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的工匠和农民都市底层人士,所以他们唯一的心愿就是能够活下去,吃饱而已,所以杨成给了他们这些保障之后,这些人就自然心中舒坦地为杨成做事。
最终要的是杨成的废奴令和抄没地主和士绅的家财的举动让众多的农奴们心中大为欢喜,随后这些农奴就看到了杨成建立的生产营,还有对他们生活的改善。
杨成在生产营的规划上,准备经四成到了粮食分给这些百姓,所以看到能够吃饱的这些百姓,自然就会真心拥护杨成了,而且杨成也是一直在授现着他的承诺,这些农奴在生产营中从来都没有被饿到过。
杨成在泸州整整一个月的功夫,采用血腥手段,那些官吏和士绅们全部被抓捕了,连带着他们的家人,然后男人被带去劳作了,女人责备发配到侍从营做工。
同时杨成也在泸州招募了一些文人和学士,这些人都是贫苦人家出身,虽然都识文断字,但是面对大唐这个士族门阀和论出身的朝堂,他们是很难出头的。
这些人也知道杨成是叛军,但是这些人没有选择,他们无法躲避杨成的波及,他们的家人被编入生产营,然后按照严格的军事化制度进行管理,出门都是需要路条的,他们也不是自由人,想要避开杨成是绝对不成的,如果不出来为杨成效力,那么结果就是沦为一个普通该地百姓,然后在生产营中劳作,挣取粮食。
虽然这些粮食也不少,但是他们的仕途也彻底断送了,并且想要逃走都不可能了,于是只有随着杨成的进入了杨成的这辆战车中。
杨成占据泸州之后,就不准备离开了,所以及需要人员来治理这些地方和生产营的管理,于是这些通入到杨成麾下的这些识文断字的读书人就杨成任命到各个职务上,有人进入了生产营,有人进入了工匠营和侍从营,还有人负责管理粮仓等等。
一个杨成意志下产生的行政体制就渐渐的建立了,并且也开始运作了起来,其中都是以管理运行为主,并且杨成也成立一个巡视队,对于这些他任命的官员进行巡视监督。
巡查队都是以杨成身边的军人为主,这些人对于杨成忠心不二,所以很非常尽职的。但是杨成知道绝对不会杜绝有人**,但是监管制度的建立可以很好地预防阻止**。
于是杨成就这样在泸州折腾了三个多余,一个小小的泸州渐渐地就按照杨成的意思建立了一套行政制度了。
杨成将泸州的八万人口划分为三十个生产营,还有两个工匠营,一个侍从营,每个生产营都甚至一名校尉和录事进行管理。
然后杨成直接将县一级的行政单位废弃了,让生产营直接代替县一级的行政制度,并且这样更加高效,然后杨成在一个州府设置一个将军府,设置一名太守和书记官进行管理,管理治下的生产营,同时还配有巡查队。
太守和校尉负责军事训练,书记官和录事负责民政生产,杨成也是在一开始就将军阵分开了,并且严格设置了两人之间权利范围,同时杨成还让巡查队出于**地位,可以督查军政任何人。
杨成设置巡查队不仅是为了防止**,同时也是为了监视治下,这些巡查队都是军人组成,杨成将巡查队定位为后世纳粹帝国的盖世太保,也就是强大的武装警察,监视治下的一切。
随着杨成在泸州折腾了三个月,小小的泸州终于是初具成型了,近百名官员和数百名小吏也全部赴任了,并且也按照杨成制定的行政制度开始办差了,也渐渐地开始适应新的政法方式了。
这这些官员中一般都是杨成军中立功的军士,他们被提拔为地方官,并且杨成将治下的形成制度也是建立在军事基础上的,所以这些军人非常适合这些官职和差事。
然后身下的官员就是从泸州招募的一些文人了,这些文人起初还对自己进入杨成匪军之中感到无奈和悔恨,但是随着这些人上任之后,这些人渐渐地开始感受到了做官的感觉,突然间心态就转变了。
这些文人都是贫寒子弟出身,在大唐这个论出身的朝代,他们没有惊世的才学是无法进入仕途的,但是杨成的到来却是让这些人突然间改变了。
并且杨成对于治下的官员的俸禄也是毫不吝惜,比同样级别的大唐的官员要高,一时间让这些开始心中还有芥蒂的文人很快就转变了,这些人开始感受到官员的感觉了,一时间干劲十足,很快就开始进入办差之中了。
同时,杨城还在三个月的功夫里制定了一套律法,这个时代的法令相对简单,完全就是根据统治者个人的原因编制的,杨成的意愿就是严法治理,所以制定的法令很多,尤其是对户籍的管理和人员的流动,监管的最为严厉。
杨成知道他现在不是给这些百姓自由的时候,要知道他现在处在一个绝对危险的地步,时刻都可能被消灭,他需要治下的百姓全部安于各业,官吏尽职,给他提供更多的粮食和兵源,还有铠甲和武器。
同时,杨成还将自己的制定的这套生产营的制度行政详细地书写到了这部律法之中,然后命令为《大业法》。
杨成这么做也是为了尽快稳定地方,然后给治下的官吏们一套基本的行政惩罚依据和准则,同是也可以体现出和大唐的不同。
起初杨成还想将行政和律法也分来的,但是随后看到这个时代这么做有些浪费,首先这个时代的律法不像后世那样完备,同时律法的审判非常简单,完全是百姓的道德观的审理,善恶非常清晰,完全就是民意的表现。
所以审问案件其实是一个州府非常小的一部分,甚至有点时候主官都不用出马,下面的文书就可以负责审问了。
杨成随后有成立了一个政令营,组织军士和一些文人们学习他的这部《大业法》,这样就可以保证杨成后续就占领一个地方之后,就会有专业的官吏接管地方了,也不会像泸州一般他在这里折腾了三个月之久。
而且杨成知道他走的道路是完全不同于任何历史上的称王称帝的做法的,他是将这是个时代的精英阶级,也就是门阀士族,还有士绅权贵们全部除去了,然后争取最广大农奴的支持,然后建立政权的过程,所以杨成每到一个地方,都会被那些士绅和权贵们视为敌人,斌且杨成也会毫不手软地将这些人全部除去。
所以那时杨成就得不到这些原有统治者的支持,也将这些地方的统治制度打破了,所杨成那是就需要大量熟悉他的行政制度的人接管地方,然后保证他们的不断壮大和对这些地方的统治。
所以杨成成立了这个政令营,将民间招募来的一些文人和军中一些军事们进行培训,到时候补充到地方的军政之中,建立最基层的统治制度。
随后,杨成忙完这一切之后,并且让泸州渐渐地走上了正轨之后,杨成心中也松了一口气,看到地方稳定了,杨成心中也是渐渐地舒缓了起来。
毕竟这是第一个汉人地区,而是李唐统治了百年的地方,杨成起初还担心他的这些行政制度无法执行,地方百姓根本就不户拥护他。
但是,杨成发现了,其实维持皇权统治的只是那些权贵和士绅而已,他们一旦被除去了,那么剩下的那些百姓其实是最善良单纯的人,他们的追求只是为了吃饱饭而已,仅此而已,这也是杨成为什么能够如此迅速地在泸州建立统治的原因。
第370章天下震动
杨成攻占泸州了,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这个大唐,一时间全大唐的百姓都震撼到了,他们没有想到事情竟然是这个样子。
杨成之前还是一个反贼,逃入到云南之地,但是,就是这个被长安朝野认定是反贼的人,先是在云南打败了十万吐蕃大军,然后就在所有人都没有明白过来的时候,杨成领着大军先发制人,攻占泸州,消灭了五万唐军,大唐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也被斩首了。
随后,杨成就在泸州整顿了三个月,将这个泸州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而且这三个月中唐军也没有对泸州发动任何的进攻,反倒是巴蜀的唐军主力基本上被肃清干净了,所以成都的唐军也是惊恐不安,节度使都被杀死了,成都的守军本来就不多。
一时间成都人心惶惶,尤其是那些权贵和士绅们,他们最清楚杨成要干什么,所以一个个地争相逃出成都,但是他们即使逃出去了,人走了,可是家财是搬不走的,换成一笔巨大的浮财也是无用的,根基没有了,到了别处,每个地方都有地头蛇,他们这些外来人即使有钱,也不一定能够被接纳。
但是,面对杨成的威胁,还是有一些权贵宗亲们逃离了成都,毕竟性命最重要,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存在侥幸心理,认定杨成达不到成都来,于是就没有离开,而是上书长安,希望争取皇帝能够派大军来征讨杨成。
此时,长安朝堂上已经被杨成的事情震撼的有些措手不及了,长安的权贵被百官们绝对没有想到事情竟然是这个样子,就在杨成打败吐蕃十万大军之后,天下已经处于一片震惊之中了,但是随后的短短一个月的功夫里,杨成又领兵攻占了泸州。
最令长安百官们没有想到的是泸州有唐军五万,而且都是剑南的精兵,此时竟然被杨成一举击溃,然后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竟然也被斩杀了。
一时间天下震惊,杨成一个反贼竟然敢主动出击,攻占大唐的泸州,要知道泸州一战之后,唐军在巴蜀的精锐尽失,而且此时大唐还没有准备好对杨成用兵,之前认定剑南和岭南两镇军力已经足够了,但是没有想到竟然是这个样子,一时间征调大军进入巴蜀已经有些来不及了。
而且最令长安震动的还是杨成占据泸州之后的所作所为,竟然将泸州完全接管了,之前长安朝堂还有人说杨成是发贼,不得民心,百姓必然争相征讨,最后颓败而逃。
但是,令这些人没有想到的是,杨成竟然完全地占据了泸州,而且还得到了当地农奴的拥护,但是对于杨成采取的做法,长安朝堂可谓是一片指责,已经将杨成骂成是千古罪人了,残暴不仁。
可是,明白的人心中清楚杨成的做法的厉害,甚至一些想明白的人对杨成已经开始忌惮了,因为他们认定杨成这样做无论是到那里都会站住脚跟,那些没有土地的佃户和奴隶必然会支持杨成的。
杨成攻占泸州让整个大唐都地震了,并且杨成又将泸州彻底稳定住了,也是狠狠给长安朝堂一击响亮的耳光,杨成告诉了那些所为的正统皇室,那句诗得民心者得天下,任何时候都是如此,维持地主和权贵的利益的王朝,只有使用毛爷爷简单的土地改革就可以将这些全部打败。
此时,长安城的百官和权贵们既被杨成的事情这么的心中焦虑,同时也被皇帝李隆基的暴怒惊吓的全身颤抖,每天都生活在提心吊胆的生活中。
大唐此时面领着巨大的危机,皇帝李隆基年事已高,并且心志麻木,已经不再是当年睿智的明皇帝了,此时的李隆基息怒无偿,经常将身边的人仗毙,尤其是这段时日被杨成的事情招惹的更是暴怒不已。
同时大唐此时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子,现在的太子李享竟然被阉割了,已经是废人了,虽然李享有子嗣,但是李隆基也绝对不会忍受一个阉人做大唐皇帝的。
所以,大唐此时就等于是没有太子,李隆基也绝对不会让李享做皇帝的,那么就需要一个继承人,这个人无论是从李享的子嗣中选取,还是从李隆基的儿子中选取,都是未定论的事情,于是太子之位悬空,自然就是人心不稳,朝堂上也是按潮涌动,各方力量都争夺这个太子之位。
同时,这个时候还有一件事情发生了,并且对唐的影响丝毫不逊色于杨成的毒害,那就是首相李林甫竟然病重了,而且不是一般的疾病,经过太医诊断之后,认定李林甫已经来日不多了。
于是这段时日大唐的相国李林甫就没有上朝,也没有处理大唐政务。一时间中枢政务堆积如山,当当一个李适之根本处理不过来,并且李适之是一个腐儒,根本无法应对百变的中枢政务。
虽然李林甫专权十余年,弄得大唐上下都是一片的乌云,但是李林甫的铁腕手段还是非常有效的,尤其是处理中枢事物,能够唐大唐帝国正常地运作下去,并且百官对他都是敬畏不已,在他面前做事勤勤恳恳,丝毫不敢有任何的懈怠。
所以,李隆基喜欢李林甫,不仅是李林甫明白他的心思,不反对他,更重要的是李林甫的处理政务的手段不庸俗,能够处理很多别人做不了的事情,这也是李隆基看重李林甫的原因。
毕竟此时的一朝相国可是手中掌控着党政军的全部大权的,一个帝国的运作全部都要靠他,如果是早年的李隆基,也会参与到其中来,但是晚年的李隆基已经对这些繁琐的政务非常厌烦了,所以才会重用李林甫这样能够做事的人。
此时,李林甫真的病危了,一时间大唐中枢没有了主事人,同时朝中有没有太子,皇帝李隆基年事已高,并且暴躁不已,这样的大唐充满了变数和不安,而且此时李隆基丝毫没有意识到危机,只是在不同的发脾气,吓的百官胆战心惊,也不敢言事了。
如果是一名英明的皇帝,此时一定会先稳定长安朝野,马上任命处理政务的首相,事实已经证明李适之这样的腐儒根本无法让大唐帝国运作起来。
然后就是稳定天下人心,选立太子,稳定人心,国柞有了延续,朝野政务有人处理,这样天下百信才会安心。
但是,李隆基这两件事情都没有去做,他反倒是天天出于震怒之中,百官都不敢在他面前言事,朝中政务堆积如山,天下人心浮动。
其实,李隆基心中不是不清楚眼下的大唐的情形,但是就是因为他知道,所以他才会震怒的,因为他要选立太子,这才是让李隆基震怒的原因,现在的太子李享当初为什么能够当上太子,就是因为李隆基认定这个儿子老实怯懦,不会和他夺权,也好控制,不会威胁到他的皇位。
但是,此时太子李享已经是一个废人了,于是李隆基就要选立新人了,所以李隆基才会震怒,他对皇位的迷恋已经到了疯狂的程度,此时在他看来朝野和天下人都在期待着立太子,稳定人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