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梅说着再次拿起了地球仪,开始拔弄,然后她问山本五十六道:
“如果我们的眼睛只顾盯着满洲国,中日之间的问题,确实是个无解的难题。但是如果我们把目光放远一点,放到整个世界的角度来看呢?”
山本五十六和一旁的吉田善吾眼睛同时发亮,似乎悟到了什么。
海军大臣吉田善吾道:“欧洲快要开战了吗?”
现在的崇仁天皇,毕竟只是一个二十三岁的“小年青”,眼光见识都很有限,相比之下,倒跟着他过来的山本五十六和海军大臣吉田善吾更成熟些。
李华梅道:“在欧洲,德国才刚刚吞并了苏台德地区……你们知道现在的德国,经济情况如何?”
崇仁天皇酸溜溜地回答道:“德国那边,情况非常地好,他们得到了支那,嗯,是中国几乎全部的海外订单。”
说到中国市场,屋里的三个人都露出眼红的表情,可惜现在的中国市场已完全对日本关闭了。
李华梅揭破道:“那没有用,其实德国快破产了!”
“什么?”
李华梅道:“派人去查一下,德国这几年对美的借款偿还情况吧。最多到后年,就是一个还贷的高峰期。到目前为止,我从报纸上看到的,德国从美国的贷款已超过三百亿,很多债都是借新债还旧债在支撑着。现在的德国,希特勒元首搞的经济奇迹,已经快支持不下去了!”
这时候连稍迟钝点的崇仁天皇,都听出了点什么,他兴奋地道:
“你的意思,欧洲会象1914年时那样……”
日本真正完成工业化,正是借着一战的东风。借着一战,日本不仅还清了日俄战争时欠下的巨额外债,更由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
李华梅继续牵动着“缰绳”,引导着屋里诸人的思维道:
“其实不光是德国,就算是我们西边的中国,也有一个大问题。”
第224章中日联盟?
李华梅自问自答道:“现在的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在过去的两千年里,中国历史上每一次大规模的王朝更替,带来的后果之一,就是人口总量的大规模变动。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战争和动乱之后,新朝建立之时,人口总量往往只有前朝的一半,三分之一甚至更少,在某些战乱反复拉锯的地方,当地人口十不存一都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确实如此。”
作为和中国“一衣带血”的邻邦,日本是这个时代最了解中国历史的国家,李华梅此言一出,立刻引起屋里三人的赞同。
“在中国,王朝更替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土地被大量兼并,引发社会矛盾,其次就是太平百年之后,人口暴涨,土地的产出不足以支撑旧有的人口——这个也就是英国的马尔萨斯提出的《人口论》的话题。但这个时代,中国的王朝更替,却比历史上要顺利了很多。1910年清国灭亡,1937新的王朝就建立,在这过程中,中国损失的人口非常地少……”
说到这里时,李华梅停了下来,留给崇仁三人思考的时间,崇仁三人这时脸上都露出思索的表情。
过了半分钟后,李华梅继续道:“我这一个月来看了不少关于中国的新闻,新中国的建立者中共那伙人,也都称得上是一时的人杰。未来的十几年里,这个国家会有翻天覆地的上升期。国力国势的上升,也就意味着国民生育率的上升和死亡率的下降,接下来的二十年里,中国会有高速的人口膨胀期。”
李华梅看了一眼崇仁天皇,接着道:“现在的中国,是四亿五千万人。”
吉田善吾纠正道:“今年中共刚刚公布了人口普查数据,是四亿六千万人,不过如果加上满洲国的人口,已接五近亿人了。”
“是的,五亿人!按一对夫妇一生普遍生育五个孩子的速度推算过去,你们算算二十年后的中国,人口会膨胀到何等恐怖的地步,是六亿,七亿,八亿,还是十亿,甚至更多?”
李华梅每报一个数字,崇仁也好,山本五十六也罢,都听得身体不知觉地微抖一下。
“现在的中共,在上台之时,已经不得不要为二十年后暴增的人口寻找新的生存空间的问题了。人口压力,粮食产出,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数学问题,没有人可以回避。”
其实,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时代后,生育率是会严重下降的。即使是中国,在1978年开始实行强制一胎制前,当时全中国的生育指数也已经跌到了2。2到2。3左右,而一个国家要保持人口的稳定,生育率应当保持在2。1左右,已经很接近稳定值了。不过李华梅和天皇说这些,本就是没安好心,她当然不会向天皇解释这些。
崇仁天皇道:“你的意思是说,中共在建国之后,也会趁着这次世界大战之机,向外扩张?”
“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对于一个拥有五亿人口基数的中国来说,他们拥有无尽兵源,战争中的人命损失,对别的国家来说,是个灾难,但对于一个拥有太多人口的中国来说,或许这反而是件减少人口的好事呢。满洲之于中国,是他们重要的粮仓,中共的那些人,为了养活国土上五亿的人口,怎么可能容忍这个粮仓落在帝国的手中?”
崇仁颓然道:“也就是说,中国一定会进攻满洲。”
“是的!他们有近五亿人,而且面临着养活这五亿人的压力!他们死得起人,也愿意在这里死人……所以帝国对于保住满洲,还是不要抱太多的幻想。”
所谓的心中有屎,所以眼里有屎。在李华梅眼前,面前的三个日本鬼子都属于心中有屎,喜欢用人性阴暗面思考的人。二战前的日本上层,把底层的士兵从来都是视为炮灰看待。在他们看来,对面的中共高层也一定是和他们用一样的方式思考。在这一点上,李华梅暗中引导着天皇三人的思路,让他们自己越想越怕。
“陛下你来之前,我来问过山本君,他说1936年时,帝国陆军和中共陆军在中国战争的损失交换比大概一比三。先不说这个数据是否有作假,就算是一比三的交换比,帝国耗得过中共吗?”
崇仁苦笑地摇了摇头。
李华梅扮演的大和抚子看着愁容不展的山本五十六和吉田善吾,突然笑道:“幸好在这里的都是海军的二位,如果是陆军的人在此,大概他们刚才就要掀桌子,大骂我是个妖女了吧?”
山本五十六眼睛一亮,问道:“原来你支持的是南进政策。”
李华梅没有正面答他,而是继续道:“其实别说是中国人了,就连帝国自己,我们何尝不是面临着人口和土地的压力。若不是得到了满洲国的土地,现在的帝国同样也面临粮食无法自给的危机。所以满洲对帝国才如此重要,这也正是帝国和中国的矛盾无法调和的关键所在。”
对于日本的态度,林汉的看法是只有死掉的日本人才是个好日本人。相比之下,继承了林汉正义性的李华梅却没有那么偏激。而中共的最高领导人,在心里却还想将日本引到走向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上。
日本的问题,本质上还是国家贫富分化严重,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但是李华梅才刚刚“降临”日本,一下子就和天皇谈什么社会资源再分配之类的话,很容易就会让对方产生“这个神灵怎么会是个共产党”的感觉。
所以李华梅在这个话题上极其小心。
对于日本,李华梅也好,林汉也罢,二人都人认为,对中国最有利的局面就是中日联合,放弃成见,共抗英美鬼畜,解放(殖民)全亚洲。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多再过两年就要暴发,对于新兴的中国来说,这是核武时代到来前,最后一次开疆拓土,为国民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的机会。但此时的中国还太弱,能“吃”的东西很有限。如果中日不再对抗,双方联手,在这场盛宴中一起针对英国举起刀叉,那是双方都能共赢的结果。
至于日本在这场盛宴过后变得强大的问题,在林汉看来这并不是问题——比起在中国的东边岛链上蹲着美国这个巨无霸,一个肥了点的日本有啥可怕的?倒是目前日本这样沦落下去,万一哪天他们“想通了”甘当美国的小弟走狗,那反而是最头痛的问题。
李华梅来到日本扮演“神明”,虽然本意上没安好心,但是还真是抱着在收复东北台湾后,建立真正的“中日联盟”的目标而来的。
但是,由于中日之间目前严重的利益对立的局面来说,所谓的“中日联盟”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般不可思义的事情。但是凡事都有一个开头,事前先做好功课总是有用的。此外还有一目的就是:引导日本国内军费的倾斜方向。
指望日本人能很有远见地主动地“和平”归还东北,归还台湾,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东北要解放,中日之间一定要再打一仗。这不是一两个领导人意志意愿的问题,而是整个日本根本不可能接受“和平”地放弃东北的利益。就算是天皇或日本军部集体中了洗脑光环,想要这么做也不可能,因为日本中下层的意志,都不允许他们这么做。谁敢这么做,谁就是国贼,就会被天诛,就算是天皇都不会例外。
目前的日本,从上到下是卯足了劲想死守东北,大量的军费全向陆军倾斜。如果能让日本上层看到“南进”的美好前景,在内心深处意识到大陆政策已经破产。将来解放军解放东北时,日本陆军的作战意志和能得到的物质支援就要下降很多。反正忽悠人又不要花钱,更何况李华梅的话不是忽悠,而是实话,是实打实的“阳谋”。
面对山本五十六的质问,李华梅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拿起了地球仪,拔弄到了亚洲这边。
“先把话题从满洲这儿移开,我们先推算一下,欧洲开打之后,亚洲会发生什么事吧……”
南进是海军的观点,一说到南进,山本五十六和吉田善吾都来了兴致。李华梅在打开了这方面的“天窗”后,就故意不开口,任由二人发挥。
这两年来,无率是山本五十六还是吉田善吾,整个日本上层其实大多数人,在心里都意识到了大陆政策已面临全面破产的危机,日本的对外政策必须转向了。
但是,一个国家对外政策的转向,中间牵扯的利益太多,这过程也太过痛苦。日本哪里可能主动放弃在中国东北巨大的利益收手?死守满蒙生命线在日本已是不容碰触的红线,就连天皇都不敢轻易地喊出放弃这个话题。“南进”政策,就是日本国内的一些人为了避开满洲这条红线而弄出来的,其核心内容,无非就是利用欧战危机,英法无力东顾之时,进入该地抢夺英法的殖民地为日本寻找“满洲国”的替代品。
但是,日本要南进,中间有一个无法无视的存在:美国。
第225章日本友人访华
1938年7月,当中国正处于盛夏之中时,一艘挂着美国国旗,实则是来自日本的客轮,悄悄地在天津港靠岸。
从船上下来的,全是来自日本的“友人”。
李华梅那天和天皇交谈过后,她给出了一个建议:此次中国之行,把日本陆军中最顽固的侵华派和大陆政策坚持者,全派到中国去。让他们亲眼看看新中国和旧中国有何不同。
关于中共军队的战斗力,1937年后在日本陆军中已经有了全新的评价,和他们交过手的日本陆军,都认为对手的作战意志不输给自己——但是远在东京的军部,没上过前线的那些“马鹿”军官们拒绝承认这点。他们依旧象鸵鸟一般地将头埋在沙子,依旧顽固地使用“二十年前”的旧经验看中国和判断中共军队战斗力——在这些人心中,贬低中国,贬低中共军队的战斗力,甚至已经成了“政治正确”的事情。
李华梅和崇仁的会面,她也没有鼓动崇仁天皇从东北撤军,因为这根本不可能,就算崇仁想这么做,他也做不到。如果强行硬干的话,那只会遭受国内从上到下的反对直至被赶下台。李华梅能做的事,就是让崇仁产生“减损”的念头,主动地减少关东军的军费,在东北的军事投入,将大量的军费转移到海军这边来——在这一点上,代表海军利益的山本五十六和吉田善吾是非常支持大和抚子的。
所以1938年七月,大批坚持对华强硬政策,坚持大陆政策的陆军官员,被崇仁天皇以“更贴切地了解敌人”的理由,被打发上了开往中国的轮船。
在这艘船上,有松井石根、冈村宁次、土肥原贤二等等,都是后世手上染满中国人鲜血侵华急先锋。此外还有田中隆吉这类著名的中国通兼间谍头目。
自从1937年新中国成立后,中日之间的往来几乎全部被切断。日本为侵略中国,过去三十年里埋下了太多的间谍暗线,这一年来中共虽然全力地侦破,揪出了不少隐藏得很深的间谍组织,但是所谓足之虫,死而不僵,还是有一部分间谍活了下来,通过各种手段送出了一些情报。
陆军部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有意地向崇仁天皇隐瞒了大量他们认为“不利”的情报。但在李华梅出现后,海军为了自己的利益,在这个一月里,通过自己的情报系统,向崇仁天皇传递了许多新中国确切的消息。通过海军的情报系统,崇仁天皇得知,建国一年多后,中国的面貌已完全焕然一新。虽然依旧落后,但新气象已让人感觉象极了明治维新时的日本,从上到下都散发着篷勃的朝气。
在对于了海军和陆军传递上来的关于新中国在许多方面“相反”的情报后,年青的崇仁天皇对陆军的不满之心更甚。
当初皇道派发动的兵谏对崇仁天皇的影响极深,从那时起崇仁天皇就对陆军有了阴影。相比之下,没那么多妖蛾子的海军就显得“清白”了。现在的崇仁天皇,才二十三岁,正处于年青气盛,心比天高的年龄。他最不能忍受的,不是自己被架空,而是被欺瞒当猴耍。陆军“选择性”地向他提供情报,误导他的思路,令崇仁更加的不满。和李华梅(大和抚子)几次密谈之后,崇仁天皇自己的倾向性也愈来愈倒向了海军。
当大批陆军的军官被派到中国去做“交流”和“考察”的时候,崇仁天皇已经在心里考虑如何在东北最大限度地“止损”的问题。
1938年八月,以冈村宁次、土肥原贤二为首的日本陆军代表,以山本五十六和吉田善吾为首的海军代表,海陆联合“秘密访问”了中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