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面沉似水:“我口述,你写信给尹东大教宗,就说:越昱非我教民,现在他又是徐州官吏,你以何身份出面发动教民讨伐?教民与教民之间冲突,搞不好成为宗教冲突,这样地事,不应该由你我开始。责令,此信函到达之日,立即解散武装,禁止越过雷池一步。”
鲁肃满腹惶恐,战战兢兢的书写完这份对大教宗措辞严厉的信,加盖刘备印绶后,火速遣人传往秣陵。
等鲁肃收拾好笔墨,刘备起身离座,背着手踱了几步,说:“当前三件大事,徐州的传承问题;攻打袁术的问题;秣陵教民地事情,前后两件事都已经解决了。子敬,你说我们是否该加快步伐,攻下寿春?”
鲁肃走到刘备桌前,翻捡着桌上的信函,答:“九江郡各地官员都已上任,寿春亦已成孤城,依我看,现在发动攻击也未尝不可。寿春城墙不过是个土垒(至明朝西安城墙才改为砖制,随后全国各地才兴起了砖制城墙的习俗。),这种土垒,我们调集投石车集中一点轰击,破城不成问题。但我担心地就是,寿春城被围多日,万一城内有瘟疫怎么办?”
刘备托着腮,沉思道:“南方雨水多,夯土垒成的城墙都牢固,寿春城城破易,入城难。或许,我们还是按原来诸,再等等,等到冬天疫病发作减少,我们再入城?”
刘备说着,无奈的摇摇头,说:“寿春战事未完,而元老院又借辞如此严厉,我若不赶快回去,怕是青州要吵翻天了。唉,两头都是事呀。”
门外阵阵喧哗,典韦风风火火的闯了进来,报告道:“陈到自寿春来急报,袁术弃城而走,引领家眷向义城逃窜,周瑜正率军追击。不过,袁术前锋在离义城三十里处,转道向北突围,周将军传信,希望主公配合出击。”
厅内两人很平静,似乎早有意料。刘备轻轻的扬了扬眉毛,示意典韦招呼陈到进来。鲁肃则劈头便问:“寿春城内情况如何?”
陈到行了个礼,回答说:“城内疫病发作,已成鬼域,我军不敢入城。周将军依照主公先前所命,封堵了四门,不过,已有部分百姓乘乱出城,我军正在四处搜捕。”
“果然如此”,刘备恨恨地说:“城内一定死了很多人,为什么单单袁术不死。”
陈到答:“据说,疫病初起之时,袁术曾举行一个祈天仪式,向城内百姨借寿,每一借取一年寿命。城内有十数万百姓,若真借寿成功,袁术该有十万岁寿命。后来疫病大爆发,城内百姓都说,袁术祭天时捣了鬼,不是借了别人一年寿命,而是将别人寿命全部借去,所以,城内居民地大量死亡。”
鲁肃摇头,刘备满脸的讥笑:“人寿几何?一方面是父神恩典,另一方面还要取决于自身的健康水平——袁术能活十万岁?传我的命令,务必击杀袁术,我倒要看看,十万岁的袁术死不死。”
鲁肃在旁建议道:“还是让军医们迅速入城,防止疫病蔓延。此外,一定要将那些流窜各乡的疫民隔离起来,还需紧急下达命令,各乡县紧密控制水源,发现尸体必须立刻焚烧,焚烧之后再在深埋,所有接触尸体的人必须隔离。”
自青州发现伤寒杆菌之后,青州官员对疾病的认识迈上了一个大台阶,许多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瘟疫的大规模爆发与人的道德元关,而是与人的卫生习惯紧密相关。同时,也有了传染源的认识。而经过这几年的宣传,南方各郡的百姓也隐约知道了一些关于疾病的知识。
人对死亡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寿春城破后,城外的军队不敢入城,城内活着的百姓自认为健康,千方百计地想逃离地狱,这些疫源扩散到乡里,此地必人心惶惶。
“伤寒症并不是很严重的疫病”,刘备安慰焦灼不安的鲁肃:“传谕四乡百姓,只要坚持饮用煮沸了的水,养成洗手的卫生习惯,传染不上。即使发病,只要迅速隔离就医,也没什么。告诉各地百姓,我们已经有了相应的治疗药物,不要恐慌。”
伤寒症是通过水源传染的,出入寿春城并不能感染,为了抑制恐慌,刘备下令:“命令寿春驻军,前令作废,立刻疏驼城门,我将入城安抚百姓。”
九江郡当涂,袁术残兵败将挡住了青州骑兵一轮又一轮的追钉,勉强逃到了淮河岸边。当然,如果不是青州兵怕传染疫病,十个袁术也被斩杀了。
喘息稍定的袁术,口喝难耐,吩咐手下为他盛水,当手下用铁盔舀了满满一盔江水呈递给袁术时,袁术才喝一口,便吐到地下,怒问:“为何不是蜜水?”
手下答:“没有蜜水,只有血水。”
袁术闻言气怒攻心,连连呕血,当晚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袁术死后,手下分崩离溃,各自瓜分了袁术财产四散而去。也有人拥立袁术长子袁耀即位。但是,这个袁耀即位不足一个时辰,就被拥立的那群“忠心耿耿”的臣子割下了脑袋,作为献给刘备的礼物。
第六十八节
刘备终究还是没进入寿春城,也没等到袁术的头颅。
袁术开城出逃后,刘备已然明了:九江战役大局已定。在平原上拖家带口的逃跑,袁术怎么能跑得过以善于追击而闻名的青州铁骑。就在刘备准备动身前往寿春安民时,青州元老院发来紧急公文,要求刘备立即返回青州。
说实话,这份紧急公文发出时,青州元老曾惶恐不已——身为臣下,这样毫不留情面地召唤自己的主公,是否太逾制了?最终,如果不是才入元老院的高堂隆力主,众元老肯定没这个胆量。
高堂隆在出云时,就以顶撞刘备而闻名。当时,元老们唯唯,高堂隆厉声呵斥:“帝辇已入泰山,按制,需主公亲迎;船队二下南洋,依礼,城主公亲断;童子军即将入扬,非主公不能决定;浑公子回广饶,主公本意若何,至今毫无表示;战事自去年缠绵至今,青州财富流水般涌往外郡,主公却乐此不疲,诸公身为四州百姓的代表,怎能不作表示?”
在高堂隆的坚持下,青州大元老院发出的紧急文函送达义成,高堂隆本打算在文件中写明质询之意,可书写文书的元老故意忽视,信中就只剩下委婉地请求。不过,刘备理解这封信的意义:这是青州元老院第一次向上位者(主公)作出要求,这意味着强势人物高堂隆加入元老院后,元老院主政意识渐渐觉醒。
“很好,自今之后,元老院不再是举手机器,为了这点,值得放下一切赶回青州”,刘备稍加盘算,欣然从命。随即率领侍卫向钟离进发,准备穿越下邳郡进入东海连云港,坐舟回青州。
刘备刚离义成,迟迟未表态的孙权感觉到威胁已去,在臣下的劝解下,发奏章推举陈登继任徐州牧。与此同时,孙权大军厉兵秣马,前锋已入荆州,开始讨伐刘表。
豫州,当曹操听说刘备已去,顿时松了口气。急忙按照协议,同意陈登继任徐州牧、发文谴责圣上私自出京,要求泰山官员礼送圣上回京。作完这些表面功夫后,曹军掉头向西,准备与孙权共同瓜分荆州。
经过刘备多年的示范后,中原诸侯已渐渐明白什么是真正地“农为国之本”——自耕农是主要的兵源,耕作的间歇性和季节性决定了农民军训的时间充足,并且在农闲时节对农民进行军训既不影响生产又不影响生活。农之辛劳十倍于工商,收获不及工商十分之一,对农民征税不如鼓励工商。依*商税支撑政府,养活军队(农民);依*不断的掠夺、开发新市场,挣取更多地商税,从而使政府进入良性循环。
明白这个道理后,曹操、孙权的攻击方向不约而同地放弃了粮产区,兵锋直指交通枢纽、滴旅要道。曹操主力避开了宛城张济。从宛城东侧博望坡直扑(氵育)阳,意图控制(氵育)阳水道,向北威胁宛城,向南威胁新野。孙权水军则逆河而上,直攻江夏,南方混战就此拉开序幕。
混战开始前,孙权为了讨好刘备,同时,也为了彻底消除刘备对南主土地的窥视,他配合徐州陈登发布了文告,宣布笮融为不受欢迎的人,扬州地方官员有责任将其捉拿归案,送交广陵审判。
公告一发,笮融怕薛礼动摇,对于已经没有利用价值的人,笮融毫不客气的杀害了曾帮助过自己的薛礼,顺势劫掠曲阿城,又做了一回白眼狼。随后,乘权孙大军征讨荆州,他急慌慌地带领教徒逃向更南方向的豫章郡。
豫章太守朱皓为南方朱族首领,朱族内向孙权军输送了族人朱治、朱然、朱桓、朱据四员大将,接到孙权文告后,朱皓不敢怠慢,拒绝笮融入境。自此,历史在这里拐了个弯,朱皓侥幸没能成为赵昱第三,薛礼第二。不久,青州童子军追杀而至,这一次再也没有朋友可以投*,笮融只好逃出山中。从下场来看,倒颇似日本人明智光秀。
秣陵,尹东大教宗收到了刘备地训斥信,沉默许久,下令:“解散教民武装,让他们各自散去吧。”
或有从人建议:“教宗,教民已集结完毕,使君大人片纸便让之散去,教宗威信何在?不如我们坚持发动教民,拦截笮融,不使之流窜南方。”
尹东严词斥退从人:“你懂什么?我与玄德所谋乃千秋万代之基业也,岂能因小故而轻毁?玄德与我一而二,二而一,他的决定就是我的决定。”
从人退后,尹东在空无一人的大厅内低声嘟囔:“你们懂什么,高山身边的是刘备义子刘宣,我身边是次子刘黄,周毅身边的是三子刘宇。这些年,刘备反复在青州宣传忠义,这几个孩子在战乱中被刘备收容。给他们一个家,给他们一个姓,他们把刘备看作是神,我在南方,稍有异动,刘黄立刻会在出云继任大教宗,那时候,我可能连怎么死的都无人知道。刘备,精通制衡之道,他若没有十成把握,敢如此严厉的向我发令?”
沉默了许久,尹东复自言自语道:“单一神教最大地弊病就是容易引发宗教狂热,引发宗教战争。然而,宗教战争真的就是不好吗?我们所受的教育真的正确吗?刘备,这次或许错了。不过,听说你把弹劾自己的表章传阅给曹操——谁知道是不是你自己写出来地——嗯,当英雄成为了人,神回到了人间,文艺复兴时代就开始了。或许,我们的民族会比罗马人更早的知道个力地可贵。”
刘备抵达连云港,迫不及待的青州船队已聚集在连云港等待南下,由于青州海军主力尚未返回,所有地青州商船已改装成了武装商船。民间的捕鲸船由于具备海上协作与战斗技巧,被纷纷聘为护卫舰。他们拥挤在连云港,等待青州发布南下号令。
刘备见到港口旗帆招展,心情愉快,和蔼的询问商人:“船上载的什么货物?”
商人答:“瓷器、丝绸、茶叶、糖果。”
刘备问:“为何没有玻璃?”玻璃的产量这几年越来越大。战乱频繁导致南方购买力萎缩,这种奢侈品只有稍往富足地波斯帝国、罗马帝国才能获取暴利。
商人的回答却大出刘备意料:“回禀主公,玻璃器皿在波斯帝国、罗马帝国只是一种廉价的民用品。就如同瓷器在我大汉一样。贩运玻璃,除非是那种完全透明地白玻璃,方才有利可图。可是利润还是不高,除非千里眼这种军用物资。去年贩玻璃的商人已经亏得血本无归,所以我们今年改运瓷器、丝绸、茶叶、糖果。据说糖果的利润最厚,还有就是南洋诸岛上的香料也很畅销。我们准备半仓前往南洋,装载香料后驶向波斯。”
刘备好奇地问:“罗马居然已经开始生产玻璃,什么时候的事情?”
前次下南洋之后,由于大量引起西方典籍,青州对于西方诸国的称呼,已采用了通行的音译,大食国被正式定名为波斯,大秦国被正式定名为罗马地东方行省埃及。
商人们的回答再次让刘备开了眼届:“主公,大约在汉宣帝(汉武帝之孙)即位时,罗马的叙利亚行省就成了玻璃制作中心,叙利亚行省的彩色玻璃制作精良,器皿花纹繁复颜色绚丽(我国甘肃曾出土过当时的玻璃希腊女神像),远胜于青州玻璃。现在,他们除了不能产白色板式玻璃(窗用玻璃),其他的,例如铸模玻璃、吹制玻璃、吹模玻璃、切割、雕刻、镌刻、缠丝、镀金等等玻璃品种。品种之多,数量之大,令人震惊。”
刘备郁闷无比——什么世道,自己在三国时代造出玻璃,还觉得“超前”,可罗马人在汉宣帝时代,玻璃吹制工艺已经成熟,怎么就没人说罗马人“超前”(读者:知足吧你,有主角在明代造出玻璃,还被人骂超前呢。^o^)
生了半天闷气,刘备问:“这些东西,你如何得知?”
商人变戏法似的掏出一本书,解释道:“主公,你常年征战,不知青州今年以来的变化。你瞧,关于海外贸易地书出了好几本了。今年以来,邸报每日都刊登海外贸易技巧,各类货物价格、风土人物志。据说,邸报那可是苍了大价钱,访问了百余名水手、商户,才写出那些资料。后来,有心者把邸报上的资料再买下来,绘上图,这就出了书了。这本《瀛海志》就是其中之一,主公可要看看?”
刘备默默点头,邸报在这点上做得真不错,需求,真的是带动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稍待片刻,刘备又问:“你说他们的玻璃颜色绚丽,那么,那些玻璃器皿颜色均匀吗?”
“颜色?那些器皿颜色倒是浑然一体,玲珑剔透。”
刘备了然:“关键是在颜料上。现在地大汉,应该是化学研究最兴盛的时代,对于所谓五石散、火药的研究正如火如荼,但这之后,我国地化学研究走入邪路,钻入了制作所谓的仙药死胡同。最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一套系统的化学理论。加上儒家的打压,将化学视为奇淫技巧,导致其在中国走入末路。现在,当务之急是利用玻璃的生产需求,尽快确立一套化学体系,为我们民族的化学创立打下理论基础。”
任何一项科技的诞生都是有本源的,化学的诞生就是从玻璃工业开始的。大约在大禹治水的年代,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和古老的埃及玻璃工匠发展起来了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