么?早就该烧掉了!!看看!看看!”陆志韦拿着一份帝国日报挥舞,“看看他们是怎么诋毁烈士的!这种恶毒的报纸就是犯死罪也应该烧掉!”
“志伟!”胡适看着蛮横不讲理的陆志韦气的差点吐血,他指着陆志韦想骂最终还是忍下了。但当他一个人推着轮椅来到电话边摇了摇把手开始拨110时,走过来的陆志韦却笑:“适之你还是别费这个心思了,今天巡警厅是不会出警的。”
陆志韦如此说。那边接通的胡适却伸手要他住嘴,只是那电话一直嘟嘟嘟没人听,他打了三次都是如此,最后不得不问向陆志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什么怎么回事?”陆志韦看着他如此焦急,忍不住大笑,“你忘了吗?昨天晚上不是说过了吗。为了行事方便,今日出什么事巡警局都不出警。”
陆志韦这么说胡适倒想了起来,可他却依旧厉色质问:“不出警那也只是针对学生抗议那几个地方,可这为何就不接报警电话?”
“要是打电话报警就是总参谋部、稽疑院呢?”陆志韦看着胡适如此心情大悦。“所以巡警厅还不如一律不接警,省得事后被人指责。”
“这可是……。这可是……违法啊。”胡适终于感觉事情不对了。
“所以我说还不如趁现在接管京城。”陆志韦说道。“事情做到这一步以后复兴会上台早晚要查出来的,我们不动手那以后就是他们动手了。”
陆志韦如是说,胡适只是摇头固执的推着轮椅出了校长办公室,他这是要亲去前门那边拦住那些烧报馆的学生。但他还是晚了一步,他人还没有出前门,五道庙堂子胡同的烟又升了起来,不过这一次却和上一次不同了。
“你们想干什么!你们想干什么!别乱来啊……。我们是学生……”最先赶到报馆泼油点火的十几个学生被一伙身穿大褂、手持步枪的汉子在堂子胡同里拦住了。因为早有交代,巡警学生是不怕的,可对方恰好不是巡警。
“什么乱来,放完火就想跑?!都有了。抓起来送衙门!”一个领头的瘸腿汉子扯着嗓门道。在诸人扑过去抓人时他还很是愤恨的骂:“妈拉个巴子的,上回就让你们跑了,这次还敢来,信我不打断你们的腿!”
“你们干什么?你们干什么?”二三十个蓝大褂堵着胡同抓学生。慢了一步的其他学生见此情形当即大喝,他们显然还没搞清楚怎么回事。
“妈拉个巴子的,又来了一伙烧报馆的?!”瘸腿汉子转头看见学生们提着的煤油桶,当即明白这些人是来干什么的,他抡起步枪就砸了过去,“我打死你们这些没良心的!我打死你们这些烧报馆的!”
“打人啦!打人啦!”瘸腿汉子状如疯虎。只会嘴炮喊口号的学生哪里抵挡的住,没两下前排几个就被打到在地,煤油桶也倒在地上,煤油撒了一地。而后面那些想跑却又被胡同口越来越多的学生堵住,无路可退下他们只得跪地求饶。
“都捆起来,回头交杜杀换酒喝。”见后面的学生没拎煤油桶,瘸腿汉子见好就收,他招呼完身后又拿枪指着那些脸色发白、瑟瑟发抖的学生,他大声喝道:“都给老子滚出这条胡同!下次再来见一次打一次!滚!”
第六十章猜着了
烧报馆的学生居然被人抓了,胡适这个备受进步学生敬仰的燕大教授当然要被前往解救,只是稽疑院那边马上就要表决,缺了学生助威将有碍之前的计划。最终,权衡后的胡适让随同自己前来的学生带着多数学生去稽疑院,自己则前往堂子胡同救人。
堂子胡同就在骡马市大街以南、菜市口和虎坊桥之间,刚好被果子巷、粉坊琉璃街这两条南北走向的街夹着。胡适被十几个学生簇拥着来从粉坊琉璃街这边进来,到了地方就看着几个汉子端着枪在胡同口守着。这些人长得三大五粗,戴旧毡帽,着蓝大褂、灯笼裤,脖子上还搭了条白毛巾,衣衫缝缝补补、毛巾也脏兮兮,一看就是火车站的苦力或者京城常见的人力车夫。
微笑着看了这些汉子一眼,胡适想等他们问话,可这些人却不搭理他。他不得不清咳了一下,开口道:“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