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在中国,是一个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然而在贞观元年,中秋节却还没被确定为正式节日。
朝廷八月十五不放假,这让赵云泽很郁闷。
虽然此时中秋节还不是正式的节日,但是八月十五这天也是有特别活动的,那就是拜月。
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所谓春朝日,就是说天子在春天祭拜太阳,这项活动都是列入祭农大典一同进行。所谓秋夕月,就是天子在秋天要祭拜月亮。而拜月的时间,就是八月十五晚上。
祭拜日月,也与农事有关。春天拜日,农耕开始,天子祈祷风调雨顺;秋天祭月,庄稼收获,天子代万民感谢上苍。
日为阳,天子祭日白天进行,率百官与百姓光明正大的祭拜;月为阴,天子拜月在晚上进行,只率后宫嫔妃于皇宫祭拜。
拜月的习俗,从东周春秋时就已经开始了。后来,这项活动也不只是皇家的专利了,先是士大夫效仿,后来又流至民间。慢慢的也就形成了八月十五拜月、赏月的习俗。
唐初之时,民间的拜月活动,多由家中女眷主持参与。这也更符合月亮属阴的性质。这时的女子拜月,还有另外一种意义,那就是向月神祈求婚姻或者子嗣。
拜月,除了一般的水果、糕点、三牲之物,还有必要的五谷粮米。这些粮米,最好是自家地里出产的。
赵云泽在赵家庄的那五百亩地,昨天已经收获完毕。今年,赵云泽免了赵家庄乡亲们的粮租。但赵守义还是于八月十五这天,带着庄中的几名老者为赵云泽送来了一袋大豆和四袋高粱。另外还有一些鸡蛋、鸡、鸭、羊肉、果子等物。
用赵守义的话来说,这些东西是赵家庄乡亲们的心意。就算赵云泽家不缺粮食,可八月十五拜月还是要用自家地里出产的粮米的。这些东西,就当是送给赵云泽家拜月用的。
人家送都送来了,赵云泽自然不能不接着。他于中午设宴款待了赵守义和那几名老者。
赵守义他们临走时,秦茉儿还又送了他们一些布匹,让他们分给赵家庄的乡亲们,为小孩子做衣裳。这让赵守义他们大为不好意思,直说他们送的那点东西,根本就抵不上这些布匹的价值。倒是显得他们故意来要赵云泽家的东西似的。
几番推却之后,赵守义还是带着那些布匹走了。
赵云泽家今晚的拜月活动,也用上了自家地里出产的粮食了。
秦茉儿在后院设下香案,带着家里的丫鬟们拜月。赵云泽出于好奇,也去凑热闹,可却被秦茉儿赶走了。
秦茉儿说,拜月是我们女人家的事,你一个大男子凑什么热闹。
赵云泽狡辩说,皇帝也是大男子,人家也拜月呢。
秦茉儿直接噎了赵云泽一句,你是皇帝吗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赵云泽只好去了前院。
不过,临走之时,香案上的一样圆形糕点却引起了赵云泽注意,那东西莫非就是月饼
到了前院,赵云泽一问秦平,那种圆形糕点果然就是月饼。不过这时是被叫做“裴饼”的。
至于为什么叫做裴饼,秦平解释说,隋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裴寂以圆月为构思,教唐军后勤部门做出了一种圆形小饼,广发军中充做军饷。唐军将士觉着这种饼子极为可口,有很多人舍不得食用,便给了家中的长辈和小孩吃。
也是打那时起,八月十五便有了吃“裴饼”的习俗。
赵云泽一听说最初的月饼,居然是由裴寂那老货发明的,顿时像吞了苍蝇一般。他到现在还记恨裴寂怂恿许敬宗弹劾他的事呢。
等秦茉儿拜完了月,赵云泽就要来“裴饼”大吃起来。裴饼裴饼,我吃了你个裴寂老儿。
这一吃才知道,所谓的裴饼,就是用面粉加了红糖和羊油做成的,比起后世的月饼味道差远了。
好端端的一个中秋节,赵云泽过得没滋没味的。他在想,等明年秋天,一定想个理由建议李世民将八月十五列为正式的节日,顺便把月饼“发明”出来。
分割线
八月十六,讲武堂的营地和用来烧玻璃的高炉同步落成。
长安城北边,多出了一处军事禁区。那军事禁区之内,一根粗大的烟囱高高竖立。天气晴朗的话,站在长安城的北墙上就能很明显的看到那根烟囱。
长安城以及附近的百姓都不知道那根烟囱是用来做什么的。有人猜测说,那其实是一座密闭的塔,里面藏着宝贝呢,没看到还专门建立军营保护那座塔嘛;还有人说,那就是根烟囱,是用来烧坏人的。
对于后一种说法,有人提出质疑说,坏人直接一刀砍了就是了,还要建那么大一根烟囱来烧
又有人自行脑补说,那根烟囱是将来用来烧突厥战俘的。大唐指定会出兵突厥的。就应该这样,把那些突厥人全部抓来烧了,挫骨扬灰,让他们永世不得超生。
赵云泽听到民间对于那根烟囱的各种猜测版本后,对大唐老百姓的八卦精神佩服的不要不要的。
不过对于大唐百姓对突厥人的仇恨,由此也可见一斑了。民心可用啊,将来征突厥时,大唐军士同仇敌忾,必无往而不利。
八月十七,李世民在李靖、李道宗和赵云泽的陪同下参观讲武堂营地。
刚至辕门,李世民先抬眼望了一下辕门上方正中的“大唐讲武堂”牌匾。
“朕最喜虞世南的字,但虞伯施的字略显圆融了些,的确不适合题写讲武堂这军事之地的门匾。反观欧阳信本的字,平正中见险绝,刚劲有力,用来题写讲武堂的门匾最合适不过了。”
“陛下好眼力这门匾正是臣请欧阳询所题写。”李道宗说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他又被辕门口两侧的两块石碑所吸引。
那两块石碑高两米宽一米的样子。左侧石碑上刻着五个竖排大字“为大唐而战”;右侧石碑则刻着八个大字,每两个字横向一组,共排四组,分别为“忠诚、服从、勇敢、团结”。
“这石碑上的字倒是虞世南的了。”李世民说道。
李靖连忙解释说,这是赵云泽立的讲武堂堂训,称之为“五八堂训”。
李世民欣赏的看了赵云泽一眼,说:“此堂训立得好,我大唐将士,俱应铭记此十三个字。”
之后,李世民就进入了讲武堂转了一圈。除了辕门口那两块石碑别出心裁外,讲武堂内部的设置与普通军营无异。
要说有别于其他军营的,就是挨着北墙的那根大烟囱了。
李世民望着那根大烟囱,对赵云泽说笑道:“鹏羽啊,朕听说,百姓们现在都把讲武堂称为烟囱军呢。”
赵云泽一脑门黑线了。“这个嘛烟囱军也没什么不好的。青云直上,正说明讲武堂教出的学员,将来前程不可限量啊”
“哈哈哈,鹏羽这张嘴啊”李世民大笑起来。
第304章预备开学
八月十八,李世民在早朝上发布诏令,正式宣布建立大唐讲武堂。文武百官对此事都一致支持。
其实今天宣布建立讲武堂,也只是走个过场而已。前期工作都已经做了二十多天了,朝中文武也早就听到了风声。要是有对此事持不同意见的官员,该上疏反对的也早就上疏反对了。
建立讲武堂,武官们都是举双手双脚的赞成。而文官们,也没有一个人反对。在文官们看来,终于可以将显德殿学习训练的那些官卒调出东宫了,这才是正经做法。
大唐尚武,尤其是在开国之初,武官的地位还隐隐高于文官。再者,唐初文武官员的界线也不那么明显,不但同品级的官服文武相同,而且,官员的职事调整,也经常文武互转。
也正是以上这些原因,才让讲武堂的建立取得了朝臣的一致支持。如果把此事放在重文轻武的宋朝,怕是想都不要想。要是在宋朝有人提出建立武事学堂,那文官们能把这人喷死。
李世民发布的另一份诏令,就是对讲武堂官员的任命。至此,讲武堂也正式成为了大唐的一个衙门。
早朝过后,李靖、李道宗、赵云泽三人,前往讲武堂驻地,召集讲武堂教职员宣布了李世民的诏令。
从这一天开始,赵云泽的逍遥日子就结束了。他又要按时按点的出卯视衙了。
一支约三百人的翊卫进驻讲武堂,担任讲武堂警备队,负责讲武堂的警卫和法纪纠察任务。
兵部调拨的一支约百人的辅兵也进驻了讲武堂,负责讲武堂的后勤保障。;
原护龙会总舵成员约一百五十人,同样进驻了讲武堂,正式成为讲武堂特勤署成员。
整个讲武堂,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岗前培训。
按照赵云泽的设想,讲武堂下设教习处、行政管理处、总务处三个业务部门。李靖兼领教习处主官,主要负责教学工作。李道宗兼领行政管理处主官,负责讲武堂的行政管理,维护法纪。赵云泽本人兼领总务处主官,负责后勤保障和一应杂事。三部业务官员,由朝廷选派一部分,讲武堂从教职员中挑选一部分。
横向管理上,讲武堂则设教习营、警备营、学员营、保障营和特勤署五个单位。
教习营归李靖统带,分为教研室、教官团和示范队三部。教研室由朝中宿将担任客座成员,负责教材的编写、审定、教学方法的研究等工作,同时,朝中宿将也会隔三差五的亲自为学员授课。教官团和示范队由显德殿实验班结业的大部分官兵充任,军官担任教官;士兵则担任示范队员。
警备营由李道宗统带,由卫尉寺划拨入讲武堂的三百名原宫中侍卫担任警备营军士。
学员营归赵云泽统带。将要入学的新一届学员,会按照大唐的军制编成四团八旅十六队八十火。由教官团和示范队的成员兼任各级军官。也就是说,教官团和示范队的人,既担负教学任务,又同时担负管理学员的任务。
保障营和特勤署,自然也归到了赵云泽的名下。李世民说过,李靖和李道宗还担任朝中其他职事,讲武堂的日常运作,主要由赵云泽负责。于是,在抓工作分工上,赵云泽也便挑了大头。
马周被李世民封了讲武堂主簿的职务,讲武堂三大业务部门之外,还有一个**的机要室,由马周任机要室主官,负责讲武堂文书档案的管理。
另外,马周还被委了总务处副官的职务。这是赵云泽打算把马周当成救火队员来用的,哪里有需要,就把他往哪里塞。
罗蕴和那班烧玻璃的道士,被赵云泽塞入了特勤署研器处,当起了苦力。
光是设立好了组织架构,不代表着讲武堂就能顺利运作了。讲武堂的创建,一应事宜都是赵云泽筹划的,对于各组织架构内的每一个职务的职责,赵云泽也最是清楚。于是,讲武堂成员的岗前培训任务,也便落在了赵云泽身上。
与武库别署创立之前的岗前培训一样,赵云泽对已进驻讲武堂的人,采用上午学习理论,下午组织队列训练的方式进行。
别看这次接受培训的人数远远多于武库别署成立之前的培训人数,但赵云泽却并没有感到多累。实际上,对于讲武堂人员的理论培训,赵云泽采用的是以自习为主的方法。每人发一本讲武堂内务手册,自己去学习讲武堂的制度和各自对应的职责就是了。
而对于队列训练,也无需赵云泽亲自组织了,显德殿实验班结业的那批官兵,如今都已经掌握了新式的队列动作,择其优秀者担任教官就是了。
赵云泽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对特勤署成员的培训上。特勤署的人都是原护龙会的人,这些人以前就是江湖草莽,不把他们的毛捋顺了,那特勤署也别想做出成绩。
特勤署成员,也与讲武堂的其他人一样,接受理论学习和队列训练。无论是枯燥的理论学习还是更为枯燥的队列训练,都让特勤署的成员叫苦不迭。
赵云泽直接对他们说,不愿意学习训练的,脱下官服走人就是。于是,这些人也不敢叫苦了,乖乖的接受赵云泽的施虐。
唯一逃脱了培训的,就是罗蕴和那一班道士了。他们现在已经开炉了,每天跟各种石头木炭打交道,熏得乌黑漆墨的。
要说还有一批应该接受培训却无法做到的,那就是原护龙会分舵的那些人了。完成护龙会的改编后,赵云泽便打发分舵的舵主和主要成员回了各地分舵主持工作。
情报工作不能耽误,谁知道什么时候就有重要的事情发生。因此,特勤署各地分署,也只能先按照以前护龙会分舵的老办法继续运转了。
不过,赵云泽也将他对情报工作的一些见解向特勤署各分署的人员做了简单的传授。至于他们能理解多少,又能带来多大效用,那暂时也还不得而知。
讲武堂的岗前培训热热闹闹的进行着。同时,新一届学员的招收工作也展开了。一切,都在为讲武堂开学做准备。
第305章活字印刷术(上)
特勤署中军帐内,赵云泽坐在一张高脚书桌后面,摆弄着一块长方形小木头。桌面上,还放着好几块同样规格的木块。
赵云泽一手拿着刻刀,一手握着木头刻字。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一左一右站在赵云泽身后看他刻字。
男青年是程处默,那女青年,是原先护龙会总舵的一个成员,名叫黎玉。
黎玉今年才十五岁,是已被赵云泽任命为特勤署侍从队队正的黎仁的亲妹妹。她以前跟随方婷做事。特勤署成立后,方婷便向赵云泽推荐黎玉担任侍从队的秘书,帮赵云泽处理一些案牍之事。
黎玉年龄太小,没有被正式授予官衔。起先,赵云泽见她如此年幼,对她的能力还产生过怀疑。
可是很快,赵云泽就对黎玉非常欣赏了。小丫头不但写的一笔好字,而且为人机灵,又活泼大方,无论是替赵云泽处理文案之事,还是做些端茶倒水的杂务,都有板有眼的。
于是,黎玉就变成了赵云泽的另一个跟班。
这也就是在大唐这个社会风气开放的朝代,赵云泽任用女子从事公务,不会被人所诟病。要是放在后来的明清之朝,赵云泽此举怕是会被读书人的唾沫淹死。
再说了,特勤署是一个特殊部门,这也属于特例。
自从黎玉调入赵云泽身边做事后,赵云泽发现程处默那小子变得勤快了不少,这倒是意外的收获了。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嘛。人家黎玉那丫头长的又漂亮,尤其是那一双大眼睛,像咕嘟咕嘟的泉水似的,程处默这毛头小子故意在人家黎玉面前表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