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万历十八年- 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粮。这样一来,大明朝廷的运转经费,最后都落在了那些没有官身的却小有土地的人的身上。一两百年下来,那些有土地的,有官身的通过不断的土地兼并,自然是让自家的土地越来越大,而那些原来小有田产的,在这种规矩下,若是家里出不了读书人,那便要家道中落。
    穷人越来越多,而且还要靠着微薄的收入来供奉国家,而那些有钱人,占有最多土地的那些人,反倒成了这个国家的蛀虫,他们只从这个国家索取,而从来不为这个国家负责。他们中读书人越来越多,渐渐的不光是有钱,而且也变得有权。有权之后他们自然是要维护他们现下的利益的。这就造成了大明朝任何一个皇帝上来后都要想法设法跟这些有钱有权的士大夫们斗,为的自然是利益了。
    好容易隆庆朝和万历朝出了个张居正,实施了那一条鞭法,算是缓解了这国库缺钱的困难。可是这张阁老也因为如此而得罪了不少江南士绅。等他一死之后,那便是人死政亡了。众人看到万历皇帝要整张居正了,便也跟着落井下石,谁叫这张阁老当初坏了自家财路了呢。
    要说起来,内阁诸臣外带那些有资格参与到这东征大事中的文臣武将们都是不反对这打仗的。原因自然是他们可以从中上下其手的。可是这总归要有个度,若是贪的多了,吃相太难看,被自己的对手知道或是拿捏住了把柄,那便不是好事了。现下这般用度,石星自然是害怕了。抛去他们贪墨的,剩下的发往东征前线,那可是没有多少了。所以这仗现下看来是不能再打了。若是再打,这边便会出漏子了。也因此石星便动了和谈的心思。若是能忽悠住那些矬子,然后这边再忽悠住皇帝,把这事给完结了,那便可以高枕无忧了。若是让皇上知道银子不够用,那便又是一桩麻烦事了,到时候自己那些死敌说不定就会趁着这个机会攻歼自己。而且若是皇上下旨再次征发银两赋税的话,有些读书读混了头的怕是也要跟着鼓噪。这些事情都是随时可能发生的,所以现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想法设法停战。
    有了这样的心思,石星自然是要把沈惟敬找过来商议的。而那倭国的太阁丰臣秀吉的部下们,也是有人不想再打这朝鲜战争了。毕竟,他们那边的损耗更大。而且太阁殿下虽然名义上是这倭国的太上皇,但是其下各个大名还都是有相当多的自主权的。最起码大名们手中的兵可都是听那些大名的,那些大名之所以臣服于他太阁殿下,那是因为他们打不过,而且他们还想着保存自己的实力。
    两边的臣子们都暗中有了这样的心思,在这朝鲜战场上,再次开兵见仗的机会可就不多了。剩下的便是互相扯皮,互相打嘴仗,争论所谓的谁对谁错了。
    汉城这边的倭国武士因为没了龙山大仓所储存粮食的支援,一下子军中便闹起了粮荒。没了粮食吃,士卒的士气自然是低落。各个统军的大名也是没有办法,只得让麾下的武士们带着人马在这汉城四周开始了搜刮。可是朝鲜人早在他们刚刚打到这里的时候就已经跑了大半了,即便能找到一些粮食,对于五六万大军驻扎在这里的倭国武士们来说,也是杯水车薪。
    于是,领兵的大名们也是坚持不住了,都是要求回撤到釜山那边,好歹那边还有粮食从海上运来。
    这边倭寇如此不堪的情况,早就被李家的哨探看了个明白,汇报给李如松后,李如松便要提辽镇的兵马去南边追缴残敌。可是,这次却是那朝鲜督师宋应昌在托他后腿了。毕竟,这东征的主帅还是这宋应昌,大名以文御武,这都是几百年前就定下的规矩了。李如松一看到这宋应昌如此命令,气的当即在大营里骂了起来。
    可是骂人也没有用,他此时若是私自纵兵出击,那便是违反了军法。谁叫他头上还有一个宋应昌了呢。
    硬的不行,那就来软的。这李如松也是会磨人,一天到晚派自己的部将去宋应昌那里央求,弄得宋应昌不知如何是好。最后实在是没有办法,只得答应了李如松的请求。当然,他能答应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也派人到南边看了,发现倭寇真的撤了,他这才让所有人马整装南下。
    可惜,这个时候已经失了那追缴残敌的先机,倭寇早就撤出了朝鲜王京汉城,临走的时候,还把汉城百姓们屠戮了一番。
    等到李如松领着兵马进驻汉城的时候,看到的一切仿佛是在地狱里一般,到处都是死人,到处都在冒着烟火,朝鲜李氏王朝的宗庙和王宫什么的,早就被倭寇给拆了。
    跟着李如松大兵南下的朝鲜大臣柳成龙一看到这般景象,便领着其他大臣开始哭诉了。这些朝鲜人仿佛别的本事没有,只会跪着哭诉。他们不单是在自家祖庙和王宫遗址上哭,还跑到李如松那里哭,一再央求李如松他们继续带着天兵南下,替他们把倭寇赶下海。
    可是此时的李如松已经生了倦意。这朝鲜的局面,现下可不是他说了算了,他完全没有了在宁夏时候的权柄,很多事情都是要受那朝廷督师宋某人的制约的。想想自家现下该获取的功绩也是获取了,他便生出了退兵的打算。因此,不管那些朝鲜大臣如何哭诉,他也是不理睬。他可不是那些文臣,武将们的心肠总归是硬一些。
    紧接着石星派来和谈的沈惟敬就南下到了釜山,他和倭国武士们一接触上,这仗便算是打不起来了。
    局势如此变化,对于魏刚来说,倒是没有什么影响。这次来到这朝鲜,他自己暗中制定的计划都是顺利完成,而且就在不久之前,朝廷再次给他颁发了晋升的文书,一下子从游击变成了参将,距离副总兵仅一步之遥了。这要说起升官升的最快的,这些年来,怕是没有人能像魏刚这般升的快的,才三年工夫,就从一介小兵火箭般的升到了参将。
    魏刚一升官,跟着他的这些属下也都是高兴,原因很简单,自家大人升了,他们也会跟着升。魏刚自然也不会吝啬,把自己手下这几个连长都升到了千总这一职位。当然,这还是需要李家和辽镇总兵杨绍勋同意的。不过以现下自己获取的这般功绩,再加上李如梅暗中帮着使劲,给他们这几个升一个千总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七月,朝廷终于下了旨意,责令东征大军班师。魏刚听到这个消息后,很是高兴了一番。在这半岛呆了有一年了,自家老巢这么长时间空着可不是好事。好在辽镇那边有虎子和老李坐镇,这才不至于出乱子。
    ps:周一了,虽然没了广播宣传,但是还是要求个票!
第一百二十章向南是大海
    第一百二十章向南是大海
    “驾、驾”官道,由北向南疾驰来十来匹快马,马的军士看去很是意气风发。
    这个时代的辽镇南边,几乎就没有多少人家,从辽阳出发,沿着官道经过鞍山卫、海州卫、盖州卫、复州卫,然后再过饽兰铺,接下来便是整个辽南最大的卫所金州卫了。刚才在官道纵马疾驰的自然是刚从朝鲜归来的魏刚,他这么急着南下金州卫,是因为李大力派到南边海边的人,已经接到了那低地商人文森特岸的消息。此时正值七月份,季风正好是从南往北吹,所以从南边往北边来的船也是顺当。
    魏刚刚会到家里没几天,这文森特果然应约而来后,高兴的也不顾不得这所谓的久别胜新婚了,直接领着贴身的亲卫便骑马南下,反正这时候辽镇从朝鲜归来的军兵都在修整,也没事。
    既然这犹太人能来,那这机会就不能失去。这买卖一旦做了,魏刚便可以再多一条生财的路子,而且,发展这海贸易,可不仅仅是为了做生意。这个时代的大海,那可是充满了无数的机遇的。魏刚现在还不清楚这东亚海面到底有没有所谓的海老大,但是他,要想插足这海贸易,首先是必须有一支舰队。一支能够纵横四海的舰队。
    这个时候的官道自然是不能比后世的高速公路了,这个时代的马匹也是不能比那个时空的轿车了。魏刚等人花了两天,才从辽阳那头来到金州卫左近大蛎湾海边的一个渔村,那个文森特就在这渔村里边休息,还是老李派来的人招待的。
    临近黄昏,魏刚等人才纵马来到这海边的渔村。这个时候的地貌和那个时空比根本就不一样,魏刚努力想回忆当时的大连海边是个样子,但是和现下他看到的对比,还是看不出。
    “老爷,这里便是了,那番人已经在这等了好到三天了,也亏得老爷从朝鲜了,不然,俺们还真不该和这些番人说。”带路的一个李记商铺旗下的伙计跟魏刚说道。
    “哦,这个村子叫名。”
    “回老爷,叫青泥洼,那边那条小河同海,河床下都是青泥,便叫了这个名字。这村里也就是三四十户人家,都是靠海打渔为生。李老爷接到老爷的消息后,便在这村子边找寻老爷所说的适合建码头的地方,然后在这里盖了几间客栈,算是有了个落脚的所在。前边就是了,那边都给老爷准备好了。”这伙计显然对这里的情况非常熟悉,见到魏刚也是不害怕,说起话来也有一股子自然的亲和力。
    “哈哈,你这小子,叫名字,何方人士,现下在老李那边干活?”魏刚一看这伙计倒是激灵,还会跟人,心中自然是起了好奇的心思。
    “回老爷,小的赵大满,鞍山卫那边的人,这要说这祖籍吗,那肯定是关内的,听俺爷爷说,小的家里之前是山东莱州府的,后来祖辈出了关,便在鞍山卫那边住下来了。到俺爷爷那辈子,怕是也有五六十年了。李老爷当初找俺来,便让俺跟着几个掌柜的学着这买卖如何做,平日里接人待物,这些也是顺道做了。”这赵大满倒是没隐瞒,一五一十的跟魏刚说起来。
    “哈哈,好啊,你这着倒是激灵,行了,先领我们,我记住你了。走,咱们去自家宅院休息去。”魏刚说完,用马鞭打了一个响,然后向自家那宅院奔去。
    老李派人修好的这处宅院,占地也是不小。这要是在别的地方,怕是光买地就要不少钱,可是这里竟是一份钱不花。这里靠海边的地方土地大都是盐碱化比较厉害,也不值当种,荒地根本没有人理睬,对于出现在这里的这李记商铺,村里的人都是觉着纳闷。要他们平日里换取一些必须的一些生活物资,都是要跑到离着他们挺远的金州卫的。现下竟然有商铺把生意做到他们眼前了,他们自然是高兴。当然,这个小村子一共才这么点人,购买能力也是有限,老李也不指望这个商铺能赚多少钱,最主要的是他要完成魏刚给他的任务,在这里接人。
    盖个房子,其实也花不了几个钱。辽东地方,大木有的是,就在这村里找了些木匠和泥瓦匠,同时又从辽阳那边带来一些人,离着那用木头修建起来的港口挺近的地方,很快便建起了这么一个大宅院。
    魏刚领着众人进去一看,还真是不,竟然用了不少水泥,就连窗户也是按了玻璃。房屋的主体结构已经不是木头了,而是完全的石头和水泥。虽然只有两层,但去也是颇为大气。
    “魏大人,哦,你终于来了,我都在这里等了两天了。”还没等魏刚看完,就听到一个声音从屋子里传了出来。这声音一听就是个番人的,说的竟然是大明的官话,但是却带着一点广州口音,当然也是带着一些番人口音的。不用问,这个人自然是文森特了。
    “哈哈,文森特,想不到你真的来了。样,这次我要求你带来的那些都带来了。若是没带的话,我有些货可是不能给你的。”对于和犹太人打交道,魏刚摆官架子是没有用的,还不如直接直奔主题,钱才是犹太人感兴趣的。
    文森特显然在这半年的里很是下功夫学了一番汉语,所以他一看到魏刚来了,就高兴的迎出了屋子。用新学的汉语和魏刚打招呼,算是讨好对方的一种手段,同样,这也是他为了更多的了解这个商业的伙伴才这么做的。毕竟,此时的低地商人,他们是非常务实的,只要有利益,他们都会不顾的名声或是别的的。
    “如你所愿,我都带来了,不过他们现在并不在这里,他们还呆在船,你,魏大人,这里的大明人对我们并不好,而且充满敌意,要不是有你的人在这里跟我接应,我想我是不会来这里的。不过说实话,你的这栋建筑让我突然之间觉得应该从新认识东方了。”魏刚一听他这话,就这家伙大概是从那建筑中看到了商机。
    想想也是,这建筑和此时大明任何地方的任何建筑都是不同,最起码,水泥这种,这些番人就没有。而且这屋子里还摆了一些玻璃制品,这让文森特这个低地商人一下子仿佛回到了欧洲。因为在他看来,欧洲是出产各种玻璃的最佳选地。而现在,他头脑当中的一切都被眼前的景物所颠覆。
    “那咱们就进去说,在外边站着并不是我们中国人的待客之道。”魏刚说着便摆了一个“请”的手势。
    文森特带来的那飞鱼号,此时就停在这大蛎湾里边,远远地就能看到。按理,这左近的渔民看到这样的大船,应该报备到金州卫所的官衙里的。可是因为老李早就让人给了这三十来户渔民好处了,他们便也不会生事。
    不过这并不是长久之计,魏刚早就打算好了。因此在回到辽镇之后,便跟李如梅做了通融,提升了李虎为新的金州卫的千总。这次李虎也是跟了来,拿着的官身文,已经在金州那边做了交接。现下李家因为李如松的原因,风头又是盛了起来,所以这辽镇大部分的事情,还都是李家说了算。
    李虎当时还不太情愿,他有些不明白为自家大人要把他调到南边去。辽镇现下的格局,好地方都是在辽阳左近的,像南边金州卫左近,因为丘陵比较多,耕地便没有多少。这样的地方,在这个时代来看,那就是个穷地方,谁愿意去这地方当差啊。孤山堡子这边好歹现下能暗中和女真人进行物资的交换,而且离自家又近,李虎想不明白到了那南边金州卫那边能有好处。
    魏刚当然李虎这想法了,不过他却没有明说,而只是笑着对李虎说了句向南是大海。
    第一百二十章向南是大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