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志新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神志新传-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

    织女道:“姐姐先不要取笑,我正是为此事发愁,希望与姐姐商议个良策,期盼着新娘早日怀孕,我好尽快投胎做人。”

    嫦娥皱着眉头说道:“你我姐妹之间并无隐私可言,说实话你我都算是半个过来人,皆因曾偷尝禁果才有今日。如今龙爷命你我下界与吴刚、牛郎成就一段姻缘,谁曾想竟有这么多曲折。你与牛郎还算看到一丝希望,只恨我那个没心肝的吴刚至今还只顾在蓬莱仙岛跟随老君炼丹,竟不愿与我相见。看来,妹妹的命运比姐姐不知要好上多少倍!”

    说完,嫦娥不由自主地叹了口气。

    织女拧了嫦娥一把说道:“妹妹今日特地来找姐姐求个办法,怎料姐姐竟与我诉起苦来,姐姐若无主意,妹妹另求它法也罢!”

    说着织女装作气生生的样子,转身欲离去。

    嫦娥拦住说道:“你我都是各有苦衷之人,在一起随便闲叙,且不要伤了姐妹的情谊。姐姐想了个法子,不知对路不对路?”

    织女一脸焦急,拉着嫦娥求道:“好姐姐!别管对路不对路,只要是个法子,试试也无妨!”

    嫦娥认真地说道:“闻妹妹所言,新郎乃是个文弱书生,加之婚期不适时,新郎徒劳多日,伤了元气,乃至精力不足,新娘不得身孕。长此下去,徒劳无功!为今之计,只有讨个妙方,给新郎补足元气,方能奏效。”

    织女道:“我亦思量原因可能如此,只是人家房事,我们也不好干预。”

    嫦娥戏道:“没听说过当儿女的敢言及父母的房事!”

    织女急红着脸,低语道:“妹妹为投胎之事心急火燎,才言及此事,姐姐不要只顾取笑,有何妙方且说出来听听。”

    嫦娥面向窗外,望着远处的丛山,笑而不语……

    若问嫦娥有何妙方,且听下回分解。

 第五十六章 喜临人间笑三声

    第五十六章喜临人间笑三声

    上一回说到织女问嫦娥有何妙方,嫦娥眼望窗外,并不回答,转而向织女问道:“对面山坡上有许多山野草药,妹妹可识得?”

    织女道:“你我姐妹在此十八年有余,山野草药倒是认得不少,不知姐姐要妹妹寻哪些山草?”

    嫦娥淡淡一笑说道:“妹妹若认得地黄、山药、茯苓可到山上采一些回来。”

    说到这,嫦娥眼睛一亮,似乎又想起了什么接道:“对了,回来后再到后面园子里摘些许韭菜,我出门一趟,可能晚一些回来。妹妹若将姐姐所言几样备齐,可将炊炉灶具取出来等我。”

    说罢,嫦娥挎了个提篮,匆匆出门而去。

    织女依嫦娥所言,来到山上,很快便将所需几样山草连根带茎采集回来,又到后面园子里摘了些韭菜,一并洗净晾干,收拾好炊具炉灶,就等着嫦娥回来,也好明白究竟。

    约莫已近午时,嫦娥风尘仆仆,满面春风回来。嫦娥一进门二话没说,就在灶台前忽左忽右地忙活了好大一阵子,直到灶台上的陶罐中冒出了蒸汽,满屋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香气,她这才直起腰来,用衣角拭了拭额头上的汗珠,转脸笑向着织女。

    织女见嫦娥忙了大半天,满脑子疑团却没机会发问。这会儿见嫦娥闲息下来,便说道:“娥姐,妹妹见你忙活了大半晌,知道你为妹妹辛苦多时,连人都快成了哑巴……”

    织女正要说下去,嫦娥嘘了一声止住,然后闭上眼睛用力嗅了一下自诩道:“好香呀!”

    织女接道:“此为裹腹之需,受之口鼻,五谷皆香!你我不食人间烟火,世上百味,皆无福受用。”

    嫦娥对织女的话置若罔闻,只顾熄了炉火,掀开盖子,将罐中之物一个个拣到提篮中,交给织女。

    织女接过一看,但见提篮内整整齐齐摆放了十二个玲珑剔透的包子,热气腾腾,散发着一股诱人的香气。

    “好香的包子!”织女脱口而出。

    嫦娥坐在织女身边说道:“包子,包子也!也就是包得贵子之意。”

    织女道:“名字上倒是有几分讨巧,不知是否果有效用?”

    嫦娥神秘兮兮地说道:“所以关键还在包子的内涵上!”

    织女见嫦娥说得神乎其神,不忍打断嫦娥的话,只是眨着眼睛,静静地聆听。

    嫦娥又道:“我去市井买了些鹿肉并取了栗子,压成面做皮。栗子,也有利子之意!又让你采了地黄、山药、茯苓及韭菜做馅料,这些皆属滋阴壮阳之物,你带回去给书生教他每日吃一个,日后必有好消息。”

    织女放下提篮,抱着嫦娥笑道:“好妙的奇方!我怎么就没有想到?”

    嫦娥用手指在织女额头上轻轻点了一下说道:“这叫做‘当局者迷’!”

    织女突然想起了什么,收了笑容问道:“我本是世外之人,如何教书生吃下这些包子?”

    嫦娥瞟了织女一眼笑道:“织妹有化身之术,难道媒婆做得,这上好的包子就送不出去?”

    织女恍然大悟道:“亏姐姐提醒,不然还真忘了仙家的手段!”

    说完,织女挎了提篮,与嫦娥道别几句,直奔牛家庄。 

    织女步履匆忙,边走边想办法,走着走着远远望见村头,忽然有了主意。她化作一个道姑,身着素袍,头戴道冠,来到田家门前叩打门环。

    家人开门见是一位道姑,正欲发问,织女打了个稽首道:“贫道织仙洞行远道姑,有事求见贵府老爷,望通禀一声。”

    家人请织女在门内等候,奔内宅去不多时,返回来道:“我家老爷传话:前厅有请!”

    家人引领着织女来到厅前,织女见田家老爷正在门首迎候,装作不认识打着稽首道:“贫道登门打扰贵府,望祈海涵!”

    田老爷笑道:“得闻行远道长光临寒舍,有失远迎,还望道长见谅!”

    双方寒暄着进入厅内,分宾主各自落座,田老爷问道:“行远道长大驾光临,使寒舍蓬荜生辉,不知道长来此有何指教?”

    织女欠了欠身说道:“不敢当!贫道云游至此,路过贵府,见府上后宅有些瑞气,乃福门征兆,所以特登门一看究竟。”

    田老爷拱手道:“谢道长慧眼,且登门指点!但不知瑞气出于何处?”

    织女故作玄虚道:“贫道眼见祥瑞之气出于后宅深院。”

    田老爷点了点头道:“后宅乃我家公子与儿媳居身之所,莫非……”

    织女学着诗琴的样子掐了掐手指说道:“恭喜施主!贫道料定,你家儿媳乃福门闺秀,日后必给贵府带来吉祥。”

    田老爷道:“提起这门亲事,我家还算是攀了高枝。儿媳貌美如花,贤孝双兼,可就是……”

    田老爷说到这欲言又止。

    织女双眼微闭,用低沉的语调接道:“可就是入门已近一年,尚未得身孕。”

    田老爷惊道:“不愧是仙道之人,一语道破我内心之事!”

    织女笑道:“贫道因见贵府儿媳身现祥瑞,乃富贵之相。但毕竟是女流,阴气旺盛,反使阳气受克,乃至你家公子阳气不得伸张,因而你家儿媳不得身孕,皆属阴阳失和使然。”

    田老爷祈道:“果如道长所言,我田家岂不断后?”

    织女见时机成熟,这才稳了稳身子说道:“贫道在织仙洞临行前准备了几个包子,乃是贫道云游的禅资,今日赠予贵府,权当是结个善缘。包子,包得贵子也!乃阳明之火蒸制,可令贵府公子每日吃一个,一年之内,儿媳必有贵子临盆。善哉,善哉!”

    织女学着道家的样子,说了几句口头禅。言罢,将提篮交给田家老爷。

    田老爷如获至宝,双手接过提篮,口中千恩万谢,又忙命丫环回房中取银两相赠。

    织女止住道:“贫道云游天下,只为善缘,不求钱财。望施主心怀善念,修身养性,以后必得道家仙境,将来修道升天,洪福无量!”

    织女只是顺口诌了几句道家的本经,目的是不使田家老爷生疑。谁知却是无心插柳,后来田家老爷真的离家求道,成了文殊广法天尊的弟子。这是后话,咱在此表过,以后不提。

    单说织女离开田家,如释重负,化为灵身在本庄周围四处闲游,一晃三个月过去。这天一早,织女如往常一样,先到后宅察看巧莲有没有怀孕的消息。忽闻巧莲吃过早饭之后呕吐不止,书生以为媳妇生病,忙叫家人去请乡医。田太太得知唤住家人,亲自前往儿媳房中看望,然后出来对书生说道:“为娘见儿媳面色红润,气息揣促,不像是生病的样子,我看八成是有喜啦!” 

    书生闻听急欲回奔房中,太太拉住轻声嘱咐道:“我儿先不要声张,让媳妇多多休息,不可劳累,等再过一两月自有分晓。”

    织女听得忙冲入房中,见巧莲正仰卧在床上,便以灵身钻入巧莲体内,见腹中果有胎核,这才纵身出来,飘在院中,一时间喜不自禁,将灵身旋转起来,上下跳跃。

    家人见院中忽然刮起了一阵旋风,在院子里四处跳跃,皆愕然不知何故。

    织女兴冲冲回到故居找嫦娥报喜,见嫦娥正在收拾行装好像要出门的样子。嫦娥见织女进门,不用细问早已猜出八九分。

    嫦娥快步迎上前笑道:“哎呦!今日见妹妹神采奕奕,春风满怀,想必是有喜啦!”

    织女伸手抓住嫦娥说道:“不是我有喜,而是田家儿媳有喜了!”

    嫦娥用力甩开织女道:“干嘛那么绕弯子?就说你娘有喜不就得了!”

    织女努着嘴说道:“姐姐净拿话取笑人,这话教妹妹如何说得出口?”

    嫦娥上前板住织女的双肩哄道:“好妹妹!都怪姐姐乱说话。”说着,嫦娥又抛了个媚眼接道:“不过——用不了多久,你便投胎做了娃儿,到时候想听姐姐的怪话都难啦!”

    织女侧头看了看嫦娥身后道:“妹妹见娥姐收拾行囊,是否意欲出门?”

    嫦娥道:“姐姐正要说给你听,不想你问起,其实姐姐早有打算,只是迟早而已。今姐准备化作一个婆娘,到民间将桑蚕之术传与百姓,,也不枉姐姐到凡间走一回。”

    织女和道:“姐姐说得正是!妹妹也有此意。趁现在离投胎尚需时日,我亦陪姐姐到民间,将丝织绣锦的技艺传到民间岂不更好!”

    各位:嫦娥、织女化身到民间授艺之事咱放过不说。单说这一日织女屈指一算知道自己投胎之日为期不远,便匆匆告别嫦娥回到牛家庄。

    说来正好,织女刚刚来到后宅,就听巧莲在屋中高呼腹痛。织女以灵犀进入房中,见巧莲下身已被羊水湿透,织女知道巧莲临盆之时已近,便停在空中等候。

    此时田太太正忙着招呼家人烧水,又急着派人去村中请稳婆。不多时家人拥着稳婆来到后宅,只见稳婆取了木盆,搂袍挽袖,准备为巧莲接生。

    织女心中暗喜道:赶得早不如赶得巧!

    稳婆先对巧莲嘱咐几句,又俯身忙活一阵。

    织女眼见婴儿的头颅已在稳婆手中,飞身下来冲入婴儿体内,只觉浑身被暖暖的热流环抱。织女一喜,大笑三声……

    不久,稳婆一脸喜色出来,将怀抱婴儿交给田太太贺道:“恭喜太太,田家新添了个千金,且生来便有富贵之象,先是闪了一道金光,后又哭了三声,好像在笑!”

    正是:

    恰似悲欢入人生

    只愿修得一世情

    茫茫银河两相望

    千年故事后人评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五十七章 守贤孝杨戬踪师隐深山

    第五十七章守贤孝杨戬踪师隐深山

    上一回说到织女投身田家,成了田家书生与巧莲的女儿。

    田家老爷、太太因田家添了新口,尽管是个千金,也是十分的欢喜。可就是有一样:这个婴儿自打出世直至满月,常常日夜哭啼。

    这一日,田太太吃过晚饭照例到后宅看望孙女,见孙女吃过母乳仍啼哭不止,便将孙女抱出后宅打算找乡医看看。

    田太太从后宅走向前院,正好碰上牧童牵着十几头耕牛回来,牛铃叮咚作响。不料婴儿听见牛铃声竟然止住了啼哭,静静地睁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发出了一串笑声。

    田家太太并没有把牛铃与婴儿的笑声联系在一起,径直抱着孙女来到前宅,见了田老爷便与之商量请乡医的事。

    田老爷见婴儿仍在哭闹,看了看说道:“婴儿啼哭是常有的事,今日天色将晚,请乡医不大方便,待明天一早派家人去请无妨。”

    田太太听老爷如是说,只好抱着哭哭啼啼孙女又从前院回奔后宅。可巧的是:牛棚就在前院与后宅之间的西面,此刻耕牛正在牛棚吃草,牛头晃动,牛铃叮咚响起。

    田太太抱着孙女经过牛棚,见婴儿听见牛铃声又止住了哭啼。田太太好生奇怪,喊过牧童将牛铃从牛头上摘下一个,拿在手中轻轻晃动,见婴儿果然不再啼哭,反而在笑。

    田太太来到后宅,将婴儿交给儿媳说道:“这个牛铃有个妙用,且将它挂在床边,如婴儿哭啼,可摇动牛铃,婴儿便会笑。”

    田家书生与媳妇将信将疑,将牛铃挂在床边,待婴儿哭啼,摇响牛铃,见婴儿果然破涕为笑,这才深信不疑,从此婴儿不再哭闹。

    田老爷得知孙女喜闻牛铃之声,便给婴儿取名“铃儿”

    话说光阴似箭,一晃铃儿已年满六岁,出落得清秀明丽,活泼可爱,可就是依然喜欢听牛铃声。每当耕牛早出晚归,铃儿时常尾随其后,恋恋不舍。

    田老爷知道孙女喜欢牛铃,便让人依牛铃的样子打造了一个银铃,挂在铃儿胸前。

    铃儿扎着牛角辫,挂着银铃蹦蹦跳跳,银铃叮当相伴,着实惹人喜爱。

    讲到这,我八瞎子清了清嗓说道:各位,今天大家来着,我自编了一首歌,叫做《牛铃》,专为表达牛郎织女的这段情缘。算是说书的连送带搭,在座有不愿听的,或是听半道实在受不了的,可以出去如厕,大家各自方便。

    说罢,我开口唱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