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浮生谷再度进入密林,这条路很长,渐渐的天色又暗了下来,夜幕再度降临。周围却一点都不黑,柔和的月光从身后照来,恰恰照亮了身前的道路。回头望去,远远的天空上有一轮明月静谧的浮现。
天色微明地时候。穿过山林。远方已经可以看见炊烟。再回头。天空地那一轮明月光已经隐去。短短一个月时间。却恍若隔世。也是这孩子一生中最美好、最难忘地经历。
……
转眼人世间又过去了二十一年光阴。到了公元二零零八年。国庆黄金周。芜城市郊外地昭亭山风景区游人不少。三三两两一边欣赏风景一边轻声地谈笑。
芜城市境内有一条九连山脉。地图上却只能看见昭亭、飞尽、白莽、妙门、留陵、齐云等六片断续相连地山区。极少有人知道在一千三百多年前。远方地青漪湖中。还有法柱、承枢、方正三峰。如今那里早已成为隐于红尘地洞天福地正一三山。是东昆仑第一修行大派正一门地根本道场。
正一三山承枢峰中。随缘小筑西侧地正一门禁地祭风台前。站着两个人。
一位银发老者面容如婴儿般红润细嫩。神情和蔼。看上去就像尘世中一位坐堂地老中医。老者身边站着一位形容约三十多岁地道士。一身紫青色地道袍隐约有紫电青光流转。胸前却有一个碗口大小地白色补丁。
名震天下、被当代修行界尊为第一神器的雷神剑,就插在道士的发髻中,它是自古以来正一门掌门的标志与信物。这道士就是昨天刚刚即位的正一门当代掌门泽仁,而老者是正一门前任掌门守正真人。
守正真人这一世已有一百四十六岁春秋,为世间修行界德高望重地长者,他座下最出色的弟子是和锋与和曦两位真人,各有所长难分伯仲,外界都曾猜测守正真人究竟会传位于谁?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守正真人传掌门位于隔代弟子、徒孙辈中最出色的修士泽仁。
这是泽仁即位大典后的第二天,恭送两昆仑盟主、新一代神君石野以及各修行大派观礼祝贺的前辈高人离山之后,守正真人单独把泽仁叫到了祭风台前。泽仁一直没说话,他明白师祖一定要交待什么,而且是历代掌门才能获悉的秘传。
“泽仁,这就是九转紫金丹地丹方,本门祖师之师孙思邈真人所传,轩辕派也有同样的一张,是正一祖师亲手抄录赠送。轩辕派千年之前古称丹霞派,但轩辕派的那一张丹方上,却没有正一祖师后来的批注。”
守正递给了泽仁一张丹方,上面有两处朱砂笔批注:一处是在草还丹后面,写着“可用温玉髓替”;一处在药引仙人血后面,写着“可用千年灵血替,只成丹一枚”。在丹方的最后,正一祖师还加了一句注解:“此为副方,仙界另有正方,吾别称为大罗成就丹。”
守正真人讲述了九转紫金丹与大罗成就丹地药性——
服用大罗成就丹之后在千年之内,只要定坐运转周身神气,法力增长即可精进无碍,如同身处仙灵洞天。另有一样奇效,如果本尊法身被毁,只要神识未散就可以重新凝聚法身,相当于多了一个真正的渡劫法身,不必转世托舍重修。
此仙丹神奇不可思议,但也有一个缺点,普通人甚至一般修行弟子根本无法服用。修为不到地仙境界,服用此丹等于消融炉鼎血肉地致命毒药。
正一祖师留下的九转紫金丹方,药力当然不及仙方大罗成就丹,却两个显而易见地好处:其一是普通人也可以服用,虽然过程很凶险,但只要小心护法,还不至于一定毙命。二是炼制虽异常艰难,但在人间还是有可能成功的。否则就算有仙方,人间炼不成,也只是废纸一张。
大罗成就丹“改方”后地九转紫金丹,有移换炉鼎之功,对于有修行根基的人相当于脱胎换骨、炉鼎新成之妙,就算对普通人,也等于拥有全新的、毫无缺陷身体,有生之年青春永驻。对于那些化为人形的妖物来说,服用此丹可以拥有真正的化形之身,还可不失去原有的特异神通。
它还有一样奇效,那就是对有出神入化修为者来说,假如因为各种原因陨落重入轮回,只要神识未散,不论轮回为何人,服用九转紫金丹之后,虽不能立即恢复前世的修为,却可以恢复与前世一样的身体炉鼎——只要你愿意的话。
前些年轩辕派高人丹霞生夫妇,为救先天不足的儿子,欲炼制九转紫金丹,却发现万难成功,于是拿着丹方到正一三山向守正真人求助。
守正告之改方的玄妙,并赠送了一枚正一门所藏的温玉髓。
忘情宫风门弃徒风君,在市井中收了一名弟子石野,这位小真人石野因故欲求九转紫金丹,风君指点徒弟去帮助丹霞生夫妇炼丹,并赠送了药引。后来石野的道侣韩紫英炼制成功,据说一炉成丹不止一枚,此事十分隐秘,具体地内情极少有人清楚。
这一切,也是正一祖师留下丹方给后人的余
紫金丹是当年正一祖师首创炼成,改方得到了清点,所以守正真人在祭风台前讲述这段往事。
讲完丹方的典故,守正又问道:“九转紫金丹有如此神效,而丹方却从不示人,除非有必然相求之缘法,就连我正一门中也不向弟子公开,只是历代掌门亲手秘传。此非藏私自重之举,你可悟其中缘故?”
泽仁答道:“灵丹无辜,而世人自堪忧。欲练此丹,须费精力浩大,最终也万难成功。对修士而言,无缘法不可强求,不若以此精进心印证修行。对凡人而言,若有凭权势者驱人寻药,妄求自享灵丹,不仅难成,且不知牵累祸乱几许。”
守正很满意的点头:“明白就好,你将丹方收下,将来传于下代掌门。如今石野重新安定两昆仑,可称新一代神君成就。他地三梦宗也有此丹方,同时得自正一门与轩辕派,传承也应依此缘法,后人若有不慎之处,你莫忘提醒。”
“后人若有不慎之处?”泽仁突然意识到什么,跪下去问道:“师祖将要飞升而去吗?”
守正真人不动声色的回答:“不早不晚,也就是这两年的事了,我的修行已至世间法尽头,迟早要面对这一世的天刑雷劫。”
泽仁:“天刑?十六前,风君前辈在昭亭山上一场大战引发天刑,不是以青冥镜尽收天刑砺雷吗?”
守正微微摇头:“欲超脱轮回之外,谁也免不了天刑,其中缘故你尚未解,我也不想明言。至于风君所收天刑砺雷,其中另有玄妙,非止飞升时有天刑,修士留世日久而修行未成,不飞升也有天刑自来,自古有五百年天刑之说。
修行各大派传人所见此天刑极少,但自感成灵的山野妖王最惧。风君此举,等于多给了它们百年修行时间,若不得飞升,只要不自我造业引发,百年内也不会有天刑砺雷主动来临。
昆仑仙境中非止各派修士,蛮荒尚有诸多山野妖王,但它们并未参与入世间推翻散行戒之图谋,石野重定两昆仑之举,才会进行地更顺利。”
泽仁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那您老人家历天劫,有把握吗?”
守正微微苦笑:“若不历,我也不知。”
泽仁:“方才听祖师讲述大罗成就丹之妙,若有此仙丹,为历天劫绝佳相助。”
守正解释道:“大罗成就丹并不能助人成仙,也不可尽解天劫,但你说的也不错,只要神识未散,它可相助修士重塑本尊法身,再有一次重来的机会。”
泽仁叹息道:“可惜人间未闻有此仙丹。”
守正突然笑了,微笑着反问道:“你怎知人间无此仙丹?此刻,你眼前就有两枚。”他一伸手,身前凭空出现了两枚紫气光华流转的灵珠,以神识感应,这两枚丹药竟然也是神器,此刻以御器之法祭出。
“大罗成就丹!”泽仁吃惊不小,他心念通透旋即反应过来,又问道:“这也是正一门历代掌门秘传吗?”
守正点头道:“不错,九十八年前就在此地,前任掌门将这两枚仙丹传给了我,今日我再传于你,并交代它们的来历……”
这两枚大罗成就丹,是一千二百多年前,镇元大仙交给梅振衣地。其中一枚是表达相托的谢意,而另一枚托正一门留在人间,留给当时谁也不知的未来之人。青帝断缘自斩之后,若有幸于轮回中化生,此人已经与当年清风无关了,但镇元不忘缘法,将一枚大罗成就丹留于此人。
而正一祖师将两枚仙丹都留在了人间,另一枚是留给应愿的。
身为正一门掌门,在修行界身份虽然尊贵,但责任也不轻松,尤其在当时大乱初定尚须守护的环境中,比不得那些清修不问世事的高人,难免会牵扯各种意想不到的业力。
若面对天刑没有把握,可借大罗成就丹之助历劫,若应愿自己不用,就传于下任掌门蓝采和。
应愿未用,传给了蓝采和,蓝采和亦未用,又传给了下任掌门。千年以来正一门历代掌门,不论一世修行成与未成,都没动用这枚仙丹,一代代传到了守正真人手中,如今守正又传给了泽仁。
泽仁本想劝师祖留下这枚仙丹相助历天刑,但听说了历代掌门故事,守正真人地态度已经很明白,也就没有开口相劝。他收下两枚丹药问道:“正一门世代传此仙丹,留给那位未来之人,可我们并不知他是谁,他自己也不会知道,怎么给他呢?”
守正:“祖师未明言,只说届时自有玄妙,只需待他来取。”
泽仁:“千年之托,总得有所交待吧?”
守正:“交待倒是有一句,此人福报特异,若入修行门径,世间法不论修为多高,可能也无一丝神通法力。”
泽仁失声道:“那不就是……”话刚说了一半就被守正真人的神念阻止,没有将那人的名字说出来。
守正似笑非笑道:“若有神通法力,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但出神入化却无一丝法力,那一定就是他。”
当年青帝于封天台上断缘自斩,曾公开交待:“此番堕入轮回,世间已无清风与青帝。不仅如此,若句芒之心不回,再来者就算生而仙身,明月仙童或莲华生大士那般,也不再有一丝仙家神通法力。”
世上若真的出现了这样一个人,就应是镇元大仙当年所说的那位“未来之人”。
第六卷:子非鱼 358回、应有神龙腾云变,一逢春满到人间
仁沉吟道:“明知是他,但十六年前他已封印神识事,自甘为凡人行走红尘,这枚灵丹不好送上啊。”
守正微笑道:“其人之玄通非能测,他若来取,就让他取,他若不来,就待他取,你自守好历代祖师之托即可。”
……
守正与泽仁在祭风台前对话的同时,昭亭山腰的翠亭庵旁,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孩子游玩路过,正在庵堂前驻足,给儿子讲述这一座庙的历史。她叫柳菲儿,是芜城中学高中语文老师,儿子随母姓叫柳言成,今年十一岁,长的非常乖巧可爱。
这座翠亭庵,原先式芜城市区中的一座送子观音庵,前几年由于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芜城市将观音庵所在的状元路改造为文化一条街,扩建后的大街恰好穿过寺庙原址,于是那座庵堂被拆了。
提起那座送子观音庵,芜城的老人们没有不知道的,它的历史已经有很多、很多、很多年了,历尽风雨沧桑已重建了很多次。在近几十年遭遇的两次“劫数”,人们还记得很清楚。
一次是在文革后期破四旧运动中,庙里的菩萨被搬走了,庵堂改造成了一家幼儿园。大约过了十年,随着改革开放落实宗教政策,八十年代中期幼儿园又变成了观音庵,重塑了菩萨。
但是好景不上,到了二十一世纪,因为经济的发展推动城市改造,这座观音庵最终被拆除,从芜州市区消失。
围绕着这座小庙的去留,当时还有很多不同的声音。佛家协会和史志办的工作人员都指出,这座小庙看上去不起眼,它在芜城地历史地位却很重要,记载可以追述到唐代初年。
据说唐初之时,芜州百姓见到观音菩萨在昭亭山中显灵,当地世家之主柳伯舒就在菩萨显灵的山腰捐造了这座庙。到了高宗年间,山中又有绿雪仙人显灵,一夜之间这座庙凭空出现在芜州城中,以便四方百姓供奉。
这些当然都是神话传说。姑妄言之、姑妄听之。但芜州地方史志中有明确地记载。据说当时掌权地武则天听闻此事。下诏册封绿雪为山神。并懿旨敕令芜州府建造佛门九林禅院。
传说不仅有文字记载。也有古迹实证。在昭亭山脚地野桃林中。有一座山神祠。原已废弃破败。里面有一尊彩绘塑像。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昭亭山神绿雪之位”。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它又引起了人们地注意。经考古学家鉴定是珍贵地唐代文物。
后来当地政府和旅游部门修茸了山神祠大殿。又新建了三重院落、东西配殿。将神祠后面山壁上地雪溪泉眼也围到院中。成了旅游局下辖地一个风景名胜点。现在地地野桃林叫神树林。雪溪泉叫神水泉。请名家题字刻石立于当地。
有关地古迹不止这一处。芜城市西北郊地旧城区中还有一座九林禅院。寺名就是武则天凤笔亲题。门前一株龙柏据说是唐代国师善无畏亲手所植。考其树龄也确实接近一千三百年。
根据史志传说以及古迹考证。芜城市文化部门最终决定“还原”千年之前地历史原貌。在昭亭山腰地一处相对地开阔地缓坡上重建翠亭庵。便是柳菲儿与柳言成母子现在看见地这座庵堂。
观音庵地城中拆除与山中重建。都是已退休地芜城前任市长风怀远任内发生地事。据说当年风怀远听了文化部门地意见。也曾想保留城中地观音庵。但看了新城区规划图。文化一条街地建设倒是其次。还牵涉到交通改造与道路拓宽、城区下水道及管网地铺设规划。他地意见也是拆除。同时建议按历史传说在昭亭山重建。
“现代城市建设,以人为本,就请菩萨上山吧!按古代传说,观音菩萨是重归故地,谈今天的事情,也能给昭亭山风景区做点贡献。”——这是风怀远在讨论会上,说的一句半开玩笑的话。
这座观音庵历史虽悠久,但其建筑是近代重修的,没有什么文物价值,就拆除了,然后在昭亭山中重修,名称也从“送子观音庵”恢复为史志记载地“翠亭庵”。
寺庙选址是非常有讲究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