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撼唐- 第4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城外的刘黑闼紧紧地盯着城头,城头上胶着的战局让他乎无法呼吸,而就在这个时候,他得到了唐军撤兵的消息。

唐军撤兵的理由如此可笑,竟然为了吃午饭而全体撤退,这刘黑闼忍不住骂了一声:“竖子不足与谋!”心中对李世民的轻视多了半分,毕竟还年轻,不懂得珍惜时间,竟然为了吃午饭而给了窦建德喘息之。这样的一个敌人,并不可怕,刘黑闼觉得,攻下乐寿之后,他一定能击败李世民,成为河北的真正霸主!

虽然对李世民有非常大的意见,但刘黑闼决定不撤退,因为他已经没有了退路,而且城头上的夏军看起来已经非常疲倦了,只要继续攻击,就能攻破乐寿。

刘黑闼让士兵轮流休息,轮流攻城,在攻城的同时,他依然在关注着唐军的情况。

不久,他接到消息,说李世民已经撤回了大营。这让刘黑闼心中更加轻视李世民。

可是他并不知道,李世民即将发动了攻击。事实上,唐军士兵乃至于将领都不明白秦王殿下要做什么。然而,下一刻,他们就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子牙河的堤坝被刘弘基掘开,蓄积了大半个月的河水奔涌而出,朝着下游呼啸而去,河水冲跨了河岸,沿着子牙河两侧冲去,村庄、庄稼、树木、小山包,或被汹涌的河水冲跨,或被河水淹没,地面上或大或小的生物被这场突如其来的河水卷走,然后漂浮在水面上,随波逐流无助的任由河水的摆布。

在河水冲击着乐寿城四周的时候,李世民的唐军大营却驻扎在一处高地,从而避免了河水的冲击,躲过了一劫。

乐寿城也在这场汹涌的波涛里存活了下来,依靠着高大坚固的城墙,奔涌而来的河水被分成了两截,沿着城墙继续向前方奔驰。河水带走了地面上的尸体,卷走了地面上残留的血迹,什么都不剩。

即使在城墙的庇护下安然无恙,但乐寿城的守军看着如同巨龙一般咆哮而来的洪水,夹杂着木头、死尸的时候,人人都大惊之色。

高大的城墙在洪水的冲击下不停战栗,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很长的时间,直到水势缓慢了下来,城墙才停止了战栗,夏军士兵这才心有余悸地望着有一人高的河水,心中庆幸不已。

而在这个时候,刘黑闼又在做什么呢?他依旧在奋力的攻城,希望能拿下城池,可是当漫山遍野的河水冲来的时候,他的心中充满了绝望。

刘黑闼在一瞬间就明白了,这是李世民的阴谋,他修筑了堤坝,竟然等待的是这一天!

刘黑闼因为李世民悍不畏死的攻城而放松了警惕,他以为,李世民没有这么心狠,可是现实告诉了他,李世民不仅仅想要攻破乐寿城,更想要他刘黑闼的命。

刘黑闼在第一时间就做出了反应,他迅速地跳下指挥台,想要骑马逃走,可是汉东军听见惊涛的声音,大多数已经吓得路都走不动了。汉东军挡住了刘黑闼想要逃走的路,他杀了一个又一个挡在他面前的人,可是没有等他杀光,河水已经席卷而来,指挥台被冲毁了,层层叠叠的尸体被卷起来,顺着波涛前进。尸体压住了想要逃走的汉东军,他们深陷在泥潭中,根本逃不掉,努力挣扎片刻,最终还是窒息而死。随后,下一波的河水冲来,卷起了他们的尸体,将更多的汉东军士兵压住。

在一片混乱中,刘湛被河水淹死,刘黑闼仗着马快,但逃出两里之后,也被河水卷走,曾经名震河北的一代枭雄,夏王窦建德的得力助手,就这样死在了水里,当人们发现他的时候,黑胖的身体已经被河水泡涨,整个人泛白。不知道刘黑闼身份的平原郡百姓,挖了一个深坑,将他同无数同样被淹死的士兵埋葬在一起。

所有的梦想,所有的雄心壮志,随着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水,化为了泡影。

直到半年后,窦建德念着旧情,千辛万苦这才寻到了刘黑闼的尸体,将他安葬在漳南老家的一处山岗上。那个时候的窦建德,只剩下了长长的一声叹息。

第739章成竹在胸

一望无际的大水,满目沧夷,秦叔宝看着在洪水中若隐若现的尸体,眼中若有所思。

李世民在他的前方,一张脸上带着坚毅:“此战过后,刘黑闼必然没有还手之力,河北境内,只余下窦建德的残兵败将,只需一段时间,就能攻下乐寿,统一河北。”

刘弘基面露不忍之色,他看着李世民,道:“秦王,此计虽妙,可是不少兄弟的尸体被卷走,恐怕难以寻回,送回家乡。”

隋唐府兵制,凡是出征的战士,骸骨都会送回家乡安葬,并对战死士兵的家属进行抚慰,给予金钱和政策上的优惠,因此将士人人用命。到了中唐时期,战士的骸骨不能送回,家属也得不到相应的补偿,很多人不愿再去当兵,大唐只能招募雇佣兵。

李世民听到刘弘基之言,心中微微不悦,做大事者不拘小节,当年父皇和大哥屠杀澄城县的民众,不就是为了稳定军心吗?而今天,他李世民使用水淹之计,不仅能快速消灭劲风敌,更能降低大唐的损失,这是好计呀。

不过今日的李世民不是往昔的李世民,他微微咳嗽一声,道:“唉,我一时求胜心切,却忘了这一节,是我的过错。来日平定河北,我一定请僧人来超度他们的亡魂。”

秦王能这样认罪,刘弘基还有什么话说?他只得摇摇头,将注意力放在了乐寿城。

远处的乐寿城已经被大水所淹没,从被淹没的程度来看,至少有半人高。

“秦王,接下来该怎么办?”秦叔宝沉默半响,上前问道。虽然对秦王的这个做法不是很欢喜,但秦王对他不错,秦叔宝觉得还能容忍。

李世民看着洪水滔天的乐寿城,并没有急着说话,在洪水的浸泡下,乐寿城早晚必塌,不过,李世民另有良谋。

“传令三军,今夜休息,明早攻城!”李世民说完之后,转身离去。余下众将面面相窥,不知道秦王殿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乐寿城里,窦建德亲自上阵,带着乐寿军民修葺城墙,这场突如其来的洪水虽然没有冲垮城墙,但多处漏水,使得城墙看起来岌岌可危。窦建德一直忙碌到深夜,这才回府休息。

此时,杨侑率兵再度前进五十里,离河间只有七十里,离乐寿不足一百五十里。

刚刚驻扎下,独孤武师便来了,将白日发生的情况大致说了。杨侑凝视着地图半响,最终幽幽叹息一声,虽然此刻还不知道刘黑闼的生死,但在那样的大水面前,可以说没有人能够逃生。李世民蓄集了大半个月的河水,一旦冲出,声势是何等的惊人,任何试图阻挡洪水的东西,必将受到洪水强有力的侵袭。

刘黑闼十之丧命,其部下恐怕也大多丧命,河北的一个枭雄,就此烟消云散,成为隋唐争霸征途历史上,一个饭后的谈资。

刘黑闼覆灭了,然而压在乐寿城的压力不仅没有减轻,反而会更重。杨侑敏锐的看到了这一点,但他仍然坚信,李世民想要夺取乐寿,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夜深,杨侑依旧在看着地图,程知节应该抵达恒山郡了吧,希望他能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唐军致命一击。

隋军大营的篝火逐渐熄灭,大多数士兵都知道,即将迎来一场大战,紧时间休息,保证充足的体力,才能生存的更久。

次日一早,隋军士兵拔营而起,朝着南方快速前进。而这个时候,李世民已经正在为攻城而准备着。此时乐寿城经过一夜的修葺,大多数的地方已经修葺,只余下一部分仍然在渗水。

窦建德知道李世民不会善罢甘休,但他显然错误估计了李世民进攻的决心。因为此时的乐寿城四周,尚有齐小腿的水存在,尤其是地势低洼的地方,足足有一人多高。

李世民毫不犹豫的选择进攻,是在不给自己喘息之的同时,也不给敌人喘息之。这个时候,考验的是双方士兵的士气、体力,此外还有双方将领的统帅能力。谁有能耐,就能熬到最后。

唐军敲起了战鼓,秦叔宝带着两千多唐军,踏着齐小腿深的污水,朝着城头冲锋。水声、呐喊声、金戈交鸣声,组成了乐寿城的主旋律,而在这场搏斗中,谁能笑到最后呢?谁也不知道,在李世民和窦建德的心目中,他们都渴望着成功,因为失败,就意味着一无所有,意味着人头落地。

虽然地上满是泥泞,可是又有谁在乎?

一个个健壮的身体倒下,激起污水四溅,污水变红,成为那一年最触目惊心的颜色之一。

满地的泥泞似乎对唐军攻城不利,可是谁也没有注意到,李世民得意扬扬的笑容。

唐军从一开始,就将主攻的方向放在西门,所以不仅仅窦建德认为李世民主攻西门,唐军不少将领也是这样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人注意到南门。

攻打南门的唐军将领是殷开山,他曾经是李世民最为信任的将领之一,在这个时候,李世民将这个重任交给了他。

在西门鏖战不休的时候,殷开山率兵抵达了南门,但他没有急着发动进攻,而是在等待着会。其实殷开山也不明啊秦王说的会是什么,所以他只能耐心等待。

身后的骑士静静地跟在殷开山的后方,目光中带着渴望,尽管他们很想厮杀,可是军令如山,在没有命令之前,绝不会轻举妄动。

城头上的夏军愣愣地看着城外的唐军,不明白他们这是在干什么?虽然唐军不攻城,他们也不能掉以轻心,镇守城头的刘雅在城头不停巡视着,提醒士兵们不要放松。

这个时候,南门的士兵都听见了西门如雷的厮杀声,很多人不由侧目,听着西边传来的厮杀声。

“都注意一点,不要管西方。”刘雅教训个心神不宁的士兵,正要一转身,突然,他身子一晃,差点摔倒在地。

刘雅正要稳住身子,这时,耳边传来了石块坍塌的声音,伴随着的,是士兵的惊叫声。

刘雅茫然四顾,只觉得天旋地转,下一刻,他跌落坑中,一块巨石落下,恰好砸中他的头部。刘雅闷哼一声,头颅破开一个大洞,鲜血迅速流了出来。他还没有明白是什么回事,就一命呜呼。

城外的殷开山看着这一幕目瞪口呆。他可是亲眼目睹了眼前的这一幕,他不明白,坚固而高大的城墙为何会轰然倒塌?到底,这是为什么?

下一刻,殷开山就明白了,从以前泥泞里,寻相冒了出来,他手中挥舞着横刀,杀向了城头,跟在他身后的,是一群步卒。

殷开山立刻举起手中横刀,喝道:“儿郎们,随我杀!”一声厉喝之后,铁蹄如风,卷向乐寿城!

城墙轰然倒塌的声音以及震动地面的声音让窦建德猛然回头,虽然具体的情况他看不清楚,但他却发现南门的夏旗不见了,他脸色一变,后退一步,吩咐阮君明:“君明,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阮君明应喏一声,正要跑下城头,窦建德又大声喊道:“多带一些人。”

“是,义父!”阮君明头也不回答应着,跑下城头,城墙下,窦建德亲卫五百多人正在这里等待,他们是动营,那里需要就会去哪里。

“随我来!”阮君明厉喝一声,带着五百人朝着南门匆匆而去。

城外,李世民冷笑一声,他举起手,用马鞭指着城头,道:“乐寿城,破矣!”

李道玄看着南方,有些不明白地问道:“秦王,刚才的声音是怎么回事?”

李世民哈哈一笑,道:“道玄,用兵者,当虚虚实实,让人难以琢磨。敌人猜不透你,便无法防范,你便可趁虚而入,攻击敌人最脆弱的地方,如此一来,局势便大定了。”

“这些日子以来,我明面上在北方修筑堤坝,可是暗地里,却在南方挖掘地道,窦建德被我北方的堤坝吸引,对南方没有太大关注,因此让我成功得手。”

“地道虽然挖成,但如果夏军发现,很容易将地道填平,如此一来,所有的努力都化为了泡影。所以,我先是利用子牙河的水冲走汉东军。如今乐寿城外,到处堆积着水,再坚硬的土地经过浸泡之后,也会变得松软无比!只要再让人动动手脚,城墙必然倒塌!”

“城墙一倒塌,夏军短时间内必然是无法修筑,就给了我可趁之。如今寻相已经得手,殷开山必然会死战,窦建德顾此失彼,乐寿城最多再顽抗两日,就能落入大唐之手!”

李世民这一番话洋洋洒洒说出来,显得信心十足,脸上更是带着兴奋的神色,一双眸子倒映着乐寿城,似乎连窦建德惊慌失措的脸也看的清清楚楚。

李道玄目瞪口呆听完秦王的话,半响只剩下叹息,他拱拱手,道:“秦王果然足智多谋,是大唐的中流砥柱!如果大唐没有秦王,恐怕难以争夺天下!”

李世民心中暗喜,李道玄毕竟也是大唐的王爷,如今看他对自己颇为崇拜,日后一定会帮助自己,成就一番大业。想到此,李世民心中信心更足,仿佛美好的未来已经向他招手!

天下,必将是李唐的天下;而大唐,必将是他李世民的大唐!

第740章攻防战

罗艺父子亲领一军攻打北门,防守北门的夏国将领是曹旦。曹旦虽然不够英勇,但多年的征战生涯,带来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在曹旦的严密防守下,罗艺父子始终不能攻破北门。

由于战局迟迟没有进展,罗成显得有些忧心,他害怕有人比他先杀入城中,对窦红线不利。如果是那样,他一定会痛不欲生。

罗成也不明白为什么会对窦红线如此的倾心,或许是窦红线身上的气质打动了他,又或者是那种苦苦的相思让他更爱窦红线。所以,失去他,他会觉得痛苦。而她,必须是完整的,这样,在他的心中,这个女子才是纯洁无暇的。

可是,在生死面前,夏军显得格外顽强,他们悍不畏死地作战,只要有一口气,绝不会退缩。

昨日李唐的所作所为已经让夏军士兵胆寒,面对盟友,李世民能毫不犹豫地将他们杀死,那么作为他们的敌人,恐怕下场会更惨。

而且据说,李世民也曾对是盟友的王世充下过毒手,这样看来,李世民不是明主,根本不值得投效。他所说过的话,恐怕也和一样,臭不可挡。

所以,夏军选择了拼命,他们宁愿战死,也不会选择投降。

罗艺幽幽地叹息一声,在他站立的这块土地上,布满了无数的冤魂,昨日,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