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导弹的动力射程,也就是它的拦截距离超过一千公里。
这实际上是一款不再作弊的真正拦截导弹。
第五八二章铁幕反导系统
“乔治,请转告肯尼迪总统,无论什么情况下,我和大明帝国人民都将坚定地站在米国人民身旁,共同维护我们这颗星球上人类的正义与自由,无论你们最后选择什么,哪怕你们选择最终的决战,我们也将与你们并肩战斗!”
杨丰一脸庄严地拍着约翰逊肩膀说,那语气听起来就跟变三里的擎天柱一样。
约翰逊强作欢颜地点了点头心中暗骂这家伙真无耻,他都选择这时候进行导弹拦截试验了那意思不就很明显,如果他的拦截试验成功了,那就是公开告诉赫秃子,你要是准备扔核弹的话最好离我远点,就你们那几枚洲际导弹打过来我也能拦截。但我从港口消失的十艘夏级核潜艇上,沙迦基地的数十枚羿式中程导弹上加起来两百多枚qing弹可都会紧接着落到你头上,想要核平你也别惦记应天,照着华盛顿纽约去好了。
不过这还得看他的拦截试验能不能成功的,此时约翰逊无比期待这次导弹拦截试验的失败。
孟加拉湾北部一枚巨浪导弹如神龙般骤然刺破海面,在向四周飞溅开的海水中,尾部火焰喷射而出,以极快速度直刺苍穹,几乎同时,班达亚齐的巨型相控阵雷达捕获目标。随着不断更新的跟踪数据,超级计算机在极短时间内测算出这枚靶弹和拦截弹的弹道,就在靶弹进入拦截距离后,一枚拦截弹在助推剂燃气推动下瞬间从发射筒飞出,紧接着一级发动机点火,喷射着火焰直接按照设定拦截弹道飞向目标。
这时候包括杨丰在内,所有人都不再说话,全部盯紧了前方巨大的屏幕,上面代表靶弹和拦截弹的光点正在迅速移动。
现在就连杨丰也不知道这次拦截的结果会怎么样。
而在天空中,拦截弹的第一级已经分离,第二级带着累积的能量继续加速,很快第二级发动机关机分离,第三级发动机点火,导弹速度此时已经超过了每秒七公里。紧接着第三级关机分离,特制的拦截弹以二十多倍音速在大气层外层直接撞向靶弹,几乎就在同时,拦截弹尾部小型变轨发动机喷口喷射火焰,但却又在瞬间停止。
“第一次遥控变轨完成!”
下面控制中心一名军官大声喊道。
略微调整飞行方向的拦截弹继续直奔靶弹,仅仅十几秒钟后,拦截弹导引头的红外感应器锁定目标,在电脑控制下变轨发动机二次启动,这也是最后一次启动。因为此时两枚导弹之间的距离已经很近了,相对速度超过四十倍音速的两个目标在大屏幕上的轨迹瞬间交汇,但在八百多公里外的太空中,拦截弹和靶弹之间的距离却依然超过百米,。
不过就在两弹交错的一刻,拦截弹骤然变成了一个火团,五万吨当量核弹头的恐怖威力瞬间吞噬了那枚靶弹。
“拦截成功!”
控制大厅内一片欢呼声。
“乔治,你说我们给这款反导系统起个什么名字好呢?”
杨丰一脸装个逼的淡然说道。
约翰逊这时候都傻了,哪还能听到他说什么,这枚拦截弹带给他的冲击太凶猛了,甚至超过了第一次,实际上杨丰的第一次大气层外反导拦截试验成功后,米国的科学家们对此一致判断就是瞎猫碰死耗子。因为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除非杨丰的雷达能做到没有一丝误差,除非他的导弹飞行也能保持没有一丝误差的直线,否则绝对不可能让两枚导弹撞在一块儿。
别说撞在一块儿,就是隔几十米擦肩而过都不可能,再好的中程导弹在计算好弹道情况下飞那么远,误差肯定也得上百米了,而且还是圆概率误差,也就是说它有可能向任何一侧偏离。
更别说还有雷达的误差。
尤其是杨丰那是远程预警雷达,那玩意儿误差都以公里计,连以高精度著称的炮瞄厘米波雷达都做不到的精度,他拿远程预警雷达做到?
夸张也不至于么夸张。
不过当他第二次反导拦截试验成功后,那些米国科学家也傻了眼,很显然瞎猫碰死耗子的几率,如果还能有第二次那就完全超出人类理解范围了。
然而这一下子什么都明白了,拦截弹空中变轨,拦截弹像大气层内的导弹一样,可以通过自动变轨来完成瞄准,配合导引头的跟踪器锁定目标,通过变轨技术获得机动能力。肯定他的拦截试验从一开始就是这种技术,只不过没有对外公开而已,现在为了让赫秃子别打他主意,干脆直接亮出底牌让赫秃子知道他这边是不好惹的,跟米国斗的时候不要牵连大明。
“元首大人,您觉得铁幕这个名字怎么样?”
胡好很配合地在一旁说道。
“铁幕?不错这个名字我喜欢,咱们的大气层外反导拦截系统就叫铁幕了,铁幕拦截系统,还有,也不用再麻烦着测试了,传我的命令,开始进入实战部署吧,未来我们至少要部署十套这样的系统,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撑起一面真正的铁幕。”
杨丰很满意地说。
就这样大明的大气层外反导拦截系统终于有了自己的名称,这个极富冷战色彩的名字被一代代地沿用下去。
至此世界上第一次核反导拦截试验圆满成功,同时世界上第一套反导拦截系统正式进入实战部署。
的确是第一次,虽然三月份苏联人就已经进行了A系统的第一次成功测试,但他们是大气层内的常规战斗部测试,这套系统的战斗部可以瞬间射出一点六万个碳化钨小子弹。在三月份的测试中他们用这东西摧毁了一枚R12中程导弹,而且很快又取得了第二次成功测试,不过这套系统并不保险,因为它的拦截高度太低了,所以苏联人正在发展它的升级版本,也就是A35橡皮套鞋。
那个就是使用百万吨级核弹的了。
而米国的哨兵系统也将在明年进行第一次测试,和苏联人一样,他们的计划中也是使用百万吨级核弹。
这样明美苏三国各自的反导拦截系统都正式亮相,大明帝国的铁幕系统,米国的哨兵系统,苏联的A35系统,未来的太空将不再是一片净土,那里和地球一样,已经变成了三大强国的竞技场,变成了炫耀实力的舞台。当然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而现实的事情是,大明帝国已经真正拥有了大气层外拦截的能力,第一个将大气层外拦截系统实战部署,第一个为自己国家撑起了保护伞。
那么其他人怎么办?
“元首阁下,您对欧洲目前局势有什么看法?”
杨丰回到应天后,萨布林立刻找上门小心翼翼地问。
很显然赫秃子也被他搞得心神不宁了,毕竟最近这家伙反应很激烈,又是谴责又是核潜艇离港又是轰炸机部署之类,虽然但凡有头脑的都知道他肯定不会跑到欧洲去装大尾巴鹰,但问题是谁也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谁也不知道他下一步会干什么。
尤其是现在又开始部署铁幕系统。
可以说上蹿下跳表现得很让人提心吊胆,像这种帝国zhu义du裁者往往都是很难用常理理喻的,这一点赫秃子的理解可不是一般深刻,既然这样还是最好坐下来谈谈心再说。
“我反对任何试图改变西柏林现状的行为。”
杨丰面无表情地说。
“呃,元首阁下,您也知道战争都结束十六年了,但米国人依然拒绝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签和平条约,这是一件很让人莫名其妙的事情,我们只是为了促成欧洲早日实现真正和平。”
萨布林说道。
“我反对任何试图改变西柏林现状的行为。”
杨丰就像个复读机一样又说了一遍。
“呃?”
萨布林忧郁地看了他一眼,知道这家伙是不准备表明自己的真正态度了。
不过苏联也用不着真正在乎他的反应,就算他真有心趟欧洲这摊浑水也没那么多精力了,美军陷在倭国战场上,明军同样陷在倭国战场上。
更何况这家伙四面竖敌,周围一圈儿敌人,他要是敢跑到欧洲管闲事,那些这些年被他压得喘不过气的家伙可不会老老实实看着,尼赫鲁和慕梭这些年可都养得差不多了,就算澳大利亚难道会放过夺回领土的机会?还有埃及会不想着夺回苏伊士港?内志不想夺回失去的半个国家?
想到这里他站起身说道:“元首阁下,那么我想我该告退了。”
杨丰漫不经心地挥了挥手示意他走吧。
就在萨布林转身离开的时候,这家伙忽然说道:“萨布林先生,请转告赫鲁晓夫先生,我绝对不会允许任何人入侵西德领土,你们也知道,那里有我很多产业,我可不希望被人共了,但如果不是入侵西德领土,那就跟我没多大关系了,你明白吗?”
“非常明白!”
萨布林笑着说。
西柏林可不是西德领土。
第五八三章复仇军
这就可以了,先给赫秃子吃个定心丸,让他好好作死去吧!
反正西柏林美军怎么还没个三两月的物资储备,一时半会儿还饿不死,再说就算饿死也不用他着急,先让肯尼迪多表现一下是如何软弱无能的,过些天赫秃子的目标实现了,没有现在这样yu火焚烧了,然后他就可以以救世主姿态闪亮登场。
不过在这之前还得先把铁幕反导系统多部署几套,至于拦截弹就不必使用五万吨当量原子弹了,这东西杀伤力太凶残,这次反导拦截试验就造成了拦截点周围半径三百多公里的海上,多艘货船电子设备严重受损,其中一艘甚至电子设备全套报废,而且拦截弹和靶弹遭遇点距离只有一百米多点,这样的距离也不需要五万吨当量,一枚千吨当量的中子弹就已经足够,就像米国的卫兵系统一样。
美苏使用百万吨级核弹是因为他们无法保证靶弹和拦截弹遭遇点距离足够近。
米国原本历史上明年才能测试的奈基宙斯系统,拦截弹和靶弹遭遇点的距离超过两公里,这么远不使用大当量核弹肯定不能保证摧毁,但铁幕拦截不需要。
实际上这样的系统只是个安稳而已,并不能真正撑起可靠保护伞,因为接下来各国都会改成玩多弹头了,无论从苏联还是从米国打来,洲际导弹到距离大明一千公里范围的时候,助推器和弹头早已经分离,飞过来的是一堆真假难辨的弹头。不用多了,一枚洲际导弹打过来十个弹头,一套耗费巨资打造的铁幕系统就得抓瞎,十枚洲际导弹带一百个弹头打过来,估计有多少铁幕系统也得抓瞎,冷战高峰期谁家还没个几千枚陆基海基洲际导弹呀!
更何况以美苏的技术实力,同样可以在弹头上使用变轨技术,就像苏联人的小白杨一样,那个就真没法拦截了。
可以说在这个疯狂的年代,指望反导系统来撑起保护伞那就纯属扯淡了。
这也正是现代米国为什么拼命把反导系统往别人家门口堵的原因,很显然助推段的导弹是没有分shen能力的,否则一旦到了末端那就得准备好拦截一枚变十枚的导弹了。
“说到底还是海基拦截更靠谱一些啊!”
杨元首由衷感叹。
海基拦截的优势就是中段,还没等导弹助推器和弹头分离前一块儿打掉,防止那成堆的弹头释放出去,这样还相对靠谱一些,当然,真正靠谱的是他头顶那艘巨型飞船。
“元首,对大阪的总攻开始了。”
胡好说道。
“去,就说我的意思,国内预备役和后备役有谁志愿参战的可以到所属卫所报名,这场仗不会打太久了,还有,再去问问光头佬,他愿意多派点军队去倭国参战的话,我可以在这期间保证他的安全。”
杨丰说道。
的确,这场战争打不了太久了,赫秃子在柏林搞事的目标之一,就是让米国人承认目前实际控制线,而人倭方面之所以死守大阪并反攻东京,也同样就是把战争拖到西柏林的美军饿死前,或者说美军不得不撤出西柏林前。只要他们拖住美军,使美军无法尽快结束战争,肯尼迪就没有能力在欧洲应对苏联,反之肯尼迪如果不想丢失西柏林,就得在倭国屈服。
总之他要么在西柏林屈服,要么在倭国屈服,他没有其他选项。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肯尼迪会在倭国屈服的,毕竟就算真能打到三八线,美军的也得付出不小的损失,如果痛快点承认现实,把目前战线以北划给人倭以换取停战,不但可以抽身应对欧洲,而且还不用再死成千上万美军士兵,至于以后的事情那就以后再说吧!
元首大人的号召……
当然不能是大家抓紧时间去倭国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的号召,而是支援倭国兄弟姐妹,拯救倭国被奴役人民的号召。
总之这份号召发出后,大明各地立刻掀起了预备役人员组建志愿军赴倭参战的热潮,大明各地的预备役和后备役民兵纷纷涌向各地卫所,大明的预备役和后备役管理机构沿用卫所的名称,府所属称卫,县所属称所,但只是类似国防部的文职管理机构,征集,调动,训练等权力也是归属大元帅府的。
虽然是志愿军,但仍旧由大元帅府根据报名者人数军衔重新编制,而武器由战略储备库直接调拨,不不过属于军费开支,这支军队的参战费用由所有支持他们参战的老百姓捐款,无论最后收到多少捐款,不够的部分杨元首自己掏,所以这个问题不需要考虑,总之所有志愿军全部按照明军正规军标准装备。
就这样,仅仅十天时间便组织了五个旅的志愿军,包括了两个机械化步兵旅和三个山地步兵旅,然后紧接着就满怀复仇的……
啊,不对,是拯救倭国兄弟姐妹的崇高使命感,开始运往倭国投入到大阪战场了。
而对于杨丰发出的特殊邀请,光头佬也不好不给面子,原本只有一个营凑份子的他,也增派了一个师的作战部队,同样由明军的运输机空运到了大阪战场。反正大家都明白,来这里就是抓紧最后的机会给死难亲人报仇的,那到了战场上也没有什么好装纯洁的了,该干啥就干啥吧!再加上本来就是一帮乱七八糟的杂牌,甚至连埃塞俄比亚的黑叔叔都有,这些家伙就像狼群般从外向内扫荡着大阪,把这座倭国最富裕的城市直接搞成了人间地狱。
“这是什么地方?”
接替被撤职的李本一指挥阿萨姆军的谭何易,望着面前一座规模不小的土丘问自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