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涂仙瞪大双眼,从头至尾仔细看了半天,之后他晃着脑袋说道:“此图有误!”说着,取过笔在隘口处添画了一座大山,并注上“龙门山”三个字。
匋天、良番上前看了看都直摇脑袋。
良番与匋天相互对视了一下,良番回身说道:“据小的所知,隘口处并无神圣糊涂仙所绘的大山。”
糊涂仙抢话接道:“龙爷!小神确信,龙门山正在隘口,就是此山横亘其中,阻断了河流,才使得河水暴涨,两岸水患频出。龙门山是治水之冲要,大禹治水的关键在此一举,也正是为此,大禹才向小神索求三件事,望龙爷明察!”
磐耕笑道:“糊涂仙,何必如此认真!此番大禹治水尽在一挥之间,朕将此事全权交由你去办,你可带领匋天、良番持神斧下界。”说到这,磐耕似乎想起了什么,他看了诗琴一眼对糊涂仙接着说道:“朕差点忘记,诗琴可是个智多星,朕今日派诗琴与你一同下界,酌情处理治水之事,不必上奏天廷。”
糊涂仙、诗琴受命,带领匋天、良番下界……
正是:
天庭宿将下苍穹
云蒸霞蔚别样红
若使沿河无忧患
神斧趋将斩苍龙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四十六章 踏龙脊大禹斩苍龙
第四十六章踏龙脊大禹斩苍龙
上一回说到:糊涂仙、诗琴奉磐耕之命带领匋天、良番急急下界。一行四人各展神功,如流星赶月,穿行在星宇之间。待到了凡间,正是旭日东升,紫霞初照之时。
四神仙穿云破雾,直奔黄河隘口,而此时的黄河两岸更是人声鼎沸,大堤上一座行营大帐鹤立在旗幡之间,一行身着官服的人正矗立在人前,望空朝拜。
糊涂仙、诗琴等人按下云头,踏上大堤,但见大禹引领几个官人上前迎接。
前面一个头戴乌纱,腰缠玉带之人紧走几步来到近前深施一礼说道:“下官雷州府衙郑乙辛在此迎候各位神仙!”
大禹见过糊涂仙一行人之后说道:“知府大人闻得天界神圣下界相助,带官府衙役及众乡邻特来叩见。”
说罢,大禹将一干人等引入行营,重新见礼。
糊涂仙面向大禹说道:“小神回天庭承蒙天子恩准,已将三件要事办妥,今日不仅请来了黄河的两位河神,更有神圣智多星诗琴下界相助,此番神斧、河图俱全,只待大禹劈山引水,一举成功。”
大禹上前从匋天手中接过河图,在桌案上展开细心查看,边看边不住地点头。待大禹将河图仔细地看过三遍之后,将河图交予雷州知府说道:“此河图乃治水之宝,沿河要处,事关百姓兴亡,望府台大人细心收藏,世代相传,则治水大业后顾无忧!”
郑乙辛亲手接过河图,转交给手下,然后回身面色凝重地说道:“此番治水若能截断苍石,引流入海,下官必然上奏夏王,为大禹表功。”
大禹说道:“草民今日有天神相助,又有府台大人亲领众乡亲前来助威,何敢居功?大禹今日若能斩断苍龙,了结夙愿,望大家将大禹忘记!”
说着话,大禹又到良番身前,接过神斧,反复端详了一遍高叫道:“好一把神斧!尚未挥动,寒锋竟在三尺开外,斧柄把握之间,似有灵犀相通。大禹今日一得神斧威芒,三生荣幸!”
说罢,大禹怀抱神斧大步出账,来到大堤上,他目光炯炯,注视着眼前的滔滔巨浪……
帐中所有人都尾随大禹来到堤上。糊涂仙对匋天、良番说道:“大禹治水三年,旨在今朝。今朝此刻,还得辛苦两位河神施展法力,镇住河头,务使水流和缓,才能必保下游百姓平安。”
匋天、良番两人抱了抱拳,相互也不招呼,齐齐走到河边,将身形一纵,腾身化作两条巨龙扎入滔滔河水。只在瞬间,河头出现了一个长长的回头浪,拉着一条笔直的白线逆流而上,将沸腾的河水覆盖起来。顿时,河面静得如一弯平湖,消息无声。两岸百姓欢声鹊起,人头跃动,与平静的河水形成反衬,真是“水沸人如堤,水静人如沸!”
大禹提神斧正欲动身,忽见水头处“轰”地腾起一个滔天巨浪,高达百尺,紧接着又是一个,如通天水柱,同时水底传来一阵阵“呯、呯”的炸响,拌合着澎湃之声,又传出一阵寒人彻骨的龙吟。
水面又重新沸腾起来,浪头汹涌,水花飞溅,似乎有人在水下激烈地打斗。大约个把时辰的功夫,匋天、良番先后越出水面,这两人现出人身,回到岸上,满脸沮丧。
见了糊涂仙、诗琴,匋天说道:“我二人初入水中抚平水头十分顺利,正欲回身查看苍石,忽见水底钻出一条黄龙,与我二人打斗起来,这黄龙似乎心怀怨恨,与我二人死命相搏,反将水头搅得异常翻涌,我二人见难以取胜,只好回来寻求良策。”
糊涂仙闻听急得跺着脚转了个圈,愤愤说道:“这龙门山果然是苍龙所化,如若降伏不得,这治水之计岂不前功尽弃?”
诗琴皱着眉头想了一想,心生一计说道:“看来这龙门山有苍龙护佑,若不将苍龙治住,则沿河百姓危在旦夕。若想制服苍龙,我倒是想起一物……”
不等诗琴说完,糊涂仙急道:“只要是能降得苍龙,我糊涂仙上天入地自是去取!”
诗琴笑道:“此事也不必劳你糊涂仙大驾。”说着,又对匋天、良番说道:“此事还得劳动两位河神,你二位即去前往东海,到东海找东海龙王敖广借取定海神针,就说天界神圣诗琴奉玉凰娘娘之命在龙门山有要事求取。”
匋天、良番得令抄近路,化作龙身,从黄河下游水路直奔东海龙宫。
他们见了龙王表明来意,东海龙王说道:“此定海神针确是小神修造东海龙宫之时承蒙玉凰娘娘所赠,两位若将定海神针取走,我一人凭神力亦能保龙宫安稳,但若是龙门山隘口顿开,即便是水流和缓,也恐将我东海龙宫倾覆。小神欲请两位在此稍等一时,我即派虾丁前往西、南、北海请我三位兄弟前来相助。”
匋天、良番听东海龙王说得恳切,又见东海龙宫的确富丽华贵,于心不忍,便答应下来。
东海龙王一阵大喜,一边派各路虾丁出宫,一边讨好道:“有劳二位河神在此等候,我龙宫珠宝奇石颇多,二位若不嫌弃,可随意挑选。”
说着,东海龙王将匋天、良番领入珠宝仓。
匋天、良番见仓内珠光宝气琳琅满目,一时间花了眼。良番拾起一颗明珠托在手上仔细看了看,东海龙王一旁赞道:“河神真是好眼力,此东海神珠日夜通明,乃东海极品,五千年才成熟一颗,且极难寻找,河神若喜欢尽可纳入囊中。”
良番将神珠放回原处道:“东海的确是雍雅富实之所!想我在黄河做河神之时,亦存有许多珠宝,今日见此神珠真是大开眼界!”
东海龙王笑道:“河蚌岂能孕育出夜明珠?更不用说是极品神珠。我这里还有海蓝宝石,相信河神更是未曾一见!”
说着,敖广伸手取过一个夜光宝盒,打开盖子,请良番观看。
良番只看了一眼便将盖子扣上说道:“我二人身份卑微,无福享用这些瑰宝,待日后有了功名,必来索取。”
东海龙王见两位河神对珠宝不感兴趣,便凑近良番耳边说道:“我后宫尚有许多美人鱼,各个天资秀丽,二位若有怜爱之意,可在此消遣!”
良番欠身说道:“多谢龙王美意!只是我二人有要务在身,不可旁生枝节,龙王盛意暂且寄下,待日后有缘再来此受用。”
这时,一只龙虾飞奔前来呼道:“禀龙王,探报传信:各路龙王已起身前往东海,现正在途中。”
东海龙王一振,对匋天、良番说道:“我三位兄弟已经动身,不久将在此会齐,你二位先回前殿稍候,我即去取定海神针交予两位复命。”
匋天、良番回到前厅大殿刚刚站稳,就见东海龙王从侧门疾步进宫来到近前,他张开手掌,现出一枚绣花针。匋天、良番见了都满脸疑惑,不敢去接。
东海龙王抓过匋天的手,将神针放在匋天手心说道:“此神针是当初娘娘所赠,小神若有异心,骗得了两位河神,岂能瞒得过神圣的慧眼?小神愚昧,但也绝不会在天神面前自讨苦吃,还望两位河神速速拿去复命,企望早日交还本宫镇海!”
匋天、良番拜谢东海龙王,出龙宫原路返回,在帐中见了诗琴,匋天伸手亮出绣花针。诗琴看也不看,取针在手,来到堤上,甩手抛出绣花针投入河中,口中念念有词。只听诗琴当空喝道:“长!”只见河头升起一根井口粗的铁柱,这铁柱闻风而长,直插云霄。但见河头的巨浪纷纷涌向铁柱,又沿铁柱盘旋而上,在云端翻化成雾,围绕在铁柱周围。
这时,浪头渐渐平息下来,河面一平如镜,两岸众人都屏住呼吸,生怕发出声响打破了水面的宁静……
大禹紧握神斧,几个健步冲上山梁,沿着山脊来到苍石之上。他来回踱了几次,选准了切断苍石的要处,双足站定,昂首挺胸。只见他一手擎斧,一手在空中摇摆,仿佛是在挥手告别。糊涂仙、诗琴等人还没弄清大禹的寓意,又见大禹双手共握斧柄,猛然俯身下去,只见神斧在空中划出一道银色的弧光,紧接着在大禹脚下腾起一团黑烟,刹时间“轰”的一声巨响,山石迸裂,烟尘四起,河中的一段苍石顿时土崩瓦解,湮没在河水之中。但见河水波澜不惊,舒缓而下,在近百尺的落差下宛如悬垂的纱幔,悠然而下。眼见上游的水位在逐渐下降,悬垂的“纱幔”也越来越短,两岸百姓开始齐声欢呼起来。
就在百姓们纵情欢呼之时,从下游不远处的水面上突然闪出一道银光,直奔龙门山的山腰。糊涂仙眼尖,一眼认出从水底飞出的正是盘古的开山神斧。
糊涂仙正欲放眼寻找大禹,忽听人群中有人高喊:“大禹,大禹!”
糊涂仙瞪大了阴阳眼,使出神功,哪里还有大禹的身影?糊涂仙用力一跺脚,高声呼道:“大禹——”
若问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四十七章 大禹舍身化鱼龙
第四十七章大禹舍身化鱼龙
上一回说到:大禹斩断苍龙,引流如海。两岸百姓欢呼之余忽然想起了大禹,都在注目寻找大禹的身影。糊涂仙更是心急如焚、望眼欲穿,期待大禹的出现……
这时,匋天、良番两人不等糊涂仙和诗琴下命令,纷纷化作龙身跳入水中,寻找大禹。
诗琴见匋天、良番奔下游而去,单手举在空中疾道:“收!”只见那根通天铁柱瞬间缩入水中,化作绣花针弹出水面,落入诗琴手中。
再说匋天、良番在水中顺流而下,四处寻找大禹,两人在黄河的近海处终于发现了一条鱼龙。这鱼龙,龙头、龙身、龙尾,只是没有脚爪,替代脚爪的是四只鱼鳍。
匋天追上去问道:“请问,大禹安在?”
鱼龙停住答道:“在下就是大禹,我如今夙愿已了,情愿化作鱼龙长居水中,不再复出。”
良番上前说道:“疏导河流乃我河神本分之事,我二人愿奏明天庭,化作龙身重为河神,护佑两岸百姓,请大禹出水为盼!”
大禹昂了昂头说道:“你二位从河神升为天仙,千年修行得之不易,岂有回归之理?况且我心意已决,誓不出水,请二位河神见谅!”
说罢,鱼龙从口中吐出一件上衣说道:“今日大禹化作此身,还望两位于我相瞒,并将这件衣物带去,见了两位神圣及府台大人就说我大禹已葬身水底。”
说完,鱼龙摆了摆胸鳍,算是挥手告别,然后一头扎入水底,搅起一团泥沙,踪影不见。
匋天抓起衣服,与良番一同回到岸上,见了众人,只得如是一说。旁边围观的民众闻听有人开始跪地向河中磕头,两岸百姓瞬间明白了发生何事,纷纷跪在堤岸上面向河水磕头。顿时,堤岸上哭声雷动,喊声震天……
糊涂仙早忘了神圣的身份,他坐在地上抱着双脚失声痛哭,口中不时传出一阵阵颤抖的声音:“大禹呀——大禹!”
糊涂仙哭了一阵,似乎有些回过味来,心说:我哭大禹抱着俩脚丫子干什么?于是擦着眼泪站了起来。
就见雷州知府郑乙辛捧着大禹的衣服激动地说道:“大禹为治水献身乃壮烈之举,下官必承继大禹之志,保两岸百姓平安!”
这时,一位兵丁跑过来单足跪地说道:“启禀知府大人,百姓报称神斧落在半山腰,将山腰削成一片平地,望知府大人前去查看!”
众人闻听皆急欲动身,诗琴叫过匋天、良番将定海神针交给两位说道:“你二位将神针送还东海龙王,并代为言谢,之后可径回天庭,不可久留。”
匋天、良番领命腾云驾雾,从天路前往东海龙宫。
各位:你道是匋天、良番因何不走水路?这也是匋天、良番两位河神的心计。两人担心走水路怕碰上大禹产生误会,因此两人才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天路。
放下匋天、良番从天路前往东海龙宫送还定海神针不提。单说糊涂仙、诗琴以及雷州知府郑乙辛一行人连同几十个百姓来到半山腰,果然看见好大一片空地,盘古的开山神斧就静静地躺在空地中央。
糊涂仙走上前拾起神斧抱在怀中仔细地看了看,见神斧神采依旧,秋毫无损,心中甚喜。
雷州知府郑乙辛也来到空地中央,他驻足向黄河隘口观望,又回头四下看了看惊呼:“天助我也!”然后对糊涂仙说道:“下官巡望了一番,此处正对着隘口,可俯瞰黄河,且地处开阔,下官欲在此修建一座禹王庙,祭奠大禹英灵,不知神圣意下如何?”
还没等糊涂仙说话,旁边几个民工跪地说道:“知府大人,我等皆是大禹生前手下的民工,闻听大人欲修建禹王庙,我等愿联络工匠,在此为大人出工出力!”
糊涂仙笑道:“民意难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