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合恭敬的说:“公胜而不骄,合叹服,不知玄德公亲来敝府,有何垂教与我。”
我也恭敬的回答:“备去职之人,不敢擅自称公,你直接称我为玄德就行了。今日我登门,特向你讨教兵法而来。”
张合也恭敬的回答:“公文师事与大儒卢植,武从师与大侠王越,文可安邦,武可定国,复起之日,指日可待。合不过是一个小卒,怎敢让公上门垂讯,望公能借此机会,教诲一下我。”
“客气了”,我接着答道:“不如我们进屋再谈。”
接下来的几天,我不时的与张合较量武艺,谈论兵法,张合此时才17岁(与张飞同年),但已显露出大将风范,冷静、沉稳。可惜,我现在无官无职,不能向他许诺什么。
离别在即,我沉吟良久,缓缓的对他说:“张合啊(他现在年龄不够,还没有表字),我看你武艺非凡,当可出仕为国家效力,只是现在中官(宦官)当道,若出仕选择不当,白白糟踏了你一生所学。现在朝政混乱,我预测大乱不久就要来临,若是明年二三月份,你打算出仕,可速带家人来涿县与我相会,我定让你如愿。”
张合眼睛立即亮了起来:“明年二三月,公何以如此肯定。”
我立刻严肃的说:“此乃天机,你切切不可对外人泄漏,等明年时候一到,你就会知道,到时,还望你速速来我处,我在涿县翘首以盼。”
张合点头说:“公且放心,待公复起时,合必来追随。”
我心中欢喜,面上却强作镇定:“如此,你还需等待一年时间,在此期间岂能无衣无食,我为你留下一些金珠,够你一年花用。再者,若中原乱起,你迁移家人前往涿县,岂能没有护卫。这些金珠你可用来招募家丁,装备武器。若你在这期间还有事,可速来涿县找我。”
张合施礼应诺,我们放过这个话题,接着谈论一些杂事。
第二天,我们动身离开任丘,张合来送行,我顺便将他介绍给管宁田畴。听到东海大贤管宁的大名,张合大吃一惊,郑重的再次向管宁行礼,而管宁不过是漫不经心的随意回礼,紧着催我上路。
我仔细的打量张合,他的目光中露出了坚定。我知道,此时已没必要说其他的话。
拍拍他肩膀,我简短的说:“我等你”。
第五节 少年赵云
出了任丘,我挥手带人向西走,直奔常山真定。常山,那有一员我梦寐以求的大将——赵云赵子龙。他可是我在三国时候,最爱的武将,常胜将军。浑身是胆,单骑救主,想想他的英姿都令我心醉。
历史上,真实的赵云有丰富的大局观和政治判断能力,这正是关张马黄四大将军所缺的。在军事方面他虽比诸葛亮之类差一筹,但却决无错漏和惨败。空营计这样的创举只有他能摆得出来,而罗贯中把这一计策移植到了诸葛亮身上,写下了名传千古的空城计。就是因为凡摆下此类计策,都需要泰山崩而目不瞬的超人胆识和骤然临之而不惊的非凡沉着。真是让人佩服。
刘备一生不假重兵于赵云之手,但常留在身边,我想目的有三:其一,赵云太优秀,总不能让他比过关张二弟;其二,以赵云的武力,放在身边,能保护自己、家人及群臣的安全;其三,他具有较为全面的政治、军事大局关,能用他的的远见卓识、大局思维使自己得到颇有价值的进言。
现在,我武有管亥护架,自己武艺也不差,文有生性淡薄的管宁作冷静之言,天生善于组织策划的田畴准备后勤。如果这样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一旦到了我的手中,我准备给他足够的空间,让他自由发挥作用。所以,在出发之前,我就早有预谋的随身携带了一杆烂银枪,准备送与他做见面礼。
只不过,我有点担心,按历史记载,赵云现在不足15岁,汉代15岁以下称为童子,15岁以上、20岁以下称为少年,20岁后举行加冠礼,才能成为青年。一个童子恐怕学艺未完,这样一个赵云,会不会是历史上的赵云呢?
带着这样的担心,我们慢慢的接近了常山。
常山城外,一群半大不大的小孩与几个大汉正在戏耍,为首的两个大汉稚气未脱但长的格外雄壮,豹头环眼,身骑骏马,手持长棍,正在围殴两三个骑驽马的一孩,不一会,大多数小孩四处逃散,只剩下一个童子还在奋力坚持。
我勒马停缰,驻足观看。只见两个大汉一左一右围加上来,那小孩右手一使劲,木棍大部滑向左侧,成为左手长枪,木棍探出,嘡的一声,挡格住了左手大汉的攻击,左手再一使劲,木棍大部又滑向右侧,成了右手长枪,挡住了右手大汉的攻击。
好,我心中暗赞。在马上交手,由于马头高大,所以长兵器运转不便,多数人都采用高举双手,越过马头挥舞兵器,以便组织进攻。这种高举双手的打法,严重地暴露了胸腹要害,所以多数骑士都是利用马冲刺后,双方逐渐远离的空当来调整攻势,然后拨马再战,这就是回合制交手。
这样的打法,一旦马上将士被围,由于挥舞兵器不再有转圜的余地,最终导致胸腹要害极易受创。而有了这种快速转换左右手攻击的方式,马上骑士不再怕被围,反而在马上有居高临下的优势,左右开弓,大杀特杀敌军。
对方的战斗还在继续:一名大汉嚷道:“赵云,你打不过我们,快投降。”
赵云,这名童子竟是赵云,有这种左右开弓的打法,一旦他运用成熟,难怪83万大军都挡不住他,也难怪他会一手持剑,一手持枪,纵横无敌,原来他是个会熟练运用双手的人。
赵云奋力抵挡,回答说:“现在打不过,当我再长长还打不过吗?几个大汉对付我一个,不羞不羞。”
我回首看着管亥,说:“炳元啊,看来这些乡人在练武,我看那两个大汉武艺不错,不知比你如何?”
管亥立即暴跳的出列,大喊:“兀那乡人,两人打一个小孩,不害羞吗,待我泰山管亥来会你。”
打斗的人愕然停手,管亥挥舞着虎牙冲上前去,一矛一个分开了众人,随即,与两人战在一起。这个管亥,真长了一颗炮仗脑袋。
我挥手招呼赵云上前来,一边对管亥大喊:“炳元,乡间比武,别失了礼数。”
管亥闻言,立即止住了兵器,右手握拳敲击胸甲行了一个军礼:“泰山管亥,请指教。”
围过来的汉子都注视着为首的两个大汉,那两人愣了一下,双双在马上恭身,学管亥的样子回了一个军礼:“常山颜良(文丑),请指教。”
管亥狠狠的把虎牙扎入土中,大呼:“拿木棍来,再战。”
颜良文丑环视一眼,颜良慨然说:“我先来。”随即,与管亥战在一起。
原来是颜良文丑那两个笨蛋,演义上,赵云初出茅庐就战平文丑、几乎逆转袁绍和公孙瓒之战的胜负。数合之内,刺死曹操麾下河北名将高览;长板坡为救阿斗和夫人单枪匹马在八十三万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五十多员曹将死于其枪剑下,小兵卒则不计其数。后来又护驾刘备襄阳会、东吴入赘、截江救斗、汉中救黄忠、枪挑东吴大将朱然、杀夏侯五虎等等英勇事迹数不胜数。
但真实的历史上,赵云和文丑没有交手的历史,相反,他与颜良文丑是同乡,几个人都出生于常山,而颜良文丑是在黄巾之乱后,皇帝设西苑禁军时,投奔西苑校尉袁绍,成为袁绍手下猛将。赵云初次从军就投奔袁绍,若说和颜良文丑没有一点关系,实在说不过去。毕竟那时候,识字的人不多,而同一地方上,识字习武的人几人间彼此没有关系,这实在让人难以想象。
既然与赵云已经相识,我就懒得理颜良文丑这两个笨蛋,武不及关羽张飞,统军不如袁绍手下大将麹义,两个欺负小孩的匹夫而已,怎值得我花费精力。
赵云骑着驽马,走到我身边,我立即跳下马,上前拉着他的手,激动的两手发抖。终于见到了我心中敬仰已久的人物了,我一时不知如何开口,只是两眼泪汪汪的。
第六节 白马银枪
赵云看我久久说不出话来,只是使劲的握住他的手上下挥动,就奇怪的问:“乡童无知,怎敢让大人垂顾,不知大人是何人也。”
坏了,赵云这么聪明,我表露的神情太奇怪了,反而让他怀疑。
我立即掩饰说:“我乃涿县刘备刘玄德,今日在马上,看到了你左右双手变换,左挡右击的打法,顿开茅塞。此种打法要是用于战阵,马上骑士可不虑被围,反复冲杀。如此,千军万马也挡不住他,想起这些,怎不让我兴奋。”
赵云立即露出了恍然的神情,接着陷入了深思。
我一手拉过我的白马,对他说:“我看你虽然年小,但身处围中尚且奋战不已,心中甚爱。只是你所骑驽马不好,反而拖累了你,此马是鲜卑部族精选的良马,神骏异常,今日就送与你,望你今后骑此纵横疆场。如何?”
赵云抬头看着白马,露出喜爱的神情。白马立即昂首扬蹄长嘶,似乎不满我把它送人。
我伸手抚摸马颈,安慰说:“别怕,你跟着这位主人,必能使你名传千古。”
赵云也伸手去抚摸马颈,马立即摆首扬蹄,向赵云踢去,赵云飞快的躲过马蹄,恭身向我施礼说:“长者赐,不敢辞。云领受了。”
我马上回首对侍卫们喊:“来,取我枪来。”
通体银白色的烂银枪交到我手中,这杆枪铸造时,枪杆加入了大量的银,使枪杆软中有硬,枪头为一扁平的短剑模样,既可挥舞起来两面切割,又可用来刺击。枪杆采用磨砂工艺,雕出了隐花的飞龙图案。全枪重20大斤,在枪的握手处,更是铸造出防止手滑的摩擦带。
此枪之尾还有一尖锥,本打算是用这尖锥作为插地时使用,但到了赵云手中,必可当成双头枪发挥它的威力。
我把枪递到赵云手中,真诚的对他说:“此枪锋利,当世无双,若你用它来勤加练习枪术,必能双手如龙,世人莫敌。待你艺成之时,你可来找我刘备,我必使你纵横天下。”
赵云拜服,我接着说:“你还没有行加冠礼,我今日先给你取一表字,就叫子龙吧,望你今后练成双手枪术,如猛龙出水,诸军辟易。”
这礼物可是够重的,这年头,一匹好马可是能换来一个吕布的,何况再加上一个好兵器。赵云深受感动,再次拜谢:“云若艺成,必去寻主公。”
好,如此结果,我很满意。
抬头看管亥,他仗着铠甲精良,马匹神骏,已打跑了颜良,正在与文丑拼斗。不过这一结果对我已不重要,我招呼管亥:“炳元,不要打了,我们动身吧。”
随即,我又冲颜良文丑高喊:“我乃涿县刘备刘玄德,与你相斗的是我手下大将管亥管炳元,你们可要记住。”
说完,指着常山城,我对管宁田畴说:“我今日在此,得与子龙相约后日,已然满载,不需进城了,我们前往广平。”
辞别了赵云,我们一路向广平进发。
路上,管宁想我道贺:“恭喜主公,又收一员大将。”
闻听此话,我心中感慨,管宁的眼可真毒啊,当日我收取张合时,没见他道贺,今日与赵云这样一个童子相约后日,他反而向我道贺,可见这家伙的眼力。
想想看,在中原乱起之前一年,他就发现了大乱的苗头,举家迁移到辽西,这种眼光怕已经超过诸葛孔明了。可惜,此人生性淡薄,凡事均不愿出头,要不,我岂不是抢先拥有了诸葛之智。
遥望广平方向,我想,或许我能拥有另一位诸葛孔明。广平,有一位我心中的军师——沮授。
这个人让我感兴趣之处在于他出色的大局观,作为三国时最能看破天下大势的奇才之一,单纯说计道谋,沮授完全不在荀彧、郭嘉之下,有人更将他置诸荀、郭二人之上,而直接与诸葛亮相提并论。三国中懂天文,会看星星知道天气变化的人不多,罗贯中只记述了两个人晚上掰掰指头,点点星星便知道明天个子丑寅卯了,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位就是这沮授。
可惜,他本来完全可以在三国这一片伟大的围猎场上,立下不朽声名,结果,他却选择了一个注定无法让他展现才华的主子——袁绍,并誓死效忠。
我发现,在袁绍迈向失败的每一步之前,沮授都曾及时给出正确的建议,或表示反对,或另建良策。李傕、郭汜之乱,献帝艰难奔波到达河东,沮授向袁绍建议,派兵迎接献帝到邺城,以便“挟天子以号令天下”,这是“挟天子以号令天下”的最早出处。但袁绍不屑一顾。当曹操后发制人,挟天子以令诸侯时,袁绍又老大不快,于是致信曹操,态度强蛮地要求曹操把皇帝送到邺城来。曹操当然拒绝了,自此,两人正式交恶。
官渡之战前沮授曾表示反对,希望袁绍能暂时休养生息,励兵秣马,等待一个更合适的机会,一举击败曹操,执住天下之牛耳。但急不可耐的袁绍仍然未予理睬,坚持出兵与曹操对决。
临上前线时的沮授,悲壮得就如同萧萧易水旁准备去刺秦的荆轲,他将宗族亲戚集拢来,将自己的资产全部散发给他们,因为他自知此一去,将不复返矣!
天下事,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啊!
第七节 广平沮授
历史上,沮授是一个殉难者,一个现代人无法理解的伟大的殉难者。
观其一生,最大的悲剧根源无疑是明珠暗投,未逢其主。
即使到了官渡前线临阵决机时,在袁绍迈向失败的每一步之前,沮授也总是及时地给予提醒并提供正确的建议,但袁绍却似乎是执意要走向覆灭,一样都不予采纳。沮授只得对着黄河叹息:“悠悠黄河,吾其不反(返)乎!”
袁绍战败后带着亲信随从八百人仓皇逃亡,把沮授弃置一边,遂使沮授被曹操俘虏。总体上极为爱才的曹操,可说是给足了沮授面子,不仅上前亲自为他松绑,延之上座,还当着众人的面这样评价道:“袁本初无谋,不用沮授的计策,要不然,我们哪有今天的胜利。”然而沮授见到曹操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竟然都是:“授不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