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虎目一扫众将,道:“这时恐怕各路大军已经在来宋城的路上了,他们大军来宋州,后方必定空虚,我们就一路北上,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既然黄巢发了话,诸将当然不会反对,唯有林言和孟楷脸色铁青,看向朱温的眼神有一丝嫉妒和不屑。
接着诸将定下了在八月十六北撤。
朱温由于没有固定的军职,仍然回宁陵,黄巢和诸将商量好了作战计划以后也由林言带着三百名亲军护卫和朱温一道回宁陵。
宋城外的大营交给孟楷指挥。
中秋之夜,宁陵县衙的后园中,黄巢、林言、朱温和黄颖四人在凉亭中饮酒赏月。一轮明月自东方冉冉升起,秋风微有凉意,月光温柔似水,月光渐亮,衬得漫天的星光略显稀疏寥落。
朱温很久没有看到过这么明净的夜空了,记得还是小时候到农村的姥姥家里见到过这么明净的夜空,不过由于那时好像不是月圆之夜,残留在他记忆中的只有漫天的星斗,这么多年还不时在他心头闪烁。
朱温忽然起身吹熄了亭角挂着的几个灯笼。
黄颖急道:“你干什么?大晚上的你干嘛把灯笼灭了?”
朱温笑道:“月下点灯,岂不是大煞风景?”
黄巢呵呵笑道:“有道理,我们点着灯笼确实是辜负了这轮明月了。”
黄颖不依道:“这么黑怎么看的见吃菜?”
朱温打趣道:“是不是怕把菜吃到鼻子里去呀?”
黄颖气呼呼的道:“你才用鼻子吃饭呢,闭着眼睛也不会把饭菜吃到鼻子里去,我看只有你才做的出那种事情。”
三人说说笑笑,林言则一个人喝着闷酒。明月渐高,明亮的月光照的园中亮如白昼,却又有些朦胧的美。
由于明天就要向北进军,几人都没有多喝酒,唯有朱温酒量太小,几杯酒一喝已经有些朦胧的醉意。心中不禁想起远在一千多年后的妻儿,不知道她们现在怎么样了,是不是也在赏月?人说月圆人团圆,可朱温和妻子是否还有相见之日都不知道。
心中感慨,不由又多喝了几杯,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他心中凄苦,不由的轻声吟起了苏东坡的名作《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首词吟罢,泪水已经滑过他的双颊,滑过他的嘴唇,又滴落在他面前的酒杯中,再端起酒杯又一饮而尽。
黄巢听他吟完这首词,不禁高声喝彩,道:“好一个‘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没想到老三你不但能准确把握天下大势,文采也是这么好,义军中有你这样的人才,何愁大事不成?”
朱温听道黄巢的喝彩,这才从沉思中惊醒,知道黄巢误以为这首词是他作的,不由的惭愧万分。有心解释这首词是苏东坡所作,可这时苏轼还没出生,说出来哪个肯信?心中只能对苏先生说声抱歉了。
黄颖也在心中默默的念着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抬头看见朱温满脸的泪痕,心中不禁想道:他是在怀念他的心上人吗?他一定和他的心上人很是相爱,如若不然他如何会如此伤心?又如何能作出这么好的句子?
他的心上人一定是一个非常漂亮出色的女子,这才能让他如此的思念,心中仿佛有些怅然若失。
转念一想,他想他的心上人管你黄颖什么事,你跟着伤哪门子心呀?可心里还是有一股酸酸的感觉,不禁为自己感到生气。
黄颖有些酸酸的道:“一个大男人哭哭啼啼的像什么?想媳妇儿了是吗?想她就回去看她呀,看你哭的那个样,跟个娘们儿似的……”
黄巢呵斥道:“颖儿,不许乱说话!”黄巢转身对朱温道:“你小师妹从小让我宠坏了,不懂礼貌,你不要往心里去。”
黄颖反驳道:“我都快二十岁了,不是小孩子了,怎么不懂礼貌了?再说了,我是他师姐,不是他的什么小师妹。”
朱温忙赔笑道:“小师姐长大了,已经不是小师妹了。”
“喂,你跟我说清楚,什么事小师姐?不是跟你说多少次了吗,要叫师姐,不是小师姐……”
黄巢摇了摇头,对这个女儿,他也是毫无办法。
第十四章 战还是不战
八月十六黎明,黄巢大军四万余人北上,刚行军三十里,前方探马来报,北方有宣武军(下辖汴、宋、亳、颍四州)、平卢军(下辖青、淄、齐、登、莱五州)、天平军(下辖郓、曹、濮三州)三路人马南下,约两万余人。
黄巢与诸将商议应付之策,诸将均想与官军一战。
朱温心中实是不想让双方开战,因为他知道,数万人的战争会有多大的伤亡,会有多少人血染黄沙。或许他不是当将军的料子,数万人的伤亡,光想想都让他心寒。同样都是人,为什么要互相杀戮呢?
黄巢看了朱温一眼,见他略有所思的样子,道:“你说我们是战还是走?”
朱温道:“敌军虽两万多人,可他们肯定吸取了上次被埋伏偷袭的教训。这次三镇兵马南下互为犄角之势,若一方遇袭,其他两路必定应援。他们行军谨慎,加上三镇兵马互相距离不过三里,顷刻即可互相声援。敌人有备,我军不宜强攻。”
林言满脸鄙夷之色的哼了一声,道:“敌人三路兵马加起来不过两万余人,我军有四万六千人,把他们全军歼灭又有何难?畏首畏尾,如何能成大事?”
孟楷和李罕之连声附和,张言等其他人大都沉吟不语,他们知道几人所争的并不是一次战与避的问题,而是在黄巢心中的地位。
朱温没到之前,林言和孟楷可以说是黄巢的左右手。朱温来了以后,凡有大事取决不下,黄巢都会采用朱温的建议,更是收了朱温为徒。这样一来,林言和孟楷心里不免有些失落。
孟楷一直是黄巢的大将,黄巢义军的主力部队一直是孟楷带领,而林言则一直统领着黄巢的禁卫军。朱温来了以后几乎成了黄巢的军师。让林言和孟楷听命与朱温,他们心里一万个不服气。
黄巢当然也看出了双方的情况,在他心里朱温有统帅之才,孟楷和林言只能是大将,而不能是统帅。可他们二人都是跟了自己十几年的盐帮兄弟,起兵后更是跟自己转战四方,浴血奋战,可以说是跟自己一起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
朱温只是刚刚投军一月,还是被林言绑来的,如果自己一味的听朱温的建议,定然让两人心寒,心里委决不下。
只听朱温道:“我军虽有四万余人,可大都是新招募来的,大多数人都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争。而官军虽然只有两万余人,却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再者官军武器精良,铠甲齐备,我军大多数根本没有像样的武器和铠甲,甚至有人只能用木棒和锄头。你让他们去和官军对敌,就算用人海战术战胜了官军,我方损失必然惨重。
“官军两万余人就算被全歼也伤不了根本,而我们若是损失两万余人的话就是元气大伤。我建议我们还是应当避实击虚,寻找敌人薄弱的环节,多打几场小的胜仗,一来可以多缴获一些兵器铠甲,二来可以提高新招募来的新兵的信心,让他们知道官军并不可怕。相反的,如果我们现在让新兵去打硬仗,无疑会让他们心中对战胜官军的信心受挫……”
孟楷不等他说完就打断他道:“纸上谈兵哪个不会,真正的战争不是说说而已,是要真刀真枪的杀出来的,老子在盐帮跟黄大哥跟官军打仗的时候你小子还在吃奶呢,你上过真正的战场吗?没有上过战场就不要那么多废话……”
“硬打硬拼只能让我们走向灭亡,我们起兵是为了天下百姓,不是为了一时一地的得失,更不是为了所谓的面子。”朱温毫不示弱的反驳。
朱温看了黄巢一眼,见他没有反对的意思,就接着道:“我们今天的退让正是为了明天的胜利,我们现在的实力还不足以对付唐廷。不能跟他们硬拼,不能因为你一个人的意气用事拿数万人的生命开玩笑。”
孟楷哈哈大笑,仿佛听到了天底下最不可思议的话。冷冷一笑道:“我意气用事?我跟黄大哥一起身经百余战,不知流过多少血……”
他“嗤”的一声撕裂上衣,露出了**的上身,一块块的肌肉盘根错节,一道道疤痕触目惊心。
孟楷的声音有些嘶哑,“如果不是为了能让兄弟们都过上好日子,我用的着一次次的出生入死吗?我原本也有一个年轻贤惠的妻子,还有一对可爱的儿女,可你知道他们死多惨吗?啊!”
眼泪流过他古铜色的脸庞,浸湿了他凌乱的胡须,他神情激动,眼神中刹那的柔情被无边的仇恨所代替。
朱温看着孟楷那双充满仇恨的眼睛,他仿佛已经猜到了发生在他身上的惨剧,或许在他心中,只有用对官军的杀戮才能稍微缓解他心中的痛苦。
朱温没有再说什么,他才刚刚来到这个时代不久,或许他真的没有说话的权利。他只是从史料中知道唐末百姓有“八苦”,国有“九破”,可那些在朱温心里无非都只是些资料而已,并没有切身之痛。而且他知道历史的大走向,他可以从大历史的角度去审视这段历史,他也试图改变历史。
在历史上,黄巢起义前后有数百万人响应,后来攻下了长安,建立了大齐政权,可最后还是走向失败。
为什么?主要是因为他们只不过是流寇,流寇人再多也成不了大事。就算在他们攻陷了长安以后,不少的节度使已经向黄巢称臣了,可大齐政府并没有针对当前的局势作出相应的对策。他们也没有在自己控制的区域鼓励发展生产、招抚百姓,也没有把逃亡巴蜀的唐朝皇室贵族们连根拔起。
真正想成大事,推翻暴唐,就要建立属于自己的根据地,进可攻退可守。就算出兵失利也可以返回根据地重新来过。
可流寇就不行了,他们的目的是盲目的。他们到一个地方,杀了残暴的官员和为富不仁的地主富商,得到了军队所需的粮食和财富,也分给穷苦的百姓,可他们走后朝廷可能派更残暴的人去做那里的父母官……
朱温就是想让黄巢先保存实力,之后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推翻暴唐。
可是,历史真的可以改变吗?朱温心里没底,既然他可以来到这里,就证明历史已经偏离了原有的轨道,可哪个又知道历史上的朱温不是因为一个后世人的穿越才能真正走到权力的巅峰呢?
毕竟历史上的朱温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他从一个一文不名的穷泼皮在短短五年时间就成了朱温大齐政权的主要将领。投靠唐朝以后在中原四战之地一点点打出了自己的地盘,甚至终其一生北方的契丹耶律阿保机和沙陀部的李克用都被他压制的抬不起头来。
如果不是他的儿子不争气,后梁完全有统一整个中国的能力。
可历史终究是历史,历史不存在如果,可他这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人能不能改变这个时代的历史呢?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第十五章 野外伏击
朱温正在胡思乱想,耳边传来了黄巢的声音。
黄巢道:“战,是一定要战,可战有战的方法,不是说非要跟官军硬拼。根据探马的回报,敌军三镇兵马各有八千余人,前队是宣武军,中间是天平军,后队是平卢军的人马,三路人马相距不过二三里。我们可以把兵马埋伏在林中,等宣武军和天平军的人马过去后,在平卢军的人马过去一半的时候,用箭雨伏击,之后把平卢军的后队四千人割断包围,然后争取在短时间内全歼,之后全军向北撤离。
“宋威是平卢军的节度使,平卢军的精锐定然会跟在他身边,这八千人的战斗力肯定不会很高,我们出其不意灭他们四千人之后北撤,其他两路人马定然因为宋州的局势而放弃追击,他们的任务是解宋州之围,而不是追击我黄某人。这样一来既保存了我们的实力,又打了胜仗,树立了威信,大家以为如何?”
众人当然知道黄巢的用意,黄巢作为最高统帅,他既想用朱温的策略,又不想得罪孟楷和林言,只能象征性的打一仗了。
四万人出其不意围歼四千人,胜负根本没有悬念。
旭日东升,平卢军的八千兵马浩浩荡荡的行在官道上,他们已经知道了此去的目的是解宋州之围。可据前一批援军中逃回来的溃兵说三千兵马没到宋州就被贼兵一股脑给灭了,几乎没有形成有效的抵抗,四路援军一万多人被各个击破。
这次他们已经万分小心了,约齐了三镇兵马两万多人互为声援,这才浩浩荡荡的上路,眼看离宋城只有六十里了,前面的宣武军的部队已经到宋城了吧,他们心想。
忽然之间距官道两旁足有数十步的树林中一排排箭雨如飞蝗般射了过来,大多数兵丁都谨记将官的吩咐时刻保持警惕,但由于地近宋城,一直没有发现敌军,这才有些松懈了下来。
虽然他们时刻警惕,还是有不少人中箭,一时间人喊马嘶。两轮箭雨射过,并未对平卢军的官军造成大的伤亡。
两旁林中一声呐喊,孟楷和李罕之挥舞大刀率众当先杀了出来,两人纵马提刀,犹如猛虎扑入羊群一般,两人的亲兵竟然落后了十余步之远。
另一边林言、毕师铎、李勍等也率军杀出,切断了平卢军前后队的联系。
朱温和黄巢、黄颖三人由五百名亲军护卫着上了一个小土丘居高临下俯瞰战局。
黄巢道:“这个孟楷,这么大年龄了还是当年的火爆性子,冲锋陷阵应该是士卒的事情,身为统帅应该顾全大局,个人勇猛有什么用?”
朱温点头道:“一个好的统帅要能指挥全局,随机应变,并不是一味的冲杀就能打胜仗的。”
朱温嘴里机械的和黄巢对答着,心里却是波涛汹涌。他来到这个世界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战争场面。
孟楷的大刀如风车般挥舞着,官军挡者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