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之。先萍迹江湖,后被荐入皇宫,因道艺超群,做了首席护卫官,成为炀帝最贴身的保镖。
此次他名为皇上派至扬州办案,其实是炀帝下江南的先遣队,共计十一人,除他之外,还有十个,现都尾随其后,锦衣皂靴,腰挎佩刀,皆为大内高手,个个狐假虎威,自命不凡。
隋炀帝之所以要令藏仲英先来扬州,实有深意。
其一:皇家耳目众多,因他也闻报,柳太守带兵于五台山耽搁甚久,其中具体缘由当属不知,而忽于一昼夜间,便到至江南,实为奇异。这杨广为人本来就疑神疑鬼,即使传说此琼花太守乃护花神--英招下界,可能身怀绝技,但一千兵能瞬间隔空传送,也非易事,他无法自圆其说,难以信服。此为何故?要查!说是办案查访,也没错。
其二:一明一暗。藏仲英委实从中充当了“一仆二主”的角色。何为?恰原来正象先时柳石基在长安,菱花酒家听到的那样,隋炀帝下江南,一则为看琼花,二则便是为了一件宝物而来,据说就是那传说中的镇世之宝--乾坤镜。
这不是一主么?哪里来的这二?这二主,便是谁也不曾想到的宇文化及,他也想得到这古镜,而且是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想要把它弄到手。因此,他私下里于藏仲英买通勾结,让他找到此镜,哪怕是与之平分江山也再所不惜,可见这宇文老儿的狼子野心。
而想要得到这一统江山社稷的权利之镜,还远不止这两个人,仅凭这一宗争夺案,大隋江山早晚要被葬送。
此乃藏护卫因何与众不同,要另当别论的缘由。
闲话少叙。那藏仲英听了刘府尹一顿欺上瞒下的编排,并没出现惯有的那种惊喜之举,恰恰相反,淡淡地向面前之人看了一眼,却似对刘府尹道:“不必劳动大驾,我藏某还没有如此尊贵。只是秉公办事而已。”说完,也不停步,直接朝四楼摇身走去,好一副目中无人之态。
这一来,别人到没啥,却实实把个刘文欢撂在了宕里,他恨不能此刻找个地缝钻进去。心里那个骂呀:妈妈的鸟人,你神气个屁,给你脸不要脸,害得老爷我在太守面前撒谎还丢面子,我真他妈吃饱了撑的,没**事干了。
可面上是一点也不敢带出来,嘴里还得更加的逢迎:“是啊,藏大人是最秉公守法的,可敬可敬,楼上请。”临了,还回头望了身后一眼,一副吃力不讨好的委屈相。可那藏护卫哪里晓得他打此哑谜,纯为了讨好两头,谁想一头也没捞着便宜,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石基见此,自然不会错失良机,朝着他们上楼去的背影呵呵一笑。这一笑,却让那走在头里的藏护卫不由得站住,并没回头,只把余光扫向身后,冷冷问道:“柳大人是笑我吗?”
“不敢。”石基心中构想的戏剧情节此刻开演,继续道:“我是笑自己好福气,不做善事也能妄担这份虚名。”仍是笑笑,满心欢喜状,跟真的似的。
“哦,此话怎讲?”这下,藏仲英扭过头直视对方,让人一眼便能看出他满腹狐疑。做贼人自是心虚,一切本不与自身相干的事或话语,在他听起来却是别有一番意味。
而旁边的刘府尹一听,便知道是在说自己呢。他生怕太守大人的进一步解释,会再一次把他刘文欢撂到宕里,他可不想当球被人踢来踢去的玩,便急忙抢答:“呵呵!柳大人的意思是他福星高照,在此得遇藏大人,真是相见恨晚啊。”一边暗向石基递去哀求的眼神:行行好,您就别再添乱了,算我刘文欢求拜了。
“是吗?”藏护卫转眼,疑犹未定地看了一眼身后的刘府尹。
见刘文欢被吓成这样,柳石基更是开怀大笑:“刘府尹正解,不遇大人,焉能知道下官不是干的。可日行万万里,乘载千千人,真正福星高照,是人他都不信。”他有一种预感,杨广派人提前来此,与他柳石基有关,而从这藏护卫的言行举止上,更是证明了他这一想法。
那么隋炀帝这样做,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为那传说中的古镜暗访,这是他在菱花酒家听到的;二是他琼花太守不可思议的行踪。他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皇家耳目的监控之下。因此,他说那话,正好借刘府尹之口,试探一下这个大内护卫官,验证这后一种揣测。
果然,他一语出口,石破天惊,还真击中了某人的要害。只听一阵楼板嘎吱吱震响,仿佛就此要断裂开来。同时藏仲英转过身,两眼冒着清冷的光,直逼石基的笑颜:“柳大人话中有话啊。依我听去,这妄名却是要本护卫来担待喽。”
“哦?”柳石基收住笑容,低压的剑眉向上一扬,精光波动:“看来您不认为下官的福星高照是妄担了虚名。好吧,我承认,下官是被府尹大人请来的,不明真相,并非自愿。”他一口一个下官,还无奈地将身子向后一靠,表现出一副全不知情的无故样子。
好一番巧妙对答,即没把刘府尹全撂到宕里,贵客远到,请来柳太守,一番好意;但也还是半截身子掉在了外面,人虽请来,却不告知原因,让别人好不糊涂。比方内急解决了却不处理善后,好事只做一半。
这话不容情却有意的明示,把个刘府尹弄得是不上不下,象被揣了窝心脚--胸闷。要说柳太守不给他刘文欢脸子吧,却自称是被自己请来的,很把护卫官当回事。若说顾全他的大局吧,此话彻底否认了前面介绍时说的,这不是拆台嘛?让他府尹在皇家面前颜面扫地。
刘府尹正值这里难堪不下,又一阵楼梯山响,接二连三地跑上来几个小伙计,头里便是那田掌柜的。
第十八章 不欢而散 疑似见鬼
上楼来的小伙计是沽酒送菜的。共六人,每人手里端着一只大托盘,上面摆放着四吊酒各配四盘不同品种的菜肴,五颜六色,看去鲜嫩可口,香味扑鼻,令人垂涎欲滴。
但向每人脸上望去,都跟怀里揣了只小兔子似的,面带紧张之气,仿佛能听到他们的心跳。而走在最前头的田掌柜,更是神情变换不定,一上来便忙着打拱作辑,说是酒菜已经全备齐,问在几楼开宴。
原来他在楼下早就听到楼上的对话声,虽听得不大真切,但那“唇枪舌剑”的阵势,足已嗅出其中浓重的火药味,特别是那声楼板的剧烈响动。他真怕上面因此而打起来,那倒霉的首先就是他古风酒家。
他可明白,今天来的都是练家,尤其知道后到的那十一个人,全是京城来的大内高手,这要一动手,免不了要操家伙,那还不得把他这个酒楼给拆了呀。汗!
因此,他赶紧得命人沽酒上菜,这样转移一下,或许能侥幸平息这场灾难。
还真是算他聪明机智,见多识广,俗语说的好啊:佳肴可平肝气,美酒能解千“仇”。估计这些人远路到此,久未吃东西了,已是饥肠辘辘。那藏仲英还尚可,其余十人一见酒菜端将上来,闻之香气引面而来,更是两眼涣散,刚才想要随时开仗的劲头,早被盘中餐一掠而空,消了斗志。
况听了柳石基那一句半真不假的话,再看看刘府尹满脸不自然的表情,藏护卫心中也就明白了几分。虽然他受隋炀帝指使,暗中窥查这琼花太守的动向,但并不需要跟他过不去,与他结仇更是大可不必的荒谬。
行一时之气只会凭添一世之徒劳,坏了大事,这是他藏仲英近段时间来的自我总结。其实他对于自己因意气用事,与同门反目下昆仑,有过自省。但也只在对恩师的偶尔感念,并无真正的悔过,终因其身刚愎自用的个性自误,直到死都没有醒悟,此为后话不提。
见田掌柜的问,藏仲英于是向他一挥手:“摆到四楼吧。”或许觉得刚才有点误会,亦是为了表现出他的大仁大义,顺口对柳石基等人道:“三位如若不嫌弃,也一同上来用点吧。”也算是给那刘府尹圆了场。
刘文欢一听,更是赶紧附和:“是啊是啊,柳太守也一起共宴吧。”
一直稳坐着的柳石基,此时闻言才站将起来,朝向邀请的两人一拱手,说是还有要事在身,改日再聚。说罢,拂袖下楼,扬长而去。
却不知那身后有一双眼晴,一直注视着他的背影,消失在楼梯口的转角,而脚下的楼板又发出一阵嘎吱吱的“哀鸣”。这便是石基与藏仲英的第一个回合,以不欢而散告终。
这边举酒畅饮,推杯换盏且不论,那边石基等仨人,唤出小白龙直出古风酒家也不说。单就那琼花观前脚走了观中太守,后脚跟着便有一僧上得门来。
此僧赖头,着百家衣,嘴哼“人人歌”,手拿破棍噹噹地以钵击之,示为伴奏。只见他大摇大摆地走进观里,仿佛如入无人之境。
“哎哎,我说准时赖,要饭要到琼花观里来了,这里可是皇上要驾临的禁地,沾不得一点浊气,走走走走。”说话的原是羊离观的守观老叟,见那僧进门,生怕被人看到秉告太守,说他失职,因此赶紧往外哄。
原来这僧恰是上文所提及的,柳石基才来扬州,在琼花观门前遇到的赖头和尚。他象是根本没有听见那老叟的说话,依然故我,我行我素,仍是边敲边唱的朝前。
看门的见哄他不走,说他不听,连正眼都没瞧自己一眼,可真急了,伸手就去推他。却哪知,如同触碰在了坚硬的石块上,痛得他哎哟一声缩回,直甩手。
这还不算,更令他吃惊的是,在他喊疼抽手之即,赖头和尚不躲不闪,直面对他穿身而过,他只觉眼前白茫茫一片,旋即便不见了人影。
老叟赶紧扭头向后,见那赖头和尚已在两米开外,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晴,错愕之中,可怖地死死盯住那远去的背影,象是看到鬼一样。
“人人都说扬州好,好就好在扬州水,人人都笑百姓痴,痴就痴在心里湿,泪痕挂满珠;人人都慕琼花美,琼花不知众生累,人人翘盼明月升,明月只念皇上恩,把酒谁人醉。。。。”随着声音的远去,那背影如一缕轻烟,在树间花丛中时隐时现,直至完全消失。
“天哪,我不是在做梦吧。”看门的老叟朝着人去的方向,使劲地揉着自己那本就老眼昏花的朽目。虽然他认识准时赖很多年,每隔一两年也总能见上那么回把回,但从没象今天这样古里古怪,令人张惶失措的。
正这时,他忽然看到赖头和尚又返身回来,不由得大喜,这下一定要把他抓住,看他到底是人是鬼。于是拔腿便飞奔上前,扑向来人,可还没跑几步,又立即停住。原来他真是眼花了,那从花丛后走出来的不是赖头和尚,却是本观老花匠武魁根老汉。
也无怪看门老叟仓惶中识错人。那武魁根原也是个秃子,而且全秃,整个脑瓜上没一根毛,平时因要干活,为了遮阳总戴顶草帽,不知今天是何缘故,肯舍其光顶与日同辉。
“你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当魁根老汉走到看门老叟面前时,不觉被他的神色所吓。
“我看见鬼了。”珠不转动,眼晴仍然发直。
“啊!”老汉手中花锄差点跌落:“在哪?”珠乱转,眼晴发怵。
“那边。”老叟机械地把手向他身后一指:“你来的那个地方。”
“没有啊,我来的地方什么也没有,我一直都在那儿锄草,没看到有任何东西经过那里。”魁根老汉说着话,挠了挠光光的秃头,一副很肯定的样子。
这回,他看到老叟更加发慌了。不知是天热还是吓出来的冷汗,瀑布般挂满老脸,仿佛树皮泡在水里一般,再是洗不去的一根根“愁容岁月”。
他们这正自疑神疑鬼,闹得不可开交,耳闻间,只听得一阵哒哒地清脆马蹄声响至门前。仿佛驱魔降妖之神到来,看门老叟如同服了解药一般,立时回过神来。
第十九章 小雨装傻 石基多情
看门的老叟,一听到观门外的马蹄声,便知是白龙,那柳太守也一定是回来了。他当即象吃了定心丸一样,变魂不守舍于眉开眼笑。
可当他看到进门的小白马后面,跟着走进来的只有小雨和喜豹,并不见太守大人时,未免有些失望,但他却知道柳大人这个师弟似乎更是非同小可,比他师兄还要厉害,因此又转忧为喜,将那观中闹鬼一事从头至尾说了一遍。
而武魁根老汉也从旁凑趣附和,其实他心里更加害怕。若大一座琼花观,只有他一人侍花锄草,谁知道什么时候遇着了老叟说的那鬼,不吓死也要减寿。因此,他俩恨不得雨大仙即刻就去将那鬼怪擒来当面,除去观中之害。
小雨听了,立刻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哪有什么鬼呀,不过是行道之人施得穿身术罢了。但他由此更加确定,那赖头和尚法力了得,不同寻常。自打他第一眼在观前见着,便有此感觉,看来此僧颇有一番来历哩。
可他还是故作惊讶,想逗一逗老叟和花匠,便道:“你们真的看到那赖头和尚从人的身体上穿过去了?那不是见鬼了么。”
他这见“鬼”,原是俗语说的不可能,但在看门老叟听来,却是另有深意,以为小雨也有同感,愈加道:“可不是见了鬼么,雨道仙,你可要为小民做主,除掉此害啊。”。武魁根更是不住地点头。
喜豹近段时间里因学道炼功,跟着雨师叔,知道了不少有关道学方面的知识,比如象刚才老叟所讲,他一听心中也顿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但见小雨却故作姿态,说出那样明知故问的话来,分明是寻这两老头开心么。
于是心自暗想:何苦来着,今天是咋的了?师尊和师叔都这么没事找事的好事起来。
他这话听去貌似里面有啥稀奇。可不真是呢,而且这稀奇,此时正发生在没跟着回来的柳石基身上。那么,他去了哪里?为何不见踪影?他们仨人不是一起出的古风酒家么。
原来他们走出古风酒家后,本是打算一同回琼花观来,因为明天要带兵去扬州边城天昌关。
谁料刚至一个胡同口,便听到里面小院内,似传来若有若无的哭泣声。这青天白日的,谁会这么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如此伤心地抽咽?三人几乎同时停了下来,朝院内看去。
这哭声也随即停止,再无一丝动静。是幻听?一阵风吹过,敞开的院门内,发出树叶飒飒地低鸣。三人几乎又同时扭转头,刚要开步,那哭声又起,貌似比先更悲哀凶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