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马”,林汉的脑子里已经在策划着复原《卡萨布兰卡》的剧本,然后叫总部位于美国的梦工厂公司拍摄。
“反德电影又怎么样,只要有钱赚,就算是拍一部《美国队长和林满洲》什么的,我也干。”
对于林汉来说,节操什么的他早就丢光了。
当林汉站在巴黎的最高处,享受着美女美酒的同时。沐浴着晨风欣赏着德军进城的场景时,一辆德国桶车静静到驶到艾菲尔铁塔下,而后车上跳下一位身穿党卫军制服的女军官,而后这个女军官不受阻拦地通过塔下的德军守卫,进入电梯,然后塔顶的林汉就听到了电梯工作时发出的框当声。
几分钟后,林汉就看到汉娜拿着一份文件,进入了他所在的房间里。
进屋之后,汉娜完全无视屋里白肉满地横阵的场面,直接对着一丝不挂,正坐在靠背椅享受波尔图红葡萄酒的林汉道:
“刚刚得到的消息,美国国会今天通过了《租借法案》!”
“居然比历史上早了快两年诞生?倒也不出所料。”
林汉伸出手,做出接文件的架势,在汉娜要递给他的瞬间,手掌却一翻一抓一拉,把汉娜整个人拉进怀里,然后他就熟练地扒起对方的裤子来。
“汉娜,你穿这身党卫军的制服真棒,就穿着这身衣服我们打上一炮吧!”
“混蛋,你这家伙脑子里就只剩这种事吗?”
“做这种事的时候,我脑子最灵活。”
林汉无耻地道,几十秒后,她和他的身体就连接在了一起。
汉娜跨坐在林汉的大腿上起伏着身体,而林汉则手拿着她带过来的文件快速扫视着。
“和历史上的内容差不多,法国人已经要完蛋了,这份法案,应当是给英国人准备的!”
这个位面的大英帝国,由于被林汉一家人通过数场战争(指中国战争,西班牙战争,二战)连续放血,加上金融市场上的强力狙击剪羊毛,国力比历史上同期更弱,也更早地“没钱”。
如今法国败亡在即,即使丘吉尔这个好战份子依旧高嚷着大英帝国将在欧洲抵抗德国赤色瘟疫的侵略到最后一刻,但是英国全国的战争谷欠望并不强烈,和德国“和谈”的声音照样时不时地出现。
如今的英国,虽然还不至于惨到输光国库里最后一个铜板的地步,但丘吉尔还算有点小聪明,他在上一次华盛顿之行时,破罐破摔地威胁美国总统加纳,如果美国政府不能在这个关键时刻给英国以强有力的援助,大英帝国就将退出这场战争。《租借法案》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人给快支撑不下去的英国政府打的一记强行针。
“另外还有一条重要的消息?呜,你听我说完再弄……”
“什么消息?”
“你的女儿从日本传来的,英国人已经照会日本政府,准备引日本人进驻马来半岛,协助防共!”
第312章大英帝国搅屎棍
人的名字会取错,但外号绝对不会错,这一点同样也可以用在评价在一个国家身上。
从拿破伦战争时代起,大英帝国在世界上最出名的外号就叫搅屎棍,即使过了二百多年,到了二十一世纪时,这个“搅屎棍”的帽子,也仍然没有摘掉。
这个被穿越者改得成愈发不成原样的历史位面,大英帝国尽管被中苏德三国同盟折腾得死去活来,被迫将大量的殖民地利益出让给美国以换取支持,但是老辣的约翰牛,还是暗中留了后手。
这个后手就是日本。
三次挪威海海战后,皇家海军在短短三个月内,从世界第一掉到连世界第五的位置都难以保住的惨状。明眼人都知道,无论这场战争将来打成什么样子,以英国为主导的殖民地体系都将分崩离析。
但身为一个在二十世纪四十年前已“搅屎”两百年的老牌帝国,大英帝国的“平衡政策”早已修炼得炉火纯青。
在海军全灭的情况下,如今英国在亚洲,尤其是东南亚的影响力几乎可以用“真空”来形容。在被迫和美国政府签下堪称丧权辱国的《华盛顿条约》后,东南亚地带被美国插手占领几乎是铁板钉钉的事。虽然在现在的美国政府因为条约的限制,还表现得“羞羞答答”没有以最难看的吃相将这片地吞下,但这仅仅只是时间问题。
大英帝国的政治家们,当然不愿意这么轻易地就失去东南亚。尽管目前美国是大英帝国不可缺少的重要盟友,但大英帝国,同样也不想让美国把这块肥肉吞下吞得太容易。
英国在东南亚的局势虽然恶劣,但他们在东南亚最大的敌人中国,却有天然的弱点:海军几乎是无,制海权差不多等于零。
红色中国不管再怎么“输出赤色瘟疫”,其在东南亚能渗入的范围,也仅止于马来半岛而已。引日本人入马来半岛,就是英国保守党政府想出来给美国人“不好受”的一招活棋。
东南亚一家独大,衰弱的大英蒂国在这里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多方互相掣肘,才能体现出自己的“重要性”。
法国战役爆发前,保守党政府高层内部就开始暗中考虑这个问题。而敦刻尔克战役后,英国人终于急不可待地对日本人抛出了这个香饵。
“英国人这是引狼入室啊!”
林汉对汉娜道。
“这也正中我们的下怀,你的女儿现在一定很高兴吧。真聪明,把日本人引入东南亚,日本和美国的矛盾会加大的,仙人掌加纳,他不会容忍日本人把手伸进马来半岛这个东南亚的要害之地的。”
英国政府虽然主动邀请日本进入东南亚“助战”,不过却还是死死守着新加坡这个要害之地不放,只是将新加坡以西的大片土地划给日本人去“协防”。英国人主动地将马亚半岛这块难以保住的“臭肉”丢了出去,一下子让中、日、美三国都感到浑身难受,天生的搅屎技能果然令人赞叹。
英国的这招“妙棋”,对汉娜来说也是乐见其成。日本一旦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协防“邀请”,其势力就将深入东南亚,结果必然和早就对这儿垂涎三尺美国产生更大的冲突。
汉娜对林汉道:
“去年十二月时,中国那边就打到泰国边界了,但五个月来你们一直按兵不动,拖得太久了。”
汉娜的抱怨,则是对中苏两国过去年半年多来在亚洲战场的“静坐战争”表示不满。在她看来,这两个家的首脑都太狡猾:德国承担了英法两国最大的军事压力,而中苏两个国家在一手好牌的情况下,还长期地按兵不动,不肯帮德国分担压力,坐壁上观想捡便宜的做派实在令人无法忍受。
林汉叹气道:“中国能够在这个时候出兵越南和缅甸,已经很不容易了。在中国那边,上层内部认为这场战争是‘帝国主义’的战争,反对这种带着明显帝国主义味道的扩张行为的人也不在少数……”
泰国借道的问题到现在还没有解决,原因很多,一方面是英美给泰国的压力,另一方面却是来自中国自己内部的看法问题。借道泰国进入马来半岛,这个做法实在有太露骨,加上距离太远,交通补给线过长的问题。考虑到美国的威胁,以及这里过于敏感和不利的作战环境,中共上层对这个方向的战略并不是过于热心。目前中国方面主要的军力和注意力都放在印度东北方向。
欧洲战争暴发之前,林汉曾去过中国一趟,和中国上层的领导谈过亚洲战争战略方向的问题。在李润石主席看来,印度问题才是主要问题,只要英国人在印度的势力崩溃,连锁反应之下,其在东南亚地区的势力也将逐层垮塌。
英国人的这一招,若不是李华梅成功卧底日本,对日本对外政策已有极强的左右能力,英国人的两虎相食之计兴许就成功了,最理想的状态,甚至有可能达成二桃杀三士的效果,令中美日三国在马来半岛这儿大打出手。
到目前为止,英国人邀日本进入马亚半岛协防,这条重要情报依旧是高度机密,甚至瞒着英国的盟友美国。而从李华梅那边传来的消息,日本上层对于英国人的“邀请”欣然接受了,目前日本国内正在为出兵南洋做准备。
敦刻尔克战役结束后,李华梅就通过穿越苏联飞往中国的洲际航班,返回了中国,然后从中国秘密偷渡回日本。她刚回到大和号的“本体”上醒来,英国人就作出了将马来半岛的交由日本的“协防”的决定,这一重要的情报立刻被她在第一时传了出来。德国方面接收了一份,中国方面也收到了一份。
法国的战败已是定数,最多再过半个月,德国就可以逼降法国。而德国海军方面,由于参予了法国战役的诸多大型战舰都需要回港维护,到六中旬前德国海军都不会有大规模的行动,所以暂时也不需要林汉在此助战。
第313章1940年的新中国
汉娜和林汉商量了一阵后,当天两人又通过无线电,和中国北平通了一通电报,林汉决定提前离开德国,先回到中国去中共上层商量这一重要变数。过去的半年里,林汉长时间待在德国帮助汉娜进行海战,东南亚的事务几乎全推给李华梅和中共方面,他自己就是一个甩手掌柜,如此这个关键时刻,也到了他必须亲自下场去处理一些事的时候了。
德军占领巴黎后,当天林汉就和汉娜乘飞机回到柏林,两人和自己的“女儿”一家三口秘密地讨论了李华梅送来的这条情报对未来战局的影响,第二天,林汉就乘飞机飞回中国。
起飞的地点是意大利的罗马,穿越地中海,在希腊、中东的伊朗停留加油补给,然后穿过中亚进入中国西部在新疆的乌鲁木齐着陆修整,最后直飞北平。李华梅离开德国返回日本时,走的也是这条航线。之所以不走苏联航线,主要是林汉担心斯大林对他下毒手。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心知斯大林是和自己一样的人喜欢干掀桌子事的林汉,是说什么也不会踏上苏联的土地的。
由于空中航线有部分空中经过苏联红军控制的哈萨克斯坦,为了掩护林汉的中国之行,此次飞往中国的航班,同班随行的还有一批德国派往中国支援建设的技术人员。战争开始后,德国对中国的技术人员的支持并没有减少,两国间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往来。
到达中国后,在乌鲁木齐加油补给后,飞机直飞北平,中共高层派出的人员早已经机场派出专人迎接他。出于保密的因素,接待林汉的只是“普通”的工作人员,并没大张旗鼓。
1940年的北平,和1937刚解放建国时的北平,城内的建筑风貌已有所不同。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花了大力气对城内的建筑重新修茸,残破不堪的马路也得到了修理维护。五月中旬的北平,随着春天的到来,城里街道的两旁的树木随处皆可见刚刚透出的绿意。
林汉到达北平后,直接被秘密送到了中国的权力中心地中南海,在那儿他和中共的高层直接见面。
在这个历史被穿越者严重扭曲的时代,1940年的新中国,上层的权力构层和历史同期已大不相同,和建国后的同期同样也有所不同。
许多在这个时期本已成为“烈士”的人,活了下来。许多后来会脱党甚至变成叛徒的人,也因为革命的“过早”胜利,根本就没有遇上“叛变”的机会,却仍然以“建国功臣”的身份身居高位——前者比如方志敏、翟秋白等一堆在长征期间牺牲的烈士,后者比张国涛等等。
现在的中共上层,名义上五巨头共同领导,实行的是民主集中制,军事方面李润石主席全权负责,其他方则由伍豪、王稼祥等四人负责。
瑞金会议后,以所谓的二十八半布尔什维克为首的苏联派受到了分化瓦解,一度在党内被“靠边站”,在此期间,有人醒悟了,“转型”了,有人依旧顽固。前者被“争取”,“抢救”,一番“批评和自我批评后”,得到了“解放”,不久后回到了原岗位上,余下的则被“冷处理”。
在1935年到1937年的建国战争中,随着大批苏联援助的到来,苏联对中国的影响力也逐渐加大。
政治是一种妥协。
所谓的“苏联派”,毕竟是一股极大的力量,也是党内各方谁都无法忽视的力量。出于和苏联“友好”的原因,以及各方势力平衡的需要,曾经“二十八个半”之一,历史上遵义会议的重要人物王稼祥,在这个位面的瑞金会议上,由于他极早地在关键时刻转变站队,事后做为缓和与苏联关系的需要,重新被推回到了“书记处书记”的重要岗位上。
回顾中国解放后前三十年和六六年后的历史,有一个很大的误解就是,很多人都认为主席“一手遮天”,权力极大。
但实际上,除了他最有争议的最后十年外,实际上在大多数时候,他都是属于“少数派”而不是多数派。他最后能成为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只是在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总是不停地发生“除了主席”之外,身边“大多数执不同意见者”的意见,都是“错误的决策”,靠着无数这种类似起点网文常见的“龙傲天打脸”的“真实的战绩”赢得的威望和信任,一步步地由“被打落尘埃”的中下层重新回到了“大龙头”的岗位上。
而这个位面,由于林汉的干涉,历史早已不成原样。
中国的革命进程,比历史上更顺利。虽然有林汉在一旁摇旗呐喊,让李润石同志提前回到了原有的岗位上,甚至一度掌控红军全国大战略的最高总指挥权,但是由于少了历史十几年里不断重复地“被事实证明,除了他之外,多数人的意见都是错误”的这种网文中“喜闻乐见”的龙傲天打脸事件,他的威望和影响力现在虽然极大,比起1950年建国时却稍差一些。
林汉1931年时的苏区之行,将历史的方向盘拔弄了一下,经过八九年的发酵之后,由此造成的偏差也正越来越偏离原有的轨迹。
看着载着自己的座车驶入中国的权力的最中心,正在车上闭目养神的林汉,心中也正在思考着自己见最高层的那些人后该说什么。
林汉向来主张“专业要对口”。
林汉很清楚自己的缺点:他只是一个健盘政治家,只是一个站在“发生过的历史”的肩膀上看历史的未来人。无论是玩政治游戏还是玩军事大战略,他都远不能和这个时代的那些精英相比。
正因为清楚这一点,所以林汉很少在具体事务的实施上指手划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