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饭馆里坐下后,林振华点了四个菜,又要了两扎啤酒,弄得姚鹤良和杜向阳都觉得有些受宠若惊了。其实这里的酒菜都是非常便宜的,一扎啤酒的价格才5分钱,整个一顿饭算下来,也就是几块钱的事。
“来,姚老师,我先敬您一杯。”林振华恭恭敬敬地端起酒杯,向姚鹤良说道。
“谢谢,谢谢。”姚鹤良连忙双手捧杯,和林振华碰了一下。
林振华又敬了杜向阳一杯酒,向他表示感谢。杜向阳也就是在林芳华面前还能摆摆师兄的资格,在林振华这样的老手面前,他不过是一个二年级的本科生而已,面对着林振华的敬酒,他连话都答不周全。
一桌四个人中间,杨欣是文化水平最低的,不过作为桌上唯一的女性,又是女主人的身份,她还是担当起了给大家劝菜的责任。三个男人觥筹交错地喝了几杯之后,林振华逐渐把话头引入了正题。
在介绍了汉华机械厂各项创新的事迹之后,林振华说道:“姚老师,我们厂的工人和技术人员,都是非常有志于开展自主创新的。我们国家的装备制造能力不如国外,加上目前国家外汇短缺,像我们这样一个小机械厂,也很难有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的机会。但是,我们的想法是,不等不靠,立足现有基础,大胆进行技术革新,既要让老装备发挥出新作用,也要不断地开发出新的装备,提高全厂的装备水平。”
“太好了!”姚鹤良拍手叫好,“小林,你刚才说的这些,包括自制滚齿机、自己设计埋弧焊机,还有那个四轴仿五轴的龙门铣床加工,听起来太让人激动了。毛主席说过,真正的英雄,是人民群众。如果不是现在手边的任务比较重,我真想到你们厂去亲眼看一看。你们那个自学成才的木模工师傅,叫胡什么的……”
“胡杨。”林振华提示道,同时细细地观察着姚鹤良的表情。
“对,胡杨师傅,非常了不起。像这样的人才,真的应该调到大学里来搞研究,光做一个木模工,实在是太浪费了。”
“姚老师,您从前没听说过胡杨这个名字吗?”林振华追问道。他记得有一次自己与胡杨聊天的时候,胡杨说起了姚鹤良的名字,从那之后,林振华一直都在想着,这两个人之间,是否有什么联系呢?
“从前?没有啊。”姚鹤良道,“这个名字很有特色,像是新疆那种的一种树的名字。我如果听说过,应当会有印象的。”
林振华点点头:“哦,也许是我搞错了吧。”
“对了,林同志,你刚才说你到华青大学来,想去找我,有什么事情吗?”姚鹤良问道。
-----------------
说一句,对不起昨天投更新票的书友,今天没有更新12000字的正文,但因为贴了一些书友观点,估计网站会自动算成更新字数。实在不是有意的,见谅,见谅。
橙子每天写书的时间有限,一天更新差不多就是6000字的样子,请大家不必催更。
098 产学研一体
听到姚鹤良的问话,林振华说道:“没错,姚老师。刚才我已经向您介绍过了,我们厂是一家追求自主创新的企业。为了更好地进行技术创新,我们首先在机制上进行了创新,通过劳动群众集体合作的方式,成立了一家股份合作制试点企业,叫作汉华实业发展公司。我们这家公司打算以产学研一体的方式,来推进技术创新,以技术促发展。”
“股份合作制?”姚鹤良有些意外,这种体制的含义他当然能够猜出来,但他想不到国内还能允许这样的体制存在。
林振华道:“是的,我们这家公司,是得到了中央领导批准的,是试点企业。北京大学的厉宁教授,曾经参加了公司的成立大会。”
“哦,看来我的思想有些跟不上时代了。”姚鹤良点头道,他与厉宁虽然隔行如隔山,但在教育部的会议上,也曾打过照面。他知道,厉宁能够出席成立大会的公司,应当是比较靠谱的。
“那么,你刚才说的产学研一体,又是指什么呢?”姚鹤良继续问道。
“产学研一体,就是把高校里的教学、科研活动,与我们工厂里的生产活动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互相促进的机制。具体地说吧,我们公司想出钱资助一些高校开展科研活动,当然,科研的内容应当是与我们公司的发展相关的。这些科研成果,将在我们公司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为我们公司创造利润。而这些利润中间的一部分,我们又会把它重新投入到科研中去。这样就可以形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了。”
“你们这是想无偿占有高校的科研成果,为小集体谋私利吧?”姚鹤良直言不讳地说道。
林振华哭笑不得,也难怪,这种在后世非常普遍的合作方式,在当年还是非常敏感的,姚鹤良第一时间作出这样的反应,也是情理之中。
“姚老师,我们没打算和国家去抢科研成果,我们只是希望获得一些国家不屑于采用的科研成果而已。国家不要,我们拿去转化为产品,同样还是服务于国家建设,有什么不对吗?”
“林大哥,你这样说就不对了,国家怎么会不屑于采用科研成果呢?”杜向阳在一旁插嘴道。
林振华微微一笑,看着姚鹤良道:“这个问题,我想姚老师会有答案吧?”
姚鹤良有些尴尬,他支支吾吾地说道:“目前国家各方面事情也比较多,有些科研成果,一时找不到应用的机会,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林振华心中偷笑,他知道姚鹤良的尴尬源于何事。
原来,姚鹤良曾经带着他的一个团队开发过一套机床上的自动换刀系统,这套系统在当时全球的机床界都是属于领先的水平。结果,这项技术开发出来之后,没有任何一家机床企业愿意采用,技术被白白地搁置起来。几年之后,日本的一家机床企业研发出了相同的技术,并且申请了专利,直到林振华读研究生的时代,中国的机床企业在使用这项技术时,还要向日本人交纳专利费。
这件事,对老爷子的打击非常大。时隔多年,他说起此事时,还是一脸的沮丧。据说,他当年曾经为了推销这套技术而跑过几个机械工业部,人家都以各种原因把他打发回来了。如果林振华没记错的话,目前正是老爷子在“跑部”的阶段,而日本的那家机床企业,还没拿出这个设计来呢。
“姚老师,据我了解,您本人就有一些科研成果,目前还趴在您办公室的抽屉里,无人问津。我担心,像这样的成果,如果再放上几年,说不定就被外国人抢了先了。”林振华直接挑破了窗户纸。
此言一出,正打中姚鹤良最脆弱的心结,他长叹了一声:“唉!我何尝不知道这一点啊!可是,没办法,国家现在百废待兴,真的有很多事情是不能完全尽如人意的。”
林振华知道姚鹤良不愿意在学生面前批评部委的官僚作风,他也没有去反驳,只是顺着话头说下去道:“姚老师,我们汉华实业,有30%是国营企业的股份,另外70%属于公司职工集体所有,也是属于公有制的企业。退一步说,就算我们只是一个小集体,毕竟也是中国人自己的企业吧?你真的忍心你的成果被日本人抢先应用了?”
“小林,你详细地说说看,你这个产学研一体,打算怎么操作?”姚鹤良的态度松动了。老爷子不是个木讷的人,庄子说过,人用机巧,则生机心。老爷子一辈子和机械打交道,心眼也像机械一样活络。
“我们希望和华青大学机械系签一个合作协议,当然,目前合作的范围可以仅限于您的团队。我们每年向您提供一部分研究资金,目前嘛,按1万元计算吧,未来随着我们公司规模的扩大,再逐步提高。您的研究成果,我们拿去转化为产品,我承诺,这些产品销售利润的10%,我们将作为追加投入,返还给华青大学。此外,我们愿意作为华青大学机械系的学生实习基地,欢迎包括小杜等华青学子,去我们公司指导工作。”
“那么,我们需要做些什么事情呢?”
“第一,我希望您和您的团队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些技术方面的指导,如果我们在生产中遇到了技术难题,可以向你们请教。”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姚鹤良说道,“我们搞科研的,本来也需要为生产一线提供技术服务。此外,通过帮助你们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能给我们的科研带来一些启示的。这一条我完全可以答应。”
林振华在心里说,我就知道你会答应。他面上没有表露出来,还是继续说道:“第二,我们会提出一些待发展的方向,供你们参考,如果你们觉得有意思,就投入精力进行研究,我们则提供所需的资金和其他条件。这样研究所产生出来的成果,由我们双方共同所有。”
姚鹤良想了想,说道:“这个条件也可以答应,其实,你说的条件非常宽厚了,我们愿意做就做,不愿意做就可以不做,这样的条件,我还有什么可挑剔的。”
“第三,各位老师自主研发的技术,如果找不到应用的机会,而又不嫌弃我们企业太小的话,我们双方可以合作应用。技术应用产生的收益,在双方之间分配,具体的比例,可以一事一议。”
姚鹤良沉吟道:“这一条,甚至不能算是你们开出的条件,反而像是为我们着想的事情。按照这一条,你们对我们没有任何约束力,完全是被动的嘛。”
“正是如此。”林振华说道。
“不过,小林,我也明白你的心思。事实上,有了这样一条,你随时可以以金钱为诱饵,吸引我们老师主动地把自己的成果转让给你们。从我和你接触的这一会工夫来看,我相信你肯定是有这样的想法的。”姚鹤良笑着揭穿了林振华的真实用意。
杜向阳听到姚鹤良这样说,转过脸对林振华说道:“林大哥,你这样做,未免太不道德了,这不是企图用金钱和利益引诱我们的老师吗?”
林振华摇摇头:“小杜,你问问姚老师,看看他想不想被我引诱?”
杜向阳又扭回头去看姚鹤良,姚鹤良缓缓地说道:“小杜,这不能算是引诱。中央也提倡过,科技工作者应当五子登科,就是房子、车子、炉子、孩子、帽子,不解决这些问题,科技工作者就很难安心工作。现在国家还很穷,如果小林能够在符合原则的前提下帮助咱们的老师解决这些问题,让老师们解除后顾之忧,心情愉快地投入科研,对于国家来说,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林振华翘起大拇指,道:“老爷子圣明。”
“老爷子?”姚鹤良被林振华这个称呼弄糊涂了,他当时刚满50岁,还到不了被称老爷子的程度呢。
林振华笑着不吱声,姚鹤良看了林振华半天,终于自己也哈哈地笑了起来:“你这个小林,当真挺对我的脾气。怎么样,有没有兴趣来读我的研究生啊?”
099 紧密合作
这一顿饭,大家吃得心情愉快。姚鹤良答应,他会认真地考虑林振华的这个要求,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至少他是会与林振华的汉华实业公司形成紧密合作的。老爷子还答应,他会征求系里的意见,把汉华实业公司当成机械系的一个实习基地。
林振华知道,对这老爷子,用金钱来收买是没希望的,虽然老爷子本身并不富裕,但颇有些视金钱如粪土的骨气。林振华对付老爷子的手段,是向他许诺提供进口的工控芯片,这一来,可把老爷子彻底征服了。
在当时,数控机床在西方国家已经非常普及,中国的机械专家们也在紧跟潮流,积极地开发中国自己的数控机床技术。然而,在开发过程中,控制芯片成为一个极大的瓶颈。
中国当时当然也有国产的集成电路,但无论是质量还是性能,与国外的芯片都无法相比。即便是这样的芯片,产量还异常地低,根本无法满足各个生产和科研部门的需要。
华青大学作为国家重点高校,在器材采购方面已经是很受照顾了,但一年能够从国外进口进来的芯片,数量也是非常有限的。国家极端地缺乏外汇,仅有一些外汇,都是用石油、煤炭、稀土等宝贵资源从国外换回来的。中国生产的最好的工艺品,几乎全部用于出口,目的就是为了换汇。当年有一位劳动模范,他的事迹就是从自己销售的生猪耳朵里剪下几根鬃毛,积蓄下来用于出口,几年时间,他辛苦地剪下了十多斤。
姚鹤良目前在做的几项设计,都需要用到工控芯片。能够从学校领到的芯片远远不敷使用,姚鹤良不得不在每一次实验完毕之后,再把芯片小心翼翼地取下来,用于下一项实验。有时候,为了对比两个设计的差异,他就需要把同一块芯片在两个机械之间来回地拆卸和安装,大量的精力都耗费于这样的无用功之中了。
林振华对于前世导师曾经遭遇的窘境是非常了解的,从半年前开始,他就委托在香港的福特帮助采购了一批各式芯片,准备用来作为给老师的见面礼。这批芯片中间,最多的是Intel头一年刚刚推出的8051工控芯片,这种芯片及其升级产品,在后来长达30年的历史中,一直扮演着工业控制领域中的重要角色。
说起福特,在这里需要插进几句。自从解决了MK800的程序错误问题之后,福特就得到了重用,成为斯皮舍尔公司在亚洲区的副总裁,常年在香港工作。对于林振华这个给他带来了好运气的中国工人,福特自然是不会忘记的,他相信,如果给这个年轻人一些时间,他必定会成为一个非常杰出的人物。从这个角度来说,福特也愿意与林振华保持一种良好的私人关系。
采购工控芯片这件事,对于福特来说是举手之劳。这种芯片并不在“巴黎统筹委员会”规定向中国限运的清单之列,中国人没有大量采购的原因,仅仅是由于外汇不足,而林振华是不存在这个问题的。当年的林振华从斯皮舍尔公司拿到了20万美元报酬,最终有10万存入了瑞士银行,另外10万则存入了香港汇丰银行。
把一半的钱存在香港,正是为了采购商品的便利。林振华请福特代他管理这笔资金,所有购买书籍和器材的费用,都从中提取支出。林振华本来还打算给福特付一些佣金,但福特坚决地拒绝了,他表示,他与林振华之间的感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