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志新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神志新传- 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武王闻听,神色一正说道:“朕曾拜姜丞相为亚父,若说婚姻之事,姜丞相代为做主,实不为过!只是龙飞凤舞,欲成百年之好,凤在何处?”

    此刻姜子牙反露出怡容道:“龙凤相配,无凤岂能合婚?”

    武王听姜子牙这么一说,便认真起来,缓缓说道:“朕之初婚,当选正宫。正宫乃当朝国母,非贤德之女朕绝不肯娶!莫非姜道长早已为朕选定了正宫佳人?” 

    姜子牙附耳说道:“非是贫道选得,而是飞天而降。”

    武王思忖了一下问道:“此女朕可曾见过?”

    姜子牙仰头笑了一声说道:“岂止是见过,武王还曾同她同床而卧。”

    “精——卫——!”

    武王轻唱一声,眼睛一亮,他突然拍案而起,把个姜子牙吓了一跳。

    武王在堂中疾步踱了几个来回,忽然驻足向姜子牙命道:“朕有旨:派苏护速在城中悬赏招选织绣巧工,务必在三日内织成龙凤新衣。还有,姜丞相亦不必在此侍闲,可速往西岐操办婚典之事。”

    姜子牙只是觉得武王对这桩婚事必应允无疑,所以才敢跟武王卖这么大一个关子,可他万也没想到武王对这事比自己还急。这倒教姜子牙始料未及,反而被动起来。

    姜子牙见武王急出两道圣旨,连忙解释道:“此时小仙女精卫尚不知道,还需诗圣人从中周全。”

    武王急道:“还不快找诗圣探听虚实?若精卫应允,朕三生之幸也!”

    姜子牙听武王此话不敢停留,他疾出临安堂,前往帅府内院去找牛夫人。因为姜子牙知道,满城之中,若论织绣,谁也比不上牛夫人,所以姜子牙觉得,将龙袍凤衣交给牛夫人这才是最快捷的办法。

    姜子牙进了牛府,在前厅见牛夫人正在向精卫传授绣工。

    姜子牙径行入内,咳了一声说道:“武王急招牛夫人见驾,不巧令小仙女在此独自寂寞,实在不安!”

    精卫抬眼说道:“小女在此修学绣工并不寂寞,况内宅还有两个娃儿需要照看,且武王召见,何能怠慢,姜道长可放心带姐姐前去。”

    姜子牙带着铃儿出了前院,这才说道:“本道长诓语了,非是武王相召,是乃武王三日后有龙凤佳配,故欲请牛夫人织造龙凤新衣。”

    铃儿面露难色道:“龙凤锦衣非是针绣而成,乃是用十色彩丝织就。若欲染得上好丝线,须得有上好的蚕丝方可,即便是有了上好的蚕丝,亦非一日可以染得。况且,龙凤锦衣织工繁琐,非得有几个得力帮手才能织得。还有,所谓量体裁衣,武王身材贱下倒是晓得,可这凤袍若非亲见新贵,如何把握分寸?”

    铃儿连珠炮似的说出了一大堆难题,姜子牙犹豫了半天,只得说道:“着凤袍之人正是小仙女精卫,不过此时她暂且不知,诗圣有意请牛夫人从中做媒,此事贫道本不当说,只因龙凤锦衣之事紧急,贫道只得如实相告。”

    铃儿一拍手说道:“好便是好,这个媒贱下也是做得,只是还望姜丞相陪贱下前往城中招几个巧手之女,方能在三日内赶织出龙凤锦衣。”

    姜子牙释道:“贫道奉武王急差欲前往西岐督办盛典之事,请牛夫人随贫道去见苏大人传武王口谕,命他协助牛夫人办理此事。”

    话无俱细。单说苏护陪铃儿来到市井,两人走着走着,铃儿猛抬头见一户人家的门楣上高挂一牌匾,上书“淑女坊”三个字。铃儿一拉门走了进去,见一位阿婆正在织机旁向几位少女传授织术。

    铃儿进屋门枢一响,阿婆一抬头和铃儿大了个照面,两人同时都是一怔……

    若问这阿婆是谁?咱们下回再说。

 第一百一十三章 黄道婆仙法传技艺

    第一百一十三章黄道婆仙法传技艺

    书接上回:话说铃儿和阿婆两人一照面,都是一怔。

    阿婆见铃儿身后跟着个官人,便放下织梭说道:“我老婆子眼花,不知官人到此,这厢有礼啦!”

    阿婆说着话,起身意欲行礼。

    铃儿忙用双手掺住说道:“阿婆不必行礼,此人乃是奉武王之命招选织工的苏大人!请问阿婆如何称呼?”

    阿婆笑眯着眼望着铃儿说道:“真是贵人多忘事!你不记得我老婆子,我可记得你。你若不是当年织绣庄的小绣女铃儿,便是另有个一母双胞的姐妹!”

    铃儿喜笑道:“我说缘何看着阿婆这般面善,你我原是曾有过一面之缘。当初阿婆用七彩石换了小女的龙凤绣图,小女悔不及当初未曾与阿婆结交个旧好,免得今日多此一问。”

    阿婆挺了挺身子说道:“唉!这么多年,我老婆子也从来未曾有过名讳,只记得本家姓黄,大家都称我黄道婆,我呢,也就自认了这个名儿。”

    铃儿道:“既然大家都对阿婆如此称呼,铃儿也顺便称一声黄阿婆,不知阿婆是否顺意?”

    黄道婆点了点头道:“这黄阿婆也是叫得,不过我老婆子可是喜欢称铃儿一声妹儿。若是唤作什么夫人之类的,我老婆子可是呼唤不来。”

    铃儿笑道:“既然黄阿婆这么说,铃儿也不推辞。只是觉得在人前人后仿佛是捡了个便宜,倒是心怡的不得了!”

    铃儿说完向旁边的几位布衣少女看了一眼又问道:“妹妹见这几位妙龄女子年岁相仿,不会是阿婆的本家亲女吧?”

    黄道婆摇了摇头说道:“这都是城中百姓的闺女,在我这里学一点织造的手艺。我老婆子这么一把年纪,可不想把这些织机都带到坟墓里去!”

    铃儿看了看织机,向身旁的几位少女问道:“你们可从黄阿婆这里学得了织术?不妨演示一下,让姐姐我瞧瞧!”

    这时,一位少女开口说道:“谁不知牛夫人是城中出了名的巧手,小女子可不敢献丑!”

    黄道婆嗔了一声说道:“润月儿,不要这么不识体面!你既知我这个铃妹儿是个织绣的好手,更应该在织机前织作一番,也好请你铃儿姐姐顺便指点指点。”

    润月儿听罢,便不再羞怯,她端坐在织机前,只见她一机两梭,只一会工夫,便织出尺余丝绢。

    铃儿叹道:“我在闲时,亦只用单梭,只在紧要之时才用双梭,有时候手忙脚乱的,难免也会出错。今见民女能使双梭,真是胜我一筹!”

    润月住手说道:“哪里!黄阿婆四梭同飞的手艺才是天下一绝。一匹丝绢,仅一两个时辰便可织就,这才是真正的妙手,小女子至今只学得了三梭,还差得远呢!”

    铃儿回头对苏护说道:“苏大人不必再找,贱下敢断言,天下第一织绣只在淑女坊,若出了此地,便不会再有!”

    苏护忙将武王圣旨召宣一遍。

    之后,铃儿向黄道婆问道:“黄阿婆手中可有上好的丝线?”

    黄道婆转身入内间取出一轴丝线交给铃儿问道:“铃妹儿可认得这丝线?”

    铃儿接过线轴抽出一段用力拉了拉,又举过头顶迎窗看了看,口中不觉念出三个字:“天蚕丝!”

    她连忙扭头向黄道婆问道:“这等上好的丝线,黄阿婆从何而得?”

    黄道婆眯着眼睛低声说道:“我老婆子耳背,可刚才明明听铃妹儿说出‘天蚕丝’三个字,不知铃妹儿如何认得此丝就是天蚕丝?”

    铃儿垂了眼说道:“妹妹只是觉得未曾见过这等上好的丝线,故而才胡乱起了个名儿!”

    铃儿说罢又追问了一句:“若真是天蚕丝,黄阿婆从何而得?”

    黄道婆抬头放眼说道:“由此往东有座笔架山,这笔架山下有一片桑园,只有那里的蚕茧才能抽出真正的天蚕丝。”

    铃儿再次追问道:“黄阿婆怎的知道这些?莫非……”

    黄道婆打断铃儿的话,乜斜着眼睛说道:“我老婆子只是偶然途经笔架山,才发现了天蚕丝的奥秘。后来我老婆子只好忍痛割爱,用一幅龙凤绣图换了两头毛驴儿才驮到了此地。” 

    各位:说到这里,大家都听得出来,其实铃儿和黄道婆都在揣着明白装糊涂,极力地挤兑对方,就是不敢言明:你就是嫦娥,我就是织女。

    长话短说。话说铃儿带着黄道婆和几位民女回到牛府,牛府顷刻就成了染坊和织间。一时间炉火熊熊、香雾腾腾,织机交作、劈啪作响。没多久,庭院之中就挂满了各色的丝线,给忙碌的牛府宅院平添了几分浪漫……

    铃儿和黄道婆一起商议完龙凤锦衣的花色和款式,又取了根红绳回到内宅。

    精卫正在和妞妞跟牛牛两个娃儿一起拍手作歌,见铃儿行色匆忙的样子进来,便问道:“姐姐应武王召见,怎的这么久才见回来?是不是你家牛哥传回了捷报,武王又有封赏之喜?”

    铃儿拿着红绳在手上绕了几绕笑道:“如今喜事倒是有一件,且是特大之喜。我们牛家因刮了点娘家亲,故而也沾染了一点喜气!”

    铃儿说着话,将手放在精卫肩头,另一手一拉红绳牵至腕端,迅速打了个结,又站在精卫背后,用红绳比了下肩宽,同样也打了个结。

    精卫转身满脸诧异,惊问道:“姐姐放下个特大的喜讯休下不说,却拿来红绳为妹妹量身,究为何意?”

    铃儿将红绳在手上甩了甩说道:“这个特大的喜事说起来乃是西岐国天大的喜事!武王三日后将成龙凤姻缘,现在我牛府之中正在为武王和凤娘赶制新衣。若是迟了,这可不是我们这样的门户能担当得起的。”

    精卫笑问道:“姐姐既是奉了武王圣旨织造龙凤新衣,为何不在武王身边,反在这里盘横?”

    铃儿一伸手,用红绳又飞速地在精卫的腰间绕了一圈说道:“武王的龙袍宽大一些会显得威武,可凤娘的锦衣须得合体方能透出妩媚,所以这凤娘的新嫁衣却是马虎不得。”

    精卫向后退了两步,一脸疑猜地说道:“姐姐为凤娘裁制嫁衣,为何在妹妹身上度量,难道这凤娘与妹妹身材一般?”

    铃儿先将红绳纳入袖中,然后又拉过精卫,两人双双坐下。

    铃儿向精卫私语道:“姐姐时才已在武王那里为妹妹保了媒,这凤娘除了小仙女妹妹还会是别人?”

    精卫闻听惊起望门外急行,恰巧在门口正迎上刚刚返回的诗琴。

    诗琴合掌向精卫正色道:“你铃儿姐姐为你和武王保媒,乃是姐妹情义所在,若说是诗姐我已为你做主,则是圣使神差,不知妹妹可否愿意?”

    铃儿急急向前进了两步说道:“精卫如今虽说是个仙女,但也脱不去女孩家的羞涩,允与不允是万万说不出口的。诗圣人只察颜观色便知道姑娘家的心思,若是面色红紫,准是不情不愿;若是两颊飞霞,那就是应啦!”

    铃儿说着话,从精卫身后探身往精卫脸上张望了一眼,之后她拍着大腿说道:“这红霞飞得满堂皆是,我说呢!像武王这般英俊的男子,又是一国明君,有谁会放着一朝国母不做?有多少美女都求之不得呢!”

    精卫将诗琴推出门外悄声说道:“小妹如今业已成仙,凡间姻缘已无渴求,但愿诗姐体谅妹妹成仙之路坎坷悲凉,替武王另觅佳丽。”

    诗琴一手将精卫揽住,一手抚着精卫的肩头说道:“你本为凡仙,生在皇宫,命中乃大富大贵之相,只因一时错念,才招致杀身之祸。现今你尘缘未了,尚有一场富贵姻缘,望你善从自爱,与武王成百年之好,则福泽天下百姓,江山共荣矣!”

    精卫依在诗琴身上低声喃呢道:“诗姐此言小女自然明白,只是……”

    精卫此时话到嘴边又犹豫起来。

    诗琴拍了拍精卫肩头说道:“妹妹还有什么话只管放心说,即便是有什么天大的要求,我想诺大银河天宫不会做不来的!”

    精卫摇了摇头低声说道:“妹妹倒没什么天大之请,只是想在此之前见扬大哥说几句话。”

    诗琴闻听先是一愣,心说:难道精卫对杨戬情怀未了?

    若问以下诗琴将如何应对?武王与精卫能否共结天地连理?咱们下回再说。

 第一百一十四章 精卫允身侍武王

    第一百一十四章精卫允身侍武王

    书接上回:话说诗琴闻听精卫想见杨戬,心中不免一怔。诗琴心说:若是精卫对杨戬旧情难忘,那么我诗琴今日之举反有逼迫之嫌!

    为了让精卫表明心迹,诗琴坦言道:“前几日我们大家的心思都在武王一个人身上,未留意三天前杨戬已和西襄王黄飞虎一起师出城关,押运粮草去了。不过杨戬乃三界神圣,星际往来亦只在瞬息之间,若妹妹想见杨戬,诗姐我一日之内必教你得见!”

    精卫拦阻道:“既然扬大哥有军务在身,小妹也无需召之使回。因我与扬大哥情同兄妹,我只是想把自己的喜事早一些告诉扬大哥知道。”

    诗琴闻听精卫此话这才略松了一口气说道:“如今杨戬已是非同以往,以前的许多事情大都已不记得。我想,待他师出凯旋,若知道你这个义妹已是当朝国母,一定会大喜过望!”

    精卫抬头露出一丝羞涩的笑容说道:“武王与小妹的吉日近在三日之后,未免匆忙了些,诗姐可去武王那边寻些事情做,不必在此为妹妹忧心。我和铃儿姐姐在一起料不会寂寞,况且我的新嫁衣我也不会袖手旁观,一定要自己亲自动手,顺便也向铃儿姐姐学学手艺!”

    诗琴笑道:“妹妹若真这么想,这还真是个好机会!你会看到天下数一数二的织绣妙手,相信一定会大开眼界!”

    诗琴说罢和精卫简单告了个别,离开牛府不提。

    单说到了第三天日照东窗之时,武王用过早膳,梳洗已毕。忽闻内侍传报:“苏大人求见!”

    武王命道:“速请苏护登堂见驾!”

    武王在桌案前正襟危坐。少时,内侍引着苏护、铃儿和黄道婆登堂拜见武王。

    苏护命黄道婆将龙凤新衣呈给武王,并在一旁禀道:“此人乃城中淑女坊的织师黄道婆,武王今日之龙凤锦衣皆此人和牛夫人的功劳。”

    武王展开龙袍,在身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