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合伙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外星合伙人-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又是这个字,但语气更加重了。
  杨太公两手抓起杨叶道:“娃啊,你风光了,给老杨家长脸了,也遭大罪了!累了吧?”
  “还好。”
  杨叶微微一笑把所有辛酸都扫去。拉着柳飞燕上前介绍道:“太叔公,她叫柳飞燕,以后是你侄孙媳妇。小松送过来……”
  一番介绍后,村里的男女老少拥簇着杨叶走进村口,在他进去的一瞬间,七七四十九挂鞭炮轰天盖地的响起。
  炸的满山回响,炸的众人心情激荡!
  多少年的往事历历在目。十几个春夏秋冬,往来寒暑,一股脑的冲上云霄!
  行步之时,杨叶平淡的把头看向太叔公。
  老爷子今年97,一脸的褶子,但精神头却很足。尤其是在今天。
  “太叔公。”
  “咋了娃?”杨太公眯眼笑道。
  “您老该休息了。”
  “嗯!”杨太公瞪着眼睛宛如雷劈。
  这句话看似平淡,可听到老爷子的耳中却比天雷更加响亮,杨叶这句话透露的意思实际是:您老该让位了。
  如果单单让老爷子退位,他还不会这么震惊,杨太公惊的是杨叶话里的那股“不容否定”的语气,这话说句话就好像皇帝开了金口!
  这一刻,老爷子知道杨家真的要崛起了,他看着杨叶好久后才慢慢露出微笑,随之笑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响亮!
  “哈哈哈——娃啊,你可真是够狂的!!!好!”
  “叔公,你笑啥呢,你看这是小叶给你买的帽子,你带带暖不暖和……”
  “看见没!那女娃就是平安书记家的千金!”
  “怪不得这么好看……得了,咱闺女没戏了!”
  “你个闷瓜,还不上前跟侄子说两句,一辈子办不成事的东西!”
  “王叔,这位是……”
  “你好杨先生,我叫周鸿海……”
  ……
  清晨,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村里的雄鸡便开始‘咯咯’的打鸣,随后老黄狗也欢叫起来。
  这种熟悉味道,让杨叶觉得非常亲切。
  他现在住的这间房是自己过去小屋,房内陈设还都是原来的样子,四周的学习奖状已有些泛黄。
  昨晚真是喝了不少酒,现在还能闻到一股酸臭的酒味残留在被子上。
  环视了一周,杨叶抖起精神坐起。
  这时忽然觉得脖子一暖,柳飞燕懒散道:“老公,天还没亮就出去啊?这么冷,再睡一会啊。”
  “这么有诚意?”
  杨叶一指从她的唇中划下。趴在柳飞燕的耳旁笑道:“你想怎么‘睡’法?”
  “嘻嘻……当然是好好的‘睡’!来嘛!”
  “小丫头找死!”
  “呀,不许耍……呼……赖”
  ……
  8点,一场春风化雨,杨叶带着愉悦的精神走出大瓦房,空气略带寒冷的清香,让他更加的放松。
  柳飞燕也没赖在床上,早早的给老公打洗脸水。她要让这些亲戚们知道,书记家的女儿也不是娇身冠养的。
  “叶。你这种精神状态真让我觉得恶心。”
  启动后,轿轿很快就察觉到杨叶‘春后’脑电波的波动,他用极度恶心的语调说道:“我觉得你早晚有一天会因为自己的生殖系统而丧命!”
  “那岂不是正合你意?”
  杨叶抓来一把雪搓成团,转头时忽然听到院子外有人叫门:“弟,你睡醒没?俺妈让我送点早饭。”
  “二哥?”杨叶连忙前去开门,只见瓜蛋两兄弟脸冻得铁青站在外面。
  他们不到七点半就来了,一直站在外面等着杨叶,可半天也听不到动静。这不,刚听见有响声他们便开始叫门。
  ……
  吃过早饭。杨叶接道大伯的通知说是“老爷子让去他家开会”,除了村里的三十几头,一些在外面的早饭过后其他亲属也接到电话。目前他们都在回乡的路上。
  经过一夜的思考,杨太公准备把众人都叫道一起开个家会,正式将家族交到杨叶手里。是该好好休息一下了。
  上午10点,杨家一百余人全部到齐,王成志被邀请为见证人做到客席。不少村民都围在杨家大院的四周瞧热闹。
  太叔公家的土坯墙不高。穿过重重包裹的人群,可以看到杨叶与父亲等核心成员坐在正当中。
  其他成员亲属,论辈而坐,没位置的站到一旁旁听。
  太叔公和一干老人交头接耳的说了两句后,便拿出族谱逐个点名。
  “……杨红石,杨柏山。杨彩霞……”
  “哎,俺来了!”
  “到!”
  15分钟过去,杨家119人全部到齐,老太公捋了一下胡须说道:“今天叫你们回来,可不是发钱的。”
  “呵呵……”杨家众人和村民都笑起。
  老爷子含笑说道:“各位爷们也都知道小叶回来了,他在外面混的怎么样,你们比我清楚。这里都没有外人。我就直接了当的说了。从现在开始,老杨家他接了!”
  “果然被我猜中了!”众人都瞪起眼珠!
  昨天村宴老爷子就一个劲地说“老了老了”,他们都猜到老爷子会让位,但没想到会让给杨叶!
  杨太公把头看向身旁端坐的杨叶:
  “娃啊,有句老话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劳其骨,饿其身。你该受的罪都受了,不该受的也受了,老杨家以后你来接吧。等太叔公享受两年,也可以踏踏实实的走了!”
  “你看行不行?”
  “您的确该休息了。”
  挽起太叔公的手臂,杨叶带着一丝严律扫过所有人。
  “谁有意见?”
  安静……
  原本有几个觉得不妥的长辈也都把话憋住,村长和村支书正在一旁激动的相互对视。
  杨叶能接手杨家,这对大堡村来说绝对是个大好事,现在他随便漏点钱都能把村后的两座大山变成金的!
  他们要是杨家人,只怕早就拍手叫好了。
  “既然都没意见,那以后杨家正式有我做主。”
  杨叶根本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拿起族谱开始重新点名……
  点到的大声回应,没点到的不敢出声,看着他满脸严肃的表情,还真没人敢站出来反对。
  他们都知道,杨叶接下来要比杨大国强得多,至少穷日子是过到头了!
  “哥,刚才不是念过了?”
  “别说话!以后记着!不管咱弟说啥都要听!”
  “厉害!小叶不做官可惜了!”
  “哎,现在的娃娃都厉害啊……”
  “小是小了点,不过比他爹强,以后日子就好喽!”
  ……


 第一百零七章 大年三十

  “他大伯这大过年你们都去哪啊,呀,这不是他爷?您老也远行啊!”
  “呵呵,老爷子可是主心骨!没了他,主家不乐意啊!”
  “哟!瞧你们这群老爷们乐的,是不是接了啥大生意?谁是主家?咋这么大派头?”
  “大堡村杨家!闺女啊,杨叶杨先生听过没?先生今年衣锦还乡,三天前接了杨老大哥的位置……他准备建个仿古祠堂,这不就把我们叫去了……”
  “呀,真是可喜可贺啊!这活接下来能赚不少钱吧?啥时候开工?能不能叫我那口也跟着争两个?”
  “你家那个手艺还行,今天老汉先去主家那看看,先看看……”
  “好好好……有活一定啊!呦,差点忘了给几位爷们拜年!”
  “哈哈,王家的媳妇就是会来事!”
  ……
  断桥村,一条小河由东向西流淌。
  河前有座断桥,建于大明永乐年间,明末清初之时当地汉人为抵御清兵入侵将桥身凿断,故此改名断桥。
  断桥村村民从不务农,多以木匠为生,从大明朝开始他们乡就世代为木匠,手艺也从未失传过。
  昔日永乐皇帝迁都燕京,所用工匠大多是该村的人。
  不过近几年村里人开始陆续转行了。
  过去吧,还能靠着给人做个家具维持生计,现在哪还有人找他们,最多做点木盆、棺材赚两个小钱花花,过年给孩子买两身像样的衣裳。
  走过断桥,见一对人马扛着鱼皮袋有说有笑的朝河东大堡村而去。行步时遇见几个相熟的,少不了说讲几句拜年话。
  为首的老爷子名叫贾文熙,今年87高龄,身体却健壮的很。
  幼时他曾在县里上过私塾,一身手艺不敢说继承祖师衣钵,但也有个七八成功力。
  村里人就属他的手艺最好,也是目前唯一知道如何用木头转化成古建筑的人。
  他身后的跟着十七八个徒弟。大的岁数快跟他接近,小的也有三十五六。
  他们背后都背着一个半人高的筐筐,里面的都是做木匠所需要的工具,如果刨子、墨斗等。
  走了该有1个多小时,时间已接近上午10点。
  只见村口外忙的热火朝天的,一辆辆从县城驶来的货车都快排倒对面的公路上。
  200多个壮汉喜气洋洋的扛着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用品,妇女和孩子们乐呵呵的在一旁帮忙打杂……
  “这……这是干啥?谁家卖这么多东西?”
  贾老的儿子贾重合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切。其他人也都是这表情。
  “哎?前面的爷们是不是断桥的!来干木匠吧?”
  “是哩!”贾文熙张口吆喝道。说罢扯了一下儿子赶忙迎上。
  发问的是村支书老俞,他见一堆人走来。笑呵呵的上前道:“哟。老爷子有个把月没见了吧?后生给您老拜年了!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啊!”
  “哈哈,你们大堡村才福如东海吧?”
  寒暄了两句,贾老跟着他笑道:“你们村政府是不是过节发福利?这一车车的柴米油盐,看着可老喜人了!”
  “哪是啊!”
  老俞带着一丝骄傲说道:“这都是杨家给父老乡亲一点心意。前两天杨叶先生不是回来了?……”
  “也不多,每人100斤大米,50斤油,另外家里有小孩的每人发一100块钱压岁钱。”
  “50斤油?1个50,100个不就5000斤?杨叶的手笔可真大!”
  听到他的话。就连见多识广的贾老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其他人或是瞪大了眼睛,或是一脸的羡慕。
  本来按照杨大国的意思:大人200,小孩100,直接发现钱给他们,但老汉没有想到一点,就是银行春节放假的事情。
  按照村里每户3人来算。200户也该有600人,发下来至少要20万现金。
  钱不是问题,关键是能取出来。
  第二天瓜蛋兄弟拿着杨叶给的银行卡,战战兢兢的跑了七八个银行,满共就取来5万块。
  最后杨叶干脆把这5万当做杨家和全村孩子的压岁钱,大人们全部发放实物。
  村支书按户统计后。把总人数报给杨叶,杨叶在叫瓜蛋两兄弟去市中联系各大超市购买大米食油等……
  杨叶委托两兄弟,也是有心锻炼锻炼他们,如果合适的话就考虑把村里这块让他们管理。
  话说杨叶之所以给村民发福利,第一考虑的是他们多年来的照顾。
  所谓:达则兼济天下。
  杨叶现在还做不到兼济天下的地步,但兼济一下父老乡亲还是可以的。
  还有一点,就是为了给杨家打好声誉。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
  不求他们能给杨家帮多大忙,只要不背后‘捅刀子’,遇到麻烦时站出来说两句就行了。
  来到杨家小院,杨叶正在编写家族成员规章制度,杨蛋杨瓜两兄弟站在他左右张望,杨大国等长辈在一旁欢笑用茶。
  至于其他的女性,都跟着老奶奶去了另一个院子准备午饭。
  “哈哈,大国哥都在啊!”
  “是老俞啊,快里进来坐,这位几位爷们是……”
  杨大国和众人同时起身,杨叶也合上笔记本上前。
  “哦哦,忘了给你们介绍,杨先生不是让我找人手艺吗?这不我把老爷子请来了!他们可都是咱们县数一数二的断桥木匠!”
  “哦!哎呀,我还以为你们过完节才来呢。”
  几句拜年话,一行人来到院子里说话。
  交流中,杨叶能明显的感觉这帮木匠的功底。尤其是87岁高龄的贾文熙。
  在他看来,眼前的贾老爷子远远要比那些所谓古建筑专家强的多,说起古法技艺真是头头是道!
  2个小时后,一切事物都操持的差不多,杨叶给全村人的那点心意也都发放。
  吃饭时杨叶把断桥村的那群叫道一起,商谈修建祠堂家庙的事。
  除了修建祠堂,他还想把自己的院子重新修建一下。作为杨家的掌舵人,总不能太寒酸。
  等祠堂建好,杨父杨母就会搬入里面,重修的小院将成为杨叶的独居。
  酒过三巡,杨叶开始扯入正题:“贾爷爷,不知道你们平时接这种活都怎么收费?”
  “这不好说啊!”
  贾老红着半张脸道:“不怕爷们笑话,打我爹那一代就没有结过活这种大活!再说那时候都是真金白银……要不爷们看着给吧?”
  “这不行!”杨红石怕自家人吃亏。明着道:“卖馒头有馒头钱,卖面有面钱。你们卖手艺总该有个价位吧?”
  “这……”贾老拿不定。要高了怕面子上过不去,要低了又对不起这群徒子徒孙。
  看到这里,柳飞燕笑道:“老爷爷,你说过去都是真金白银,那一个祠堂盖下来是几两真金,几两白银?”
  “咝!听这女娃的口气,是要给真金白银?”
  “乖乖,有钱人说话就是阔气!”
  “我想想。”
  贾老看了下交头接耳的徒弟们:“记得我小时候老爷子和我说过,嘉庆年间曾有一个盐商请他们‘做活’。费工1年6个月,建造正堂、厢房等十余座……除去材料,人工费大概是5600余两白银,不过……”
  “那时候的钱跟现在不一样,工程也大……”
  “就是,那时候10两银子能活一年吧?现在一个月没三五百块钱饭都吃不饱!”
  “谁说不是啊!”
  “杨先生,要不我们按工算?一天是天的钱怎么样?”贾重合问道。
  “那不行!”
  杨叶的大舅叶康打断道:“咱们都是自家人。既然说话就说到明处!现在人心隔肚皮,你们要是拖着干,我外甥岂不是白白搭钱?谁再有钱也不会这么弄吧?”
  “好!就算爷们够意思,赶着完工,但万一出了工程质量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